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这些老人, 看出了赵奶奶言不由衷,虽然不知道赵想上山具体是为了什么,但是赵奶奶不愿意说, 他们也不会逼迫。
以赵想的人品,总不会害人就是了。
“师父, 这里有兔子洞。”
赵想上山没多久, 就发现了一个兔子洞。
“那我们在附近找找看,还没有别的洞。”
张百草吩咐道。
“好。”
赵想和张百草这对师徒弟在附近找了一会儿,果然又找到两个。两人把那两个洞口堵住,然后才开始用烟熏法抓兔子。
背篓放在洞口由两人按着, 在熏兔子的时候, 他们的眼睛也被熏红了。
好在二人的运气不错, 不一会儿就有兔子跑出来, 还是两只特别肥的大兔子呢!
“哇,这两只灰兔子好肥啊!”
赵想提着兔子的腿,这是他目前抓过最胖的兔子。
“把它们捆起来。”
张百草扯了几根野藤过来。
“捆好了。”
赵想捆兔子都捆出经验来了,四肢被绑在一起,它们怎么也逃不掉。
“走,继续抓。”
因为这些兔子也有他们一份,张百草热情高涨, 带着徒弟开始祸祸周围的兔子。
两人努力了一下午, 抓了八只兔子,个个都又肥又胖。
“秋天的兔子也长膘了。”
张百草看着背篓里挤成一团的兔子, 脸上的笑容那是毫不掩饰啊!
“我扯点艾草盖上,师父明天我们把它们杀了, 做成风干兔。”
赵想找到艾草,拼命扯, 弄了一堆艾草和杂草才把兔子盖得结结实实。
“好,我明天也来帮忙。”
张百草情是真的好,晚上他们又在赵家吃了一顿杂粮面条,而赵想也吃到了自己中午就想吃的粉条。
“兔子捆好没?”
睡前,赵奶奶问丈夫,要是没捆好跑了,大孙子一下午就白抓了。
“捆好了,我刚看过,它们跑不掉的。”
赵爷爷回答老伴。
“那就好。”
赵奶奶这才安心睡下。
赵想也不放心,半夜还起来察看,见兔子一只也没少,这才安心回去睡觉。
第二天赵家人一大早就起来了,先吃了早餐,然后就开始杀兔子,扒兔子皮。
兔子皮剥下来后交给赵爷爷处理,这么多兔子的皮加起来,也够给老伴做一件皮袄了。
杀兔子的活让张百草交给了赵想。
“虽然我们是中医,但我们也要懂一些基础手术。”
张百草做了一下示范,就让开位置让赵想杀兔子。
赵想接过刀,半天也没能下得去手。
“杀啊?”
张百草催促道:“你之前杀竹鼠不是挺利索的吗?”
“我知道了,师父。”
赵想一听师父不耐烦的语气,终于割断了兔子的脖子,开始给它放血。
有了第一次,后面就顺利多了。
八只兔子,被处理得干干净净。
先用盐和调料腌上,十天左右拿出来洗一洗,晾干水分后再熏制。
八只兔子用了好几个盆子才装完,它们真的很肥啊。一只兔子剥了皮还有三四斤重。
“我严重怀疑,它们是吃了催长剂,今年的兔子皮比往年的大。”
赵想蹲在赵爷爷面前,看着他处理兔子皮,爷爷想给奶奶做一牛皮袄的事,赵想早就知道了。
他现在蹲在这里是为了学习怎么硝皮。他师父在他杀完兔子后就回去了,剩下的他徒弟会处理,他就等着天冷后吃风干兔便行了。
“应该天气冷了,它们为了冬天比平时吃得要多,吃多了就长得胖了。如果天再冷些的时候抓它们,肯定没有现在肥。”
赵爷爷还是有点经验的,野外的动物会在秋天的时候在身体里储存脂肪,到了冬天才能抵御严冬。
只是他不晓得什么叫脂肪,只能用他理解的话告诉赵想。
“那以后趁着天刚冷的时候抓兔子,岂不是都这么肥吗?”
赵想眼睛一亮,打起了坏主意。看来赵家村的野兔,以后要遭殃了。
“按理来说是这样没错。”
赵爷爷点头。
“那以后我就差不多这个时候打兔子吧!肥肥的兔子吃起来,肯定比瘦的香。”
抓兔子经验已经满级的赵想,对这个活动跃跃欲试。今天抓了八只,回头再抓几只,到时候让翟叔带走。
是的,翟民过不了多久就要离开了,他甚至不能在赵家过一个年。
到了离开的时候,所有人都依依不舍。
“我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得回部队报到了。”
翟民看着眼中有着不舍的大侄子,他伸手摸了摸他的头。
“翟叔,我舍不得你。”
毕竟相处了这么久,两人都处出了很深的叔侄感情。
“翟叔也舍不得你,但我是军人。”
一句话,让赵想再也说不出留人的话。
和奶奶一起给翟民收拾行李。
“这两罐辣椒酱你带上,还有这六只风干兔,另外我给你做的鞋子,小翟也带上。”
赵奶奶收拾出了一大堆的东西,除了她嘴上说的这些东西,还有许多其他的食物。
像干菜,干萝卜条,干豇豆等等,全都给他装上。
翟民来时只有一个小包,里面装着几套衣服,别的就没什么了。
走时却有两个大包,除了他的衣服,剩下的全是吃的。
“大妈,够了够了。”
看赵奶奶还要给他装,翟民赶紧阻止。
“够什么够?你以为全是你的吗?还有你那些战友,他们给阿想送了礼物,这是我给他们的回礼。”
于是一个大包,变成了两个大包。
翟民走的那天,天上打起了霜,他穿着军大衣,向赵家人敬礼。
“谢谢大爷大妈和阿想几个月的照顾,后会有期。”
没说再见,翟民眼中有不舍,可他还是毅然转过身,提着包包离开赵家村。
“翟叔,休假的话就回来。”
赵想跟在他身后,一边小跑一边说道。
“好。”
翟民腿长,一步当赵想两步。“翟叔,以后有机会我会去看你的,顺便也看看老爹,我还没给他扫过墓呢!”
赵想的话让翟民脚步崴了一下,幸好没伤到脚。很快调整了姿势,重新迈起了大步。
“咳咳,好的。到时候我去接你。”
翟民言不由衷地说道。
“嗯嗯,到时候我给你发电报。”
赵想没注意到他微顿的步伐,还认认真真地说道。
“要得。”
翟民还能说什么,当然是答应下来啦。
赵想一路送到了镇上,看着他坐上了去市里的汽车,这汽车每天只有一班,所以要早早来镇上,不然就赶上不了。
“翟叔,欢迎再来。”
赵想站在车下,对坐在车上的翟民喊道。
“好。你快回去吧,别在镇上待久了。”
翟民从车窗伸出头,对赵想喊道。
“知道啦!”
赵想看着渐行渐远的汽车,双手在嘴边大声回道。
翟民走了,带着对赵家人的不舍,也带着赵家人的心意离开了赵家村,共河镇。
直到汽车再也看不到,赵想转身离开了汽气站。
“既然都来镇上了,他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奶粉,上回买的奶粉已经吃完了。”
赵想摸了摸放在衣服包包里的票据和钱,朝着供销社而去。
汽车站在镇子的最边上,赵家村回去那边路在另一头,可以说一个东一个西,隔老远了。
供销社在中心位置,所以赵想花了一会儿时间就到了供销社。
“哟,小朋友又来了。”
现在供销社的营业员对他都熟悉了,毕竟像赵想这么好看的少年,见一次就忘不了。
“是啊姐姐,我来看看奶粉,还有奶粉吗?”
赵想趴在柜台上,熟练地和对方打起了招呼。
“啊,还剩最后一罐。”
营业员把奶粉拿出来,罐子包装上有点花了。
“本来我打算自己拿回家的,既然小朋友你需要,就给你了。除了奶粉票,你可以少给一块钱。”
营业员给了赵想一个内部价。
十块钱少一块钱,就相当于打了个九折。
“好的,谢谢姐姐。这是钱和票,你收好。”
罐子外面花了不要紧,里面的东西是好的就可以了。
抱着奶粉,赵想就要离开。
“姐姐再见。”
一转身,他被人拦住。
“你想干什么?别乱来哈,这里可是供销社。”
赵想还没出声,营业员先沉下脸,对着他喊道。
“不、不是,我是想跟小朋友商量,能不能把这罐奶粉让给我。”
拦人者被营业员一凶,结结巴巴地说道。
“……”
赵想看着对方。
“可以吗?小朋友。我不白要你的,这奶粉十块钱一罐,我给你十二块钱,还有票也一起还你。”
对方拿出钱和票,认认真真地对赵想说道。
看着年纪才二十多岁,身上穿着职工制服。因为拦人又被营业员吼了,他脸上布满了红色。显然他也知道自己拦着一个孩子的举动有些不妥,因此而感到羞愧。
“哥哥,你家里是有小宝宝吗?”
他从男人身上隐约闻到了专属于婴儿的奶味。
“是的。”
男人点头。
他之前来了几次都没有买到,这一次好不容易抽时间过来,没想到来时最后一罐就被眼前的这个孩子给买走了。
前几次没买到,妻子就已经发了大火。这一次还没买到,他今天晚上就别想进家门了。
“你不是上次来过吗?说了第二周就有新的奶粉,你自己不来怪哪个?抢个娃儿的奶粉,你也好意思?”
营业员认出了对方,她发现这人和赵想是有点缘分的。
每一次他来买奶粉,最后一两罐都让赵想买走了。
“姐姐认识他啊?”
赵想回头。
“嗯,明明跟他说了什么时候有奶粉,结果奶粉到时他又没来,等到他来奶粉早就卖完了。”
营业员没好气地白了对方一眼。
“我、我……”
职工男子被营业员怼得说不出话来,确实是他没遵照时间过来卖,也怪不得对方生气。
“哥哥,下次可不能这样了。这罐奶粉就给你吧!给我九块钱和奶粉票就行了,不用多给。”
赵想把奶粉递给他。
“不、不行的,要给。”
男人接过奶粉,把钱和票往赵想怀里一塞,然后迅速跑走了。
“哥哥,钱多了。”
赵想看到多了两块钱,举起钱追出去。
“这是你应该得的,不用还我了。”
男人骑上单车咻的一下就跑不见人影了。
“怎么办?”
赵想回到柜台看着营业员。
“他给你的,你就收下。你好心把奶粉让给他,这钱也是他自愿给的,就别客气了。”
营业员因为赵想长得好看,也是老客户了,因此脾气极好地劝他。
“好吧!”
赵想收起了票,把钱拿出来买了一些不用票的生活用品。
“给,一共六块五毛七分。”
营业员还送了他一个网袋。
“谢谢姐姐,这是钱。”
赵想接过东西,把钱付了。
“好了,小弟弟你回家时小心坏人。”
营业员看他长得好看,又是烈士之子,好心提醒一句。
“知道了,姐姐。谢谢。”
赵想真诚地向她道谢。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营业员心情很好地说道。
赵想在他们镇上,已经是名人了。毕竟长得像他这么好看的人,满镇都找不出一个来。
赵想出镇前,又被镇上的人围观了一路。
出镇后,赵想脚步停顿了一下,然后迅速往前跑去。
“人呢?”
不一会儿两个看着就不怎么像好人的人追了上来,发现路上已经没有了赵想的身影。
“呸,那小子跑得真快。”
二人气了个半死。
矮胖的人问同伴:“哥,接下来怎么办?”
“哼,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走我们回去,跟舅舅打听一下,是哪里的人,下回我们就在路上守他。”
瘦高个对同伴说道。
“好。”
两人气愤地离开了镇口,过了一会儿,赵想从一块杂草丛里站起来。
对这条路不熟的人,肯定想不到这杂草丛下面是个坑,个子不高的人可以躲在里面。
赵想就是借着这个坑,从二人的眼前消失的。
“回去找镇长,听他们的语气好像不认识我,应该是从别的地方来的。”
赵想跟着二人进了镇,镇上都是熟人,由镇长派人很容易就打听出镇上来了什么人。
“赵想,你是说有人跟踪你?”
蒋镇长本来很高兴赵想来找自己,结果却听到这么个消息。
“是的,他们应该不是我们镇上的,因为他们不认识我。”
赵想哪能不知道财不露白啊,只是镇上的人都认识他,也知道他是烈士之子。大家对军人很尊敬,更不要说烈士了,因此没人打他主意。
所以赵想在共河镇都没有遇到不好的事情,没想到今天却遇上了。
他猜自己是在供销社被人盯上的,他出去的时候,好像有看到一高一胖两个人站在供销社的大门口。
“呵,好大的胆子啊!”
蒋镇长怒了,在他的管理下,居然还有人敢打劫,而且打劫的对象还是赵想。哪怕是未遂也不行,要找出来重重处罚。
“赵想你放心,我这就派人去处理。梁助理,你送赵想出镇,晚点回来有任务交给你。”
蒋镇长对自梁助理说道。
“是,镇长。”
梁助理站在一旁回答。
“谢谢镇长,麻烦梁助理了。”
赵想知道镇长这是想给自己撑腰,让镇上的人都知道自己是镇长罩着的人。
镇上的人不认识别人,但一定认识镇长和梁助理,所以由梁助理送他离开,不一会儿整个镇子都知道了。
“梁助理,送我到这里就行了。”
来到桥头,赵想对梁助理说道。
“好,那你回去的路上小心点,有事就往镇上跑,大家都认识你,你喊救命他们肯定会救你的。”
梁助理对赵想说道。
“是,我晓得了。梁助理,再见。”
“再见。”
梁助理挥挥手,目送赵想离开了共河镇。
赵想人是离开了,只是共河镇来了一次严打,对外来人口进行彻查。
镇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而且都是本地居民。现在出行又不是很方便,因此外来人口没得几个。
很快那一胖一瘦就被找了出来,他们被公安抓住时,整个人都还是蒙的。
“舅舅,救我。”
二人朝他们的舅舅,一个小小的食品厂主任求救。
“同志,同志,行个方便。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要抓他们吗?”
食品厂主任拿着烟向抓人的公安打听。
“你在收留自己的外甥前,就没有打听一下他们的事迹?”
李队长似笑非笑地看着这食品厂的主任,有了今天这事,他这个主任也当到头了。
“不是,我自己外甥,有什么好打听的?我还能不知道他们的事吗?”
食品厂主任这位公安同志的话有些刺耳,立即不高兴地说道。
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食品厂主任,但是他的人脉还是可以的。因此并不怎么怕李队长,被他这么一说立即就不爽了。
“他们是逃犯,你不知道吗?”
李队长只一句话,就把这个自认有点人脉关系的食品厂主任打击到了地上。
“怎么可能?”
他跪在地上,看着被公安摁地上的两位外甥。
“嗷,你们两个死小子,害死老子了。”
朝着两个外甥扑过去。
“住手,你要干什么?”
被警察同志们拦住了。
“老子打死他们两个坏种,老子被他们害死了。”
食品厂主任后悔到撕心裂肺啊!
“下次有亲戚来投奔,最好还是先打听清楚吧!”
李队长带着人离开了,离开前还不忘记扎了对方的心一下。
“天杀的,我亲姐姐亲外甥,就这样坑我啊!我跟你们家没完……”
职工大院突然响起一阵鬼哭狼嚎。
因为这一次突如其来的严打,还真让蒋镇长他们立了功,抓到了好几个有问题的人。
逃犯有,小偷有,还有身份不明的。
总之,有了这一次严打,共河镇的治安一下子就上升了好大一截。
过年前还有人送业绩,也是蒋镇长和李队长他们没有想到的。今年他们可以过一个肥年了,上面的奖励肯定不会少。
而赵想在知道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不过他也没在意就是了。
“呼~”
呼出一口白烟,赵想搓搓手,把炉子点上。
“阿想,今天我们就吃个热汤面算了,不用煎蛋了。”
赵奶奶手中拿着还没纳完的鞋底对大孙子喊道,老伴去仓库帮助。交公的粮食早早拉去了镇上的粮站,现在村长他们在仓库忙着分粮食。
自家的粮食到时由赵爷爷拉回来,她和大孙子就不去了。
“好的,奶奶。”
赵想把锅放在炉子上,他正要烧开水,好上到暖水壶里。
虽然奶奶说了简单吃一顿,但是赵想也没有应付了事,而是认认真真炒了一个青菜,里面加了一点猪油渣,吃面时直接放在碗里,油都不用给了。“我回来了。”
临近中午,不用煮好饭后喊人,赵爷爷就挑着粮食回来了。
他们家总共分到了四百多斤的细粮,九百多斤的粗粮,加起来一千五百斤。
今年比往年多出两百斤,对那些困难的家庭来说,两百斤粮食够他们吃好久了。
“爷爷,我等下和你一起去拉粮。”
赵想不想让老人一个人把一千多斤的粮食搬回来,那不得累死爷爷。
“阿想,你不用去。你村长爷爷和村支爷爷会让他们的儿子帮我把粮食搬回来。”
赵爷爷阻止赵想,他孙儿可不能累啊。他力气再大,搬这么多粮食也会累坏的。
“可是……”
赵想有些迟疑,村长他们已经够照顾他们家了,他们自己家的粮食也要搬,还要帮赵家是不是不太好?
“不用担心,我和村长他们的关系好着呢!你爹在时,他也经常帮他们干活。”
赵爷爷提起了儿子,当初他也是很热心地帮村民们的忙。
现在他人走了,村子里每年都帮他把粮食搬回来,去年也是一样。
“好吧!”
赵想没有坚持,不过他去烤了几根红苕,等赵红国他们来时,拿给他们吃。
于是等赵红军、赵红军几个把粮食送来时,等着他们的就是冒着热气的烤红苕。
“好香。”
赵红国接过不怎么烫手的烤红苕,立即掰开来。
尝了一口后,立即招呼大家。
“哥,你们快吃,阿想烤的红苕可好吃了。”
“你这小子,还真是不客气哈。”
赵红兵敲了三弟的头一下,拿起一根红苕吃了起来。
“嗯,果然好吃。红运哥、大哥你们也尝尝。”
赵红兵吃了一口表情就和弟弟一样了。
“谢谢阿想,你烤的红苕很好吃。”
大家吃完赵想的烤红苕,身上更有劲了。
烤红苕不能挑太大的烤,不然容易烤不熟。但也不能太小,会烧煳了。
大小合适的红苕烤出来,能香出好远。
几个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来回几趟就把赵家的粮食全搬回来了。
今天全村都喜气洋洋,只要不是太懒的人,都分到了不少粮食。
那种懒得出奇的人,只领到了基本口粮,也就是说饿不死,但想吃饱可能有点难。
赵村家就几家就只领到了基本口粮,除了有一户是因为家中没有壮劳力,只有孤儿寡母外,另外两家都是懒到出奇的人。
赵立业就是那个非常懒的人,可老赵家还有其他人干,虽然分到的粮食不太多,但也比另外两家要强。
孤儿寡母那一家,分到的粮食少,可他们有村子补贴,在孩子满十五岁前,每个月有十五斤粮食的补贴,再加上分到的基本粮食和野菜,不说吃好饱吧,六七分饱还是有的。
另外两家就不一样了,他们人本来就懒,大多数又是成年人,那点基本粮只够吃个四五分饱的样子。
毕竟他们可是连野菜都懒得挖的人,就别指望他们干活了。
分粮食时,大家看到他们一点也不羞愧,反而一副骄傲的样子十分无语。
每个村子都有这样的人,不管他们做不做,基本粮食都会分到。
仗着这个理由,他们哪怕被村长赶下地都懒得动一下。
一开始村长还会骂,后来村长也放弃了。
赵想知道后也没说什么,现在还能靠村子分配的粮食过日子,等到土地分到户后。从此以后就再也无法依赖村子了。
那个时候可由不得他们不干了,不干就没有吃的,连基本口粮都没有了。
而且懒习惯的人,再让他们干活,估计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不过这都不关赵想的事,日子是自己过的,他们既然选择了这种生活,那未来过不好也是自找的。
赵想不是圣母,不会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搬回来的粮食被放进了自家的粮食柜里,满满三大柜子,粗粮和细粮还是分开放的。
这粮食看着多,但是没有算皮啊。这皮一脱,剩下的也就没那么多了。
所以老百姓在吃的时候,还要添一些蔬菜进去。家里条件特别差的,甚至还有加米糠的,再拉喉咙也得吃,不然那点粮食真不够吃。
又不是后世,吃肉吃多了,对主食的需求就少了。
像他这样的青年,在后世一顿只吃两碗米饭,还是小碗。
穿越后,爷爷这么大年纪的老人,一顿都能吃两大碗粗粮。更不要说青壮了,食量只大不少。
这就是肚子里缺少油水的原因。
赵家还好,因为时不时吃肉吃鸡蛋,在主食上相对其他人家的需求要少一些。
因此家中分到的粮食,目前是够赵家三口吃的。再加上红苕、土豆,赵家人每天都能吃饱饭。
而且他有余力支援牛棚众人,可见赵家的生活已经远超村民,比城里人过得还要好了。
城里人全靠商品粮,要是缺粮就得紧衣缩食了。
不过每次城里缺粮,就会来农村收粮,有的人为了钱就把家中的粮食都卖了,自己到处借粮吃。
面对这种人,赵想也是无语了。
幸好这两年天气不错,要是遇到灾年死人都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