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牛棚里的众人也借着火煮晚饭, 他们回来时天都黑了,自然不像村民那般可以借着外面的余光煮饭了。
这个时候村民都在吃饭,而他们才开始煮饭。
“咕咕。”
外面响起了鸟叫声。
“阿想来了。”
听到了暗号, 张百草站起来。
“快去接他。”
老人自然也听出来了,其他人也都是一脸笑意。
他们现在最开心的事就是赵想过来, 这个孩子给他们灰色的生活增添了一些其他颜色, 让他们抑郁的心情变得好起来。
“爷爷伯伯们,我来了。”
赵想背篓已经背到了张百草的背上。
“快过来坐,今天来得比平时晚些,可是遇上了什么事?”
老人刚才还在担心, 因为赵想只要不下雨, 晚上都会来牛棚跟大家学习。
平时早就来的人, 却没有准时出现, 他自然会担心了。
“我要出门时,村里有人来家里借粮。”
赵想说起这事,脸上尽是无奈。
中午爷爷借粮时,他就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怎么回事?”
大家一听顿时紧张起来。
赵家只有两老一少,如果有人对他们起了坏心思,赵家可没办法阻挡。“中午赵四大爷来家里借粮……”
赵想把情况跟大家说了,当然他说其他人边吃边听。
“晚上其他人知道了, 于是也有人跟风来借粮。”
赵想最后总结, 就是赵爷爷开口借粮,让其他人找到了机会上门。
“他们又不是赵四家断粮了, 怎么好意思开口的?”
赵老师皱眉,对赵家老少很是担心。
“能上门的, 都放下了脸皮,自是好意思了。”
赵想也不想恶意揣测大家, 可他们的行为确实如此。
明知道赵家只有老少,还是有人上门借粮。
赵四家是迫不得已,其他人就有些趁火打劫的意味了。
“那你们没借吧!”
老人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赵爷爷扛不住压力,把家里的存粮借了出去。
“没有,爷爷奶奶还是很清醒的。”
赵想摇头,他们不会因为抹不开面子,就把自家的存粮都借出去。
赵四那是没办法,他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对方一二十口人被饿死。
“爷爷说了,家里能借的已经都让赵四大爸家借走了,家里留下的一点,我们也要吃饭啊!”
赵想把赵爷爷的原话说了出来。
“这才对。就算要借,也要保证自己家人不受饿。”
老人放心了,赵家老人没被道德绑架住。
有些人是宁可饿着自己和家人,也要把粮食借出去换个好名声。
而赵家不需要啊,他家本身就是烈士家属,名声向来在村子里很好。
其他人也不敢太过逼迫赵家老两口,一旦把人惹急了,跑到镇上哭诉,最后倒霉的只会是大家。
赵想拿起课本复习,等赵老师他们吃完再跟大家学习。
知道赵家没事,大家吃饭的情绪变得轻快起来。
“阿想的厨艺越来越好了。”
大家一吃就吃出了是赵想的手艺,和赵奶奶肯定是有差距的,人家毕竟是煮了几十年饭的人。
赵想的手艺也不错,只是现在什么都缺,让他发挥不出来。
和赵奶奶什么条件都能煮出好吃的饭菜相比,赵想还是差了一点,他太依赖各种调料了。
不过他手艺确实不错,起码村子里大部分人都要好。
“阿想。”
老人突然叫了赵想一声。
“爷爷?”
赵想抬头看向他。
“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
老人说完又变得沉默起来。
“是。”
赵想眨了眨眼睛,答应下来。
对老人的话没有怀疑,甚至都没有主动询问。
毕竟高考已经停了好多年,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工农大学的学生,成绩是不要想了,大多数都是推荐上去的。
里面有真材实料的很少,就别指望他们了。
赵想没问老人高考是不是要恢复,因为他知道明年就会恢复。
恢复高考后第一次高考是七七年进行的,现在才七五年,过两年他也才十五岁,到时年纪还小就不去了。
不过第二次他可以去试试,与第一次只隔了半年,但是他年纪也大一岁了,到时再去考也不算太出格。
虽然他觉得自己考上一个普通的大学问题应该不大,但是他想考到首都最好的大学去。
那么他就得再多学学,而且他还有个担心,就是他不知道考上大学后,爷爷奶奶怎么办?
把两位老人放在老家,他实在是不放心。
年纪大了随时都有危险,他学医术也是为了他们。
而他上大学肯定要离开家乡的,这就得和爷爷奶奶分开,赵想是不愿意的。
可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年纪太小了,读书国家给的那点补贴也就刚够他吃的。
赵想头痛,他得想办法挣钱,这样才好带着爷爷奶奶一起离开赵家村。
“你在担心什么?”
张百草坐在徒弟的身边,见他学习有点走神,忍不住问道。
“师父,我要是上大学,爷爷奶奶怎么办?”有事问师父,他还是个孩子呢!
“可以带他们一起。”
张百草从没想过自家徒弟考不上大学,他觉得以他徒弟的聪明和努力,考上首都的大学还是很容易的。
“可是我年纪太小了,手上也没有钱,带着爷爷奶奶怎么活?”
赵想不由得多想了些,在老家还有地种,也有粮食吃。
而在城里什么都靠买,爷爷奶奶手上是有点钱,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
“别担心,我有首都有房子。等我们回去,房子就会还回来的。”
张百草跟在老人身边,多少知道一点信息,他根本不担心自家的房子回不来。
“到时候你们祖孙三人就住在师父家,师父家很大,完全住得下。”
张百草拍着胸脯跟徒弟保证。
“这不是住不信得下的问题,爷爷奶奶不会答应的。”
赵想摇头。
在赵爷爷和赵奶奶的认知里,这徒弟住在师父家还说得过去,徒弟的家人却不能这么干。
难不成最后还是要让他们留在老家吗?
赵想还没考大学就已经开始头痛起来了,他和其他人一样,从没担心过自己考不上大学这件事。他不是自大,而是对自己有信心。
钱老和赵老家哪怕好多年没教过学习,眼力界还在那里。
赵想的学习进度,让他们叹为观止。
他们能感觉得出来,赵想不是多天才的学生,可他的学习进度一点也不比天才慢。
“……”
每当他被两位老师夸奖时,赵想心里都很虚。
他这是老黄瓜刷漆——装嫩呢!
虽然他大学几年,好多知识都忘记得差不多了。可是当他再学习时,埋在记忆深处的知识渐渐复苏,于是这学习进度自然就加快了。
有些东西如果一直没有人提,那渐渐地就完全忘记了。可是当你再次学习的时候,死去的记忆就活了过来。
再加上赵想的记忆力变好,他学习起来自是事半功倍了。
赵想从没想立天才的人设,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所以在学习时他从不偷懒,一步一个脚印和大家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又和张百草学习医术。
“别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
老人在赵想要离开时突然说道。
“嗯,谢谢爷爷,我不担心。”
赵想回头朝他一笑。
他不知道老人的身份,也不知道他收到了什么消息,但他知道大势。
哪怕是小说,女主也无法改变大势。
细节虽然有一些出入,可大势不能改,该发生的事最后还是会发生。
赵想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家人远离女主,不让她影响到家人的运势。
其实看小说就能发现,女主只能改变她身边人的运势,对其他人影响不大。
那些被吸走气运的人,都是主动和女主亲近,自然他们的气运流失得也就快了。
就像是他们和女主签了一份自己不知道的合约,他们亲近女主,就代表了他们答应女主吸取自己的气运。
至于气运被吸干后有什么下场,他们就不需要知道了。
不过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讨厌和警惕女主。
当然不止女主,还有男主。只是他能影响到的人比女主要少,大多数都是和他有血缘关系的人,比如原主。
而赵想不是原主,他不会让老赵家的人吸自己的血。
为了不被老赵家缠上,赵想才想着远离老家,去一个他们永远也找不到的地方上学上班。
赵想的想法大家都不知道,都以为他被老赵家欺负是因为性格老实。
实际上赵想暗地里已经想着,在自己离开后怎么报复老赵家了,他吃过的亏肯定要收利息的。
回家后还是有原来一样,赵想打理了一下自己,便躺在床上睡觉。
天气渐暖,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天黑的时间也比冬天要迟了。
赵想看着今天的天气不错,打算去竹林里挖些笋子回来。
笋子可以做干笋,冬天用来炖汤或是炒着吃都可以。
咔嚓。
脚踩在笋壳上,发出了响亮的声音。
赵想没管,他今天又不是来找笋壳的。去年找的笋壳让赵奶奶做成了好多鞋底,今年都够用了。
赵想放下背篓,拿起锄头把一根长出来的笋子挖断。
现在挖笋比冬天好找,因为不需要找裂缝,笋子长出了地面。
刨开一点笋下面的土,对着笋根挖了下去。
咔,笋子被挖断了。
拿小刀把笋子外面的壳剥掉,一根白嫩的笋子就这样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笋子扔进背篓,赵想提着它继续找笋、挖笋。
一个上午,赵想挖了两背篓笋子。回家把大铁锅烧了起来,笋子一边切成片,一边扔进锅里。
这种笋子味发苦,要焯水才能去掉苦味。
焯好水用盆泡起来,要换上几次水,明天再捞起来晾干。
等晒干后,上好的笋干就做好了。
赵想没想到自己穿越后,倒成了干活小能手。
原来都是在网上买着吃的,现在自己都会做。
其实做笋干很简单,就是又切又煮又泡又晒,看着有点麻烦而已。
家里不缺簸箕,现在是春天他又没制药,家中原来晒药的簸箕都空着,把上面的灰抹干净,用来晒笋干再好不过了。
原来晒药的架子上面摆着笋干,路过的村民见了很好奇。
因为竹笋发苦,他们这里的人都没想过要吃笋子。
“阿想,这笋子不是苦的吗?你怎么还晒这么多?”
一村民见了,以为赵家日子困难到连苦苦的笋子都要吃的地步,心中有些唏嘘。
看来不是谁都有好日子过的,赵家也是一样。
“大爷,这笋子只要煮一下,再泡上半天水就不会苦了。”
赵想没想瞒着,他们这里不缺竹子,这笋子自然更不会缺了。
而且多一样吃的,大家就能多吃一点食物。饿肚子的感觉真的很不好,赵想和他们也没什么深仇大恨啊,没必要隐瞒竹笋这件事。
他一个人,也不可能把全村的笋子都挖了吧!赵想不是这样的人,他也干不出这样的事。
“真的吗?那我回去试试。”
对方本来是去挖野菜的,听赵想这么一说,立即转身回家挖笋子去,野菜也不挖了。
这笋子比挖野菜方便多了。
主要是笋子没什么消耗,而且还能晒干存放,这样冬天也能多一样食物可以吃了。
先不管这笋子吃多了会不会对身体有坏处,在这个人都吃不饱的年代,先填饱肚子才是大家最看得的事。
就算有什么不好的后果,那也得等大家吃饱肚子后再来考虑。
有了一个人知道,那么很快整个村子都知道了。
大家跑来赵家看过赵想晒笋,又问了他一些细节,于是一群人干完活也不休息,直接拉着家人去挖笋子。
给赵想看得一愣一愣的,他以为人人都知道的事,原来大家都不知道吗?
拿起一干半干的笋子,赵想有些怀疑。
好像确实不知道,他要不是在上大学时同学告诉他,赵想也不会知道原来笋子发苦要先煮,煮完还要泡才能去除苦味啊!
他们这里本来也没人吃笋子,自然没人发现这个秘诀了。
幸好赵想没有私心,大家问他都说了。
赵想没和大家抢笋子,他已经挖了两背篓,可以吃好久了。
中午他就炒了一个笋片,半根笋子,炒了一大盘。
至于要送给师父他们的,晚上再炒。
“阿想啊!”
村支书找上门来。
“支书爷爷坐。”
赵想从屋里搬了一个长凳子出来摆在屋檐下。
“不用了,我就过来跟你说两句话。”
支书拿着烟斗却没抽,而是直直地看着赵想。
“支书爷爷想说什么?我最近也没上山抓野兔,总不能还有人去告我的状吧?”
赵想还以为他又犯什么事了呢!
“那倒没有,还没到那地步。”
村支书听了他的话后失笑,瞧把孩子吓得。
“最近你很乖,布置给你的任务都有好好完成,过段时间就要收麦子,到时你去帮助,支书爷爷给你记工分。”
村支书说到这里又笑了。
“哈哈,今天来找你,是为了感谢你教大家怎么吃笋子。”
村支书拿出烟叶子圈了起来。
“啊?原来是这个事啊!没人举报我,那我就放心了。”
赵想挠了下头,不是告他状就好。
有时候他也挺无奈的,可能是大家都过得不怎么样,所以村子里好多人都见不得别人过得好。
“嗯,只有这件事。有了你的方法,大家又多了一个可以吃的食物,这可是大喜事啊!”
村支书脸上的笑容都比往常要深了。
“我也是偶然之下在书上看到的,我不知道大家不知道。”
这件事也是赵想的忽视,他以为的常识,结果在赵家村根本不是常识。甚至可能在他们这一片都不是常识,所以他们这里的竹子很多,但是真的没有人吃竹笋。
“没关系,现在不是都知道了吗?”
村支书倒是看得很开,在赵想说之前,谁也没想到这个方法啊!
虽然会费些水和柴火,但是大家都不介意。
多一种食物可吃,就代表家里人少饿一点。
“我们守着一大片竹林,里面有这么多吃的都不知道,本身就是我自己的问题嘛!阿想你别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回头我和你村长爷爷商量,奖励你五十个工分。”
村支书想到赵想对村子里贡献,要不是怕奖励太多村民有意见,都他想奖励赵想几百个工分了。
“谢谢村长爷爷。”
赵想没有拒绝,他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得的。对于自己该得的东西,赵想是不会把它往外推的。
“这就是对了,以后有什么事可以找我,或者找你村长爷爷也是一样。”
村支书虽然有私心,但是他大部分还是为村子好,对村民也不错。
如果不是他和村长做事比较公平,大家也不会推他们上位。
赵想送走村支书,把家里收拾一下就开始煮饭。
家里的腊肉也快吃完了,想着最近几个月攒的肉票,打算抽个时间去镇上赶场,顺便割点新鲜肉回来吃。
过年时村子里分的那点猪肉早就吃完了,他们村养的猪少,除了上交给国家的,剩下的每个家庭只够分两斤。
两斤肉过年全造了,赵家没留。
主要是新鲜肉不好留,如果用盐腌起来,那就成咸腊肉了,没必要真没必要。
过年吃的红烧肉就是用它做的,所以一顿就解决了。
顺便看看有没有板油,家里的猪油也吃得差不多了。
他们这里一般是猪油和菜籽油混着吃。
炒菜一般用猪油,这样比较香。
菜籽油用来炼红油,吃面凉拌少不了。
这么一想,他明天得早点去,要知道板油可是很抢手的,晚一点就没了。
赵想还把明天要买的东西用笔写下来,列在最前面的就是板油和猪肉。
“阿想明天要去赶场?也对,阿想来咱家这么久,还没去赶过场呢!”
赵奶奶突然想起,就连过年那一次赶场,赵想在家里收拾都没去成。
“对,所以爷爷奶奶有什么需要买的东西吗?告诉我,我记下来明天好买。”
赵想拿出纸笔,看着两位老人。
“那就看看能不能买到板油吧,家里的猪油快吃完了。”
赵奶奶最先说。
“这个我记下了,奶奶换一个吧!”
赵想说道。
“那猪肉?”
“也有了。”
“那就给我买一些线吧,家里的线快用完了。”
“做鞋子的麻线吗?”
“对,还有你的药也快喝完了,得再捡几副回来。”
“记住了,还有吗奶奶?”
“没有了。”
“那爷爷呢?”
“看有没有人卖叶子烟的,有的话给我买一点回来。”
赵爷爷说道,他自己种的都抽完了。
“好,我看看。”
镇上也就赶场的时候可以自由买卖一点东西,不过都是农家自家种的,大多数还是要去供销社买。
“其他的没有了。”
赵爷爷觉得家里啥都有,他不缺吃不缺穿的,没必要乱花钱。
“那行吧!”
赵想也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决定自己看着办!
最近他又攒了一点钱,看到有什么适合爷爷奶奶的买了回来送给他们。
次日一早,赵想起来吃了一碗红苕饭,就背着背篓去赶场了。
村子里也有人赶场,赵爷爷求对方带着赵想一起去。
“行,幺爷爷你把人交给我,我保证把人给你完完整整带回来。”
赵爷爷求的是村子里年轻人,对方比赵想大几岁,但是性子憨厚老实,赵爷爷一说就答应了下来。
“谢谢核桃哥。”
赵想跟年轻人道谢。
乡下孩子的名字就是这么随意,赵核桃生下来时,正好家里的核桃熟了,于是他爹给他取名核桃。
相比赵大狗子这样的名字,其实核桃这个名字也不错的对吧?
“不用谢,等下你跟着我走就行了。回头赶完场在桥上等,然后我们再一起回家。”
赵核桃去镇上也有事,所以不能一直和赵想在一起,便约好在桥头上等。
谁先办完事就谁先在那里等,毕竟现在没有手机无法联系,只能靠这样的笨办法了。
“好。”
两人就这样约好了。
“爷爷,我去赶场了,你回去吧!”
赵想转身和赵爷爷说道。
“好,早点回家,我和你奶等你回来吃午饭。”
赵爷爷拍了拍大孙子的肩膀。
“好。”
赵想点了点头,等赵爷爷离开后,也和族兄赵核桃往镇上走。
“小想,你在幺爷爷家怎么样?还好吧!”
赵核桃知道原主以前在老赵家的生活,可怜这个年纪还小的族弟,忍不住关心问了起来。
“好,爷爷奶奶对我很好,谢谢核桃哥关心。”
赵想听出了他语气中的关心,脸上带着温柔的微笑。
“那就好。”
赵核桃问完突然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默。
主要是他们这对族兄弟平时没怎么相处过,原主根本没时间和村子里的人相处,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干活。
因此原主的话很少,少到都快成哑巴了。
而赵想的话也不是很多,主要是他面对不熟悉的人时就不爱说话,如此一来两人一路上就开始说了几句话,后面都是沉默。
静静走到镇上,此时镇上已经有很多人了。
他们镇是一四七当场,农家有多余的东西可以拿到场上买卖,但仅限于农副产品。
不过这个年代什么东西都缺,市场上卖的东西大差不差,不是一些粮食就是一些蔬菜,连水果都很少见。
赵想看到了枇杷,走过去一问,五分钱一斤。不算贵,要知道苹果也才一角钱一斤呢!他们这里也不产苹果,因此苹果比别的水果要贵上一些。
现在还是春天,别的水果比较少见,枇杷五分钱一斤确实是良心价了,所以赵想花了两角钱称了四斤。
“给小伙子,这是你的枇杷。”
卖枇杷的老人把称打得高高的,四斤枇杷一两没少不说,还多给了二两。
“你是第一个买枇杷的人,这多出来的是我送你的。”
老人把两角钱放进包里,两角钱不算多,可也没有人买。
直到赵想第一个买,还买了四斤。也许是赵想带来了好运,在他买过后立即有第二个人过来买枇杷。
枇杷是他们这里的常见水果,好多人家的家里都有种,因此卖枇杷的不止这一家,市场上还有其他人也在卖。
五分钱一斤不贵,却还是有很多人不舍得花这个钱。
赵想觉得亏什么也不能亏自己的胃,因此他愿意花钱买吃的。
他自己攒了几块钱,除了枇杷,他还买了酱油、醋,还去肉铺买了一边板油,又割了两斤肥肉一斤五花肉,还有几根筒子骨。
最主要的肉食买完,赵想就去供销社,买了奶奶要的线。然后又转了一圈,终于找到了卖叶子烟的人,给爷爷买了一捆叶子烟。
除此之外,他又买了一些生活用品,比如说牙膏牙刷,香皂、肥皂等。
直到把自己身上的七八块钱都用光,赵想的背篓也装满了。
眨了眨眼,虽然他今天的成果很斐然,但是同样他的兜也变得比脸还干净了。
要是让爷爷奶奶知道,回头又该骂他了。
幸好药钱是奶奶另外给他的,不然今天还没钱买药了。
赵想有些心虚地往药房走去,把奶奶给他的钱拿出来拣了一个月的药,最后才往桥头走去。
“小想。”
赵核桃早早办完事在桥头等人。
“核桃哥。”
赵想看到人,从背篓里摸了两个枇杷出来递给他。
“给。”
“哇,你还买了枇杷啊,这东西在咱们村有好几户家人有种,不过都不是很大很甜。其他人家种的也多是樱桃和橘子,要不然就是核桃和李子,桃子只有两家的好吃。”
赵核桃从小在村子里长大,又不像原主一直待在家里干活,因此对于村子里每家每户的水果那叫一个门清啊!
谁家的好吃,谁家的不好吃,问他就对了。
“我家有杏子,过一阵子就可以吃了。”
赵想家种的是杏子,就在房子后面。还是奶奶告诉他的,过一阵子杏子就熟了,奶奶让他多盯着点,免得被别的孩子偷偷摘去吃了。
“那感情好,过阵子吃杏子了,我就去你家,到时别把我打出来哈。”
赵核桃脸上开着灿烂的笑容,路过的人见了忍不住露出会心一笑。
遇上开朗的人,只要不是心里阴暗的,谁不喜欢呢!
“不会的,你来我摘给你吃。”
赵想觉得赵核桃这种性格的人,以后肯定能混得不错。
“嘿嘿,到时不用你提醒,我一定去。”
赵核桃觉得这个族弟性格真是不错,现在请自己吃枇杷,未来还要请自己吃杏子,心头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族兄弟二人说着,一边往镇外走去。
“小想你今天买了好多东西,等下我帮你背一段路。”
赵核桃来镇上是看望姐姐,姐姐嫁给了镇上的人,最近怀了孩子,因此每个星期家里都有人来看望女儿和姐姐。
“好。”
赵想没有拒绝,等回到村子里,他送一些枇杷给赵核桃当谢礼。
“说起来,我还没见过哪家的孩子来镇上,不买糖果全买一些家里需要的生活用品呢!”
赵想的背篓没有遮盖,很容易就被赵核桃看清楚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糖贵,枇杷便宜。”
一斤糖要好几角一斤,他都可以买好几斤枇杷了。
“说得也是哈。”
赵核桃一想也对,一斤糖的物价,赵想能买好几斤水果了。而且小孩子糖吃多了会烂牙,但是水果不会。
水果老人也适合吃,而且枇杷还有润肺治咳的效果,也许这才是赵想买枇杷的原因吧!
“糖,老人不适合多吃。”
赵想解释,虽然这个年代的人都缺糖,可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他不敢给他们吃糖。水果就很合适,里面有糖分,但又不像糖的甜度那么高。
“原来如此。”
对赵想的话赵核桃没有怀疑,他们村子里唯一自学医术的孩子,大家对他的信任度还挺高的。
因为赵想自学成才,大家甚至对他说的话都深信不疑。
“前面有人。”
赵核桃走在前面,赵想跟在他后面,因个头原因,对前方的情况看不见。
“有人很正常啊,今天当场。”
赵想觉得这个族兄的话有些奇怪,当场天路上遇到人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平时走在路上也会遇见人啊!族兄的反应有些大惊小怪了。
“不是,我是说路上躺着一个人。”
赵核桃侧身,指着前方跟赵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