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村长爷爷他们回来了?”

这么快就骂完了?赵想纳闷。

“是的, 而且一脸高兴地回来。”

赵红梅也纳闷呢!不是说去挨骂的吗?怎么挨了骂还一副高兴的模样呢!

“估计是有什么好事发生吧!”

赵想把家门锁上,这才跟赵红梅离开。钥匙就挂在他的脖子上,用绳子串着以防掉了。

“阿想, 你要是我弟弟就好了。”

赵红梅看着赵想好看的侧脸,忍不住感叹道。

要是她弟弟, 她就能天天看这张脸了。

“那可就差辈分了, 你是我姑啊!我倒是没什么,不过村长爷爷会打你的。”

赵想除了无奈还是无奈,他实在想不明白赵红梅的脑子里天天在想些啥。

他怎么也不可能做她的弟弟啊!自己是她的族侄,两人不管是从礼法上还是辈分上, 都不可能做姐弟的。

“唉, 我知道啊!只是一时感叹罢了。”

赵红梅哪能不知道呢。正是因为知道, 才会如此说道。

“……”

行吧, 你是长辈,你说了算。

赵想还能说什么呢!

不一会儿,两人就来到村务室。

“村长爷爷,支书爷爷,影大爷。”

赵想对着村务室里的几人喊道。

“阿想来了,快坐。大爷给你倒糖水喝。”

会计看到他,立即站起来给赵想倒水。

“堂哥, 你是没看到我咋地?”

赵红梅看着对方对赵想的殷勤, 立即不干了。

“怎么会呢,你是记分员, 这村务室你比阿想熟啊,也不需要我招待。”

会计作为赵红梅的隔房堂兄, 算是看着她长大的,自然不会因为她一两句话就改变自己的想法。

“……哼, 不跟你说。”

知道这个堂兄不好欺负,赵红梅立即转移话题。

打从二人认识,她就没在这个堂兄手中占到便宜。

要不是对方精明但有底线,会计这个工作也轮不到他。

赵想看着这位平时只爱待在村务室的会计,要不是上回看到他眼中对八卦的兴致,还真以为他是个淡定如菊的人呢!

其实赵氏一族祖上长相并不差,因此赵家村的赵家人相貌除了少数几个,大部分都是五官端正的。

会计长相是除了老赵家那一支外长得最好的人,十几二十年前,为他打破头的姑娘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呢!

只是这人他很宅,平时在村子里都看不到他的身影。

“影大爷。”

赵影,这人的习性和他的名字一样,在村子里就像是个影子,轻易不出村务室。

“阿想啊,我家那个小子,你要是有空的话,也带带他吧!”

赵影只有一个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是他和妻子捧在手心里如珠如宝养大的,性子除了有些娇气外,倒也不难相处。

也正是因为被父母宠着长大,他和村子里的孩子格格不入,他觉得他们太脏了,平时也不喜欢和他们玩。

“……玉堂兄年纪比我大五岁。”

现在十八,高中上到一半,被会计从学校带了回来。

这几年高中很乱,会计不放心独子在学校上课,怕被人欺负了去,便给他办了休学。没直接退学,是他怕未来有变化,也许有一天儿子需要回到学校上学。

不得不说,他这个决定做得很对,未来赵玉回学校上课学习,并考上大学与影大爷的决定有很大关系。

“才大五岁嘛,又不是大五十岁,你们在一起玩正好。”

会计没那么容易放弃,他发现自己把儿子养得太好了,在人情世故上什么也不懂,还很清高。

于是会计很是忧愁,为儿子担心。

幸好让他发现了一个好苗子,让对方替自己带一带,说不定能扭正儿子的性子。

“人家都是哥哥带弟弟,你倒好让弟弟带哥哥,可没你这样做大爷的。”

赵红梅看不惯,替赵想说话。

“放心,我不白让阿想帮忙,这是我的谢礼。”

会计拿出几本书,放在桌上。

“嗯?”

赵想看到书名,眼睛一亮。

“可以,明天就让玉堂兄来找我吧!”

答应了。

“多谢阿想,阿玉那臭小子就劳烦你了,我明天就让他去找你。”

会计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脸上立即露出了欣喜之色。

“好。”

赵想没意见。

“行了,你们的事说完了。现在该轮到我们了。”

村长把手中的烟斗放下,看着赵想。

“村长爷爷?”

镇上发生了什么事不成?可村长和村支书的表情看着又不像。

“市里把勇军的抚恤金送了回来,是他的部队发过来的。怕被人贪了,便直接交到了市里,让他们派人送到镇上,由镇长亲自接收,再转交给你们。”

村长拿出自己平时用来装重要文件的包,从里面掏出一个由红布包着的布包。

“我老爹部队送来的?”

赵想歪着头,他老爹生前究竟是在什么部队效命啊?这抚恤金年年都送,这还没到年底呢,又送来了。

“是的,对方是这么说的没错。”

村长点头。

赵想接过布包,当着大家的面打开来。

里面有两封信,一个装的是信,一个装的是钱。

两个信封都盖有章,从章上看,没有被人打开过。

赵想也没打开,他要拿回家给爷爷奶奶看过后再打开。

“多谢村长爷爷,支书爷爷帮我家带回老爹的抚恤金。”

赵想站起来和二位长辈道谢。

不管怎么说,他们祖孙三人在村子里平安无事,与他们的照顾离不开关系。

赵想当时的算计实在也算不上算计,他不过是把村支书家的矛盾提前激发出来。没想到误打误撞,反而救了小石头。

不然等到明年,小石头没了,村支书也气死了。

如果那时赵想才恢复记忆,他肯定会很难过的。因为村支书对他们一家很不错,可赵想却没能救下他。

幸好现在麻烦提前送走,以后小石头在师父的治疗下也不会夭折了。

这都是好消息,因此赵想并没有亏欠村支书家。他对村支书家没有说明的恩情,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

哪怕村支书不知道这件事,却还是照顾着他们一家,因此赵想的感激是真心实意的。

“好孩子,别这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村支书扶起弯腰的赵想,再次遗憾这个孩子不是自家的。

“说是应该,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回头我和奶整几个好菜,请村长爷爷,支书爷爷,还有影大爷吃饭,你们都要去啊!”

“行啊,到时我们和你爷爷多喝几杯。”

村长他们没有拒绝,笑着答应了。就连赵影也一脸期待的表情,一时间村务室的气氛十分融洽。

赵想之所以会请几位长辈去家里吃饭,主要是想感激他们对赵家的照顾。

在这种情况下,不算计他们反而还照顾他们的,这已经是很难得了,说明几位村干部的品行都很不错。

远的不说,就说最近吧!那些人为了占师父便宜,也为了赵家的家财,没少算计他呢!

如果是以前的原主,肯定就中招了。只是赵想聪明,他平时并不往人少的地方去。再加上他又会采药,制药。还拜了一个神医为师,因此村子里不敢明目张胆的算计他。

哪怕是这样,赵想也没少被欺负,只是他每回没让对方得逞罢了。

所以不是赵想没被欺负,而是他聪明,懂得反击,也懂得避开危险。

之前的黄鳝事件,和自留地红苕产量高事件。不都是村民看他们老的老,少的少才搞出来的吗?

但凡赵想一家性子软点,他们这亏就吃定了。

幸好赵想的脾气好归好,可一点也不见软。黄鳝丢了,他知道找赵红梅。因为她是村长的女儿,有她主动出面替赵想找回黄鳝,对方就不敢不给。

只是最后的结果倒出乎赵想的意料,村长他们居然也出面了,不仅拿回了炒好的黄鳝,还白得两块钱。

还有自留地事件,那可是全凭赵想一张嘴,把村民都骂了一遍才解决的。

因为他占理,再加上他们又没有证据,因此这件事才顺利解决。

但凡对方狡猾一点,就没那么好解决了。

也幸好村子里的人舍不得那点工分,把农家肥都给了村子,才让他们没有证据来证明赵想话里的真假。

作物长得好,施肥确实有用,但也和种植方法离不开关系。

起码合理的种植方法,会让农作物在原有的基础上生长得更好。

不是赵想自私,不舍得把这种方法告诉大家。而是他为了卫老的安全,卫老现在身份敏感。如果因为什么意外,让大家在接受了卫老的指导后产量没有达到预期,那卫老就沾上了甩不掉的麻烦。

所以赵想不想让村民知道卫老的事,就算要说也要等到一两年后再说也不迟。

等卫老平反后,他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他说的话才会让大家相信,而不是半信半疑去执行。

最后出现问题不问缘由,全甩锅到卫老的身上,因为他们不想背负责任。

明明提升产量是件好事,可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华国粮食产量提升的。

而且这个时代本来就很疯狂,赵想有颗爱国之心,可他也不能拿卫老的性命来满足自己的爱国之情啊!

幸好他脑子转得快,在被质问的时候找出了村民和赵家自留地的区别,还让他们无从比较。

毕竟他们的农家肥都卖给村子了,又没有给自家的自留地施肥,任由赵想怎么说都行。

而这两件事是近半年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件事,还有许多赵家人不知道的,恶意没那么明显的算计。

还有最让赵想忧心的赵德一直没出招,他不知道对方为什么按兵不动,赵想只想平安度过这两年。等高考恢复后,他就能借着高考顺利把爷爷奶奶带走,远离赵家村。

至于村长的拜托赵想也没有忘记,他在外面闯出名声后,世人就会对赵家村高看一眼。

他不需要做什么,只要他是赵家村出来的,就能给赵家村带来隐形的利益。

比如说赵勇军,他是烈士,上面不仅会额外照顾他的父母,平时对他出生的村子印象也比较好。有什么好事,也愿意提拔赵家村。

只是赵勇军不在了,随着他牺牲的时间越来越长,渐渐会被大家忘记。特别是当他的父母都去世后,上面便不会关心这么一个小村子了。

所以村长才希望赵想能成为带领赵家村的人,只要有他在,世人说起赵想就会提起他出生和长大的村子。

与村长他们道别后,赵想握着红布包。

这里面装着的是老爹的抚恤金,还有部队写给爷爷奶奶的信。

老爹虽然不在了,也一直照顾着父母。

他所在的部队不会忘记他的父母,地方上也对赵爷爷和赵奶奶十分照顾。镇上过年过节都有送营养品给老人,还有额外的钱和票据。

看到这些东西,不怪村子里某些人会动心,算计赵家人。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

看到打开的门,知道爷爷奶奶已经回家,赵想立即喊道。

“阿想,怎么把门锁了?”

平时大家只要不是离开太久,家里的门都不会锁的。

听到大孙子的声音,一个从房间走出来,一个从厨房走出来。

“我去村务室了,村长爷爷和支书爷爷找我。让红梅姑姑来叫我,我不知道要去多久,便把门锁了。”

赵想把红布包递给爷爷奶奶。

“这是什么?”

赵爷爷接过去打开来,立即就看到了信封上专属于儿子部队的公章。

“勇军部队又送钱来了啊!”

赵奶奶随口说道。

“嗯,还有信。”

赵想指了指下面那个信封。

“我看看,之前只有钱和纸条,纸条上面写着具体的金额,免得我们不知道有多少钱,被人偷拿。可从没写过信啊!”

赵爷爷先把装有信的那个信封拆开来。

“爷爷,信里说什么了?是部队困难以后不给抚恤金了吗?那也没事,我能养活你和奶奶。”

见爷爷眉头有些紧,赵想以为出事了,便急忙问道,还出言安慰老人。这几年不仅百姓们吃不饱,其实好多军人也吃不饱,没有抚恤金也正常,他能理解。

“不是,是你爹的首长问我们,能不能替他们照顾一个伤员,对方没有父母,受了很重的伤需要休养。赵家村离他们那里比较远,适合他养伤。”

赵爷爷说到这里脸上的疑惑都掩饰不住了。

为什么离部队远更适合伤员养伤呢?

别说赵爷爷没搞明白,赵奶奶也一头雾水。

只有赵想明白了。

除非那个伤员的身份有问题,他要离部队越远越好,这样就没有人认识他了。

“爷爷,答应下来。”

赵想明白了关键之意,立即劝自家爷爷答应。不管怎样,对方需要赵家帮忙,他们义不容辞,顶多自己以后辛苦一点就是了。

“好,我相信大孙子,我立即去镇上找镇长,借他的电话给对方答复。”

信上除了文字,还留有一个号码。上面写明若是同意便回电话,不用去拍电报,那样慢。

“要得,我去收拾一下房间,回头叔叔来了好住。”

家里没有多余的房间,对方来了只能和赵想一起住,随便也能由赵想照顾伤员。

赵想与赵爷爷两个既然答应了就不拖延立即行动起来。

赵奶奶看着离开的老伴,又看看忙着收拾房间的大孙子,她想了想去给对方做双鞋子吧!

不知道对方的尺码,就照着儿子生长的脚来做。

同时还准备了一些新的生活用品,比如牙刷、毛巾等物。

家里有新的,倒是不用去买,省了不少事。

就在赵爷爷回了电话后,等部队把人送来的这段时间内,赵想又去山里采了一些年限久一点的伤药。

虽然还不到最佳的采摘时间,但是赵想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对方受的伤肯定不轻,他师父给的方子非常好,配出来的伤药也比一般的伤药好用。

既然答应了要照顾对方,当然也包括了对方身上的伤了。

“所以你们就答应了?”当赵想来到牛棚,说起老爹战友要来家里养伤的事,顾老他们眉头紧锁。他们和赵想一样,立即想到了对方的身份不简单。

“嗯,就当是帮老爹照顾了。”

赵想朝大家甜甜一笑,多一个人照顾,家里就多一份劳累,然而他和赵家老两口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是天性的使然,也是他们为人善良。

祖孙三人的行为,给牛棚的众人结结实实上了一课。在他们都有些埋怨国家的时候,这个失去了顶梁柱的家庭却没有对国家有一丝一毫的抱怨。

两位老人就不说了,他们失去的是亲生儿子,可是当儿子的战友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甚至都不觉得是麻烦,立即答应了部队照顾对方。

而赵想,他对国家一直都很相信,甚至还用自己的信任来劝说大家,不要沉浸悲伤之中,振作起来。

他相信他们很快就能平反,可以离开牛棚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

这样的信心,即使他们觉得希望渺茫,也不由得跟着赵想的想法走。

觉得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可以成为赵想理想中的国家。

“需要我们帮忙的话尽管说,你师父可以帮你给对方治疗。”

顾老也不多说什么,这是赵家人自己的决定。

而且对方既然是赵勇军的战友,那么他就是军人。军人是值得尊敬的,对方还受了伤,更是值得大家的照顾。

“是。”

赵想来这里,就是想求师父等对方人到了后去看一下。

也不知道伤员的伤势有多重,要是连床都下不了,他还得打介绍信去市里买药,他们这个地方,好多药都没有。

或许他也可以求药房,求他们帮忙调一批药,就是这钱肯定不能少。

一想到钱赵想就头痛,他很努力攒钱了,现在手头上也才二十多块,根本不够买药的钱。

啊,这人还没到,他已经开始头痛了。

也因为这件事,他答应帮赵会计带儿子的事只能推后了。幸好赵影理解,也愿意让儿子等一等。

赵爷爷打过电话又等了一个星期,某天夜晚,赵家来了几个军人,他们护送一名昏睡中的伤员悄悄来到了赵家。

“大爷,大娘,翟战友就麻烦你们了。还有你小家伙,这是我们送你的见面礼。”

几位军人和赵家几人打了个招呼,留下一些营养品和礼物就走了。

赵想抱着一套崭新的军装目送几位军人走进黑暗中。

他们走时和来时一样迅速,甚至都没有介绍一下自己。

也许不是他们不想介绍自己,而是他们不能留下姓名。

赵想回头看着躺在床上的翟叔叔,他是老爹的战友,在执行任务时受了很重的伤。

因为敌人看过他的脸,不得不把他远远送走,不能让敌人知道他的身份。

保密任务,除了任务内容不能让人知道外,也不能让知道他的身份。

所以只有把人远远送到一个和部队毫不相关的地方,这样就没有人能认出他的身份了。

让爷爷奶奶回去休息后,赵想打了热水替对方擦手擦脸,他身上没穿衣服,只是盖了一件军装。

看着对方身上缠着的纱布,几乎把身上有肉的地方都缠上了,显然这位翟叔叔受的伤非常严重。

按理说这么严重的伤,他应该要待在医院治疗才对,可现在却把人送来了赵家。

显然,他不能留在医院,不然就有生命危险。

看着军人叔叔们留下来的药物,赵想不知道该怎么用,哪怕上面有说明书,还是有些为难他一个刚学医的孩子。

于是赵想下了床,穿上鞋子关上门去找会用的人。

“师父,救命啊!”

一进牛棚赵想先叫救命。

“怎么了?”接住徒弟,张百草看着难得变脸的徒弟,有些好奇地问道。

“老爹的战友已经被送来了,和我们猜的一样,他受了很重的伤。现在人还昏睡中。送他来的人留了好多药,可是我不会用啊!”

赵想苦着张脸,他以为自己背了许多医书,一般的伤口难不倒他。结果见了翟叔叔才知道,伤太多太重的话,他背再多医书也没用。

“我跟你去看看,首长你们早点休息。”

张百草作为师父,当然要帮徒弟了,于是对顾老他们说道。

“好,如果有需要可以留下住一晚,明天再回来也行。”

顾老他们不是不通情理的人,特别是张百草是被派来照顾他的医生,离开也是要得到他的允许。

“是。”

有了顾老发话,张百草必要时可以留宿赵家帮徒弟照顾伤员。

张百草和徒弟来到赵家,一进门就看到躺在床上的伤员。

对方身上简单盖着一件军装,不是赵想和他那几位战友不想给他盖被子,而是他身上的伤太重,哪怕是夏天的毯子也偏重,压着伤口只会加重伤势。

“受这么重伤的吗?”

张百草几个箭步走过去坐在床边,拉着对方的手腕就开始把脉。

“师父,怎样?”

过了一会儿,赵想问正在给伤员检查的张百草。

“伤势很重,好在情况基本稳定下来了。把他们留下的药给我看看。”

张百草在检查完对方的身体后对徒弟说道。

“好。”

赵想把一个箱子抱过来,里面装满了药物。

有中药,有西药,还有消炎药和针筒。

“准备得还挺齐全,正适合他用。”

张百草看着消炎药,便拿出来准备给对方打上一针,这一路折腾晚上搞不好要发烧。

拿起针筒,打开一个金属盒,里面有消好毒的针头。

把消炎药外面的金属盖弄开,针头放在针筒上抽取里面的药水。抽完从针筒推出几滴药水,确定里面的空气都被放出后。

“把他手拉住,我要打针了。”

对徒弟说道。

“哦。”

赵想把伤员的右手拉开,平放在床上。怕对方因为疼痛而不自觉地挣扎,赵想按住他的手,这样在师父打针时也不会发生意外了。

张百草虽然是中医,但是一般的打针还是难不倒他,这个他有认真学过。

赵想以后也要学,起码简单的现代医学都是要学习的。像打针这样基础里的基础,更是要学习了。

毕竟有用到的一天,张百草要是不会的话,今天师徒两个就只能看着这一堆药物干瞪眼了。

先给要打的位置用棉球消毒,然后直接扎了进去。

张百草没有给对方做皮试,能准备过来的药物,肯定是对方不会过敏的。所以他很干净利落地就把药水推进了对方的身体里,直到针筒里的消炎药都打完为止。

取下针头,扔回去消毒,又把针筒这些收拾好。在赵想的帮助下,重新给对方上了药。

这一次上的药不是部队准备的药物,而是赵想和张百草一起制作的伤药。

“你这位军人叔叔的伤很重,一般的伤药对他的效果只能起到一般的作用。”

张百草一边上药,一边跟徒弟讲解。

“师父,你怎么猜到叔叔身上的伤不是枪伤,而是冷兵器伤的?”

赵想早在一个星期前,他师父带着他制作伤药时就很好奇了。

“用你的脑袋想。”

张百草没回答,而是让徒弟自己猜。

赵想鼓起脸,他要是猜出来了怎么会问师父。

帮着师父把药上好,又用干净的纱布包上,师父俩这才松了口气。

“累,师父我去给你倒水。”赵想爬起来,把手上的手电筒收起来。

刚才打针上药,他一只手打着电筒,一只手帮着师父的忙,现在两只手都快酸死了。

“嗯,加点盐,他也需要补充水分。”

看了眼床上躺着的伤员,张百草说道。

“哦,知道了。”

赵想拉开门走出去,进到厨房找到盐,在杯子里撒上几颗,这才端着杯子回房间。

暖水壶在房间,他得回房间才有开水。

把开水倒进装了盐的水杯里,晃了几下确定里面的盐化开后,把杯子递给了师父。

先喂伤员喝水,然后张百草才端着杯子喝了半杯。

而赵想只能自己随便拿个碗喝水了,他的水杯在师父手中呢!

见师父没有嫌弃水杯是伤员用过的端起来就喝,他才发现这位医学世家的公子在牛棚这几年,身上已经没有了世家公子的习惯。

顾老说他以前可爱洁了,身上的衣服有一点脏东西就立即要换下来,不然浑身都不舒服。

赵想猜,牛棚的环境再爱洁的人待上一段时间,也会改变的。他师父真厉害了,能克服自己的弱点,还在牛棚这里一待就是好几年。

“你们是谁?”

喝了水,不一会儿伤员就醒了。

“翟叔叔,我是赵想,这里是赵家。”

赵想走过来趴在床边,油灯放在一旁的柜子上,让伤员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赵想的脸。

“赵哥的崽子?”

翟民这才想起自己已经来到了赵家,他赵哥的家。

“嗯嗯,你是老爹的战友对吗?”

赵想趴在床头,看着翟民,这人五官是标准的国字脸,是这个年代的人最喜欢的长相。

一看就很正气,让人心生好感。

“是啊。”

翟民突然笑起来。

“嗯?”

赵想不知道自己哪里惹得这人发笑,抬头看了眼师父。

“这是我徒弟,你从哪里知道的?”

张百草问出了赵想没注意到的地方。

对啊,这个人是怎么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可没有跟部队说他们过继了自己啊!

“在大爷大娘过继你时,部队就知道了。”

翟民简单说了一下,但没细说。

不过赵想也能猜测出来,估计部队一直有留心赵家的情况呢!就是怕爷爷奶奶被人欺负了,看来老爹牺牲前执行的任务很不一般啊!

而且在部队里面的职位也不低,不然怎么会让部队这般照顾赵家。

“所以你们都知道爷爷奶奶过继了我是吗?”

赵想趴在床头,他对翟民很好奇,但他也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这些人一进部队就要保守秘密,不管外人怎么问,他们也不会把部队里的事告诉其他人的。

赵想就不自讨没趣了,何况他又不是熊孩子,非得要知道得一清二楚。

“是的。我们很高兴,有你陪着,大爷大娘的精神都好起来了。”

在没有过继赵想之前,两位老人的精神状态让首长们很担心,就怕他们熬不过去,部队对不起赵哥,他牺牲了连他的爹娘都照顾不好。

幸好有了赵想,让他们有了活下去的念头,现在精神一天比一天好,还能照顾大孙子。

赵想经过他们半年观察,也知道是个好的,把两位老人照顾得很好。

赵家以前虽说也时不时吃上一顿肉,可直到赵想来了,赵家才能每个星期见到肉星。

而赵想也能做事,不管是下地干活,还是上山捉野物,下河抓鱼,就没有他干不了的。

还有牛棚那些人,军队对他们没有意见,甚至还很同情,哪怕知道赵想暗中接济也没管,反而赞叹这孩子像赵勇军,是个好孩子。

因此赵勇军部队里的首长对赵想的印象很好,本来是年底才给的抚恤金,年中就送来了。而且还不止一次,年底打算再送一次。

看似送来的没有往年多,可两次加起来,绝对比往年的钱要多。

更不要说还有一些难得的票据,赵家用不了可以用来换钱啊!

这是部队对赵家的特殊照顾,因此赵家今年手中的钱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不过他们没有乱用,除了拿出一笔钱去买了一些药物外,剩下的钱都由赵奶奶攒了起来。

“你很好,以后继续保持。”

算是给赵想提的醒。

“我知道的,谢谢叔叔提点我。”

赵想不笨,立即明白翟民的意思。

部队领导喜欢现在的他,不想他变成老赵家那样的人。

如果他变了,部队领导就不喜欢他了,也不会对他有特殊照顾了。

部队照顾他,也是看在赵勇军父母的面子上。他们现在年纪大了,身边需要有人照顾,不然部队凭什么照顾赵想呢?还让他享受烈士子女的待遇?

赵想也不觉得部队现实,这样双方都有所求才好呢!

不然他平白让部队照顾,自己心里头也过意不去啊!

翟民醒来了,肚子也饿了,只是他现在不方便吃别的食物,只能吃一些软烂的食物。于是赵想去厨房煮了两碗面条,一碗面条要烂一些,一碗有劲道一些。

“师父,翟叔叔,吃饭了。”

把师父的面条递给他后,赵想把翟民扶起来,让他靠在墙上,自己端着碗喂他。

“我自己来吧!”

翟民被一个孩子喂面,有些不自在地说道。

“没事没事,我来就行。叔叔你身上有伤,不要动。”

赵想挑起一筷子面条,等它凉一下再喂给翟民。

“谢谢阿想。”

翟民黝黑的脸泛一点红地向赵想道歉,只是屋内灯光太暗,没人看出他在害羞。

“不用谢,这是应该的。”

赵想不怎么在意地回道。

一碗面条对两个成年男子来说是有点不够的,不过张百草来之前已经吃过晚饭了,一碗面下肚,甚至觉得有点子撑,不消点食晚上睡觉可能会难受。于是吃完就在屋子里转起了圈,给自己消食。

翟民则是身上有伤,不能吃太多,六分饱就差不多了。

于是赵想没有再煮第二锅,等翟民吃完后就把人扶着躺下。

“不敢让叔叔吃太饱,等翟叔叔身体好点,我再多煮一点。”

怕翟民以为自己是故意不让他吃饱,在收拾碗筷的时候赵想解释了一下。

“我知道,不用解释的。”翟民看着这孩子细心解释的样子,以为他是因为以前在老赵家经常受欺负,才会如此小心翼翼地跟自己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