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错误下次再犯, 你们就离开吧。我教不起这样的徒弟,病人也看不起你们这样的医生。”
张百草原来可以看在老友们的面子上,再三对他们放宽要求。可是今天看他们的态度, 他觉得是自己之前做错了,从一开始就不该放宽要求, 应该更加严格才对。
“师父?”
一听师父不想教他们了, 师弟师妹们大惊失色,一个个看着张百草希望他只是在说笑逗他们。
结果让他们失望了,张百草并不是在说笑。
“我说真的,你们回去把这话也跟你们的父母说清楚。不是我老张不讲情面, 学医从来都没有马虎二字。你们既然不想认真学, 我也不勉强, 咱们和平分开对双方都好。”
张百草说完转身就走, 留下赵想看着他的师弟师妹面露同情。
“大师兄,救命啊!”
一群人叫着赵想,他们回去跟父母这样说,肯定会被打死的。
“别叫我,师父做的决定我很支持。你们比许多人都幸运,有名师指点。可你们学习都不认真,今天你们犯的错误, 有好多之前都犯过, 可你们没有一个改过来的。”
赵想面对他们的祈求的眼神坚定地摇了摇头,八个师弟师妹, 最好的两个也没多少进步,这让赵想非常的失望。
“大师兄, 我们错了。”
现在知道师父和大师兄都是认真的,他们才开始害怕起来。
“错了就改, 我希望今天你们犯的错误,下一次不会再犯。让师父和我看到你们的诚意,不然你们就离开。师父的时间很宝贵,不是用来给你们浪费的。”
赵想说完转身走进了诊室,他打开门就看到自家师父欣慰的眼神。
“师父。”
关上门,坐在他师父的对面。
“你的话我都听到了,说得很好。”
张百草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收了赵想这个徒弟。
“师父,你教我时,会不会觉得我很笨啊?”
赵想问这话时有些忐忑,他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别人夸他天才,可自己的事自己清楚,他并不是天才。
“不会,阿想你很聪明,我教你的很快就能领悟。更重要的是,阿想你很努力,不管我布置多少作业,你都有认真完成。”
张百草最欣慰大徒弟的一点就是他不从仗着自己的记忆力搞小聪明。
医书他看两遍就会背,然而赵想却一遍又一遍地背很多次,直到一字不漏地记下来为止。
这些都不算什么,如果有人此时挽开赵想四肢上的袖子和裤腿,就会看到手臂上和腿上全是针孔。
赵想每天都会在自己的身上练习扎针,都是一些很普通的穴位,可他的态度却是张百草最欣赏的一点。
没有人的成功是偶然的,下面那些徒弟觉得赵想天赋好,所以他学什么都很轻松,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赵想在私下的努力。
他每天要上学,晚上就在家自己努力,不管夏热冬寒,赵想都没放弃过。
所以张百草看不上他们,也恼他们不懂得利用自身上好的条件好好学习医术。他们学了十几年,不如大徒弟几年的努力,这已经能看出了他们对医术的态度。
这样的人当医生,真的能救人吗?这肯定是庸医吧?
所以张百草对他们下了死命令,再不改就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当这些徒弟回到家中,跟父母说起了张百草的话后,迎接他们的不是父母的关爱,而是父母的铁拳。
“我让你们不学好,让你们知错不改,让你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一边打,一边骂。
“嗷,爸,妈,我错了……”
今晚的首都,好多家庭开始打起了孩子。
赵想练过针灸技术后,把自己缩在放了暖水瓶的被子里。
“好冷啊!”
扎针的时候,袖子和裤腿都要挽起来,所以他现在手冷脚冷。
不过效果还是不错的,赵想觉得自己现在下针的速度比之前更快了,而且准确度也更高了。
他没有在铜人身上练习,就是因为知道铜人始终是铜人,无法和真人相比。
而且扎针时和扎针后的感觉,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后,才知道效果怎么样。
赵想现在扎不怎么危险的穴位,已经能轻轻松松应对,哪怕注意力不集中,也不会出现扎错的可能。
熟能生巧,并不是说说,而是真的有。
至于危险的穴位,赵想都是在张百草的眼皮子底下扎的。要么是他哥,要么是他老爹和他的战友们。赵想决定下次换人扎,他那些师弟们就是个很好的材料。
哼,让他们不认真学习,就用他们来练习扎针技术了。
于是在父母混合双打过后,他们又迎接了来自大师兄的恶意。
“大、大师兄,你下手轻、轻点。”
今天被当成工具人的师弟,看着赵想手中的针,害怕到发抖。
“你别抖哦,要是不小心让针断在里面,我可不负责的哦!”
赵想故意吓唬这个师弟,果然看到他更抖了。
“抖什么抖,你以后也要给病人扎针,难不成你看到针就抖?那你还当什么医生?”
张百草恨铁不成钢地说道,这些徒弟都是来自医药世家,针灸应该是从小就看习惯了的,现在却一副害怕的模样,让他怎么不生气呢!
“师父,我不怕给人扎针,我怕被人扎啊!”
二徒弟哭喊着。
“哈,好家伙,你这心态可不行哈!你最应该害怕的是给别人扎针,态度要谨慎。”赵想没想到二师弟居然是这种想法,他觉得要替他改正一下。
“大师兄,你……”
二师弟看着自己手上扎上的针,什么时候扎上来的?
“有感觉吗?”
赵想拉起他另一只手,连扎三针。
“不痛哎。”
或者说只有微微地痛,可以忽略的那种。
“不痛就好,接下来我要扎你头了。”
赵想说完,手中的针就扎在了他的额头上。
“大师兄,你小心点哈。”
二师弟因为没感觉到痛,害怕也减轻了一点。
“放心吧,就算我把你扎瘫了,师父还在这里呢,他能把你救回来的。以后你们也要练□□不能每次都害怕吧!”
赵想一边说一边扎。
“……”
众师弟师妹沉默。
大师兄的话让他们好害怕啊,二师兄是第一个,后面还会轮到他们。
因为大师兄说了,所有人都有份,一个都别想跑。以后他们还要互相扎针,这样的事得早点习惯。
呜~他们一点也不想习惯,比起被同样医术不精的师兄弟扎,他们还不如接受来自大师兄的关爱呢!
“大师兄,我们以后可以换成你和师父来吗?”
“不可以。”
赵想冷酷地拒绝,“我扎是我的事,除非你们这一辈子都不碰针灸,不然你们都要学习。”
“那我不学针灸。”
一位师妹想也不想地说道。
“六师妹,你认真的吗?”
赵想扎完针,抬头看着老六。
“是,我以后不学针灸。”
六师妹坚定地点了点头,她不想被人扎,也不想扎人。
“那你出去吧!”
赵想没有劝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即使六师妹以后会后悔,那也是以后的事。
“是。”
六师妹出去了,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师弟师妹们。
“你们还有谁不想学的?”
赵想看着留下的六个人,除了老二因为扎着针不能走外,又陆续走了三个人。
“好,剩下的都是想学的是吧?”
包括老二在内,留下了四个。
“是的,大师兄。”三个师弟,一个师妹点头。
“那好,以后你们就先跟我学习基本针法。”
赵想把针从二师弟的身上取下来消毒放好。
“这是我和师父送你们的针。”赵想从抽屉里取出四个针盒。
本来是八个的,剩下的四个就没必要拿出来了。
“多谢师父,谢谢大师兄。”
师弟师妹们接过针盒,捧在手里一脸感激地对赵想说道。
师父不在,他去开会了,所以诊室里只有他们这些师兄弟和师妹。
“你们要好好学,师父的针灸也是一绝啊!”
赵想提点师弟师妹们,他们师父可是国手,能学到他的一半,出去也是名医。
“是,大师兄。”
自从被家里收拾过后,他们确确实实在改了。
学习再也不敢马虎大意,也不敢偷懒了。
对于师父师兄的提点,他们记不住就用笔写下来,回去后再背,因为师父和师兄第二天会抽查。
别的不说,天天背重点的结果就是犯错误的机会减少了。
看到他们没有放弃学医,赵想和张百草确实松了口气。
中医现在式微,能多一个人学习中医,就是对中医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幸好这些师弟师妹,不像师父和其他师伯家的孩子不愿意学习中医。他们还是愿意学习的,只是从小没吃过苦,所以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有了张百草发话,还有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解,他们终于摆正了自己的态度。
天赋确实很重要,可再有天赋不努力都是枉然。
他们开始努力后,十几年的基础知识很快就发挥出来,进步特别明显。
继对待病人的态度改善后,学习态度也改善。从这一刻起,他们才真正算得上是张百草的徒弟。
除了跟张百草学习外,他们回到家还要和父母学习家传的医术和药学。
人一开始努力,时间就过得很快。
一眨眼,学校就放寒假了。
赵想从偶尔来一天,到天天来医院报到。
年前来看病的人比平时还要多,特别是小孩子,比成年人还要多。
“大师兄,怎么这段时间有这么多小孩子生病啊?”
一位师弟刚才帮赵想按小孩子,这会儿全身都乏力。
“最近天气冷,小孩子身体不比成年人,自然更容易生病了。”
赵想把针消毒收好,看向四师弟。
“刚才多谢四师弟帮忙了。”
“大师兄这有什么,我是你师弟应该的。”
四师兄摆了摆手,“不过那小孩子的力气真大,我都快按不住他了。”
“小孩子害怕打针,哪怕不痛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赵想微微一笑解释道,“越害怕就越挣扎,力气自然更大了。”
“原来如此,谢谢大师兄解惑。”
四师弟这才明白。
“行了,出去忙吧!顺便叫下一位扎针的人进来,我记得是一位成年人对吧?”
赵想不确定地问道。
“对。”
四师弟出去,把下一位需要扎针的病人叫了进来。
有些病人不爱喝药,于是他们选择针灸,配合少量的药丸治疗。
对此张百草也没说什么,都随病人选择。
正好他被院长找去,于是就让赵想在诊室里给他们扎针。因为不是什么大病,针灸赵想就可以完成。
在这方面,张百草对大徒弟是完全的信任。需要扎哪里,他都提前在病历本上写好了,赵想照做就是了。
赵想确实不负张百草的期望,他很好地完成了师父留下的任务,就是给小朋友扎针时,需要师弟们来帮忙。不然光靠家人一个人,根本按不住小孩子。
也幸好不是所有小朋友都害怕扎针,起码后面几个小朋友就很乖,老老实实坐在家里的怀里,让赵想扎针。
看着一点也不哭闹,甚至还能笑出来的小朋友,四师弟觉得自己之前按的那个小朋友是个特例。
“小朋友,你不害怕吗?”
四师弟好奇地问正在扎针的小朋友。
“哥哥,我不害怕的。”
小朋友是真不害怕,他还能回答四师弟的问题呢!
“哇,你好厉害啊!”
四师弟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嘿嘿,医生哥哥扎的针一点也不痛啊!”
小朋友乖乖地说道,在赵想扎完针后,还伸手拉了拉他的手。
“哥哥,我下次还能再来找你扎针吗?”
完全感觉不到痛的小朋友,决定喜欢这个好看的医生哥哥。
“哈哈哈,我希望你以后都不要来医院。”
赵想第一次听到有小孩子说以后还来找他扎针的,忍不住笑起来。
“借赵小医生吉言,我也希望他以后不要再来医院了。”
孩子的妈妈抱着孩子微笑道。
这位赵小医生说话让人听了就是舒服,谁想来医院呢?
“嗯,以后小朋友要乖,天冷了别在外面久玩,知道吗?”
赵想弯下腰揉了揉小朋友的头。
“好。”
小朋友最后被母亲抱走了,四师弟看着不断向大师兄挥手的小朋友,一脸惊奇。
“大师兄,要是以后的小孩子扎针都像他就好了。”
“行了,赶紧做事吧!师父快回来了,要是让他看到你在偷懒,小心挨骂。”
赵想把人踢了出去,让他去外面帮忙。
“哼,大师兄太过分了,用得着的时候你可不是这样说的。”
四师弟站在门外揉了揉揉屁股,对走过来的二师兄说道。
“赶紧干活,把这位病人的药拿出来给他敷上。”
二师弟忙晕了,看老四居然还站在门口抱怨,立即喊道。
“哦。”
四师弟赶紧过去给病人换药,这是一位被重物砸伤了脚的病人,张百草让赵想给他调了药膏,对方每天都要来医院换药。
等张百草从院长办公室回来,就看到徒弟们各司其职,病人们也都很安静坐在走廊里等待着看病。
“师父。”
看到张百草回来,徒弟们叫了一声又继续忙去了。
“嗯。”
张百草淡然地走进诊室,赵想已经给最后一位针灸的病人扎完了针,对方正在穿衣服。
“师父。”
赵想收拾好针盒,看到张百草进来了。
“阿想,辛苦了。”
比起外面那几个,张百草对大徒弟绝对是真爱,关心的话语不由自主地就说了出来。
“我不辛苦,我只是给师父打打下手,真正辛苦的是师父才对。”
赵想笑着摇头,比起师父他还有得学呢!
“对了,这是院长给你的。”
张百草从兜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赵想。
“什么?”
双手接过信封,“可以拆开吗?”
“拆啊。”
张百草笑着点头。
看师父的表情,应该是好事。
“钱?”
从里面抽出几张大团结,赵想惊讶地看着他师父。
“对,是钱。”
张百草点头,阿想不是他们医院的医生,也没有医生的证书。但是他在首都医院,帮了张百草不少忙,为了带徒弟他甚至愿意多看一些病人。
院长自是喜不胜收,为此他特意拿出一笔钱,奖励给赵想。
他想着现在就开始刷张百草大徒弟的好感,等他毕业后就把人招到他们医院来。
院长的算盘打得很精,却不知道赵想的理念并不在这里,他以后坐诊的地方是部队医院。
“可以收吗?”
赵想拿着钱有些无措,他本来就占了首都医院的便宜,拿这钱是不是不太好?
“你收下吧!要不是为了带你,我也不会答应每天多看二十个病人。”
张百草是人,他每天多看二十个病人,他就要多工作一段时间。
他是一位好医生,可好医生也要休息啊!他每天多看这二十个病人,占用的是他休息的时间。
“那我就收下了。师父,除夕那天你和师母来四合院吃饭吧!”
赵想对张百草说道。
“嘶,你要不说,我都忘记快过年了。”
张百草看着窗外突然变成了红色的街道,原来这一年又快过去了啊!
“师父?”
见张百草望着外面发呆,赵想忍不住喊人。
“什么事?”
张百草回神。
“你还没回答我呢?我们全家邀请师父和师母,在除夕那天去四合院吃饭。所以,师父去吗?”
赵想叉腰,之前在想什么呢?
“除夕去四合院吃饭啊?可以,反正我家那两个也不回来,今年就和你们一家过算了。”
张百草没意见。
“那行,我回去跟爷爷奶奶他们说,他们要是知道你答应和我们一起过年,肯定很高兴的。”
赵想听了师父的回答后笑了。
“不对啊,张大哥张姐姐他们不回来吗?”
突然赵想反应过来,他听到了什么?
“嗯,岐黄要去他岳家过年,玉兰毕竟嫁了人,过年还是要在婆家过的。”
张百草的声音听着有些寂落,女儿不能回来就算了,连儿子也一样。
家里只有他和解英红,他们两口子过年太孤单了。
“这样啊!那不是正好嘛,师父可以和我一起过年呢!我还没跟师父一起过过年,以前在乡下,我们都是分开过的。”
赵想坐在张百草身边,把头靠在他肩膀上。
“傻孩子,以前我们哪敢和你们一起过年啊!”
张百草伸手摸了摸大徒弟的头,想起了他们在乡下的日子。
那个时候,他们来往都还偷偷摸摸的,一起过年是想都别想的事。
“赵老师他们好忙啊,我也忙。也不知道过年他们有没有时间,我好去他们家中拜年,顺便看望他们。”
还有钱老,卫老他们,赵想很久没见到人了。
“他们都有自己的责任,虽然一直没能见上面,但是他们有记得给你送礼物啊!”
张百草安慰徒弟。
“我知道,开学时他们都送了礼物给我。可我想他们了,也不知道他们的身体怎么样?”
赵要担心他们,除了师父,牛棚其他人都被亲人背刺过。
卫老还有个大儿子,平时也要忙自己的事业,因此没时间伤心。
赵老师把政府还给他的房子卖了,搬进了学校分配给他的单人间居住。
钱老也差不多,他们都和家人分隔开来,就算他们到钱老他们面前哭诉认错,钱老他们也没有原谅。
对于他们,赵想是心疼的。
他们为了国家付出了一辈子,最后被亲人背叛,好不容易活着回来,却只能孤身一人。
如果为了所谓的血缘原谅他们,钱老他们肯定也气不顺,最后难受的还是他们。
“有机会我会为他们诊治的,你放心吧!”
张百草也记挂着大家,不会看着不管的。
“谢谢师父,又给你添麻烦了吧!”
赵想坐直身体,愧疚地看着他。
“怎么会是麻烦,我也想他们了。”
张百草微笑着说道,大家相依为命在牛棚生活了好些年,感情自是不用说。
“嘿嘿,我师父不仅医术好,心地也善良,是大好人。”
赵想对着师父夸了起来。
“哈哈哈,没错没错,阿想说的是我了。”
张百草美滋滋地听着徒弟对他的夸奖,心情超好。
把师父哄好,赵想才与他道别。翟新已经在医院门口等他了,再不下去他就要上来找人了。
“师父,我回去了。你回去的路上小心点,别摔着了。”
赵想提醒张百草。
“好,知道了。”
张百草摆摆手,对徒弟的话记在了心上。
“哥。”
看着一身黑棉衣站在医院门口的翟新,天上不知什么时候又有雪花飘下,落在他的手中的伞上。
赵想眼睛一热朝着他奔去,对方听到他的声音转身。
“阿想。”
长腿迎了几步,兄弟俩汇合。
“回家吧!”
“好。”
一把大伞替他们遮住了落下的雪花,在昏暗的灯光照耀下,二人踏上了归家之路。
前几天下了场大雪,现在外面的路边上带堆着雪呢!
路上很滑,大多数人都不敢骑自行车,只能走路。
张百草也是一样,赵想和翟新也如此。
兄弟二人相互搀着走回家,偶尔还能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
“爷爷奶奶,我们回来了。”
大门被推开,院子里响起了赵想声音。本来安静的四合院,仿佛一下子就活了过来。
“阿想,阿新,回来了。快去喝碗姜汤,去去寒。”
赵奶奶和赵爷爷站在门口等着孙儿们回家,一看到人立即招呼他们去厨房喝姜汤去寒。
“谢谢奶奶。”
二人确实冷到不行,冲进厨房,一人盛了一碗姜汤喝了起来。
“呼呼。
赵想一边吹一边喝,翟新也是如此。
“哥,要不以后你别去接我了?这天太冷了,你站在外面等多难受啊!我自己能回来,不会走丢的。”
赵想还是心疼兄长的。
“不,要接。”
翟新认死理,他家弟弟长得这么好看,要是被坏人盯上了怎么办?
“……”
面对翟新的坚持,赵想一时间也没辙了。
“那你去的时候抱个热水瓶呗!”赵想只能在其他地方想办法,要是有后世的热水袋也行啊!
“我知道了,我那天在旧货店看到有手炉,明天我去买两个回来,里面装着炭能保温好几个小时呢!”
翟新想着他要是不想办法保暖,他弟肯定会再三劝说自己不去接他的。
“这办法不错,他们现在还开着门吗?”
离过年只有七八天了,好多店铺都关了门。
“开着呢,要开到二十六去,也没两天了。明天我送完你就去旧货店,要是有多的就多买几个,都用得上呢!”
翟新决定明天就去买,他总觉得暖水瓶不安全,那手炉就安全多了。至于炭他们家也有,挺方便的。
“好。”
赵想这下是真没意见了。
“这是钱,哥你看店里有多少个就买多少个。”
赵想从包里拿出十张大团结给他。
“要是不够,我房间的抽屉里还有,你自己去拿。”
“不用,我有钱。”
翟新把钱推了回去。
“哥你有多少钱我还是知道的,而且我是打算买了拿来送人,这不能让你出钱哈。”
赵想把钱放在翟新的怀里。
“好吧!”
翟新想了想没再推辞,把钱收了起来。
弟弟既然打算送人,这钱确实不能由他来出。
而且他也要送人,所以到时自己送人的就由自己来出,弟弟送人的就由弟弟出。
计划好了,这钱收好放好。
兄弟二人正说着,赵奶奶赵爷爷走进来。
“行了,你们兄弟二人出去说话吧,我和你们爷要做饭了。”
赵奶奶把孙儿们推了出去。
“奶,我们帮你啊!”赵想回头喊道。
“不用了,就煮个川汤肉面,又不费什么事。”
赵奶奶拒绝,两个孙儿今天都忙了一天,做煮的事就不用他们出手了。
“哦!”
赵想和翟新这才不情不愿地离开。
不过二人离开也是去了药房,赵想制药,翟新又去拿着他的猪脚练习缝合。
想到最近天冷生病的人多,赵想便制了一堆药丸,一些放在家里,一些让赵勇军和翟民带着。
还有顾叔叔他们,也要给一些。
药丸可以放一段时间,又不需要熬药,虽然药效比起对症开的药来说慢一点,但是它方便啊!
赵想用的是大众药方,这种药方的好处就是吃不死人,而且只要是感冒生病都能吃,吃了就可以治病。
“阿想,阿新,吃饭了。”
赵想刚把药捡好,正打算磨成粉,就听到赵奶奶在厨房喊人。
“来了。”
赵想把药盖好,和走出来的翟新朝厨房走去。
天冷大家就在厨房吃饭,幸好厨房大,里面摆着一张八仙桌,冬天就在里面吃了。
正吃着,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谁啊?”
赵想听到声音,朝外面喊道。
“我。”
是赵勇军的声音。
“老爹?”
赵想把碗一放,朝大门跑去。
“吱呀。”
大门打开,赵勇军和翟民站在外面。
“爹,你今天不休息啊?怎么回来了?刘哥,你也在啊!赶紧进来。”
赵想让开,好让三人进来。
“今天有事在外面,现在忙完了回来住一晚,明天早上回部队。”
赵勇军对儿子说道。
“阿新,你去客房给小刘铺床,今天晚上我们不走了。”
最后这句是对翟新说的。
“要铺也等孩子把饭吃完了再铺,急什么?”赵奶奶走出来白了儿子一眼。
“你们正在吃饭啊?看来我们回来是打扰到你们了。不好意思哈,阿新。”
赵勇军不好意思地朝大侄子笑了笑。
“没事的,大伯。”
翟新笑着摇头。
小刘看着和在部队时大变样的翟新,心里唏嘘不已。
这孩子长得好,以前瘦得跟猴一样,在部队更是个隐形人,路家谁也没拿他当回事。
现在好了,跟着翟营长,住在团长家里,养了一年身体变好了不说,人也变得开朗起来。
“你们还没吃饭吧?我去给你们煮,小刘你先喝点姜汤,老婆子现在就去给你们煮吃的。”
赵奶奶盛了一碗姜汤给小刘,现在姜汤是赵家常备的去寒汤,每天都要熬上一大锅,一家人出门回来就喝上一碗。
“谢谢赵奶奶。”
小刘端着碗感激道。
“谢什么,你也是勇军的兵,赶紧喝了去寒,家里你常来别客气,就当是自己家。”
赵奶奶说完拉着老伴去厨房给三人煮饭。
“大妈,我也来帮忙。”
翟民几口把姜汤喝完,跑去厨房帮忙。
赵勇军跟大爷一样坐在沙发上,姜汤是一口不碰。
“团长,你不喝吗?”
小刘喝完姜汤,看他们团长那碗还摆在桌上,忍不住问道。
“不喝。咦~要不你帮我喝了吧?”
赵勇军知道这姜汤要是不喝,等下让家人看到了自己会挨骂,于是把主意打到了小刘的身上。
“我……”
小刘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只听见一声冷笑。
“呵,老爹你胆子变大了哈,居然让小刘哥帮你喝姜汤。”赵想从门口走进来,一脸冷笑看着赵勇军。
“阿想,你什么时候来的?”
被突然出现的儿子吓了一跳,赵勇军急忙往他身后看去,没发现赵奶奶的身影,这才松了口气。
可是赵想接下来的话告诉他,这口气他松得太早了。
“就在你让小刘哥给你喝姜汤的时候。奶奶,我爹他又不喝姜汤。”
赵想朝厨房喊道。
“勇军那个龟儿子又不喝姜汤啊?看老娘不收拾他。”
赵奶奶气到极点,蜀省话都冒出来了。
“我喝,我喝。”
赵勇军听到母亲的声音,立即端起碗喝了起来。
“我喝完了。”
赵勇军把碗翻过来给儿子看。
“下回我再多放点姜,看你还敢不敢让人帮你喝姜汤。”
赵想威胁他老爹。
“儿子,没你这样威胁老爹的啊!”
赵勇军欲哭无泪,他发现在这个家里,他的地位最低,是食物链的最底端,谁说话都比他好使。
“还不是你自己作的,我哪里来的把柄威胁你呢?”
赵想才不同情他爹,每次喝姜汤都要人盯着,不然他会想办法把姜汤赖掉。比如说放凉了,或者是重新倒回锅里。
至于偷偷倒掉这种事,赵勇军还是干不出来的。好多人想喝姜汤都没有,哪能这么浪费呢!
“刘哥,我爹在部队是不是也不爱喝姜汤?”
赵想知道他爹的部队每天也会为士兵们熬一锅姜汤,让他们在训练完了后喝。
“是的。”
刘哥没看到赵勇军给他使的眼神,老老实实回答。
“呵呵,老爹你完了。”
赵想说完转身就走。
“不是,阿想你听我狡辩啊!”
赵勇军一急就嘴瓢了。
小刘看着追出去的团长,一副受惊的样子。
他们团长在部队时可威风了,连首长都不怕的人,居然会害怕他的儿子,好不可思议啊!
等到他回去,一定要跟班长他们说。
于是在赵勇军不知道的时候,他多了一个‘儿管严’的称号。
对此,赵勇军后来被首长叫去好一通嘲笑,让他在曾经的老首长面前丢了面子。
赵勇军追到厨房,发现儿子站在厨房门口对着他笑。
而家里其他人则说说笑笑的,翟民和儿子在帮忙洗菜,赵爷爷在烧火,赵奶奶则是在揉面准备包饺子。
“爹,娘。”
赵勇军走进来,路过赵想时还瞪了他一眼。
“奶,我爹威胁我。”
赵想见状直接出绝招。
“娘,我没有。”
赵勇军急忙看着他娘否认。
“晚点我再跟你算账。”
赵奶奶狠狠瞪了儿子一眼,又忙她的饺子去了。
馅是翟新剁的,味道是赵想调的。
在一家齐心协力之下,很快饺子就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