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都说了要冷静, 现在不是找赵想的时候,可他爹就没沉住气。希望不要打草惊蛇,让赵家对他们起疑。不然赵德的算计可能要落空, 赵继祖对这个弟弟的了解,他就是一条毒蛇, 喜欢在阴暗处算计人。

破坏了赵德的计划不可怕, 可怕的是他会把这笔账算到破坏之人的头上。

赵德明面上对父母很尊敬,平时也很顺从。可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妨碍赵德的利益,不然即使是亲生父母也得为此而付出代价。

正是因为清楚,赵继祖才会忌惮赵德。

处罚下来, 赵前是想反对来着, 可他被打肿了脸, 舌头也因为被迫受伤而说不出话来。于是除了老赵家和赵家老宅, 全村都同意的处罚就这么定了下来。

这件事也给赵家村的村民们敲了一记警钟,赵想是有后台,有人罩着的。直到这时,他们才清楚地认识到,有镇长做赵想的靠山,他们再想对赵想做什么,都要三思而后行。

不能说忌惮吧, 只能说比起以前他们更加慎重了。

起码在说赵想坏话前, 他们要想想村长、村支书和镇长。

赵前的处罚其实在许多村民看来都挺重的,虽然他们表面上同意村长和村支书的处罚, 但是不代表他们心里就赞同。

不过事发当天,镇长才离开。村长和村支书这个处罚, 大家都以为是因为看在镇长的面子上做的决定。

毕竟是镇长都亲自来探望的人,村长和村支书怎么也得给他一个面子。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 这个决定还真和镇长没关系,单纯的是村支书他们想收拾赵前、赵德这两家人。

因为不是第一次这么做,所以村长和村支书也警告村民,过继了的孩子已经是别人家的了,别再私下把他们当成是自家的孩子。平时不要接触,不要亲近。

别人家的孩子,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轮不到以前的亲人指指点点。

你要真心为孩子好,更不应该去打扰他们的生活。你们的出现,只会让孩子两难。

村长和村支书的决定让村子里另外几户过继了孩子的人家安心不少。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这点,之前本来就闹出来过,只是那时村长他们想着家和万事兴,既然解决了能不闹大就不闹大。

只是这一次已经到了要动手打孩子的地步,村长和村支书就决定不再忍了。

在送赵想他们回家时,村长和村支书拉着赵想的手。

“阿想,以后有什么事就来找村长爷爷,我若是不在就找你支书爷爷,知道吗?”

村长看出赵想之前是故意往他们这个方向跑,但是他不觉得赵想的行为有什么不好。

相反,他这样做更容易和老赵家他们撕开来。

“阿想记住了,谢谢村长爷爷,也谢谢支书爷爷。”

赵想点头,他本来也是打着这个主意。

比起他不痛不痒的几句话,还是让村支他们来收拾赵前更好。

而且他边跑边喊的行为,让赵前在全村人面前社死,这可比直接把人揍一顿来得更解气。

当然赵前今天这顿打也没逃过,被后面来的爷爷奶奶给揍了。

爷爷奶奶可没留手,赵前怎么也得痛上好一阵子,关键是没有人同情他。

赵想都不是他孙子了,谁会对别人的孙子动手啊?这也太不讲究了。

“你乖,以后好好学习,他们有我和你村长爷爷看着呢!”

村支书看着他们村子最能干的孩子,以后赵家村能不能起来,就看眼前这个孩子了。

村支书以前当过兵,杀过鬼子。他自认在看人这方面,还是有点实力的。

整个村子的后辈他都观察过,没有谁能比得上赵想。

除了长相,还有求知的精神,他们赵家就没出过一个爱好学习的娃。

就连勇军,成绩在学校时也很一般,比起安安静静坐在教室里,他更希望在外面疯玩。

后来他去当兵也证实了这一点,比起理论他更喜欢上手操作的实战课。

而赵想是唯一个能安静坐下来学习,而且还是跟人学习医术的娃儿。

学医没点耐性可不行,这一点还真不像他们赵家村的娃儿。

要不是在长相上和老赵家他们有相似之处,村长和村支书都怀疑是不是娃儿生下来时被人抱错了。

不过这一点是绝对不可能的,周菊花当年是在家里生的,村子里又没有别的人在当天生娃,所以抱错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

不过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赵想的性子和赵家村的人格格不入。

村支书发现了赵想这个好苗子,便和村长说了。

两人对赵想的关注便多了起来,发现了很多他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有他们帮忙,赵想的学习之路自然是通畅无比。

同时也想因为赵想,和他身后的师父拉近点关系,这样村民平时有个头痛脑热啥的,也好求到张百草身上。

这样的想法,赵想知道,张百草他们也清楚。

等到晚上赵想去牛棚继续和大家学习时,说起了今天的事。

“阿想,你那个村长爷爷和支书爷爷不愧是人老成精啊!下午要不是人多,我们都想揍赵前了。不过村长他们的决定也很好,就该这么罚。”

赵老师上完课,对学生说道。

下午他们也都去了,赵想的声音他们再熟悉不过了,连顾老都被人扶着过去。

幸好赵想本人没事,他们才没冲上去揍人。

“嗯?”

赵想思绪还在学习上面,没反应过来他话里的意思。

“你这是把我们也骂进去了啊!”

钱老指着赵老师说道。

“抱歉抱歉,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说,赵家村的这一对搭档很精明,知道从阿想身上下手。”

赵老师向牛棚几位年老的先生们道歉。

“没事,我们理解你的意思。阿想,若是有一天他们求到你头上,你直接把人带过来吧!”

顾老开口,大家都没意见。

“哦!谢谢爷爷伯伯,阿想知道了。”

这才反应过来的赵想,不过他没多说什么。

既然大家都同意了,他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而且他也是赵家村的人,不管是不是原主,他现在也是赵家后人。

而且村子里不是谁都想欺负他,也有对他不错的人在。

像赵核桃、赵磊他们,和赵想的关系就挺不错的。万一有一天他们真求到自己头上,赵想还能袖手旁观吗?

谁都知道这不可能,所以他最好的做法就是什么也不说,由长辈们自己决定要不要帮。

而顾老的话让赵想知道,他们会帮。

也对,大家都是充满了理想主义的人。哪怕他们对某些村民很是不喜,却也不会在对方求到他们头上时视而不见。

这格局,可不是普通人能达到的。反正他应该是做不到,他不会给自己讨厌的人看病。

不过赵想正努力朝着他们这种思想前进,虽然他还不能完全做到大公无私,但是他已经在努力了啊!

牛棚里的决定村长他们不清楚,赵想也不会出去到处说。

真正到了那一天,求到爷爷伯伯们身上时再说吧!

牛棚里有一位爷爷在没下放前是农学家,赵想家种地有好多都得到了他的指点。

自留地里的作物,生长得比村子里其他人种的人好。

明明还没到成熟的季节,就有不少人围着赵家自留地指指点点,要求赵想分享心得。

起因是今天有一个村民看着赵家自留地的红苕叶长得很精神,忍不住刨开泥巴,本来想顺手揪根红苕尝尝,结果看到地下那满满的红苕,明明还没有到挖红苕的时间,红苕已经他们的红苕成熟后的大了。

正好对方又是个大嘴巴,没多久全村就知道了。而赵想当时正好去自留地拔草,可不就被村民们围住了嘛!

“啊,就这么种的啊?和你们一样种的,可能是我打理得好吧!”

面对村民们的围堵,赵想非常的暴躁,但又不想暴露牛棚的大家,于是信口胡说。

“不可能,我们种了几十年的地,真有啥子我们的红苕怎么长得没这么好?”

村民摆明了不相信赵想的话,已经有村民找村长他们去了。

等村长和村支书带着赵爷爷赵奶奶他们过来时,只看到赵想坐在地边上,对着村民喷。真想没吃亏,几人就站在人群后面看戏。

“你们几十年的种地经验有个屁用,你晓得什么时候给红苕上肥吗?你们不都是把红苕种地头就不管了吗?有谁给红苕追肥的?一个个除摘叶子勤快外,平时连红苕地都懒得去吧?”

赵想那张嘴啊,还真是不饶人,把所有村民骂到低头。

是啊,谁去红苕地里管过了?他们往年都是这么种的,平时除了摘叶子回去煮外,平时都不去红苕地,更不要说给它们追肥了。

这个问题没有人想过,他们觉得红苕好种,不需要多管就能结许多,但是他们没想到地种久了也会缺肥。

他们不舍得把农家肥用到红苕上面,自然红苕的长势也不如赵家的自留地好了。

自家的农家肥,大多数人都换成了工分给村子的主粮施肥。只有赵家没有这么做,而是自己留下来用在了自留地上。

因为是众所周知的事,赵想这么一说大家也相信了。

村长他们来时,事情已经快要解决了。

“赵偷子,你站到起,敢跑我叫村长爷爷打断你的腿。”

某人想要偷溜,赵想直接把人喊住。

“赵、赵想,我真不是故意的,别打断我的腿。”

赵偷子狠狠拍了一下自己的手,让它管不住自己。

“啊~原来你不是故意的?”赵想恍然大悟状。

“对,真不是故意的,这就是个误会。”

赵想站起来,走到他面前站好。

“所以你也不是故意到我家自留地刨红苕的?”

赵想凑近了问。

“对对对,不是故意的,我就是没忍住。”

赵偷子知道这件事是他做得不对,还引来了村民一起逼迫对方交出方法。

只是他没想到这件事这么容易就被赵想解决了。

真可惜!

“对个屁,你都不打自招了。”

赵想直接爆出粗口。

“不是故意的你就刨了我家的红苕,你要是故意的我家自留地还有东西吗?”

赵想突然加大的声音,让赵偷子抖了抖。

“那不至于,真不至于,我胆子再大也不敢把整块地偷了啊!”

赵偷子赔着笑,希望赵想不要和他计较。

偷东西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弄不好他就得进去。

上次黄鳝的事还没过去呢!这一次又有偷红苕的例子,警察来了都得认为他是惯偷。

赵偷子不想被送去警局,认怂就认得特别快。像他这样能不顾脸皮偷东西的人,脸皮都很厚,根本不在乎丢不丢脸。

于是在被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后,赵偷子可以朝赵想赔笑,只是希望赵想能放他一马。

“那可说不定,毕竟之前咱们两家结了仇,你要报复我肯定是往多了偷啊!”

赵想根本不相信这人的话,村子里的人谁不知道赵偷子嘴里就没几句实话,他的话要是能信,母猪都能上树了。

面对赵想的不信,赵偷子这下是真的没辙了。

以前村民看在同村的份上,对他的嬉皮笑脸愿意给两分面子。哪怕知道偷东西的人是他,也没和他怎么计较。

也许是村民们以前的态度让他误会,只要自己赔个笑,赵想就会放过他吧!

可赵想不是这个时代的灵魂,人情确实重要,但也重要不过自家的利益。

那些为了面子不顾自家利益的人,在赵想看来都是笨蛋。

脸面说重要,那确实很重要。说不重要,是因为它不管再怎么重要,也重要不过生命。

赵偷子本来就存着报复赵家的心思,如果轻易饶了他,只会让对方以后变本加厉,赵偷子不会念赵家的情。

也许事后还会偷偷骂赵家人蠢呢,不然怎么他说什么都信?这样的人大把,所以赵想不会干傻事。他要借这个机会,让村人再次认识到,赵家即使只有老小,也不是好惹的人。

“真不敢,小祖宗你就信我一次吧!”

赵偷子见赵想的态度很明显,上回赔了油和盐,还有钱。这一次就算不送他去警局,也不知道又要赔些什么。

“上次某人也是这么说的,结果才过去多久?”

赵想斜了他一眼,不管对方怎么认错都不松口。

“那你想怎么样嘛?”

现在已经不是村民让赵想交出种植方法了,而是赵想追着赵偷子,要给他一些颜色看看。

事情是他引起了,虽然经过赵想的三寸不烂之舌化险为夷,可同样的作为罪魁祸首,赵想是绝对不会放过赵偷了的。

起码不会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阿想。”

看到这里,村长和村支书他们终于愿意出面了。

“村长啊,支书啊,你们终于来了。”

见赵想怎么都不愿意松口的赵偷子,在看到村支书他们后,仿佛看到了亲人,立即朝他们大喊。

然而他们根本没理赵偷子,而是把目光落在了赵想脸上。

“村长爷爷,支书爷爷。爷爷奶奶你们来了。”

赵想还看到了挤在人群中的牛棚众人。

“阿想,你要怎么处罚他,你说吧!”

村长把处罚权交到了赵想手中。

“村子里推磨的人还是少了点,我看赵偷子就很合适。”

作为长辈,赵想连声幺爸都不愿意叫,而是直呼其诨名,就知道赵偷子在他这里是不受人待见的。

“呜,村长这处罚会不会太重了点,我就刨了一根红苕啊!推磨这么困难的工作,真的一点也不适合我。”

赵偷子一听要让自己去推磨,立即大声哭了起来。

他本来就不是多勤快的人,推磨多累啊!老赵家的人,最近都瘦了一圈了。

赵前带着子子孙孙天天推磨,愣是没有休息的时间,每天产生的怨气要是能实质化,赵家村都能被怨气遮盖住天空了。

可想而知,这工作有多累人。

所以他一听就不干了,只是这干不干由不得他了。

“不想干,就拿五十块钱出来赔给阿想。”

村支书提出了一个赵偷子绝对拿不出来的条件。

“……支书,赵偷子愿意推磨。”

作为赵偷子的爸妈,一听要掏钱立即替幺儿答应了下来。

身为最小的孩子,赵偷子从小是被父母和兄姐宠着长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养成他好吃懒做,喜欢偷东西的毛病。

五十块钱,相当于他们这一年白干,赵偷子父母当然不愿意了。

他们还没分家,赵偷子结了婚有儿女,他兄长当然也有。

五十块钱不是家中某一个人的,而是全家攒下来的。

因此即使是赵偷子的亲生父母,也不敢做这个决定。他们今天敢帮赵偷子给五十块钱,明天这家就得散。

上次的钱就让大儿媳妇不爽了好几天,在家里天天摔盆子阴阳怪气、指桑骂槐的。

“爹、娘,你们怎么能答应呢!”

赵偷子看着爹妈替他答应下来,顿时人生黯淡无光。

“好好干活,别想着偷懒。”

赵偷子的家人虽然偶尔也喜欢占点小便宜,但是他们比赵偷子要脸。

而且儿子偷人家红苕的事,还是他自己爆出来的,让赵偷子家人想替他掩饰都来不及。

“谁让你偷东西的?你要是不偷,也就没今天这事了。”

向来宠他的爹妈都不管了,赵偷子只能去和赵前一家做伴了。

幸好真家村的大石磨一个人推不了,都是两个人搭档着干活。

赵偷子的加入并没有让赵前他们的活变得轻松起来,反而更重了。

因为磨的粮食也增加了,主要是和赵家关系不错的人家,包括村长和村支书他们,都把家里后面半年要吃的粮食拿出来让他们磨了。

完美解决掉赵偷子的赵想在人群散开后,和爷爷奶奶一起回家。路过牛棚众人时,赵想偷偷和他们眨了眨眼。

我没事,大家放心。

看懂了他眼里的话,牛棚众人结伴回到牛棚。

“顾老,阿想没事了。我们都没帮上什么忙,他一个人就解决了。卫老,阿想甚至都没把你供出来。”

赵老师对留在牛棚等大家消息的两位老人说道。他们的身体要么不好,要么年纪大了不爱动弹。

“那就好。”

顾老和卫老可算是放心了。

“阿想那张嘴吧,把村民们说得头都抬不起来了。”

赵老师不愧是教书的,特别适合讲故事,赵想舌战众人的场景,愣是让他说得起伏跌宕跟打仗一样精彩。

“……夸张了,夸张了。”

张百草拉了拉他的袖子,他徒弟只是用嘴巴喷了一群村民,没上战场呢!

万万没想到,他有一天要给自己徒弟辟谣,原因就是讲故事的人太过夸张。

“哪里有夸张?难道阿想没把村民们说得抬不起头来吗?”

赵老师反驳。

“有是有,可小想没动手。”

张百草强调,这一点很重要。

“老张,我这是夸张手法,你不懂,只有这样才吸引人。”

赵老师把张百草推到一边,继续和顾老他们说起赵想怒怼村民的事。

赵想站在牛棚外,觉得自己尴尬极了。

他本意是过来安慰大家,让大家放宽心他没事。

结果还没进门,就先听到赵老师对着他各种花式夸法。

老实说,听起来确实很爽,但一想到自己在顾老他们面前社死,赵想就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虽然有点想跑,但是一直站在外面有点像是故意偷听,于是赵想只能推开门走了进去。

“阿想来了?正说你呢!”

赵老师回头看到是赵想,脸上的笑容比刚才还灿烂。

“赵老师,别说了。”

羞红了的脸告诉大家,他在外面都听到了。

“哈哈哈,有什么不能说了,全是在夸你呢!”

赵老师这半年来恢复了以前开朗的性子,没遇上赵想之前,他比牛棚里的顾老他们看着还忧郁,因为他是被自己的学生和妻儿背叛了。

他万万没想到,举报自己的是他最信任最关心的妻儿和学生。

因此赵老师心情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宣泄,大家都担心他有一天会出事。

这个时候还没有忧郁症的说法,但是这对师生第一次见面时,赵想就看出了他的情绪很差。

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还有学生愿意帮他,同时也让他知道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白眼狼,忘恩负义之辈。

至于妻儿,他就当自己这辈子没有结过婚。

其实除了赵老师,来牛棚的人基本上都是被家人学生背叛后才被下放的。

哦,张百草不是,他是主动来的,为的是照顾顾老。

赵想的出现,不仅挽救了已经开始抑郁的赵老师,还有其他对人生充满了悲观主义的大佬们。

是赵想让他们知道,这世界还有药可救。

他们的悲剧只是一时,只要等到拨乱反正那一天,一切都会恢复原样的。

这也一直是赵想努力为大家输入的想法,他总是告诉大家一切都会变好的。

还天马行空地说着一些让大家觉得不可能,却是赵想原本世界出现的东西。

比如天宫,比如‘嫦娥’,比如‘祝融’等。

还有不用电话线,千里传音等等。

这些在大家看来只是赵想胡思乱想的产物,却在几十年后实现了。

再次说起这些东西,还是没有人相信。

“阿想,也许在很久以后,这些东西会变成现实,但是在近几十年内,应该是不可能做到的。”

说这话的是钱老,虽然他是大学教授,但是这些赵想话里的东西他也是连想都不敢想。

“我说可以,就一定可以。未来的华夏,只会发展得比我说的还要好。”

赵想见大家都不相信,鼓起了脸。

“噗,别生气。大家不是不相信你,而是你说得太过不可思议了。就算在未来某一天会实现,我们应该也看不到了。”

张百草伸手戳了一下徒弟肉鼓鼓的脸颊,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徒弟的话他没放在心上,只觉得赵想就是年轻,有着大胆的想象,什么大话都敢说。

“一定可以见到的,只要大家长命百岁,就能看到我幻想中的世界。”

不能说自己见过,只能说是自己的幻象,有点憋气。

“好好好,我们长命百岁,阿想你别急。”

看赵想的语气有焦急,张百草赶紧安慰道。

“我不急,我只是想大家长命百岁罢了。”

赵想说到这里情绪迅速低落,因为他发现牛棚中的大家,因为吃了太多苦,每一个身体都不算好。

哪怕以后被平反,伤到的根基也没那么容易修复。

他们和自己不同,自己年纪还小,还没有成年,师父说自己的身体修补得回来。

只是需要一些珍贵的药材,可惜在赵家村没有这个条件,只能等他以后有机会回到首都再做了。

赵想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平时在干活时也不敢往死里干,多少留着一些余力,让自己不那么累。

就算是这样,他干活的速度也超过了成年人,每天满工分不知道让多少人妒忌羡慕恨呢!

“好,我们努力让自己活到一百岁,看看你说的那个世界。”

顾老看着这个因为担心他们而露出焦虑神色的少年,坚硬的心再次受到震动。

在他们的家人都放弃他们时,却有一个孩子想让他们长命百岁。

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赵想那双从不掩饰自己让大家好好活着的眼睛,再一次给了所有人信心。

一切都会好转的,哪怕是为了眼前这个少年,他们也要努力多活几年。

赵想离开时,牛棚里生活的人心情都很不错。

就算他们每天要干活,但随着挑粪的活被赵前一家接过,他们的工作也比以前轻松了。

每天只需要放放牛,割割草就行了。

他们不需要记分工,每个人的粮食年底是有固定数额。

那肯定有人问了,不记分工,大家完全可以偷懒啊!

偷懒?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些什么?本来大家被下放到牛棚日子就不好过了,再偷懒这不直接把把柄送给人家,让人有借口拉他们出去批斗吗?

说出这话的人是真该让他来牛棚生活生活,看看他们还怎么说出这种无知之言的。

“阿想,家里没有玉米糁了,你去磨一点回来。”

赵奶奶提着一个袋子出来,里面装的是玉米。她要在家收拾屋子,便让大孙子去一趟。这活不累人,只是需要人守着不能走开。

“好。”

赵想接过袋子,又拿了平时用来装玉米糁的盒子,往磨房而去。

说是磨房,其实就是一间茅草屋,里面摆着一个大磨。

赵想背着玉米来时,前面还有三个人排队。赵想乖乖排在后面,等轮到自己。

前面排队的人看到赵想,立即停下了自己说话的声音。

“阿想,你也来磨东西啊!”

问话的是三人中的一个,脸色有些尴尬。

估计刚才他们就是在说赵想,现在正主来了可不得尴尬嘛!

三人面面相觑,有些担心他们刚才的话让赵想听了去。

“嗯。”

赵想点了点头,觉得对方这话问得有些多余。他要不是来磨东西,没事往磨房凑什么?

不过他也没给他们难堪,即使刚才他们还背着自己说话。

赵想的听力很好,老远就隐约听到他们是在说自己。

不过他不在乎,无人不被人说。

就算是后世的红票子,还会被人嫌弃了。

所以赵想认为,不被人说的人这世上根本没有。只要他们不舞到自己这个正主前,赵想就当不知道。

所以他安静站在一旁,等待轮到自己磨玉米。

这一等就等了个把小时,前面三人才磨好。

赵想把十斤玉米递给赵前。

“哼。”

赵前接过玉米,冷哼了一声。

“麻烦磨细一点,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要吃软一点。”

赵想对赵偷子叮嘱道。

至于赵前的态度,他直接无视了。

“你……”被无视的赵前指着赵想,想骂人又不敢。

“不要生气,不要生气。赶紧干活,又有人来了。”

赵偷子现在每天都累到不行,在这里是一点懒也偷不到。

不过他还好,他只需要推一个月的磨就行了,赵前一家还要坚持好久呢!更别说他一家还要挑粪去给水稻增肥,因此只有赵前每天来磨房推磨。不过每天会有一个人来帮赵前,劳动力肯定不行,都是家中的孩子。

今天帮忙的是赵家老宅的大孙女,比赵立国都要大上一岁,明后年就要出嫁了。

“爷爷,我开始放玉米了。”

赵雪花把玉米放进磨中,赵前和赵偷子两个推着木头架子开始磨玉米。

为了不那么累,要顺着磨一口气推着走,因此放玉米时石磨也不能停下来。

因此赵雪花就得找准机会,在石磨洞口的玉米下去后放新的玉米进去。

赵想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推磨。

帮忙?那不可能,他不嘲笑就是教养好了。

至于原主的大堂姐,他们因为年纪关系没见过几次,再加上她是大房的大姑娘,在家里仅次于赵大狗子的受宠。

这一次要不是赵前受罚,她也不会出来帮忙。

赵雪花在帮忙放玉米的同时,悄悄抬眼打量着赵想。

这个堂弟长相确实是老赵家最好的,甚至是整个赵家村都找不到比赵想还要出色的男子了。

之前听母亲说这个堂弟被许多人盯上,想给他说亲。就算年纪小不能结婚,但是可以定亲啊!

只是赵家人拒绝了,理由是赵想年纪太小,等到他成年后再说亲也不迟。

赵雪花作为家中的大姑娘,到了出嫁的年纪,她的婚事肯定是不能由她做主的,哪怕她在老宅还挺受长辈们宠爱。

可她嫁人,是要为娘家或是兄弟们谋取利益的。

赵家老宅对她好,那得是有条件的。

一旦发现她不能为老宅创造利益,那么这份宠爱就会被收回去。

赵雪花作为赵大狗子的亲妹妹,长相自然不差。

家中打算利用她赚一笔聘礼,为赵大狗子和她弟弟说亲。

知道自己的未来不能由自己做主,赵雪花的性子有些懦弱,家里人让做什么就做干什么。

赵想不是没留意到她的打量,只是他假装不知道而已。

对于赵雪花,原主不了解,他当然也不了解了。

不过原主留下的记忆是他重生后的记忆,嫁的人家因为赵家要的钱太多,对赵雪花不是很好。

可是他看过小说,所以赵想是知道这位前堂姐未来的命运。

不能说好吧,也不能说不好。

原书中写因为性子软,在婆家有些受欺负。但是她未来的孩子很疼这个母亲,年老的时候被儿女接到身边奉养,最后安享晚年吧!

哦,那个时候的原主已经死了,他留下的记忆也只在赵雪花出嫁后没几年。

因为老宅和老赵家的关系,赵雪花这个在原文中不起眼的角色,也得了几句话。

这也算不错了,嫁的男人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儿女们都还不错。

赵想没好心提醒赵雪花,因为他不想被老宅的人赖上。

赵前这一脉都很自私自利,出了赵雪花这么个稀缺物种已经很难了,不可能再出第二个。

就连原主也不是什么好人,所以赵想不会主动为自己引来麻烦。

而且他从书中得知,赵雪花的日子虽然算不上好,但是也不能说差,只要她平时忍着点。等到儿女长大成人后,她的好日子就来了。

与其自己多事让她嫁一个不知道品性的,还不如让她继续走前世可以预见的道路,起码她老了后不会受苦。

有儿女子孙们的照顾,她晚年很幸福。

相比之下。老赵家一脉晚年好像都不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