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狼狈逃窜,堪堪躲过纽约警察追捕,避过了看守所半月游的遭遇。
莫里亚蒂却没有就此放弃打劫捕梦社的计划。
他已经死了两个手下,也已经被狗追了一路,更要抢夺足够的钱财,开启缔造“犯罪界的拿破仑”的宏伟篇章。
不能放弃,否则之前苦都白吃了。
月沉日升。
1月9日,莫里亚蒂不顾身体疲惫,继续跟踪诺斯克。
他有预感,这个富商之子就是解开捕梦社谜团的重要突破口。
在查证捕梦社首领前,要避免打草惊蛇。
不然的话,他才不会费神费力地尾随监视,而是直接绑了诺斯克逼供。
今天,诺斯克去接了莉莉,两人一起去看雕塑展。
莫里亚蒂没选择再次随机敲人闷棍抢票,而是去售票处,自掏腰包买了一张。
今天,他先去打探了警方夜袭黑熊剧院的起因,居然是被他抢票那个小子搞的虚假举报。
这个原因让莫里亚蒂顿觉后背剧痛。
他曾经向纽约警方虚假举报黑市安全套的售卖现状,他也抢了年轻人的演出票,回旋镖竟是来得这样快,把他后背都扎出血坑了。
今天不想节外生枝,还是自己买票入场。
进入展馆,与诺斯克保持了一定距离,着重观察这人对哪些作品感兴趣。
雕塑展一共三层楼,以“人”为主题。
莉莉对此兴趣不大,只为维持与诺斯克家的友好往来,她才来陪同看展。
面上不显,她的心里其实藏着一件事。
在六天前的晚宴上,在表哥莱蒙的别墅卫生间,捡到一只未使用的粉色外包装安全套,那东西是谁的?
虽然在纽约使用安全套犯法,人们还是会偷摸着购买使用,但都很小心地不让外人发现。
卫生间的那一只是哪位客人不小心掉下的吗?
或是当夜闯入别墅的浣熊偷窃的?还是存在什么栽赃陷害的陷阱?
这些问题,她不好意思向莱蒙询问。
当场把安全套冲入马桶下水道毁去了不安因素,但疑惑在心底盘旋久久不散,反而令她更加不安起来。
莉莉想找人探讨,但身在纽约,她几乎找不到可以信赖的人。
母亲不可靠,也无法把这些话讲给兰格一家听。思来想去,只有一个人令她心安——想去柏树街找莫伦。
昨天接到莫伦的回帖,同意了她与莱蒙登门道谢。
莉莉当然希望尽快见面,无奈她先应承了陪同诺斯克看雕塑展,又要配合表格莱蒙的行程,只能把登门道谢时间定在了后天下午。
‘1月10日。’
莉莉在心里默念着日期。
诺斯克不在意女伴的沉默,他的话也不多,从一座雕像走到另一座雕像。
偶尔发表一两句观点,对这样的展览似乎也谈不上多少热切地喜欢。
直到来到作品「三」的面前。
诺斯克双脚定在雕塑前,瞳孔蓦地放大,双手紧紧贴着裤腿,手指不自觉地捏紧裤腿。
面前的雕塑是三口敞开的棺材。
从左到右,棺材里分别躺着一具人形骷髅,一个赤裸丰满的女人与一团完全漆黑的火焰。
骷髅、女人与火焰都是以石膏制作,在一旁的介绍牌上还写着「致敬汉斯梅姆林」。
“太美了!”
诺斯克忍不住发出感叹,他的眼睛死死盯着棺材,一眨也不眨。
莉莉看了一眼雕塑。
骷髅、女人与火焰的细节都制作得逼真,再真却也能一眼看出是石膏材质。
这件作品的艺术性在哪里?
哪怕第一眼没看出来,但介绍板上的画家名字让她产生了联想。
汉斯梅姆林,文艺复兴时期的荷兰画家。
他因为细致入微的宗教风格画作出名,也很善于肖像画。
他的作品《尘世虚荣与神圣救赎三联画》,它分为正反两面。
画作的正面,中间画着裸体女人手持镜子,左右分别画了骷髅与地狱之火在熊熊燃烧。
眼前的三口棺材雕塑说是致敬汉斯梅姆林,就该是取材于《尘世虚荣与神圣救赎三联画(正面)》。
莉莉对那幅油画没什么感觉,对棺材里的雕塑更没感觉,这些给不了她设计服装的灵感。
诺斯克却是深深着迷了。
他不满足于站立观赏,而是弯腰更近距离地观看。
莉莉瞧着诺斯克的一反常态,他是恨不得一起躺到棺材里,才能足够接近喜欢的雕塑作品。
诺斯克不由激动地说:
“它真的太美了!生与死、善与恶的强烈对比,在三口棺材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这样充满魅力的艺术品,我都想把她买下来。”
本次雕塑展是展出当代艺术品,部分展品可供出售。
诺斯克匆忙交代莉莉:
“您随意,我去问问主办方,这件作品是否已经有人订购。”
莉莉眼看诺斯克飞也似的冲向展厅服务生。她无奈地抿唇,至于这样的爱不释手吗?
莉莉劝说自己不必大惊小怪。
某些去意大利佛罗伦萨观赏大卫雕像的游客,激动到痛哭流涕,甚至是当场晕厥,著名作家司汤达也不例外。
诺斯克至少没有立刻晕倒在雕塑棺材里,他还算是有智的艺术品爱好者吧?
诺斯克很快回来,笑意满满地说:“搞定!明天我就能把这具雕塑运回家!走吧,我们继续去看其他作品,找找有没有别的好东西。”
“祝贺您如愿以偿。”
莉莉不欣赏棺材雕塑,但还是礼仪性地恭喜了诺斯克。
同一个展厅的角落,莫里亚蒂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等诺斯克与莉莉走远,他走到了名为「三」的棺材雕塑群前。
中间的那口棺材,躺了一具不着寸缕的女人雕像,就像是一具刚刚死亡的女人尸体。
对着棺中的雕像造型,联想昨夜的《挖心人》演出。
昨夜《挖心人》剧情中,男主角是变态凶手。不论男女老少,他的猎杀标准是‘那个人看起来心脏很好吃’。
莫里亚蒂望向诺斯克的背影,若有所思。
这个有钱人在贫民窟的剧院外驻足发愣,他是强烈渴望看一场挖心表演吗?
他对三口棺材雕塑的格外偏好,是喜好雕塑群展示出生与死强烈对比的艺术性?还是仅仅聚焦于那具宛如新鲜尸体的女人雕像?
莫里亚蒂嗅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气味。
有种变态的性偏好,爱你只爱你的尸体,爱你的尸体爱到把它吃下去。
如果把棺材雕塑换成真的尸体,是否会让诺斯克欣喜发狂?
*
*
落日熔金,云舒霞卷。
两辆马车驶入温泉小镇。
下车,习习晚风迎面吹来,携带着一股温润水汽。
这片土地有着与众不同的冬日气息。
不再是严酷肃杀,而是散发着温泉水浸润后的暖意融融。
这次,莫伦捎上女佣桑娅同行。
算是一半的员工福利,让桑娅尽情免费体验纽约州著名水疗胜地的泉水疗愈。
之所以是一半的福利,因为莫伦在买单全包女佣的温泉账单时,也给了桑娅一个小任务。
她不是放空脑袋来度假,还要留心温泉小镇的安全套使用情况。
被雪人藏尸的卡基,他的死亡中仍有谜团尚未解开。
比如他带去纽约的避孕套现货,价值一千美元,消失不见了。
在度假胜地,情侣出行是常态,安全套的销量高于普通居住区。这批货会被凶手转移到温泉小镇销赃吗?
桑娅为人灵活,不仅要她打听本次入住的「维多利亚温泉酒店」情况,也要她与镇上的其他家政服务员多多交流,套话其他旅店的安全套使用状况。
在离开纽约前,莫伦将卡基太太提供的新货样品让桑娅仔细观察。
从改版的外包装粉色小纸袋,到采用改良工艺的橡胶套,包括套口的系带绣花细节都瞧得一清二楚。
「幸福小雨衣」的新版本安全套尚未上市销售,如果在别处看到它的痕迹,就与凶手有关联。
如今,人们没有把避孕套作为一次性物品使用的概念。
对它的耐用标准也包括了要经得住反复洗涤,以供多次使用。
论上,酒店的洗衣房或晾晒间内,可以看到待清洗或待晾干的安全套。
不过,纽约有安全套禁令,不知与纽约同在一个州内的温泉小镇是怎么应对这项法案?
莫伦也不清楚此行能否查到相关线索,但走过路过顺手调查。
把桑娅捎上同行毫不费力,也让她有机会享受纽约州温泉。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入夜。
莫伦与麦考夫先前往当地特色餐厅。
晚餐吃了七分饱,绕着小镇一圈。散步消食,再回旅店泡温泉。
两人并非毫无目标地闲逛,需要去瞧一瞧『舒适马具私人定制』店铺的营业时间。
等店铺开门,去打听被炸粪坑牵连的后续,店铺是否了解另一位被马粪淋头的编剧阿仕顿获得了多少赔偿?
只见招牌上写了:
每逢三、五、六营业,10:00~17:00。
对比起纽约的分店仅有每周日开门接受订单,这家总店的经营时长是增加了一些。
却也不是每天开门做生意,老板看起来一点也不缺钱的样子。
回到酒店,询问服务生是否知道同镇马具定制店铺的详情?
服务生知道得不多,仅仅听说这家私人定制店铺出售高价马具。
老板似乎来自纽约,雇用了当地人康纳路易做总店经。
店铺每周开门三天,说是为了确保每位顾客的定制商品都能被精致制作,所以限制了接单数量。
这是类似奢侈品定制。
莫伦准备明天上午去瞧瞧,店铺里的商品能卖出多高的价格,又凭什么卖得贵。
*
*
1月9日,桑娅浑身轻松地醒来。
她伸了一个懒腰。
昨晚泡温泉的感觉真不错,每个毛孔都放松了,这一晚睡觉更香。
她没忘了自己的任务。
早餐后,前往了酒店的洗衣房。
今天不用立刻清洗烘干海勒小姐昨日换下的衣服,那是回到纽约的工作。
不过,她可以打着清洗工作的旗号去洗衣房观察情况。
上午九点多,洗衣房里已有三位女佣。三人穿着酒店员工的工作服,正在一边洗衣服一边聊天。
“你们好。”
桑娅主动打招呼,“请问在这里洗衣服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圆脸妇人微笑说:“您是酒店住户,不用再付额外费用。可以自己洗,也可以交给我们来洗。
一般情况是24小时后,能来取清洗好的衣物。如果需要加急在两小时内快速干衣,要支付一笔炭火烘干费。”
“谢谢提醒。”
桑娅又问:“酒店提供哪几款洗衣皂?”
圆脸妇人报出一串名字,“您可以随意选择喜欢的使用。”
桑娅点头,已经顺势走到了水龙头附近,瞧着木架上的不同香皂。
她的眼角余光扫了一眼三人正在清洗的衣服。
其中一只小木盆放着男士内衣,以及一只系着红色丝带的待清洗避孕套。
好眼熟!
红色丝带上还绣着两只爱心。
这只避孕套,正是来自于卡基被害后,丢失的那批「幸福小雨衣」新货!
桑娅的心悬了起来。
又瞅了一眼,确保自己没有看错。
是他吗?
残忍地杀害卡基的凶手,此时此刻是不是也在这家温泉旅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