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蒙的豪华别墅位于百老汇附近。
四年前,他十八岁,从彼时的铁路富商手中买下这片地产,翻修扩建。
人们为别墅起了一个昵称『水晶别墅』。
因为莱蒙在后花园修了一座玻璃花房,形似缩小版的伦敦水晶宫。
富二代买房不稀奇,但老兰格在不经意中炫耀儿子的出色,表明那笔钱是莱蒙自主创业赚的。
莱蒙自幼聪慧,他进入大学深造的兴趣不大,读完教会学校就创立剧团搞演出。
从编剧、选角到舞台声效,他面面俱到,谁都夸一句年少有为。
1月2日,夜八点,『水晶别墅』灯火璀璨。
舞会开场,名流云集。
莫里亚蒂挽着福纳克夫人的手臂一起入场。
在水晶灯的照耀下,他染的一头金发闪闪发光,晃得人眼晕。足以让任何一只苍蝇避其锋芒,生怕被闪瞎了复眼。
福纳克夫人努力控制紧张心情,但忍不住靠近身边的男人。
第一次参加这种规模的宴会,太不适应,连转动脖子也略显僵硬。
想到今夜佩戴的钻石项链抵她一半的身价,她就浑身不自在,但又喜欢这件表嫂卡米拉送的圣诞礼物。
福纳克夫人低声说:“乔,今夜就拜托你多加观察。”
莫里亚蒂温柔地回应:“您放心,我会帮您好好把关的。”
今夜宴会的举办目的,莱蒙的原话是让表妹莉莉认识更多的纽约青年才俊。
福纳克夫人作为莉莉的母亲,当然会受邀参加。
她应在暗中观察适婚年龄的青年男性,为女儿提供一些建议,但现实状态让她很难进行性判断。
幸好,请了门罗先生一起来。
福纳克夫人为自己的先见之明感到高兴。
有门罗先生在场,她就能安心了,对方是这种宴会的常客。
五天前,差点闹出质疑门罗先生陪同别的追求对象观看爱情剧的乌龙。
经由门罗先生解释,才知道那次他是陪表妹与表妹夫三人一同观演。
福纳克夫人长了心眼,让女仆去「金色剧院」核实情况。
证实了门罗先生没有说谎话,12月26日的包厢里,是三位观众,两男一女。
近几天,她也没闲着,买了纽约有售的门罗先生插画书籍。
翻看书籍,确定门罗先生画得真好,特别是在几何图形上颇有艺术造诣。
又通过表嫂卡米拉的关系,打听绘画艺术圈的情况,确认乔门罗在英格兰小有名气。
用圈内人的话来说,门罗先生不爱名利,随心生活。他的插画数量不多,但每一幅都是艺术精品。
福纳克夫人获知这些消息越发安心。
乔门罗不求大富大贵,悠闲浪漫地过日子,这种生活态度是最适合她的爱人。在她年近五十岁时,能遇到想型伴侣,真是太幸运了。
莫里亚蒂不怕任何人查乔门罗的背景。
从门罗出生开始,每一步的人生经历都是真的。
只是要以二十七岁为分界线。
二十七岁以前的门罗,是土生土长的利兹市人,但他死在了一场见死不救中。
在那之后,莫里亚蒂取而代之。
为了掩人耳目,他塑造了“乔门罗”喜好旅行,不常回家的新形象。
莫里亚蒂没骗福纳克夫人,今夜他是要好好观察每个年轻才俊,否则怎么能选出被打劫对象。
话说回来,谁最像「捕梦社」的成员?
他看向纽约美男子的代表,莱蒙兰格就很可疑。
前天,莫里亚蒂独自去『兰格剧院』听了一场演出。
发现VIP包厢的隔墙有耳,是有人通过墙面机关在搞偷窥。
他佯装没有发现问题,心里却飞速推算起来。
所谓的莱蒙年少有为,那笔钱来得干净吗?是靠创办剧团来的,里面有洗钱的成分吗?
其实并不希望莱蒙是「捕梦社」一员,要说原因的话,可以有假话也能有真话。
说假话,像乔门罗这样善良的性格,怎么忍心看到追求对象福纳克夫人受伤,不愿她的亲人是罪犯。
说真话,莱蒙背靠兰格家。
如果他把捕梦社的巨额经费几道转手洗干净了,并入兰格家的资产中,对于想要速战速“劫”的人来说不是好事。
莫里蒂亚想中的“肥羊”是有一大笔黄金或珠宝,而非工业资产。
他希望抢劫现金去打造犯罪帝国,而不是逼停打压对方的生意去打造一个商业帝国,那就违背初衷了。
人,贵在不忘初心。
莫里亚蒂坚持着初心,认真观察这群纽约肥羊。
他先与福纳克夫人跳了两支舞,又端起酒杯在人群中穿梭起来。
另一头,莉莉挂着微笑。
今夜,在莱蒙的介绍她是兰格家的亲戚后,涌上了一波接一波的适婚年龄男士邀请她跳舞。
莉莉先后选择了三位合眼缘的男士,与他们跳起了华尔兹。
虽然没有立刻选择新未婚夫的打算,但多认识一些纽约商人,对服装设计师的职业规划没有坏处。
“我有这个荣幸与你共舞一曲吗?”
莱蒙瞄准了空档也来到表妹面前,弯腰发出邀请。
莉莉笑着同意,“当然,这也是我的荣幸”。
莱蒙带着莉莉一边慢悠悠地跳舞,一边询问她今夜的感受。
“刚才共舞的那几位,给你的感觉如何?你选的第三个人舞伴诺斯克,他家是做珠宝生意的,刚接触会认为他有些傲慢,等熟悉起来就能发现他的可靠。”
莉莉:“谢谢表哥组织了今夜宴会,大家都很好。诺斯克先生也很绅士,我完全没感到他的傲气。”
莱蒙笑了,“那我得谢谢他了,终于懂得给宴会主办方一些面子,不是冷着脸搞社交。”
莉莉也笑了笑,没法做更多评价。
她与金诺斯克只跳了一支舞,稍稍聊了几句。
诺斯克说喜欢看雕塑,客套地表示哪天一起看展览。而具体日期未定,也不一定有后续。
让莉莉评价的话,只能说诺斯克的舞步一般,步态不稳。
这点倒是侧面说明他为人高傲,真就是不经常跳舞。
莱蒙又微笑着说:
“放心,我不搞催婚那一套。你说没有近期结婚的计划,但多认识一些新朋友,对你的职业发展也有好处。高级定制的服装,客户群体面向有钱人。”
莉莉:“我明白,谢谢表哥关照。”
四天前,莱蒙准备发出宴会邀请帖。
莉莉在私下找上他,如实讲出来到纽约希望以赚钱为主的想法,她擅长制作服装,希望以此为职业。
莱蒙略惊讶,却丝毫不曾反对。哪怕表姑福纳克夫人持不看好的态度,没关系,他与父亲都支持。
元旦过后,宴会照办不误,让莉莉多认识纽约名流,不限男女。
莉莉感谢莱蒙的开明包容,为曾经猜忌表哥存在冷酷的一面而愧疚。
当时为什么会猜想莱蒙即使剥掉人的头皮,也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呢?
一曲终了。
莉莉暂离舞池,去往二楼走廊尽头的卫生间。
在走廊上,听到窗户下方传来匆匆跑步声与叫喊声。
“上帝啊,它到底是从哪里钻入别墅的?”
“在那里!”
“抓住它,这次别让它跑了。”
“注意点,别轻易开枪,避免吓到客人。”
莉莉好奇地走到窗户边,瞧了一眼户外雪地。
两个保镖拿着猎枪,另两个保镖拿着绳套,四人在追捕一只毛茸茸的浣熊。
借着路灯的光线,看到浣熊前爪拿着半块蛋糕,正往嘴里塞了。
原来是“惯偷”浣熊。
莉莉听过不少浣熊潜入人类住处偷盗食物的消息,对这种动物偷吃蛋糕是见怪不怪了。
没再管雪地上的抓捕,她打开卫生间的木门,一股寒风迎面吹来。
卫生间的窗户没关。
是谁打开的?
莉莉在地面看到一串动物爪子泥印,爪子尖尖细细,很可能是浣熊留下的。
她准备去通知佣人清扫地面,却在窗边墙角发现了一只正方形小纸袋。
粉红色的纸袋,边长五六厘米,隐隐散发着一股淡香。
袋口用胶水封住了,却从旁侧被撕裂了一道口子。
其中一面印着单词“幸福”,还印了两颗爱心图案。
这是什么?
莉莉撑开纸袋的裂口,往里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
里面装着一只未使用的避孕套。
她后知后觉地害羞到脸色发红,差点把小纸袋扔垃圾桶里,但又止住了动作。
听说纽约使用安全套犯法,让人发现这东西出现在莱蒙的别墅,会对表哥造成什么影响?
莉莉咬咬牙,自己去与表哥谈论这个话题,太奇怪了。
也不可能把安全套随身带走,索性把它扔到马桶中,直接按下了冲水按钮。把东西冲进下水道里毁尸灭迹。
等到水流声停,却又有些后悔。
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她没弄清楚是谁把未使用的避孕套带到了女性卫生间,就把东西给冲走了。
难道是浣熊顺手偷的东西?又是从哪里偷的?
*
*
又是天亮。
匹兹堡昨天发生了盗蛇团伙成员卢瑟、帕藤坠亡事件。
侦探所派人去往卢瑟遗言里的地点。如果搜查顺利,今夜能收到电报传信。
1月3日,上午九点,匹酒店套房的起居室。
莫伦与麦考夫吃完早餐,坐在沙发上继续翻阅昨夜未看完的侦探肖恩经办案件卷宗。
肖恩加入侦探社的三年间,从助到单独办案,一共经手过一百零一起案件。
由于多是跨州案件,耗费在路上的时间颇多。平均每个月处两三起案件,而所有案件中有二十一件未能告破。
麦考夫放下最后一本卷宗,“我这没有。”
莫伦也摇了摇头,“我这也没有。”
肖恩办的案子里,没有与诡异的人形雕像相关案件。
“所有记录在案的线索里,只有一起案子提到过梦。”
莫伦取出了1870年10月的卷宗,“那时,肖恩刚刚进入侦探社两个月。他还是助,参与调查牙科诊所老板弗雷德被杀案。”
麦考夫接过翻看。
这起案件没有告破,它发生在1870年的纽约。
被害人弗雷德,44岁,来自英国。
他时常往来英美之间,从美洲进口真人牙齿运到伦敦作为假牙原料。
1870年9月,他再次来美国进货。
十天后,9月30日上午,被清洁工发现死在了「芭芭拉旅舍」的后巷。那个旅舍就是弗雷德出差暂住的地方。
被捅了十三刀。心口一刀是致命伤,胸腹位置共十一刀,还有一刀在嘴上。
他的嘴巴被划开,嘴里的牙齿遭到过重力捶砸。
弗雷德的死状凄惨,现场留下的线索却不多。
法医尸检推测死亡时间在9月27日~28日。
现场没有发现凶器,当时纽约接连两天大雨,等清洁工报案时,很多线索都被冲毁了。
侦探社排查了与费雷德有利益、情感纠葛的人际关系网,但没人有作案时间。
之所以说此案与“梦”有关,被害人的妻子表示弗雷德在被害前的一个月,做噩梦的频率偏高。
总是梦到相似场景。他在梦里被蛇直接咬死,或他把蛇头砍下后,血淋淋的蛇头暴起咬了他一口。
弗雷德被杀与这种梦有关吗?
侦探社没能发现关联,这起案子最终成为悬案。
眼下,复盘侦探肖恩侦办的旧案,发现一个关联点。
麦考夫指向卷宗里的一行字。
“上面写,弗雷德从纽约进货,他的上家是「幸福牙科诊所」。这是雪人藏尸死者卡基以前经营的诊所。”
卡基在做安全套生产商前,做过牙齿猎人,也生产过假牙的橡胶承托架。
他与人合伙在纽约开设牙科诊所,但后来转而生产避孕套,把手里的股份卖掉,退出「幸福牙科诊所」。
更多情况,要等卡基太太回到芝加哥才能详谈。
莫伦:“时间差不多了,准备出发去拜访卡基太太。她与卡基六年前结婚,也许知道一些卡基与弗雷德的旧事。”
卡基太太艾尔带着孩子们回到佛州过圣诞。
在接到丈夫身亡的消息后,日夜兼程赶回芝加哥。
今天早餐时,托人传口信给侦探社。
她回来了,上午十点,在家里等待侦探前来调查。
*
十点整,莫伦与麦考夫在佣人的带路下,进入卡基的书房。
卡基太太的脸色苍白,非常憔悴。她还是努力微笑,招呼:“请坐。”
莫伦与麦考夫一边落座,一边扫视一圈。
书房墙面上挂着好几个小型相框。
却没有放照片,镜框玻璃片下是一只只正方形小纸袋。粉红、浅绿、鹅黄等各种颜色的小纸袋,上面印着单词“幸福”,还印着爱心图案。
这是「幸福小雨衣」牌安全套的不同型号。
卡基把它们当做照片墙,可见他对生产了这些安全套的自豪感。
卡基在12月23日带着两箱避孕套去纽约售卖时。
他的尸体被发现了,但至今不知价值一千美元的货物去了哪里。
莫伦看向卡基太太:“您好。有关您丈夫的被害,您有什么怀疑对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