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顾爷爷可喜欢吃我煮的滑肉汤了。”

赵想把煮好的滑肉汤舀了一碗出来, 递给顾老走后年纪最大的卫老。

“我也喜欢吃,我替他吃,就当是老顾吃了。”

卫老笑着说道。

“好。”

赵想听完心情立即变好了。虽然不舍, 但是离开对顾老才是最好的。

“师父,给。”

所有长辈都分到了滑肉汤。

“阿想, 你的呢?”

端着碗, 张百草看看锅里,已经没有了。

“我的肉在家里呢”

赵想把挽起的袖子放下来,“我要回去了,师父你们慢慢吃。”

他今天去镇上买了几斤半肥半瘦的肉, 肥肉用来炼成猪油和猪油渣。瘦肉用来做了滑肉, 家里和牛棚不偏不倚一边一半。

“那你路上小心点。”

张百草送徒弟出了门叮嘱道, 自从绑架未遂后, 这句话好像已经成了他的口头禅,还都是对着赵想这个徒弟说的。

“我知道,师父放心吧!”

赵想提着空空如也的篮子,跑得飞快。

回家吃饭的村民,只看到一个身影从自己身边跑过。

“哪个哦?跑这么快,灰都扬起来了。”

被扬了一身尘的村民喊道。

“好像是赵想。”

有人说出了对方的身份。

“……”

一听是赵想,本来有些不爽的村民立即收回了差点骂出来的脏话。

他先声明, 自己不是怕了赵想, 而是对赵家烈士的尊重。

赵想一点也不知道全家差点被骂,他蹦蹦跳跳回到家里, 此时奶奶已经把午饭做好了,是滑肉面条。

面条上面盖着许多滑肉, 还撒了一些葱花,一看就非常有食欲。

“阿想回来得正好, 不用等了。”

翟民把手中的面碗放下笑道。

“这叫回来得早,不如回来得巧。”

放下篮子进了厨房打水洗后,还把筷子带了出去。

“来来来,趁面是热的赶紧吃,不然一会儿就冷了。”

赵奶奶招呼大家,现在天越来越冷,食物盛出来冷得也快,所以大家都趁热吃,免得吃到最后都冷了。

“好。”

大家都没二话,坐下就开吃。

赵奶奶的手艺真是没话说,赵想和翟民都快把舌头吞进肚子里了。

就在赵家人开开心心吃滑肉的时候,某人却咽着发硬的馒头,蹲在暗处执行任务。

等赵家人躺在暖和的被子里时,寒冷的北方一群人还要执行任务,他们趴在雪地里一动不动。

“这个时候要是有一碗热汤面,不知道有多幸福。”

和他一起执行任务的人说道。

“少说话,保持体力。”

某人言简意赅。

队长发话,大家不敢不听,于是黑夜里又迅速安静了下来。

村子里开始种麦子,赵想是挖麦子窝的人,他不愧是村子里干活最快的男人,每次最早完工的就是他。

这一次村长不允许他帮人,要帮也只能帮赵爷爷,于是这一老一少在赵想的帮助下,都拿到了满工分。

赵奶奶是点麦子的人,赵想和赵爷爷挖完窝后,她还在点麦子。

点麦子是个精细活,撒种时每个麦子窝里的麦子数量要差不多,不能多了,也不能少了。

点少了收获的粮食就少,撒多了营养不够,每根麦子长的都不好。

所以这个活全靠感觉,撒多少种子在窝里,就看她们的手感了。

不过都是做熟了的,每一个麦子窝里的麦子数量都差不多,多不了几颗也少不了几颗。

这种纯靠感觉的活,小孩子做不了,只能由村子里的妇女们来干。

男人就挖窝,或是挑农家肥浇在麦子窝里。

小孩子也没闲着,他们把草木灰撒到麦子窝里。

浇完农家肥的麦子窝再由挖窝的人铲土盖上,这个活就快了,一眨眼赵想就把自己的那份完成了。

看着他毫不犹豫的动作,跟他一起干活的人就纳闷了。

他们估了几十年活的人,为什么还不如一个少年的动作利落呢?

这已经成了赵家村的未解之谜,大家十分好奇。

赵想当然不会告诉他们,随着他在这里待得越久,与原主的身体越融合的赵想,他吸收的原主记忆就越多,干起活来就和原主一样了。

而且还是重生后的原主,那可是干了多年农活的老把式。

再配上原主的力气,这活干得可不就比村民们利索了。

麦子种好,赵家村就差不多闲了下来,就算有活也是一些小活,小孩子都能干的,比如说给地里拔草什么的。

赵想去年这个时候还没过继,还在老赵家吃苦。闲下来的赵家人,不是编篮子,做家具。就是纳鞋底做衣服,要不然就是天天待在屋子里学习。

就连翟民也跟着干活,当然他干不了重活,只能做一些轻松的小活,每天去自留地转一圈,看到菜地里有杂草就拔一下。

等到了赵想过继一年这一天,赵爷爷一大早就去了镇上割肉。

赵想在屋子里学习,全家都没打扰他。

赵爷爷把肉割回来后,赵奶奶拿着肉去了厨房。

“小翟,你去棚请大家来家里吃饭。上回阿想就想请大家,可惜后面一直在忙没时间。”

赵奶奶对坐在门槛上的翟民说道。

“好。”

翟民站起来去叫人。

“你怎么来了?”

张百草在牛棚前弄他的药草,就看到翟民慢吞吞走过来。

“今天是阿想过继到赵家一年的日子,大妈大爷准备庆祝一下,想请大家去赵家吃饭。”

翟民在众人的目光下说出了让他们意外的话。

“我们可以吗?不会给赵家惹麻烦吗?”众人迟疑。

除了张百草,其他人还没去过赵家呢!

“当然可以。不会的,放心吧!”

翟民点头,现在的赵家村不同以往,就算看到了也不会说什么的。

随着离七十六年越来越近,政策也越来越松,已经有人在家里养超过两只的鸡了。

赵奶奶也打算过完年多养两只鸡,等鸡长大后这样家里每天都有鸡蛋可以吃了。

在资源稀少的年代,鸡蛋算是最容易得的营养品了。

而且也好养,平时可以放在外面,晚上把它们关在鸡圈里,偶尔喂一点烂菜叶子就行了。

散养的走地鸡吃起来味道也好,在后世可是绿色食品,可不是饲料养出来的鸡能比的。

“真的不会给阿想他们添麻烦吗?”

在去赵家的路上,钱老他们再次担心起来,就连步子都停了下来。

“不会的,现在村里的人已经很久没搞事了。”

翟民安抚着大家,他们平时老老实实待在牛棚,也很少和村民打交道。

牛棚里最常和村民打交道的只有张百草,但他除了看病也不怎么与村民交流。

因此大家现在都有些社恐,要不是想给赵想一个惊喜,他来叫人是最好的,翟民对大家来说还是不够亲近。

虽然他们相信他的人品,但是在大家心中还是赵想的话更让他们相信。

“卫爷爷,你们怎么来了?”

赵想学习累了出来散步,就看到大家,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他的表现让牛棚众人安心不少,总算不担心自己给赵想他们带来麻烦了。

主要是他们的身份太过特殊,和赵家走太近不好。

“哈哈哈,今天可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我被大爷大妈委派去牛棚请大家来家里赴宴。”

翟民不等他们回答主动说明。

“什么日子?”

完全不记得今天是他过继,也是穿越当天的赵想一头雾水。

“晚点告诉你。”

翟民就是不说。

当赵想把视线落在张百草、他们身上时,大家非常有默契地扭过头。

既然是惊喜,当然不能现在说了。

“阿想你出来了?正好去请你村长爷爷和支书爷爷他们来家里吃饭。”

赵爷爷从厨房出来,看到赵想说道。

“好。”

赵想收起疑惑,去村长家和村支书家请人。

“村长爷爷,在家吗?”

因为快到中午了,所以赵想直接去他们家里喊人。

“他还没回来,在村务室。”

村长老婆在屋子里喊了一句。

“要得,谢谢婆婆。”

赵想得到答案,道了一声谢后往村务室跑去。

这个时候村长还没回来,估计村支书也没回去,他现在去村务室两个人都找到了。

“村长爷爷,支书爷爷,你们在吗?”

人还没跑到,声音先去了。

“在,进来嘛!”

村长的声音传出来。

“影大爷也在哈,那正好。一起去我家吃饭,我爷奶今天请客。”

赵想看到赵想,村务室总共三个人,不好把赵影拉下。

“合适吗?”

赵影有点迟疑,赵大爷和他可没啥交情。

“合适,怎么不合适,一起去吧!”

村长拍了拍赵影的肩膀,有心为赵影和赵家牵线,让他平时在村子也能多关照一下赵家。

主要是他和老搭档年纪大了,赵影有望成为下一任村长,赵家和他打好关系,对赵家有利。

村长的想法村支书当然看出来了,于是也主动邀请赵影。

“对,难得有人请客,当然要去。”

有两位上司出声,赵影就跟着来到了赵家。当然他们去赵家之前,也给家人带了话,告诉家人他们今天不回去吃饭。

赵想走在前面带路,偶尔回答大家的问话。

“阿想,今天你爷怎么想起请客了?”

村长好奇地问道。

“我也不晓得,等你们去了再问吧!”

赵想放慢脚步,回答村长的问题。

“你都不晓得啊?”

村长他们惊讶地看着赵想。

“对啊。”

赵想摊了下手,他还真不晓得。

“行吧,等到了我们自己问。”

村长拍了下额头,对自己发小突如其来的请客搞蒙了。

“嗯。”

赵想除了一个嗯,也不晓得说啥了,因为他啥也不晓得。

大家走路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就到赵家了。

“赵双你个老小子,我们来了,还不出来迎接我们。”

村长人还没到,声音先至。三人年纪差不多,村长和赵爷爷还是同一天生的,只是两人在谁先出来这件事上争论不休。虽然有父母为证,都说是赵双先出生的,但是在村长这里他才是老大,时不时让赵爷爷叫他哥。

赵爷爷当然不同意了,不过对他们的妻子还是以嫂称之,因为她们的年纪要比赵爷爷大。

当初村长娶了一位年纪比自己大的妻子,是因为家人说女大三抱金砖。而村支书,他的年纪本来就比另外两个大几个月,是三人中的老大哥。

“哈哈哈,村长、支书快进来,就等你们了。”

赵爷爷走出厨房,迎接自己的发小们。他为了不让两人工作时为难,平时都是以职务称呼二人,也向村民表示他不需要二人对自己徇私。

三人之间的友情是光明正大的,没有夹杂任何私心的。

“阿影也来了,快进去坐,碗筷都摆好了。阿想,再去拿一副碗筷摆上。”

“哦。”

赵爷爷对赵影的到来并没有太大的意外,多一个人吃饭也不影响,他本来就有多煮。

“今天是有什么好事吗?居然想起来要请客。”

村支书坐在自己的位置,对赵爷爷问道。

“肯定是有啊,不然我请什么客。”

赵爷爷白了他一眼,拿起水瓶给他们倒水。

“阿想,你去换身衣服,就换那套军装。”

赵爷爷对拿碗筷进来的大孙子说道。

“啊?要得。”

赵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换衣服,但不妨碍他听话。

于是他回到房间换衣服,把那套洗干净的军装拿了出来换上。

“你所谓的好事,该不会和阿想有关系吧?”

村长悄咪咪地问道。

“嗯。”

赵爷爷点头,发小的脑子就是好使。

“阿想来我家,成为我的孙儿,今天正好是一年。”

赵爷爷这话一出,大家顿时明白赵家今天为什么请客了。

“老实说,当初过继阿想时,我和老伴也没想到会有今天的好日子。这孩子是个孝顺的,我们这辈子最英明的决定就是过继了阿想。”

赵爷爷抽着烟,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掩饰不了。

“看你如今的样子,我总算能放心了,原来我总怕你们过不去那道坎。”村支书感叹道。

“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和老伴现在好得不得了。”赵爷爷懂发小的意思,不过他嘴上可不会承认。

牛棚众人坐在一旁静静听他们聊天,知道一些赵想平时不会说的事。

比如他在家时会抢着干活,但也不会把所有的活都包了,也会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抹个桌子什么的。

看了看赵家的摆设,就这几件家具,随便两下就糊弄完了。

既让老人觉得自己有用,又让他们有参与感。

怪不得赵老爷子和赵老夫人近一年看着比往年精神多了,这心灵有了寄托可不就药到病除了吗?

在没过继之前,他们和村支书的想法一样,总担心这两位好人会突然离开人世。

现在好了,有赵想在他们舍不得就这么离开人间。

“爷爷,我换好了。”

大家聊得正起劲,赵想走出了来。

“好。”

“好看。”

“太适合阿想了。”

众人看到走进来的赵想,纷纷赞叹道。

他们一直都知道赵想长得好,没想到合身的军装穿在他身上更显英气。

“看来阿想确实很适合部队。”

张百草想到徒弟想当军医,心有所感地说道。

“什么部队?”

赵老爷子几个转头看向他。

“啊?我没说吗?”

赵想一拍额头,他就说有什么事忘记了,原来是忘记告诉爷爷奶奶自己的想法。

“我很肯定,你没说。”

赵爷爷不高兴了,觉得大孙子有秘密瞒着他。

“哎呀,我这也不是没确定嘛,哪怕是当军医部队也不是那么好进的。我的身体没调养好,哪家部队会收啊!”

赵想赔笑,他不过是有这个想法,以后会不会当军医,其实他也不敢保证会成功。毕竟他说得再好听,部队不收也没用对吧?

“军医啊,也好。”

赵爷爷想了想,子承父业也不错。

而且军医也可以不用上战场,儿子是军人,大孙子继续当个军人也算是对得起勇军了。

“爷爷同意了?”

赵想本以为爷爷会反对,因为老爹就是军人,还牺牲了。

“有什么不同意的?比起你爹,你当军医安全多了。”

赵爷爷没好气地说道,不过看他脸色还是挺高兴的,显然真没生大孙子的气。

“谢谢爷爷。”

赵爷爷同意,就等于赵奶奶同意了。

“吃饭了,你们来几个人端菜。”

赵奶奶站在厨房门口喊道。

“我去端菜。”

赵想一溜烟跑进厨房。

“我也去。”

翟民跑了。

“我也去吧!”

张百草也去了。

赵老师也想去的,但是他和赵家人不是很熟,只能和大家坐在一起等吃。

“菜来啦~”

赵想端着一条红烧鱼走进来,这鱼是爷爷今天去赶场时看到有人卖,跟对方买的。

三斤大的草鱼,把盘子都摆满了。

“回锅肉。”

张百草把菜放在桌上。

“青椒肉丝。”

翟民举着盘子,在大家期待的眼神中放下。

“还有红烧肉。”

赵奶奶也端着一盆肉进来。

“当然,重要的青菜也不能少啊!炒白菜和猪油渣炒豆芽。”

赵想端着最后两盘菜走进来。

“菜齐了,大家开吃。”

赵爷爷招呼众人动筷子。

八仙桌坐得满满当当,众人挤在一起为赵想庆贺。

“今天是阿想来咱家的那天,时间过得真快啊,一眨眼就一年了。”

赵老爷子举起杯子,感性地说道。

“啊?”

赵想这才知道,今天的请客原来是因为他啊!

“谢谢爷爷,谢谢奶奶,要不是你们,我还在老赵家受苦呢!”

赵想以水代酒,端起向两位敬酒。

“我现在年纪还小,也不能喝酒,只能用水代替了。我干了,爷爷奶奶随意。”赵想一口闷,碗中的清水一滴未剩。

“好好好。”

两位老人端起酒杯,浅浅抿了一口。

“我们也谢谢你,愿意当我们的孙儿。”

赵奶奶夹了一筷子红烧肉放在赵想的碗里。

“吃吧,奶奶今天特意给你做的。”

上回做红烧肉还是过年的时候,那时她就发现大孙子爱吃她做的红烧肉了。

“谢谢奶奶。”

赵想高兴地夹起红烧肉吃起来,因为太好吃,眼睛都快眯上了。

“吃吃吃,大家都吃,别和我们客气。”

赵爷爷招呼众人开吃。

“好,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大家纷纷举筷,敬酒什么的可以晚一点,先吃了再说了。一堆美食摆在自己面前,要是只能看不能吃该多残忍啊!

菜吃到一半,大家才有兴致喝酒。

这时赵想已经吃饱下桌了,他吃饭时都没怎么夹过菜,都是大家给他夹的。

最好吃的鱼肉,最香的回锅肉、青菜肉丝,和最大块的红烧肉等等,全都被长辈们夹给了赵想。

赵想最后是扶着桌子下去的。

长辈们还在吃饭喝酒,赵想就在坝子里散起了步,争取早点消食,让肚子没那么撑。

“阿想。”

就在他散步的同时,赵玉来了。

“玉哥,你这是?”

赵想看着端着碗来赵家的赵玉。

“我娘说我爹今天不回去吃饭,让我送个菜来赵家。”

赵玉解释自己来的原因。他娘是不好意思,自家男人来别人家吃饭,连个礼都没送。

“啊?”

赵想看着他手中的菜,虽然没有肉,但是有猪油渣,对农村人来说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影大妈也太客气了,不过和这样的人相处会比较舒服,因为她懂得分寸。

“怎么了?”

赵玉低头看了看自己送来的菜,以为有什么不妥。

“没什么,你跟我进去吧!”

赵想接过碗,猪油渣炖粉条,他闻着又想吃了。

“爷爷奶奶,玉哥送菜来了。”

赵想把人送到自己刚才坐的位置。

“玉哥,你坐这里,我去给你拿碗筷。”

把人按着坐下,然后去厨房拿碗筷,当然走之前没忘记把赵玉拿来的菜摆到桌子上。

“什么情况?”

赵玉傻眼,他不是来送菜的吗?怎么就坐下了?他爹来白吃,他总不能也白吃吧?

“请你吃饭啊!”赵想拿着碗筷进来。

“行了,既然来了就一起吃吧!”

赵影看着儿子的傻样,有些想捂脸。

“阿玉早点来就好了,现在菜都有些冷了。”

赵奶奶往赵玉的碗里夹了不少肉和鱼。

“赵奶奶够了,够了。”

赵玉捂着碗,他本来没打算留下来吃饭的,可是看赵家人的架势,也不打算放他离开了。

“吃吧!”

赵影和张百草换了个位置,坐到了儿子身边。

“爹,真吃啊!”

赵玉有些不好意思,悄悄地问亲爹。

“吃吧!”

看着儿子碗中的大鱼大肉,赵影笑道。

赵家人很热情,他中午就是这样被赵想一起喊来的,没想到儿子也是。

“谢谢赵爷爷,谢谢赵奶奶,也谢谢阿想。”

赵玉是个礼貌的孩子,跟主人家道谢后,这才端起碗吃了起来。

至于这菜是大家吃过的也没事,有得吃就不错了,何况他还是半路插队的。

桌上除了两盘青菜,剩余的全是肉菜,赵玉家过年也没这么奢侈。

“我想吃点粉条,可是我真的吃不下了。”

赵想看着粉条一脸遗憾。

“你去拿个碗装一些,晚上奶热给你吃。”

赵奶奶听了立即说道。

“要得。”

赵想眼睛一亮,他刚才就没想到还能这么办。

于是去厨房拿碗,装了一小碗留到晚上吃。

今天的午饭,大家吃得油光满面,所有人都吃得肚子溜圆。

“好饱。”

男人的皮带都松了两个卡扣,赵奶奶带着赵想收拾桌子洗碗。

“奶奶,你们怎么不告诉我啊?”

赵想洗碗时对烧水的赵奶奶说道。

“没事,现在不就告诉你了吗?”

赵奶奶一边烧火一边回答。

“我都不知道。奶奶,今天肯定花了不少钱吧!”赵想想到家中的肉票是不是用光了?今天光是那一大盆红烧肉,就得好几斤猪肉。

“这钱的事你不用操心,我和你爷有。就是肉票没有了。不过没关系,回头跟人换一点,年前政府也会送肉票来。”

赵奶奶毫不在意地说道。

“今年咱们村多养了几头猪,过年时全村也能多分一点猪肉,我们只需要割点肉做腊肉就行了。”

“奶奶,我去山上抓几只兔子回来做风干兔吧?”

赵想觉得家中的肉票不够,可以用别的肉来代替。

风干兔味道也不错,还能做成猎兔子。

“你不是要学习吗?”

赵奶奶不想占用大孙子学习的时间,兔子哪有这么好抓的。

“没关系,我学累了总要放松一下。”

赵想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今年肯定没多少腊肉,既然是这样就做一些风干兔,过年一样吃。

想到就行动,下午赵想没有学习,而是拉着张百草上山,对外就说他们师徒去采药了。

现在天气也冷了,正是做腊肉的时候。

“上山注意安全,别摔着了。”赵奶奶叮嘱大孙子,她家老头子还在和几位老人摆龙门阵,桌上放着炒花生和一盘瓜子。

“阿想去哪里了?”

听到老伴的声音,赵爷爷才发现自家大孙子不见了。

“和他师父上山采药去了。”

赵奶奶随口说道。

“哎,阿想怎么不等我?我也想去。”

赵玉一脸遗憾。

“哈哈,下回吧!”

赵奶奶打哈哈,没有正面回答。

大孙子去抓兔子的事,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虽然她相信在场众人的人品,但是隔墙有耳啊!

本来今天吃肉已经让村民们羡慕妒忌恨了,再让他们知道阿想上山是专门去抓野兔的,那不得忌恨上啊!

“只能如此了。”

赵玉追出来连个人影都没看到,回来后闷闷不乐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