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姐姐, 我知道你喜欢西方的东西,可是你要明白,西方的东西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好的。你在追求西方文化的时候, 你也要看看他们的历史。他们才几百年?我们国家最少也有五千年历史了,这历史的沉淀, 是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比不了的。”
赵想知道师父的两个儿女, 对西方文化过于追捧了,这也是他们和师父最大的隔阂。
师父并没有阻止他们学习现代医学,就连他们拒绝学习家传中医师父也没说什么。
可他们对国家传承和文化的蔑视与不屑,才是张百草最生气的地方。
“就拿姐姐最喜欢的首饰来说, 西方无非就是一些钻石宝石, 不管他们怎么弄, 换汤不换药。你看过我们博物馆中那些珍品吗?你在追求西方奢侈品的时候, 你有没有看过我们自己国家的奢侈品?不管是工艺还是底蕴,都是西方国家做不到的。”
赵想不知道张玉兰能不能听进去,他只希望师父的儿女不要老是气师父。
“我……对不起,我知道错了。”
张玉兰并不是那种死脑筋固执还不讲理的人,如果她不讲理的话,在父母做主把属于她和哥哥未来能继承的房子送给赵想时,她就要闹了。
可她和兄长不仅没闹, 还举双手赞成, 就说明她是一个大气的姑娘。
只是现在的大环境,造成了她和兄长对西方一切的追捧。
这是这个年代国人的通病, 老觉得西方的都是最好的。精华就算了,那糟粕也都学了过来。
想到这里, 赵想的太阳穴就直跳。那些糟粕,不知道毁了多少年轻人。
“张姐姐, 等下就跟师父师母道个歉吧!不管怎样,师父并没有阻止你和张大哥学习现代医学。”
赵想拿出手帕,给她擦眼泪。
“谢谢。我会跟爸爸妈妈好好道歉的,抱歉让你看到了我这么狼狈的一面。”
张玉兰脸上的妆早就花了,她用清水洗过后,现在脸上什么也没有。
“张姐姐还是素颜好看一点。”赵想夸她。
“真的吗?”
女孩子终究还是喜欢听好听的话。
“真的。”
赵想没有说谎,张玉兰长相不差,这个时代的妆多少有点不自然,他看习惯了天然脸的,和后世的自然妆,对现在女孩子的妆容实在是没眼看。
“好,以后我不化妆了。”
张玉兰说道。
“不错,妆化多了对皮肤也不好,姐姐应该发现了吧?”
赵想双手背在身后提醒她。
“嗯,发现了。”张玉兰好歹也是中医世家的孩子,就算她没有学习,耳濡目染之下还是懂一些保养知识的。
她现在还年轻,皮肤看着比母亲的还要差,她再傻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回头我做一些面脂给姐姐,用上一段时间,脸就会恢复了。”
赵想的话让张玉兰喜出望外。
“真的吗?赵家弟弟,你可别骗我?”
张玉兰早就馋母亲的面脂了,那是父亲亲手给她做的。可惜父亲是个吝啬鬼,母亲也不愿意送她。
于是她只能望着面脂而兴叹。
现在赵想主动说要给她做面脂,张玉兰能不高兴吗?她已经高兴到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不骗你,我回去就收集药材给你做。”
赵想肯定地说道。
“谢谢赵家弟弟,那我就等你的面脂了。”
张玉兰完全忘记了自己被父母骂的事,现在谁来都只会看到她开心的笑脸。
解英红带着儿子站在角落里,看着丈夫徒弟把女儿哄好,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没想到这个赵家弟弟这么厉害,妹妹才一会儿就被哄好了。”
张岐黄低头看了眼母亲,见她只有欣慰而没有半点气愤,就知道她也很喜欢父亲这个徒弟。
“阿想是个好孩子,你们要是有他一半的省心,我也放心了。”
解英红带着儿子离开了。
“妈,你就这么看好他?”
张岐黄比起妹妹的心思要多一些,不过他对父亲的决定从不反对,因为他知道反对也没用。就和那套四合院一样,他反对父亲就不送了吗?不可能,到时搞不好父亲把剩下的几套全送给他的大弟子。
“反正比看你们强。”
解英红白了儿子一眼,知子莫若母。自家儿子是个什么东西,当母亲的还是很清楚的。
“好吧!看来妈和爸都很喜欢他。”
张岐黄耸了下肩膀。
他现在也是一名医术不错的外科医生,虽然不在首都医院工作,但也是他们医院的有名的医生,好多动手术的人排着队约他的号。
“比你和你妹妹都贴心,你父亲那几年那么困难,要是没有他,你们就没有父亲了。”
解英红对赵想一家最感激的地方就是这个,他们让她和孩子,可以见到活着的丈夫和父亲。
“我知道了。妈,你放心吧,以后他就是我亲弟弟。”
张岐黄对母亲发誓。
“记住你今天说过的话,如果有一天你做了对不起阿想的事,即使我和你父亲都死了,我们也会从地下爬出来找你算账的。”
解英红扭头看向儿子威胁道。
“妈,你这说得有些恐怖。不至于,真不至于。”
张岐黄四下张望了一下,发现没人注意到他们母子的对话才放下心来。
“只要你不做亏心事,就不会觉得恐怖。”
解英红说道。
“好好,我一定不会忘记自己今天说过的话的。”
张岐黄举起双手做投降状。
“你这是什么姿势,给我放下来。”
解英红一直都知道,儿子医院会时不时有外国友人去看病,但是没想到他们对儿子的影响这么深。
“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学,那只会害了你。”
她骂起儿子也毫不客气,甚至还动手打了他一下。
“妈,我错了,以后不会再做了,行吗?”
张岐黄没想到就因为一个动作,他今天也没逃过来自母亲的打骂。
“师母,张大哥。”
带着张玉兰出来,发现解英红和张岐黄不知道在说什么,看他的脸色像是在挨骂。
“阿想。”
解英红一看到赵想,立即从凶悍的表情转成了慈爱。
张家兄妹见了,都觉得他们的母亲学得了蜀省的国粹——变脸。
“师母,是发生什么事了吗?张大哥惹你生气了吗?”
赵想扶着师母慢慢往外走,今天客人来了不少,大多数都是医生和医学世家的人。
“哼,你这个哥哥好的没学,尽学一些坏习惯,他不挨骂谁挨骂?”
解英红一点也没替儿子掩饰的意思,全跟赵想说了。
“那张大哥做得确实不对,回头师母和师父罚他抄医书吧!把脑子里多塞一点医书,就能忘记那些不好的习惯了。”
赵想给她出主意。
“你说得对,回头我让他抄个十本八本的,我看他还会不会记得那些乱七八糟的习惯。”
解英红得了赵想的支招大喜,决定以后就这么办。
张家兄妹听了他们的对话目瞪口呆。
“哥,以后我们惨了。”
张玉兰还没开始抄,就开始一脸痛苦了。
“嗯,爸这个大徒弟,果然不是简单角色啊,他是个狠角色啊!”
张岐黄后悔,他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地举起双手呢!
明知道父母讨厌西方那一套,他还这么干,摆明了就是自讨苦吃嘛!
“难兄难妹。”
张玉兰同情地看着她哥,当然也同情一下自己吧!
他们几人离开后,又有几个人从隐蔽地角落走出来。
“你父亲就是让我们来看他的?”
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子问站在一旁的顾生。
“是啊,不值得你们亲自来这一趟吗?”
顾生靠在墙上,似笑非笑地说道。
“值得。”
男子点头,今天的收获很大。
“对吧,某人一开始还不愿意来呢!”
顾生调笑道。
“是我错了。”
男人爽快地认了错。
“行了,蒋家那个早前不是给你们写了信吗?他信里写的那个人,就是阿想。”顾生提起赵想,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
“你很喜欢他?”
几名被迫和顾生一起来的人相互对视一眼后,由最开始的男人代表大家询问。
“是啊,只要和他相处过的人,很难不喜欢他的。你们没看到他眼中的光吗?那是一种,我们穷其一生都在追求的光明。”
顾生没有否认,甚至还大夸特夸。
“他好喜欢我们的国家啊!”
一名看着年轻点的男子说道。
“我也很喜欢我们的国家,只是不像他对国家这么自信。面对外面的人,我总感觉自己低了一头似的。”
这群在暗中观看赵想的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承认只要见过了赵想,就没有一个不被他吸引的。
“所以你们要加油啊,以后咱们国家就交给你们了。”
顾生对着他们拍了拍肩。
“交给我们?那你呢?作为顾老的儿子,你是不是也该出一份力?”
大家不爽,凭什么他们要做牛做马,而顾生却待在部队里什么也不做。
“唉,谁让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军人呢?这种事当然要交给专业的你们才行,我就不掺和了。”
顾生狡猾地说道。
他当初进入部队,确实有避难之举。可是在部队待久了,他就喜欢上了部队的生活。
顾老回来后询问过他的意见,顾生跟父亲剥白了心意,以后就在部队待着了。
“……”
一群人被他理直气壮的态给气着了。
不过他们再生气,也不影响顾生的决定。
收徒大典开始时,他们没有出现,只在隐暗的地方观察赵想。
“跪。”
司仪喊道。
赵想带着他的师弟师妹们,带头给师父跪下磕头。
“敬茶。”
一杯杯茶水端过来,赵想第一个接过茶水,双手举过头顶。
“师父,请喝茶。”
他的师弟师妹们跟着他的动作做。
其实这些人在家里被父母教导过,可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有些人慌了,不记得要做什么。
幸好有赵想带着,他们跟着做就行了。
“师父,请喝茶。”
众弟子举起茶杯。
“好好好。”
张百草先喝了赵想的茶,一杯茶水全喝了。后面弟子敬的茶,他就象征性地抿了一口,然后就放到一边了。
每个徒弟都给了一个红包,里面包着的是钱,只有赵想的拿在手上就感觉到了不对。
赵想在心里诧异了一下,可他脸上没有表现出来,淡定地把红包放进自己的兜里。
“起来吧!”
张百草扶起了自己的大徒弟。
“谢师父。”
众徒弟站了起来。
他们羡慕地看着被师父拉到身边的大师兄,明明年纪最小,他们以后都要听他的话。
“师父,开席的时间已经到了,请大家入座吧!”
赵想举手看了一下时间,拜师过后就是吃席,张家今天请了专人来准备席面。对方祖上可是御厨,因此这一桌酒席的价格可不低。
幸好张百草有些家底,不然光是今天这些酒席,就能把张家吃穷了。
除了师父给徒弟的拜师礼外,还有徒弟家给张百草也准备了拜师礼。
有珍贵的药材,有难得的医书和古董字画。这些都没有的话,就准备了钱。
总之,每个徒弟的家人或是家族都准备了礼物。
就连赵想也准备了,只是和其他人的不同,赵想准备的是一套银针。
这不是翟民送他的那套,而是他去旧货店找到的,花了不少钱才弄回来的。比翟民给他的那套还要齐全一些,更适合张百草。
只是现在的针灸已经不用金针和银针了,因为有了更好的针,金银针太软,一个不好就断在身体里了。
不过作为收藏还是很有意义的,张百草收到后很高兴。
因为赵想送给他的银针,和他丢失的那套家传银针很像。他怀疑就是张家丢失的那套,可惜银针看不出来,这套银针以前用来放置它的针包也不见了,没办法证实这是张家丢失的那套。
不过能得到这一套,张百草也很高兴了,重新配了有张家标志的针包,以后就当张家家传的银针了。
吃席时,大家都表现得很高兴。只要不是傻子,都不会在这个场合里露出不高兴的表情来。
赵想作为大徒弟,他一直跟在张百草的身边。
“阿想,这是你风师伯,他在针灸上很有一套,有时间你可以去找他请教一番。”
张百草拉着徒弟,一个个给他介绍。有同师门的,也有其他医学世家的。
“风师伯。”
赵想乖乖喊人,这位风师伯并不是张百草父亲的徒弟,他是另一位医学世家的传人,他们家最擅长的就是针灸,医术反而一般。
“乖孩子,这是师伯给你的见面礼。”
风师伯出手就是一套针灸用的专用针,由他出手的,当然不是普通针了,而是请人专门打造的针,有长有短,有粗有细,什么类型的都有。
“谢谢风师伯。”
赵想一见就高兴地抱在了怀里。
“这孩子真不错。”
看得出来他是真喜欢,风师伯对师父说道。他们风家最得意的便是针灸,因此格外喜欢赵想这样喜欢针灸的人。
“哈哈哈,当然了。不然我也不会收阿想为弟子,还把家传的医术教授给他。”
张百草和风家的关系不错,因为张家的针灸技术也不错,和风家平时可以探讨针灸技术。
“你就得意吧!要不是你小子运气好,能找到这么好的徒弟?”
风师伯承认自己是妒忌张百草了,他家的孩子和张百草家的孩子一样受了西方文化的冲击,现在对中医完全不感兴趣。
张家两个孩子好歹还是医生,而他的孩子却连医术都不学,一心只想当油画家。
老父亲被气个倒仰,今天甚至都没有出席。
张百草把徒弟介绍给他的意思风师伯懂,他希望自己能在针灸方面指导一下赵想。
风师伯想着既然自家人不愿意学,传给外人也没关系了,总好过家传的医术失传吧?
“我回去后,会跟父亲好好商量一下,你等我消息吧!”
风伯师和张百草打趣几句后突然正色道。
“好,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张百草当然明白风师伯的顾忌,也没有催他。
“阿想,走,风师伯带你认识几个人。”
风师伯从张百草手中抢走了徒弟,留下张百草在原地摇了摇头。
行吧!反正得利的是我徒弟,你抢走就抢走吧!
外面热火朝天,后院的席面却冷冷清清。
“你们不吃看我做什么?”
顾生举着筷子,被一群人看着,他压力很大啊!
“我们想不明白,那个叫赵想的人是怎么养出来的,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他这样的。”
年纪最小的二代纳闷了,他从上午见到真人后,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别问我,我爹也不知道。”顾生摇头,他夹起一块红烧肉吃了起来。
“阿想最喜欢红烧肉了,赵大妈这道菜的厨艺已经登峰造极,虽然张家请来的厨师手艺不错,在这道菜上他还是输给了赵大妈。”
“有你说得那么好吃吗?我觉得这道菜已经很美味了。”
有人不相信顾生的话。
“你爱信不行。”顾生根本不在乎,他就是随口一说。
“行了,吃完饭就回去吧!”
年纪最大的人开口,其他人当然要听。
就连顾生也都没再说话,大家安安静静吃完饭,又安安静静离开了。
解英红过来和张百草低声说了几句,听了妻子的话后他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我知道了,他们离开了就行,免得出了什么事,我还不好交代。”
“知道你担心,我全程盯着呢!”
解英红对丈夫说道。
“师父,师母。”赵想好不容易从一群医学大佬们中间脱身,他回到了张百草身边。
“没事吧?”
看到徒弟,夫妻二人关心道。
“没事,就是那些师伯师叔们好多问题,都快把我的老底都问出来了。”赵想摇头,他不怕他们问医术上的知识。
懂的就好好回答,不懂就老老实实告诉他们。
他怕的是这些人对他的私生活太过关心了,还有人想给他介绍自家的闺女。
“哈哈哈,谁让我们家的阿想长得好呢!”
听完徒弟的话,张百草一点也不意外地大笑起来。
“是啊,你看满场的年轻人,谁能比得过咱们阿想的脸。”
解英红也捂嘴轻笑,和丈夫一起打趣赵想。
“师父、师母。”
赵想鼓起了脸。
“行了行了,师父不说了。”
徒弟一撒娇,张百草也得认输。
张百草新收的徒弟们,在远处看着他们师父和大师兄亲如一家的相处,心里有没有妒忌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张师兄,你在这里做什么?”
有弟子发现了张岐黄的身影,拉着他说话。
“我在吃东西啊,这还用问?”
人精的张岐黄,早发现了父亲新收的徒弟不是省油的灯,现在找上自己肯定没好事,他说话时自然也不怎么客气。
“还有,别叫我师兄,我不是我父亲的徒弟,规矩不能乱。”
张岐黄一点面子也没给他们留,那群弟子的脸色实在称不上好看。
“下次别再耍心眼子了,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们全家对赵想都很满意,没有他也不会是你们。”
张岐黄在他们开口前撕下了他们的面具,让一群人愣在当场。
不是,你这也太不按牌理出牌了吧?我们想做什么你都一清二楚,这样我们还怎么玩?
因为不想有一个年纪小,医术又不好的人压在他们头上,才想着拱师父儿子和赵想的火,让他们两个打起来,然后他们在后面捡漏。
结果呢?张岐黄居然真的不介意他的父亲把自己的人脉关系都给赵想,反而一副支持他的模样。
你这样的打开方式,和其他家族完全不一样啊!让他们习惯了和兄弟姐妹争抢的一群人,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了。
不管怎样,这伙人打的主意没成功。晚点张岐黄就跟父亲说了,还把自己的看法也一并说了。
“爸,我觉得他们对赵家弟弟不怀好意,你得当心一点。在教导他们时,最重要的部分,该保留的还是保留一点吧!”
“我知道了,你在这件事上做得很好。”
张百草难得对儿子有点和颜悦色,让张岐黄高兴不已。
真难得,他爸居然夸他了。
“谢谢爸。”
“至于其他方面的事,你就别操心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他们不管有什么心思,继承我衣钵的只会是阿想。”
张百草的心思从来没变过,他一心要培养的只有赵想,其他人也是徒弟不假,却不是他看好的继承人。
脑子是其次,这品德方面在张百草这里才是最重要的。
赵想现在医术是不如他们,可赵想才学几年,他们是从小就开始学了,还学成现在这个鬼样子,又有什么资格瞧不起赵想的?
他相信再给大徒弟一些时间,他很快就会超过这些人的。
赵想这个大徒弟,他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没有人比他更适合了。
“爸心中有数就好,那我先回去了。你孙子和儿媳妇还在家里等我回去呢!”
张岐黄想到一天没见到的儿子和妻子,还怪想的。
“回去吧!”张百草也没留儿子,女儿更不说了,早就回家了。
至于儿女们的孩子,张百草没有让他们把孙子外孙送来张家。
现在孩子还小,等到他们懂事了,如果喜欢中医再送来也不迟。
张百草现在有了更好的徒弟,对儿女儿孙辈已经没有什么要求了。
“是。”
张岐黄走了,帮厨的也都走了。
整个张家就剩下三个人。
“师父,师母,出来吃饭了。”
赵想从厨房里端出三碗面,今天他们师徒三人光顾着招呼客人,都没怎么吃东西。
借着剩下的菜,赵想煮了三碗面条。
“哈哈哈,好久没吃阿想做过的面条了,今天重温一下。”
张百草一听徒弟的叫喊,立即从书房出来。
“什么呀,上次师母不在,我不就煮给师父你吃过了吗?”
赵想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
“那也有一两个月了,难道不久了吗?”
张百草狡辩道。
“行行行,很久了,很久了。”
赵想还能说什么,当然是支持师父啦!
今天的酒席,只要是上桌的菜都被大家吃完了,厨房里只剩下一点没有上的菜,赵想端出来摆在桌上。
“这道回锅肉,不如大娘做的地道。”
张百草夹了一块回锅肉在碗里,和面条一起吃,吃完还没好话。
“可能是有点凉了,刚出锅应该会好吃一点。”
赵想也夹了一些埋在面条里,因为有这些菜,面条里除了一点盐和调料外,油都没有放。
把回锅肉放面条里一拌,这油就有了。
“还是可以的,虽然确实比不上赵大娘,但是在外面已经很难得了。”
解英红也是吃过赵奶奶做的饭菜,也有发言权。
赵奶奶的拿手菜只有几道,全是儿孙们喜欢吃的。这道回锅肉,正好是赵勇军喜欢吃的,所以赵奶奶做出来的比大厨还要好吃。
她在那几道菜上没少下苦功夫,这和大厨比起来自然要胜一筹了。
“师父,今天张大哥和张姐姐怎么没有带家人来?”
赵想觉得有些奇怪,这么大的事应该全家出动才对,可张家这对兄妹,只来了他们自己。
“孩子太小了,今天人又多,怕来了生病。”
张百草随口解释了一下。
“哦。”
赵想一听这个理由,立即就相信了。
因为张家孙辈的年纪确实不大,最大的才三岁呢!
吃完饭,赵想把碗筷收拾好,这才去张百草给他准备的房间休息。
他在张家有自己专属的房间,和张岐黄与张玉兰一个待遇。
“阿想,醒了吗?”
下午三四点的时候,翟新来接人。
“哥,我醒了。”
赵想睁开眼坐起来,把身上的毯子拿开叠好。
“阿想,这是药。”
翟新把水壶递给弟弟。
“谢谢哥。”
赵想接过水壶喝了起来,药还是温热的,显然翟新来之前才灌到水壶里的。
“晚上的药要晚喝一点,到时别忘记了。”
翟新和赵想走的路子不太一样,今天的场合他也不适合出现。
赵家今天都没来人,可是今天参加拜师典礼的人,却没有一个小看赵想的。
因为他背站着张百草,赵想是被他亲口承认的继承人,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
“我知道。”
喝完药赵想回答。
“水。”
张百草及时给徒弟递上一杯水。
“谢谢师父。”
赵想用白开水漱了漱口,感觉不到嘴巴里的苦味后,才算活过来。
“回去吧,回头去医院找我。”
张百草把徒弟送走,这才转身回头看向妻子。
“今天辛苦你了。”
“不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
解英红笑着摇头。
他们夫妻相互扶持二三十年,早就不分彼此了。
相比别的世家,不愿意儿媳妇抛头露面,解英红却能在嫁进张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已经很满足了。
公婆虽然走得早,但是他们在时也没有给她找麻烦,更不要说被婆婆立规矩了。
总的来说,解英红嫁进张家后,她的日子过得比大多数女子要好。
“我们进去吧!”
张百草挽着妻子手,和平时一样恩恩爱爱进了屋。
回到家的赵想,直接瘫在了沙发上。
“很累吗?”
赵勇军伸手摸了摸儿子的额头,今天这种大事,本来赵家人应该要参加的。
可赵勇军是军人他不适合去。
他父母又没参加过这种大场合,两位老人怕给大孙子丢脸,便说什么也不肯去。
翟新只是义兄,而且他学的是外科,与中医实在不搭界,他就更不适合去了。
于是今天赵家只有赵想一个人去,不过他一点也没怯场,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还好,主要是今天说的话有点多。”
赵想的嗓子都有点哑了。
“那好好休息吧,晚上我们吃点清淡的。”
赵勇军心疼孩子 ,听到他些嘶哑的声音难受极了。
“好。”
赵想说着站起来回屋,他睡是睡不着了,不过可以回屋看一会儿医书。
翟新在厨房里帮爷爷奶奶处理明天的菜,翟民今天没来,赵勇军因为担心儿子,请了一天假在家里守着。
晚上赵家果然吃得很清淡,桌子上有一盘炒青菜,还有一盘苦瓜炒蛋。
然后主食是青菜稀饭,果然清淡到没有一点肉。
不过赵家人吃得很开心,赵想喝了两碗稀饭,然后就去院子里借着月色看桃子。
是的,他们院子里的桃树结了一树桃子,因为赵家人照顾得好,今年结了不少。不过这是一棵晚桃,要八月份才熟。
张百草之前来的时候,还跟赵家人说起这棵桃树的历史。
是张百草母亲种下的,因为他父亲喜欢吃桃子。
张家现在住的地方后院也有一棵,与家里这棵桃树是从一棵母桃树上分出来的。
幸好在最乱的几年,它们也没受到伤害。可能和它们能结果子有关系吧,即使那些住在四合院里的职工和他们的家人,都很爱护它。
张家现在住的四合院并没有被没收,只是家里好多东西被抄了。当然,张百草早就收到消息,被抄走的只是一些不值钱的,值钱的全都藏了起来。
张百草平反后回来,才慢慢地把这些东西拿出来。
赵想屋内的屏风,就是张百草家传的。
可他毫不犹豫地就给了徒弟,可见对这个徒弟的在乎了。
当年有点身份的,早早收到消息,把家里值钱的都藏了起来,只是张家藏得最多。
要不是张百草告诉他们,赵想也不知道在四合院的主屋下面,有一间储藏室,他下去看过,里面还有一些东西。
不过留下的,都是一些不太值钱的,张百草和房子一起送给徒弟了。
对此赵想只能把下面的东西好好整理一遍,然后记录下来,以后还给张家的后辈。
除了原来的东西外,还有赵家后面收集的珍贵文物也放在下面保存起来。
只待时机成熟,赵想便捐给国家。
拜师礼后,赵想又回归了平时的生活。
他早上被翟新送去学校上课,中午和晚上回家吃饭。
他不在学校住,是走读生。
不是没人说闲话,觉得学生就应该住在学校。
只是老师和学校都不理会,本来住的地方就很紧张,要是本地学生不住家里,难不成一间宿舍要住十个人?
别说学校不同意,就连住校生也不愿意啊!
总之,走读生该如何就如何,不在学校住也没关系。
有些走读生离家远,中午选择在学校吃饭,这些学校都不管。
而且大学生都有补贴,吃顿饭根本不影响他们的生活。
说句不好听的,也就现在学生少,换成后世不仅读书要交学费,生活费也得自理。
补贴什么的,想都不要想了。
读个书国家还给钱,这么美的事也就现在才有了。
赵想的补贴是三个月一领,他领了就交给奶奶。
“奶,这是我的生活费。”
赵想领回来的补贴放在桌子上,也没有很多,就几十块钱而已。
这些贴补,真的只够学生们在学校吃饭,就算有余也余不了太多。
所以那些拖家带口的,就得想别的办法补贴家用。
赵想现在只需要专心上学,他有父亲养呢!翟新也一样,翟民不让他做兼职,说他现在的任务就是上学,好好学习知识,免得毕业后啥也不懂。
翟新每个月还有十块钱的零花钱,都是翟民给的。
这在路家想都别想,翟新因此对翟民很尊敬,也在心里把他当成了自己亲生父亲。至于路向荣,那是谁?认识吗?
“你们一个个的,都向我交生活费,我钱包现在可鼓了。”
赵奶奶把钱收起来,眼睛都笑没了。
其实这点钱,根本不够赵想的生活费,可她在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