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师母, 里面请。”
赵想没和师父师母客气,等下他们家还有回礼呢!
“阿想他师母,快进来坐。”
赵奶奶也从厨房出来, 招呼解英红进屋。
配菜什么的都弄好了,只等客人到齐就可以炒菜了。
那些难做的菜都炖在炉子上了, 得亏家里炉子多, 像红烧肉和牛腩都要小火慢炖。
今天有牛腩是大家没想到的,也是赵想他们运气好,正好碰到有人卖牛肉。他家的牛摔残了,只好杀了换钱买新牛。
“谢谢大妈。”
解英红和赵奶奶走了, 赵想回厨房把萝卜切进锅里, 然后回来跟着张百草前前后后转。
“阿想, 药罐呢?”
张百草把放在自行车前面的药包拿了出来, 对跟在自己身后的徒弟问道。
“在这里。”
赵想从储物屋把药罐拿了出来,这还是张百草准备的。
“去把它熬上,三碗水熬成一碗水,记住了?”
张百草提醒徒弟。
“记住了。”
赵想点头,拿着药去了厨房。先把药罐洗干净,然后拆开一包药倒进里面,加了三碗水。
盖上盖子, 把药拿去自己的房间熬了起来。
他房间的炉子一直没停过, 客厅、爷爷奶奶和老爹房间的炉子都被占用了。
厨房的灶又不能用来熬药,只有他房间的炉子烧着水可以挪开。
“阿想。”
就在赵想守着炉子熬药的时候,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进来。
“翟叔叔。”
赵想从房间里跑了出来。
“阿想哎,想死你翟叔叔了。”
翟民看着冲过来的赵想, 一把抱住还转了个圈。
“哈哈哈,我也想翟叔叔了。”
赵想大声笑起来。
“哇, 老大这娃长得也太好了吧!”
跟着翟民进来的几个军人,看着和翟民抱在一起的赵想,小声嘀咕着。
“是啊,谁能想到老大这个大老粗,居然有这么精致的一个娃。”
赵勇军的政委卫国点了点头,太出乎意料了。
“有点想抢,可惜我现在还没成家,就算生个女儿出来,年纪相差也太大了。”
副团长顾生一脸遗憾。
“你就别遗憾了,相亲的时候你倒是去啊?你不去结个屁的婚,哪个跟你生娃儿?更不要说生个女儿结亲了。”
参谋孙建业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这人就嘴巴会说,实际上一喊他相亲,就怂到不行。
“嘿嘿,算了算了,我对结婚没兴趣。”
顾生一脸敬谢不敏的样子。他父亲回来了,他也不缩在部队里,早些年因为身份他不敢结婚。现在是习惯了单身,对结婚不感兴趣了。
“你个二货,你现在还没反应过来吗?”
卫国伸手拍了拍他的头。
“卫大哥,你打我干什么?”
顾生摸着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打。
要不是看在他爹和自己的爹关系不错的份上,顾生早还手了。
“勇军的娃就是你爹和我爹嘴里常说的那个阿想。”
如果可以,卫国真想把顾生的脑子破开来看看里面是不是装的都是水,一天天都不知道在想啥。
“啊,他就是赵想啊!”
顾生终于反应过来了,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
“……”
众人全都默默看着他。
“是啊,我就是赵想。这位叔叔,有什么问题吗?”
知道他们都是父亲的战友,所以他叫他们叔叔。
“问题可大了,因为你我爹回来后把我骂得狗血淋头,我在家里他看我是一百个不满意,还老是拿你来和我作对比。”
顾生哭丧着脸,他因为是家中最小,又没有成家,因此被父亲各种挑剔,关键是他还不能还嘴。
“……还不是你这么大年纪也不结婚,和我家阿想有什么关系?顾老骂你,也是你自己不好。”
赵勇军可见不得自家儿子被人这么说,立即站出来替赵想撑腰。
“老大,你还有没有兄弟情了?我为啥没结婚,你不清楚吗?再说了,你这个老大都没结婚,我有什么好着急的?”
顾生不以为意地说道。
“呵,还敢说到我头上了。我是没结婚,可我有个天下第一好的儿子,你有吗?”
赵勇军张嘴就反驳了回去,还狠狠在他的心口上插了一刀。
“呜,我没有。”
顾生痛哭,老大结不结婚都不重要了,因为他有一个可抵人家一百个的好儿子。
“你以前不结婚,我们都不说什么。现在不结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吧?”
赵勇军还能不知道自家战友是个什么德性,他就是单纯的不想结婚,但凡他想结婚,现在孩子都抱上了。
“哼,我不结就是不结,你们不要管。”
顾生头一扭,说什么也不听。
“你……”
因为顾老拜托,打算劝他的赵勇军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爹爹,别生气,别生气。顾叔叔不喜欢结婚,就不结嘛!不结婚又不是什么大罪,你别生他气了。”
听到他是顾老的儿子,赵想对他挺有好感的。而且不结婚又不是犯天条,在后世不结婚的人大把。
不是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吗?
“儿子你不懂,他不结婚就……”
赵勇军想说顾生不结婚,上面就觉得他家庭不稳定,对他的升职也有影响。
“父亲,结婚总要当事人愿意不是吗?逼着他勉强结个婚,家庭也不会幸福的。”
赵想抱着赵勇军的肩膀,他是不懂大家为什么非要顾生结婚,可在他看来,勉强来的婚姻还不如不结。
“唉,你说得对。”
大概赵想最后一句话让众人心有感触,于是也不再逼顾生结婚。
卫国也想起了自己的妻子,他妻子因为父亲下放,怕自己受到牵连,和卫国离婚回到了娘家,第二天就跟人扯证搬走了。
那迫不及待逃离的架势,卫国现在还记得。
要不是家中还有两个孩子要养,他早就颓废了。
“不结就不结吧!”
孙建业想到自家的婆娘,就是父母安排娶的,结果两人性格不合,天天吵架。他因为受不了和妻子天天吵,从家里搬出来住到部队里,偶尔才回去一次。
夫妻俩与其说是夫妻,还不如说是搭伙过日子的。
他们唯一的孩子也受了影响,变得沉默寡言,对父母感情很淡薄,平时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可他没办法改变妻子,他想好好和她说话都不行。
哇,这些叔叔听起来都好有故事哦!
赵想靠在父亲身上,看着他们不知道在想什么。
“阿想。”
翟民作为一个小小的营长,大佬们说话的时候,他都不敢插嘴。悄悄摸到赵哥的身边,戳了戳赵想的肩膀。
“翟叔?”
赵想回头。
“我有话跟你说。”
翟民使了个眼色。
“好。”
赵想看了父亲一眼,见他没有阻止自己,便和翟民走了。
“顾叔叔、卫叔叔,孙叔叔,我去去就回,你们跟父亲好好聊聊天,客厅里还有水果和瓜子花生可以吃。”
赵想叫了人后,在他们含笑目送下,和翟民走了。
把人带进自己的房间,他还熬着药呢!
“这是什么?”
一进屋就闻到了药味。
“药啊,师父给我开的药。”
赵想揭开盖子,药已经烧开了,用干净的筷子搅了一下,又把盖子盖上。
“那你可得好好喝。”
翟民是知道赵想身体情况的,一听是张百草开的,立即正色道。
“我知道,不会偷偷倒掉的,翟叔你放心吧!”
赵想哭笑不得地说道,大家为什么都怀疑他会把药倒掉?一服药那么贵,他怎么舍得。
而且这药对他身体好,赵想也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家里人怕他生病,平时都不敢让他太过劳累,就怕累病了。
他过继这几年一直没生病,就是因为有家人的照护,赵想哪敢把药倒了啊!这多对不起老爹的药钱。
“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翟民这才放下心来。
“阿想,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翟民从随身跨包里掏出一本书。
“书?”
赵想疑惑地看着他。
“对,是我回来后去回收站找到的,我觉得你会喜欢。”
翟民把书递给赵想。
“医书?”
赵想看到书名,立即兴奋地翻了起来。
是他和师父都没读过的医书,他大致翻了一下,还是明版的,这可是非常难得的医书了。
“喜欢吧?”
翟民看到赵想一副高兴的样子,立即问道。
“喜欢。”
赵想抱着医书点头,他可太喜欢了。
“那这个你更喜欢。”
翟民拿出一个盒子。
“这又是什么?”
赵想疑惑地看着他。
“打开来看看吧!”
翟民卖了个关子。
“哦。”
赵想打开盒子,发现里面是两个布包。
拿起一个布包打开来,发现不是布包,是针包。
“银针?这还有金针?”
赵想把两个针包打开来,里面各有一套针灸师用的针。
银针是最常见的,可金针却难得一见。
因为金比银软,用它来做针灸的大夫比较少。
“是啊,它们和这本医书放在一个箱子里,我一起买回来的。”
当然翟民没有说的是,这针没给回收站的人看到,而是他偷偷夹在废纸里拿出来的。
书是买得没错,但是和废纸一起,一斤才两毛钱,这相当于没花钱。
他要不是和赵想待久了,都不知道医书这么重要,估计也是当废纸扔在一边。
“谢谢翟叔,我太喜欢了。”
赵想把针包收好,给了他翟叔一个大大的拥抱。其实他师父也给他准备了针,不过是普通的金属针,质地比金银针硬多了。
“你喜欢就好,当时我看到时就猜到你会喜欢的。”
翟民喜滋滋地说道,他就知道自己送的礼物最得阿想的心。
“翟叔,吃水果。”
赵想从果盘里拿起一个苹果递给他。
不仅客厅有放水果,几间卧室也放了。用赵想的话来说,这可是天然的香水。
“谢谢阿想。”
翟民拿着苹果傻笑。
“阿想,聊完了没有?出来见见你这些叔叔们。”
赵勇军在外面喊道。
“聊完了。”
赵想把针盒和医书收起来,拉着翟民跑出去。当然出去之前,他没忘记再看了药罐一眼,见里面的药没有漫出来,才放心离开的。药还要再熬一会儿,水还没熬到一碗呢!
“乖崽,过来。”
赵勇军和战友们在客厅里聊天,看到儿子进来就朝他招了招手。
“爹爹。”
赵想走过去,站在父亲的身后。
“这是你顾叔,不用我说你知道他是谁家的了。”
赵勇军开始给他介绍战友,虽然他提过一嘴今天来的战友都是谁,但是他并没有给儿子详细地介绍过。
“知道,顾爷爷家的。”
赵想点头,顾叔叔和顾老有几分相似,他认出来了。
还有卫叔叔,也和卫老长得很像。
至于孙叔叔,他就是排除法了。
翟民是他早就认识的,这四个人里,只有孙建业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这是你卫叔叔,这是你孙叔叔,小翟我就不用介绍了。”
赵勇军知道儿子认出自己的战友,却还是拉着儿子的手认认真真给他介绍了一遍。
“顾叔叔,卫叔叔,孙叔叔,翟叔叔,你们好。”
赵想乖巧地喊人。
“老赵,你这娃是怎么养的?我家那皮小子,和阿想年纪差不多大,甚至还比他大几个月,可没这么听话。现在一天天把我气得头痛,恨不得把他送走。”
卫国看着格外乖巧的大侄子,有些羡慕地说道。
“是啊,我家那个也不行,我让他出来见客,他都不会叫人。”
提起儿子,孙建业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没儿子,不过大院里皮小子不少,像阿想这么乖的我也是第一回见。”顾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见面礼,是一块黑色的电子手表,看样子不像是国产的。
“这表我好不容易才弄到手的,想着你们年轻人会喜欢。”
顾生拿出电子手表时,在场的人都惊讶了。
因为他们国家的电子手表也不是这种样式的,所以顾生给的这块只能是进口的。
“这……”
赵想转头看向赵勇军。
“收下吧!”
赵勇军做主让儿子收下了。
“谢谢顾叔叔。”
赵想双手接过电子手表。
“这是我的。”
卫国也拿出了自己准备的礼物,是一套精装版的医书,不过是建国后国家出版的。
“谢谢卫叔叔。”
只要是医书赵想都喜欢。
“这是我的,你看看喜不喜欢,不喜欢的话孙叔叔给你换。”
孙建业直接给了赵想一个口袋。
打开来看,里面装着一双皮鞋。
“谢谢孙叔叔,我很喜欢。”
赵想抱着鞋子向他道谢。
这几位叔叔送的东西都很实用,赵想每一件都很喜欢。
“喜欢就好,我们还怕你不喜欢呢!”
几位叔叔松了口气。
幸好赵想给他们面子。
“怎么回呢?叔叔们送的礼物都很棒呢!”赵想从不让人扫兴,在情绪价值这一块给得足足的。
而且大家送的礼物确实都很好啊,他当然喜欢了。
“阿想,来帮奶奶做饭。”
赵奶奶在厨房喊人。
“来了。”赵想把东西放父亲怀里一放。
“爹,帮我收起来。”
然后就跑去帮忙了。
“嘿,这小子还会指使起我这个当爹的来了。”
赵勇军嘴上这么说,却还是把东西好好收了起来,给儿子放到他房间里。
“小翟你就在这里帮我儿子看药吧!熬到一碗水就可以挪开了。”
赵勇军对跟进来的翟民说道。
翟民是他训练新兵时就带着的,在这里面他的职位也最小,和另外几个聊不到一起去。
“是,老大。”
翟民敬了一下礼,然后开始帮大侄子守药。
去厨房帮忙的赵想,一进厨房发现他师父和爷爷一起烧火。
“师父,你怎么没去客厅里坐啊!”
师母就不用说了,她在和奶奶学习厨艺,怎么他师父也和爷爷抢起活来了。
“客厅没什么好坐的,在这里烧火还能取暖。”
张百草笑着解释,他和赵勇军他们一群人没话可聊,还不如和赵爷爷坐在一起一边烧火,一边聊天呢!
“好吧!”知道师父和父亲他们聊不到一块,赵想也就不勉强了。
他挽起袖子,从师母手中接过刀。
“师母,我来切就好。”
“奶奶,今天要炒腊肠吗?”
腊肠不是他们自家做的,自家没那么多肉票,是找蒋镇长托关系在供销社买的特产。
“炒一个,让大家都尝尝。”
赵奶奶吃过供销社卖的腊肠,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刚才和小解聊天,知道她没吃过腊肠,想着张百草他们也没吃过,便去取了几截出来,煮熟后和蒜苗一起炒。
当然也可以就这样吃,就是可能会有点咸。加点蒜苗中和一下咸味。
也是早前没想到,不然昨晚拿出来用水泡一晚上,这样煮好后就没那么咸了。
“好。”
赵想忍着烫,把香肠切成了薄片。刚从锅里拿出来的香肠,温度可是很高的。
“烫着了吧?”解英红看着他被烫红了的手指头,心痛地用冷毛巾给他敷了一下。
“谢谢师母,不烫了。”
赵想笑眯眯地说道。
“傻,怎么可能不烫。”
解英红白了这傻傻的徒弟一眼,直到他的手指看上去没那么红了才松开。
“嘿嘿。”
赵想傻笑。
今天家里人多,除了奶奶和师母,还有赵想这个未成年,其他人全是大男人。
于是赵家今天蒸了一大锅米饭,蒸好后用盆装起来,然后赵奶奶开始炒菜。
蒸米饭的米汤也没倒,也用盆装着。
“米汤好喝。”
赵想没忍住盛了一小碗,咕噜两口就喝光了。
“徒弟,给师父也盛一碗。”
张百草看徒弟喝得香甜,也忍不住想喝了。
“好。”
赵想换了一只碗给师父也盛了一碗。
“好喝。”
张百草喝一口,就尝到了浓浓的米香。
“我们吃孔干饭的时候,就喜欢这么喝。”
赵爷爷说起来头头是道,只是后来大家都吃不饱,像孔干饭这样的食物就很少做了。
“下回我还要喝,阿想记得。”
张百草是有事弟子服其劳,吩咐时可自然了。
“好。”
赵想自然没什么不好答应的。
“真有这么好喝?”
解英红抢过丈夫的喝,就着喝了一口。
“果然,好香甜啊!”
她也喜欢上了。
米汤里只有米味,可是它真的很好喝。细细品尝后,里面还有淡淡的甜味。
“今天的米饭也很好吃,师父师母可要多吃一点啊!”
赵想把碗洗干净放回原位,还叮嘱了师父师母一句。
“好。”
二人自是答应下来。
赵奶奶把蒸好的鱼拿出来,用大孙子教的方式倒上酱油,撒上葱丝淋上油就好了。
然后炒了回锅肉,炒腊肠,还有蒜苗炒肉片,油渣炒白菜,再加上炖牛腩、红烧肉和炖鸡。
一共七菜一汤,摆满了客厅的桌子。
“大家坐,不用客气。”
赵爷爷赵奶奶招呼座人坐下。
赵想年纪最小,给大家倒酒。
“阿想,少倒一点。”
张百草在徒弟给自己倒酒的时候说道。
“是。”
赵想只给他的酒杯倒了一半,顶多二到三口的样子。
“这么少?”
其他人看了不满。
“儿子,给你师父满上,男人这点酒量可不行。”
赵勇军指挥着儿子。
“不行哦爹爹,师父的手要扎针,能不喝就不喝,就算要喝也只能浅尝一点点。”
赵想对着自家父亲摇头,其实就算师父不说,他也不会给他倒满酒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张医生不喝也行。”赵勇军听了儿子的解释,立即就不勉强张百草喝酒了。
“喝两口还是可以的。”
张百草举起杯子,多了不行。
“那大家干杯,在首都这里,难得聚在一起,这是我们的运气,也是我们的福气。”
赵勇军举起杯子。
“我也要干杯。”
赵想举起自己的水杯,里面装着的是白开水。他现在喝药,茶水都不能喝。
“行,你就用白开水代替酒吧!”
赵勇军看了儿子的水杯一眼说道。
“那大家干杯。”
“干杯。”
一堆杯子碰在一起。
“下雪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
作为蜀省人的赵想,扔下碗筷跑出去。
他没见过雪,或者说只在电视里见过。
“穿厚点。”赵奶奶拿着棉衣出来给大孙子披上。
“奶奶,真的下雪了。”赵想站在屋檐下,看着天下飘下来的雪说道。
“是啊,下雪了。”
赵奶奶是见过雪的,但是鹅毛般的大雪,她也是第一回见。
“进去吧,小心生病。”
赵爷爷出来喊人。
“好。”
祖孙手牵着手进屋,又加入了干饭军团。
赵想吃了七八分饱就停下了筷子,他走到炉子旁,把上面烧着的开水提了下来,给大家泡茶解酒。
等下父亲和他的战友们要回部队,一身酒气可不行。
饭后赵勇军带着战友们喝着儿子的爱心茶,别提有多得意了,看得顾生几个想揍他。
“阿想呢?”
吃完饭就没看到人,翟民想去找大侄子了。
“再帮我娘他们洗碗吧!”
赵勇军大爷一样躺在榻上,罗汉榻上放着垫子,躺在上面一点也不冷。
“那你还跟大爷似的躺这里,赶紧起来我们去帮忙。”
卫国站起来踢了他一下,他是他们当中年纪最大的,因此一点也不怕赵勇军。
“哼。”
赵勇军不高兴他踢自己,但是对于帮忙这件事他还是很乐意的。
“我们来帮忙了。”
一群人挤进厨房。
“啊?爹你干吗溅我一脸水。”
赵想尖叫的声音从厨房传出来,让张百草和赵爷爷相视一笑。
“别理他们,一群没长大的孩子”
赵爷爷和张百草说起了他离开后的事,两人别看差着辈,可他们之间有话聊啊!
下午,送走了大家。
四合院里只剩下祖孙三人,连赵勇军都回部队了。
“哈哈哈,晚上我们就随便吃一点吧!我想吃菜稀饭,中午吃太油了。”
赵想苦着脸。
“好。”
爷爷奶奶都依他。
“你药喝了吗?”
突然赵奶奶想起。
“喝了,师父盯着我喝的。”
一说起药,赵想的脸就更苦了。
真的,比黄连的味道还要苦,他师父真的不是故意整他吗?
虽然药很苦,但是该喝的还是要喝。
接下来赵想一天三顿,顿顿不落地喝药。
天晴了,雪化后他还去首都大学看了看,没有后世漂亮,却也很不错了。
在里面逛了逛,觉得没什么意思,直接去图书馆借书翻阅。
他有录取通知书,哪怕离开学还早,赵想也能借书。
赵想借的都是一些家中没有的医书,他还把张百草教给他的医书默写了下来。
在张百草没有同意之前,这些医书都是他的私人珍藏。
比起一家独大,赵想更想中医四面开花。
只有大家都认同它,中医才能发展起来。
没事时,赵想会和张百草去医院,在师父治病的时候,跟他学习。
把脉,看脸色样样都要学,赵想不笨,已经初步学会了。
这里面离不开他的努力,还有张百草悉心教导。
那些本来以为张百草开山大弟子进京后,他们就能把儿子送到张百草名下拜师。
结果人家现在更没时间理他们了,因为他要教导徒弟。
赵想每天吃了早餐,只要没下雪,就骑着赵勇军给他买的单车去首都医院。
幸好四合院离首都医院不算远,骑自行车很快就到了。
把自行车锁好,赵想小跑着去二楼找师父。
师父的诊室外面已经排起了长队,他可是首都医院的招牌,每天有不少病人找他看病。
“阿想来了。”
比徒弟早一步进诊室的张百草,看到徒弟严肃的脸上立即露出了微笑。让一旁的护士小姐暗暗咋舌,觉得他们张医生还有两副面孔呢!
平时对他们又吼又骂,对徒弟却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
“师父早,这是奶奶给你做的包子。”
赵想把装着包子的饭盒递给他。
“谢谢赵大妈,又麻烦她了。”
张百草接过饭盒,就着开水吃了起来。
最近妻子不在家,她出差去了。
所以张百草吃饭都是在外面解决的。
赵想知道后,便主动接过了他的一日三餐。
张百草不能离开医院,赵想就回家打饭。
赵奶奶每天变着花样做吃食,得到了张百草的一致好评。
“不麻烦,奶奶现在可有干劲了。”
赵想坐在师父对面,双手托着下巴说道。
“赵大爷和赵大妈还想去摆摊?”
说到这个,张百草都佩服起了这两位老人,他们来了首都没坐吃山空,而是想着法子干活赚钱。
赵奶奶厨艺好,和老伴商量过后,两人就决定在巷子里,也就是他们家大门口摆个小吃摊子。
“对啊,没有放弃。”
赵想点了点头,他没想到自己的小吃摊没摆成,爷爷奶奶倒是开始摆了。
“其实他们年纪也不是很大,在京城又不像乡下有活可以干,他们要摆摊就摆吧!赵大妈厨艺好,生意肯定不错。只要不累着,适可而止做一点也是可以的。”
张百草想了想对徒弟说道。
“我知道,就是怕他们两位老人摆摊,出了什么事我又不在他们身边。”
赵想担心的是那些街溜子,他们可不会尊老爱幼。
在严打出来前,他们可没少惹事,所以赵想才不放心。
“你放心吧,那边离派出所很近,有事叫一声就有民警过来。”
张百草知道徒弟的担心后安慰他道。
“谢谢师父,我知道了,然后就是我父亲那里……”
赵想本来就不怎么反对,赵勇军那里赵奶奶和赵爷爷直接拿出父母的权威镇压。
这双标的行为让赵勇军很不高兴,他本来还想接父母去自己的家属院住呢!
“住什么住?我们可没那闲工夫。不过去住两天也是可以的,正好过两天阿想放假,我们去住两天吧!回来我们就开始摆摊,专门做午餐。”
本来他们想做早餐的,可是做早餐得半夜起来,赵想和赵勇军说什么也不答应。
两老只能把早餐改成午餐,卖大孙子说的快餐了。
快餐简单,他们只要在厨房把菜炒好,然后放在炉子上热着,每一份饭上有菜有肉,还送一个蔬菜汤。
虽然菜式少,可架不住量大啊!
快餐摊还没摆,已经有居民过来问了。
有些人在厨艺上真的没天赋,天天饭馆里吃,钱包也遭不住。
赵家的快餐摊,不要粮票就能吃到。而且价格合理,他们吃一个月也比以前在饭馆吃要省钱。
更不要说,每天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菜式吃,甚至还能双拼。
“所以你明天就要去你爹那里住两天?”
听完徒弟的话,张百草也吃完包子了。
“嗯。”
赵想点头。
“去吧!替我向你父亲他们问好。”张百草吃完早餐马上就要开始给病人看病了。
“好。”
赵想也站起来,他要帮师父的忙。
他先给病人把脉,然后把结果写下来,张百草再给病人把脉看病。
他一天只看一百个病人,本来只想看六十个的,还是院长亲自说情,才又增加了四十个。
张百草的工资,是他们医院最高的,比院长还要高一点。
不过大家都很服气,因为张百草的医术确实很牛。
他是中医不假,可他能治好西医治不好的病。
所以张百草在首都医院可是个特例,他每周还有一天休息的时间,这也是特例。
“不错。”
虽然徒弟写得不是很详细,但是主要病症都写出来了。
看过徒弟写下来的症状,张百草很满意地说道。
“谢谢师父。”
得到夸奖,赵差点没乐坏了。
不过他毕竟不是真正的少年,乐了一下就恢复正常了。
师徒两个一个教,一个学。很快就到了下午下班的时间。
张百草不用值班,他跟着徒弟去了赵家,在赵家吃了晚饭才慢吞吞骑着车回家。
晚上赵勇军也回来吃饭,他明天一大早就带家人去部队住两天。
因为住不了几天,赵家人只收了两套衣服装在包里,第二天高高兴兴坐车去部队了。
赵想晕车,他一上车就靠在了父亲的肩膀上,闭目休息。
“好点没?”
用风油精在儿子的太阳穴涂了一下。
“嗯。”
赵想有些迷迷糊糊地回答。
“睡吧,等到了爹爹叫你。”
赵勇军拍了拍儿子的头,不一会儿就感觉到儿子睡着了。
其实晕车,睡着了会比较好受。
车子到了地方后,赵勇军也没叫醒儿子,而是抱着他下了车。
有士兵看到,本来想敬礼叫声首长好的,可是看到他怀里抱着一个睡着了的少年,又有赵勇军使眼色,大家只是敬了一个礼,首长好三个字用低得不能再低的声音喊出来的。
“首长好。”
“你们好。”
赵勇军轻声回了一句,然后就抱着儿子离开了。至于身后那些士兵有什么想法,他根本不理会。
赵爷爷赵奶奶跟在后面,他们的行李是由赵勇军的勤务兵拎着的。
把儿子放在床上,替他脱了外套和鞋子,拉过被子给他盖好,赵勇军这才出了房间,又把房间门轻轻关上。
“阿想还好吧?”
两老担心地问道。
“爹娘,阿想没事,只是睡着了。”
赵勇军回答二老。
“那就好。”
两位老人这才安心地说道。
“我们看了一下你的院子,怎么没种菜。”
已经三月了,菜不种可以,这蒜苗和葱总要种一点吧!
“等你们来种啊,我又不是很会。”
赵勇军耍起了无赖。
“啧,你还会点啥?”赵爷爷一脸的嫌弃。
“啥也不会。”
赵勇军脸皮厚到被亲爹嫌弃也不受影响。
“你们累不累?要不要也休息一下?”
赵勇军分到的这套院子,虽然是平房却是三室一厅,还带一个厕所,可以在里面洗澡。
其他人愿意住楼房,赵勇军却不一样,他要住平房。这样有院子,房间也宽敞。
因为没有人跟他抢,赵勇军挑了一个位置好,光线充足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