这个小儿子自从丈夫下放后, 就和她离了心。顾老夫人不是不后悔,只是她终究舍不得大儿子受苦。
明明知道大儿子做了什么,最后却没有选择同甘共苦的丈夫, 而是又在丈夫的心上插了一刀。
丈夫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他们夫妻分居而住, 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顾老夫人也知道, 一旦自己没了,大儿子一家绝对不会有好日子过,不光是顾老和小儿子不会管他们。还有就是大儿子以前得罪的人,也会报复回来。
可她真的做不到不管大儿子, 只能厚着脸皮带着大儿子一家进了丈夫的家门, 平时也让大儿子来顾老面前刷存在感, 希望勾起丈夫和儿子之间的父子之情。
只是她的想法太过一厢情愿, 顾老就不是那种会因为一点血缘就忘记大儿子背叛的人。
别说是他儿子,就算是老子都不行。
既然选择了背叛,那么他们之间就没有什么父子之情了。
现在顾老心中只有小儿子,这个在他最困难时也没放弃找他的小儿子。
顾老看着小儿子孤单一人,不是没想过给他相亲,后来与小儿子谈心后,放弃了这种想法。
算了, 他自己的婚姻都过成这样, 何苦再强迫孩子结婚呢?
至于养孩子,顾生暂时也没那个想法, 毕竟连婚都不想结的人,又怎么会想要孩子。
顾生老了也不担心, 有国家照顾,吃喝都不用愁。顾老觉得这样就不错了, 别的也无须强求。
就在顾家气氛怪怪的时候,赵想已经到了卫家。
“砰。”
一个暖水壶被扔了出来,在赵想和翟新脚边摔成了碎片。
“怎、怎么回事?”大过年的怎么还有人打架啊?兄弟俩面面相觑,犹豫该不该进去。
“你们给我滚出去。”
卫老的声音从屋子里传出来。
“卫爷爷。”
赵想听到卫老愤怒的声音,来不及多想便往屋子里冲。
“砰。”
和一位中年男子撞在了一起,他被翟新扶住,中年男子就没那么好运了,直接摔倒在地。
“哎哟,你谁啊?”
卫老的二儿子卫西坐在地上,看着撞他的小子,先是被对方的容貌惊了一下,接着就是生气。
毕竟被人撞倒在地,换谁都会生气的。
“阿想。”
卫国走出来,看到赵想本来有些忧虑的脸一下子变得开朗起来。
还在地上坐着的卫家,看到他大哥的样子,立即警觉起来。
这个阿想是谁?
他因为和卫老不亲,从不过问卫老在乡下的生活,所以对赵想他是不清楚的。
现在他哥这么亲切地叫着一个陌生人,对他的态度比对自己亲侄儿还好,由不得卫家不多想。
“大哥,他是谁?”
卫家用质问的语气问卫国。
“与你无关,还不快滚。”
卫国以前顾忌父亲,才会处处对弟妹忍让,现在不需要再顾虑了,因此对卫家也没多少耐心了。
“我就不走,我要留下来。”
刚才还想着离开的卫家反悔了,他不想走了。
“这是我和父亲的住处,滚回你家去。”
卫国可不惯他,一只手把人提起来往大门外一扔,再把大门一关,就不理他了。
“大哥,你开门。”
卫家在外面拍着大门喊道。
“卫叔叔,这样好吗?”
赵想站在卫国的身边问道,一直让卫家在外面拍门,会引来一些人围观的吧?
“没事,现在这家属院谁不知道我卫家的事啊!”
卫国无所谓地摆了摆手,他早就习惯了,脸也早就丢光了。
“哦。”
相比赵想的关心,翟新一直站在旁边,不出声也不说话。
“你小子,一天到晚板着个脸,不知情的还以为你和我有仇呢!”卫国伸出罪恶的双手,掐住了翟新的脸。
“卫叔叔,哥哥的脸会疼。”
翟新被掐也不吭声,还是赵想心疼他哥,把人从卫国的手上救了出来。
“哼,看他面无表情的样子,像是疼吗?”
卫国不高兴,这小子除了面对阿想和赵大妈赵大爷外,对他们经常性地板着脸,一点也不可爱。
相比之下,阿想就可爱多了,见到他们都是笑脸迎人,大家心情再不好,和赵想待一起也会变好。
“卫叔,我和弟弟来拜年。”
翟新举着手上的年礼说道。
“……进去吧!”
被小辈直白的话堵上了他又想说教的嘴。
不过卫国并不是生翟新的气,而是觉得他这样寡言少语的性子,在外面不被人喜欢,以后会吃亏的。
“卫叔叔,卫爷爷没事吧?”
赵想想到刚才卫爷爷的大吼,有些担心地问道。
“没事,等你见到就明白了。”
卫国话也不说清楚,就带着一头雾水的二人进了家门。
“卫爷爷。”
一进家门,赵想立即就明白卫国的话了。
卫老被孙儿孙女一左一右抱着手臂,微笑着听他们说着趣事,果然没被卫家影响到。
“阿想来了。”
卫老看到赵想,脸上浅浅的笑容被拉大。
“嗯,我来给您拜年了。卫爷爷,过年好,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赵想和翟新把手上的东西,给卫老拜年。
“好好好,快起来。”
卫老双手扶着赵想。
“这位是?”
卫老没见过翟新,他平时又在实验所,对赵家的事知道的不多。
“卫爷爷,这是我哥翟新,翟叔叔的儿子。”赵想给卫老介绍道。
“翟小子好。”
卫老一下子就明白了,翟新的事卫国给他提过一嘴。
“卫老好。”
翟新规规矩矩地和卫老问好,看在他眼里觉得这孩子很懂事知礼。
没跟着赵想叫爷爷,毕竟第一次见面就叫爷爷,这很不合适。
赵想不同,他在乡下时就和大家认识了,一开始也不知道大家的身份,就只能爷爷伯伯混着叫。
后来熟悉了,叫习惯了也没改口。
“你们坐,我去给你们倒水。”
卫国招呼二人坐下后,去厨房倒水。
家里的保姆过年回家了,因此有许多事只能由他来做。
“谢谢卫叔叔。”
卫国端着两杯水出来放在二人面前,赵想和翟新站起来致谢。
“阿想,这是你叔叔我的两个孩子,卫星、卫梦,你叫他们哥哥和妹妹就行了。”
卫国这时才给二人介绍自己的两个孩子,让四个孩子相互认识。
“卫兄长好,卫妹妹好。”
卫星十七岁,卫梦年纪小一点,十岁差一点。
两个孩子长得还是很可爱的,与五官硬朗的卫国不同,他们的五官要柔和一点,可能是遗传到了卫国的前妻。不过从两个孩子的脸上,还是能看出卫国的影子。
“赵弟弟(赵哥哥)好、翟哥哥好。”
两个孩子经常听卫国提起赵想,对他是未见面却已经熟得不能再熟了。
“赵哥哥,你真的和爸爸说的一样那么厉害吗?还是医生呢!”
小姑娘最活泼,可能是因为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从小就被大家宠着长大,因此性子比哥哥活泼多了,而且好奇心也大。
“是啊,会给人扎针的医生。”
赵想眨了眨眼,想看看这小姑娘要说些什么,会不会害怕自己。
“那你能给我的同桌扎几针吗?”
小姑娘一脸可爱的小脸愁了起来。
“你同桌怎么了?”
大家好奇地看着她,连卫老都有些关心。
“他好像身上长了虱子,老是动来动去,都影响到我学习了。”
小姑娘提起同桌就难受,每次她想在学校写作业都不行,因为她的同桌特别喜欢动,不光是下课爱动,上课也特别爱动。
“那你有跟老师说过吗?”
这都影响到小姑娘学习,再安排坐在一起就不合适了。
“说过了,老师说同学们的桌位都是分配好了的,不能随意调换。”
小姑娘叹气,要不是没办法了,她也不会让赵哥哥给对方扎针啊!
“卫叔叔?”
赵想看向卫国。
“放心,开学后我会跟老师说的。”
卫国点了点头,向大家承诺道。
“谢谢爸爸。”
小姑娘聪明,一下子就听出了卫国的意思,想到以后她不用再跟同桌坐一起,脸上立即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不用谢,下次有这样的事,记得告诉爸爸。”
卫国没想到女儿在学校还碰到了这种事,怪不得保姆说卫梦每天放学一回来就赶作业,这是因为在学校她根本无法写作业。
“妹妹,你怎么不跟我说,我可以帮你教训他。”
卫星扬着拳头说道。
他要是早知道妹妹的同桌欺负她,早就把人揍了。
“揍揍揍,你就知道揍人,你老师跟我告多少状了?你能不能少打点架?”
卫国一巴掌拍在儿子的后脑勺,相比女儿的省心,儿子就太能惹事了,老师找上门是常家便饭。
“爸,你大过年的打我,是想今年一整年都打我吗?”
卫星不高兴地问道。
“你怎么不说你大过年的就气我呢?”
卫国没好气地回答。
“哼。”
卫星不高兴,他从父亲身边坐到了赵想的身边。
“赵弟弟,你真厉害啊,我们学校的校医连校长都怕,你是不是也能让你们的校长都害怕啊?”
卫星虽然十七岁了,但是他被卫国保护得很好,没有这个时代大多数孩子的早熟,问出来的问题也很天真可爱。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下次我问过后再告诉卫兄长可好。”
赵想居然很认真回答了这个问题,没有因为卫星年纪比自己大,就敷衍他。
“好啊,那下次我们见面的时候,赵弟弟你可要告诉我啊!”
卫星高兴地说道。
“好。”
赵想答应了。
卫老看着几个孩子,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真好啊!
从卫老家出来,赵想和翟新又去钱老家。
钱老是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里,他年纪大,住的是一楼,还带一个院子。
“钱爷爷。”
大门没关,赵想直接走进去,就看到站在屋檐下的钱老,对方不知道想什么,脸上有些愁容。
“你们来了,快进来。”
脸上有些落寞的钱老一看到赵想二人,立即开心地说道。
“估摸着你们快到了,就把门打开等你们。”
钱老拉着二人进了屋,他的屋子里有暖气,是学校专门给他们这些年纪大的老教授们安装的。
“外面太冷了,钱爷爷你下次别站外面了,就在屋里等我吧!”
赵想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又扶着钱老坐下。
“我给你们倒水去。”
钱老想站起来倒水。
“我去,我去。水在厨房里对吧?”
赵想把人摁住,然后自己去厨房里倒了三杯水出来。
“你这孩子真聪明,我没说就找到水了。”
钱老笑眯眯地说道。
“那是,不聪明怎么当您的学生呢!”
赵想得意扬扬地说道。
“是啊,阿想是我教过最聪明的学生。”
钱老很给面子地说道,至于真相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钱爷爷,这是我异父异母的哥哥翟新,翟叔叔的儿子。”
赵想跟钱老介绍翟新的身份。
“钱老好。”
翟新站起来跟钱老行礼,和卫老一样有礼有节、进退有度。
“好好好,好孩子快坐下吧,家里就咱们三人,不用多礼了。”
钱老赶紧说道。
“谢谢钱老。”
翟新重新坐在弟弟身边。
“钱爷爷,我给你带了一些吃的,你要记得吃哦!”
赵想不仅带了一些吃的,还送了一些营养品,全是适合老人吃的。
“好,我记住了。”
钱老点了点头,他没有拒绝赵想的礼物,因为他知道自己拒绝不了,这孩子有多能说,他们这些人可太清楚了。
“那我就放心了。”
赵想一直担心钱老,他年纪大了又一个人住,要是可以的话,请个人照顾他会更好一些。只是钱老没这么做,赵想也不好多嘴。
不过钱老对赵想还是和以前一样亲近,拉着他说话。
中午赵想和翟新是在钱老这里吃的,兄弟二人煮了几个菜,三个人一边聊天一边吃饭。
“我现在挺好的,你别担心我。”
钱老平时工作也忙,“我其实是有人照顾的。只是过年了,我让对方回家陪亲人。”
赵想之前没来过钱家,因此不知道这件事。看他一直不放心,钱老想了一下就明白了。
“那太好了。”
赵想果然没那么担心了,离开的时候脸上的笑容都轻松不少。
“那我就回去了,下次再来看您。钱爷爷,您要照顾好自己,知道吗?”
赵想再次叮嘱道。
“我记住啦,会照顾好自己的。”
钱老笑着点头,他现在还不能死,他得多活几年,起码得给阿想留一点保护自己的东西。
钱老虽然是大学教授,可他的学生不少,赵想的事他也听说了。
钱老在赵想面前没表现出来,可当初在听说后比谁都气愤,他研究的东西得加快了步伐了,早一点弄出来,他在上面才更受重视。
离开的赵想不知道,他的事不仅顾老重视,其他在牛棚生活过的人也都很重视。
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努力工作,都想成为赵想的靠山之一。
等下一次再有人仗着身份欺负赵想时,他会发现这个农村来的小子一点也不简单,他身后的靠山多的是。
那个想带走赵想的二代和他家,已经消失在了首都,如今都没有人听说过了。
他的家人很后悔没管好自己的孩子,可再后悔也来不及了,他们现在的身份地位,还不如赵家。
再遇上赵想,对方也嚣张不起来了。
对于长辈们私下悄悄替他报仇的事,赵想并不知情。
他每天都在忙,好不容易休息也到处拜年。
“阿想。”
赵老师刚回学校的宿舍,就看到两个身影站在自家门口,其中一个他还特别熟悉。
“赵老师。”
赵想和哥哥站在门口聊天,听到赵老师的声音回头一看,还真是他。
“我以为你们明天才会到,出去办了点事,没想到你们今天下午就来了。”赵老师非常高兴,拉着二人就要进屋。
“赵老师你家离我四合院近啊,我就今天过来了。”
赵想解释了一下今天来的原因。
“我知道了。走,咱们进去说。”
赵老家打开房门,带着二人进了自己的单间宿舍。
他只是一名高中老师,待遇什么的当然不能和钱老比。
不过他教学好,回来后直接带高三,学校好多年纪不大的老师都是两人一间,只有他是一个人一间。
宿舍里还有一个炉子,上面烧着水。
“等很久了吧?”
赵老师拿出两个杯子,提起炉子上的水给二人倒了两杯开水。
“谢谢赵老师。”
赵想和翟新接过杯子,因为是搪瓷杯还有把手,拿着一点也不烫手。
“不用谢。这便是翟民收养的那个孩子吧?”
赵老师的小道消息还是挺灵的,主要是他年纪轻,因为一直带高三的学生,没时间和赵想他们相聚,不过该知道的他都知道。
现在他是首都高中的重点教师,好多家长求着要把孩子放到他的班上,就因为高考他带出来的学生,最差的都上了中专,没有一个落榜。
赵老师的教学水平,因为教导赵想,又见过他教导赵磊,有了很高的提升,现在已经不再是死板地教学了,而是寓教于乐。
学生们上他的课时,个个贼有精神,打瞌睡的事是不存在的。
所以他的学生成绩都不错,最差也能捞个中专生,这不就是家长们最想要的老师吗?
赶紧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到赵老师的班上,孩子能不能考个好学校就看赵老师的了。
要不是过年,他还得带学生上课,根本没时间和赵想见面。
其他年轻的老师还有休假,他们高三的老师可没时间,这也是赵想一直见不到他人的原因。
天天在教室守着学生,赵想总不能去教室找人吧!
“是的,赵老师。这是翟叔叔的儿子,翟新。”
赵想跟赵老师介绍了一下翟新。
“赵老师好。”
翟新站起来行礼,又一番拉扯后,三人才重新坐好说话。
“知道你来首都后我就一直想见你,可惜我真抽不出来时间。”
赵老师一脸的无奈,班上几十个学生要他操心,赵老师觉得自己回来这一年多,头发都快掉光了。
“没事的赵老师,我这不是来看你了吗?”
赵想安慰道。
“说起这个,阿想你去看过卫老钱老他们了吧?”
赵老师还挺想念大家的,只是大家都很忙,回来后就没碰过面。
“是啊,上午就去了。”
赵想点头,肯定是先去看他们。
明天还有两家要跑,他们的家离四合院远一点,只能上午跑一家,下午跑一家了。
“二老身体怎么样?我也有一年多没见过他们了。”赵老师关心地问道。
“还可以。”
赵想看了一下有些憔悴的赵老师,这高三的老师真不好当啊!
赵老师现在看起来精神还比不过卫老和钱老他们,他明明四十岁还不到啊!
“那就好,那就好。”
知道大家身体不错,赵老师就放心多了。
赵老师没提年前的糟心事,他自己记住就行了。
等到他以后教出来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高官的儿子,他们每一个都很尊敬他。不说以后每一个都会感激自己的,只要有那么几个记得他的恩,赵老师就不算白教。
就算那些人看不起他,也会对他那些学生重视起来。
这样他也有了一定的势力,站出来为赵想做靠山也是可以的。
而且他还在班上经常给自己的学生夸奖赵想,为他刷好感。
别说,那几个学生还真对这个师兄起了好奇心,这点好感现在看不出什么,等以后他们有机会接触后就知道了。
好感度的存在,是赵想最大的BUG,能为他摆平许多事。
从赵老师家中出来,赵想和翟新走在路上。
“阿想,他们对你很好。”
翟新跟了一天,发现弟弟去拜访的这些人,他们每一个对赵想都很喜欢。
“是啊,所以我很喜欢大家。”
赵想笑着点头,要不是真的喜欢,赵想也不可能一一拜访。
“因为阿想很好,才会以真心换真心。”翟新替弟弟高兴,越多的人喜欢阿想,他就越安全。
之前大家不知道赵想和这些人有关系,等到过完年,赵想和这些人的事就传播开来。
此时大家才知道,赵想原来有这么多后台。
顾老就不说了,其他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居然都和赵想有关系,这让那些说过赵想坏话的人脸色很难看。
谁能想到啊,一个乡下来的小子,居然有这么多大佬和他认识,并且感情还很不错。
哪怕顾老那里赵想没有上门,也没有人怀疑两家的关系。
谁不知道顾家的老小,和赵勇军是战友啊!
二人的关系老铁了,顾生还经常去赵家做客,与赵家那小子感情很是不错,对方可是亲口承认把他当成是自己侄儿的。
搞不好顾生的亲侄儿,还不如赵想在他心中有地位呢!
顾老长子的事,首都有点关系的人家都知道,所以大家更不会怀疑顾老和赵想的关系了。
这下子好了,原来还敢私下抱怨几句,现在都不敢抱怨了。
赵家这张由赵家小子联起来的关系网,在首都可不算小了。
各行各业的大佬都与赵家交好,他们若是再不识趣,也许等到的就会是赵家的报复。
拜访完大家,赵想终于能在家休息半天。
之所以是半天,因为他下午还要去张家学习。
张百草和妻子说要教导赵想琴棋书画,就没打算改变主意。
早上睡了个懒觉,当然是在他吃了早饭喝了药后,才回到房间睡懒觉的。
其实也没睡多久,就个把小时他便起来了。
不敢多睡,不然晚上容易走困。
起来后没事做,就拿起一本游记看了起来。
过年这几天,家里不允许看医书,更不能扎针搓药丸子。
总之一些和生病有关系的东西,赵想一概不准碰。
看着大家迷信的脸,赵想很想说他们想得有点多,别的就不说了,这看医书怎么都不能看了?
然而他知道这是大家太过紧张他的原因。只要再喝一年药,他就成年了。
坚持最后这一年,赵想的身体就能恢复到普通人的地步,只要不是太过劳累,他便和普通人一样。
赵勇军说了,等到身体恢复后,就教导他一些格斗技巧,让他有自保能力。
现在的赵想,主要练的还是跑步,在累之前就停下来,这样便不会生病了。
他可以说是现在赵家跑得最快的人,连赵勇军都追不上儿子,翟新也不行。
真就一溜烟看不到人影,让后面追的人哭笑不得。
翟新和父亲学习拳法,每天抽空还会扎马步,要不是他因为身份的原因,翟民都想把儿子弄进部队当兵了。
因为想保护弟弟,翟新每次学习的时候都很认真,从不偷懒。
可以说,赵家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对赵想进行全方位的保护。所以赵想不喝药不吃早餐这种事,在赵家是不可能出现的。
睡过回笼觉,赵想坐在客厅里和翟新烤橙子吃。
“我去洗两个红薯。”
翟新看了炉子上面的铁网,除了放橙子外,还放了一个小陶锅,里面热着牛奶。
“好。”
赵想没意见,烤红薯还是很好吃的。
赵勇军和翟民回来时,正好红薯也烤好了。他们不顾儿子吃惊的双眼,把红薯拿到手里一人一个分食了。
“爹,你怎么不给我留一点啊?”
赵想有些生气地问道,他烤了好久哎!
“忘记了。”
赵勇军一脸无辜,他又不是故意的,他和翟民冒着严寒回来,即使没到中午他们也饿得不行。
一回来就看到有吃的,哪里还顾得上其他啊!
“那你还饿吗?”
终究还是关心胜过了一切。
“饿。”
赵勇军理直气壮地说道,一个红薯顶多让他的肚子没那么饿而已,根本吃不饱。
“那我去给您和翟叔叔下碗面条吧!”
赵想说着站了起来。
“我去帮弟弟烧火。”
翟新对翟民说道,不等他回答就跟着赵想走了。
“阿新也太护着阿想了。”
赵勇军这个当爹的看了都有些心疼翟新。
“他这样很好,阿想是弟弟,他照顾些是应该的。”
翟民觉得儿子这点做得很好,很听弟弟的话,还把弟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关心。
他本来就是赵勇军的迷弟,儿子当阿想的迷哥也没什么不好的。
父子俩都不会因为对方的举动而产生不满,反而还很高兴对方能念着赵家人。
“师父,师母,我来啦!”
下午一点半,赵想来到了张家。
“阿想来了,快进来。”
解英红走出来,看到赵想立即把人拉进客厅。
“张姐姐,新年好。”
赵想看着坐在客厅里的张玉兰,有些惊讶只是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还很正常地和对方问好。
“阿想,新年好。”
张玉兰的眼睛有些红,不过她还是打起精神与赵想说道。
“师父。”
赵想看向张百草。
“你先去书房,练习一下我们之前教你的书法和琴技,晚点我和你师母就过来。”张百草无意让徒弟掺和女儿婆家的事,于是把徒弟支到了书房。
“是,师父。”
赵想没有问原因,老老实实去了书房练习初一学的东西。
当客厅只有张家三人的时候,张百草看着女儿说道:“你自己选择的丈夫,他的家庭你又不是第一天才了解,现在回来抱怨有什么用?”
张百草的语气不那么好,不过他的话却没说错。
“我知道,但我没想到他们在过年时敢给我摆脸色啊!”
张玉兰说的是她婆家那两个大姑姐,前天回门,她们因为自己不在婆家,两人特意在娘家住了一晚,等到张玉兰昨天回去后,两人对着她就不停地使唤,一开始她没反应过来,两位大姑姐说什么她做什么。
后来反应过来她也不干了,几人就吵了起来。
丈夫埋怨她大过年的和姐姐们吵架,却没想她为什么要和她们吵?
一气之下,张玉兰今天就跑回来了。
“那你现在要怎么办?”
解英红看着女儿。
“……”
母亲的话直接把她给问倒了,张玉兰低着头不出声。
张百草和妻子对视一眼,两人也不说话了。
把张玉兰一个人留在客厅,让她自己慢慢想。是和是离,由她自己做决定。
张家养个女儿还是养得起的,并不会因为女儿离婚就不管她。
再说他们的女儿自己也有工作,也是大医院里的医生,不管在哪里都能生活得很好。
张玉兰正是因为有此底气,她才敢一跑了之。
“铛~铛”
不断有琴声从书房里传出来,偶尔还能听到有人说话。
张玉兰站在书房外面,靠着木窗听着里面的声音,本来有些急躁的心情渐渐安静了下来。
这琴她也会,只是好多年没有碰过了,但学过的东西多少还是有些印象的。
她听出这是初学者弹的琴,不好听但是能让人静心。
以前她不喜欢的东西,现在渐渐发现了它们的好。
也许是年纪大了,张玉兰渐渐开始接受了自己曾经讨厌的东西。她想起小时候,兄妹俩被父母找来的先生教导各种才艺,琴棋书画是基本,还有许多世家子弟要学习的东西,父母没因为她是女儿就不让她学。
对他们兄妹,父母一视同仁,儿子学习的东西,女儿也能学。
可惜啊,她以前不懂得珍惜,白白浪费了自己家那么好的条件。
后悔归后悔,张玉兰也没怨赵想。
她自己做的决定,那时还没赵想呢!
听到父母声音中的喜悦,张玉兰嘴角带着微笑离开了张家。
她要回去解决自己的事,不管是和好还是离婚,总要有个结果的。
有家人的支持,张玉兰无所畏惧。其他女子不敢离婚,是因为她们没有工作,手里也没有钱,只能依靠男人而活。
可她不一样,先不说张家的条件有多好啊。她自己也是有工作的,还是大医院的医生,每个月的工资也不低。
再来就是她和赵想合伙的生意,现在每个月都要给他们赚好几百块钱,有了这些钱她想干什么不行啊?
而且她听了赵想的建议,手里有钱就在首都买房。
她现在名下都有了三套房子。一套是父母给她买的嫁妆,两套是她自己买的。
虽然后面两套不是很大,但是它们的位置特别好,靠近首都中心,赵想弟弟说以后这些地方的房子老值钱了,让她一直捏在手里。
当然为了不让房子破败,她把那两套房子租出去了,每个月的租金攒下来全是她的私房钱。
房子是自己的,租金是意外之财,不仅没亏还赚了。
为此张玉兰越来越爱和赵想合伙做生意,听说赵家弟弟也开始寻觅房子,回头她要是看到好的就跟他提一下。
既然要买房子,当然要买靠近中心城的位置啦!
他们姐弟俩是有钱一起赚,这房子也一起买。
“师父师母,张姐姐离开了。”
当张玉兰的背影离开窗户后,赵想看向二位长辈。
“没事,你不用管她。她不笨,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
张百草没把女儿的事放在心上,毕竟都是成年人了,而且手中有钱有势,又不依靠男人而活,不管她做什么样的决定,张家人只会支持她的。
“你师父说得对,玉兰的事你就别管了,她能处理好的。”
连解英红都这么说了,赵想也就不再想张玉兰的事了。
他专心和师父师娘学习,本以为起码要一个月才能弹出一首曲子的赵想,只用了五六天就能弹出一首完整的曲子了。
哪怕只是一首简单的小曲,也让大家惊喜不已。
这不是韩国那个锯木头的古琴,而是真正的古琴,五六天能完整弹出一首,绝对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