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除了他,还有谁配?

"陛下,字典已成。"

洛青衣说着,轻轻找来一本厚厚的书册。

陈北芒翻开字典,只见每个字都按照笔画排列,旁边还标注着他特意要求的读音。

"叫几位老先生过来。"

不多时,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便来到了大殿。

他们是落霞城中的学者,平日里教书育人,在城中颇有威望。

"诸位请看。"陈北芒将字典递给他们,"这是朕新编的字典,诸位觉得如何?"

老者们翻看着字典,越看越是震惊。

"陛下,这...这实在是......"为首的赵翁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老朽从教几十载,还从未见过如此巧妙的编排方式。"

"是啊!"另一位老者也连连点头,"按笔画排列,查找极为方便。只是......"他指着字旁边的符号,"这些是什么?"

"这是朕新创的读音之法。"陈北芒从他手中接过字典,指着'天'字旁边的符号,"比如这个'天'字,我们将它拆成't'、'i'、'a'、'n'四个音。

将这四个音连起来读,便是'天'。"

说着,他一个音一个音地念给老者们听。

老者们面面相觑,神色惊异。

赵翁试着跟着读了一遍,顿时眼前一亮:"妙啊!当真是妙啊!只要记住这些音,不识字的百姓也能读书认字了。"

"这...这岂不是说......"

"正是。"陈北芒转过身来,"从今以后,读书不再是权贵子弟的专利。"

"陛下圣明!"赵翁激动得老泪纵横,"此举当真是利在千秋啊!"

"不过......"另一位姓王的老者犹豫道,"若是人人都能读书,那我等......"

"王先生多虑了。"陈北芒笑道,"百姓识字,只是基础。要想明理,还需先生们教导。"

"朕打算在城中设立学堂,就请诸位先生执教。至于束修......"

他看向诸位老者,"定在百姓能交得起的价格。朝廷每月另有俸禄赏赐。"

老者们闻言,皆是欣喜不已。

此时,洛青衣又端来一摞纸张。

"这是印好的字典样本。"她轻声道,"只需三百文一本。"

"三百文......"台下的老者们算了算,"一亩良田一年的收成,便能买上十来本了。"

"那还等什么?"陈北芒笑道,"便劳烦诸位先生,明日去各家各户走访。就说这是朝廷的政策,凡是适龄儿童,都要入学。"

"若是有贫困之家交不起束修的,让他们来见朕。"

话音刚落,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原来是消息传出,不少百姓已经聚集在殿外。他们纷纷高呼:"陛下圣明!"

"陛下......"洛青衣走到陈北芒身边,"这些百姓,都是当初追随您的。"

陈北芒走到殿外,看着跪倒一片的百姓,心中百感交集。

这些人,有的是当初追随他的将士家眷,有的是他一路走来救助过的灾民。

如今,他要让这些人的子女,都能读书识字,光耀门楣。

"都起来吧。"陈北芒望着众人,"朕既为帝,自当以社稷为重。"

"尔等放心,只要朕在位一日,落霞城的孩子,便都能读得起书!"

话音未落,震天的欢呼声便响彻云霄。

陈北芒转身看向殿内的诸位老者,"诸位,朕这便给你们开一份单子,把所需要的书册、笔墨纸砚都列出来。"

"另外......"他沉吟片刻,"再给朕拟一份教学章程。要让这些孩子学得会,用得上。"

众人领命而去,陈北芒却在这时拉住了洛青衣。

"青衣,你说......"他眺望着远方,"这天下,何时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读得起书?"

"会有那么一天的,陛下想得太远了。"洛青衣莞尔一笑,"别绷太紧了。眼下冬去春来,陛下不如陪臣妾去看看这落霞城的春景如何?"

陈北芒望着她巧笑倩兮的样子,不禁颔首。

这些日子确实绷得太紧了。

城外料峭春寒犹在,但已能感受到一丝暖意。

光秃秃的枝头刚刚冒出嫩芽,远处的山岭依旧苍翠,唯有近处的草地泛起了一层新绿。

"陛下请看。"洛青衣指着前方,"那便是通天河了。"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但见一条大河蜿蜒曲折,穿城而过。

这通天河贯穿宋、燕、楚三国,因其水势凶猛,波涛直冲云霄而得名。

此刻正值春融雪化之时,河水更是暴涨,奔腾咆哮。

那惊涛拍岸之声,即便隔着老远也能听得真切。

"当真是大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陈北芒看着那湍急的水流,感慨大自然的伟力。

洛青衣轻笑:"是啊,这里当真是最好的庇护,就连倭寇作乱时都避开了这里。百姓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却也少有战乱之苦。"

"不过......"她话锋一转,"这通天河若是能治住,未必不是一条富民之路。"

陈北芒眸光一亮:"你也看出来了?"

"这河道虽险,但若能开凿出一条新的航道,既可以避开这段险滩,又能让商船通行。"

"如此一来......"

"三国商路就打通了。"洛青衣接过话头,"只是工程浩大,怕是......"

"不急。"陈北芒看着滚滚河水,"兵法云:欲速则不达。既然选择了这里,就要一步一个脚印。"

"先把根基打牢,其他的......"

话未说完,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洛青衣神色有些古怪:"是楚国的使节,按理说两国接壤,他们若想来早该到了......"

远处,一支华贵的车队缓缓而行。

队伍中央,一辆镶金嵌玉的马车内,阿绣正愁眉不展地看着自家主子。

"小姐,这样不妥啊......"阿绣压低声音道,"咱们这次是来送贺礼的,送完就该回去了。您若是......"

"我不回去。"楚瑶光斩钉截铁地打断了她的话。

她掀开车帘,看着窗外光秃秃的山岭,眼神有些失神:"我早就说过,我不想当什么女帝。"

"可是太上皇她......"

"母亲她......"楚瑶光苦笑一声,"她一心以为女子就该跟她一样,建功立业,治国安邦。可我不是她啊......再说你看看这天下,那个女帝真的好了?"

阿绣急得直跺脚:"小姐,那大秦的秦舞月,大宋的宋采薇……"

"秦舞月我就不说了。呵,宋采薇。"楚瑶光冷笑,"离了陈北芒,小小大宋,我不靠母亲都能三年拿下。"

"反正终于找到机会出来了,我就是不回去。"楚瑶光的声音突然轻快起来,"你想啊,母亲身体好得很,至少还能再活二十年。我要是这会子嫁人了,她还能指望我不成?"

"那她肯定会在我那些兄长里选一个......"说到这,楚瑶光眼中闪过一丝释然,"反正他们一直觊觎皇位,这下如了他们的愿。"

阿绣听得目瞪口呆:"小姐,您这是......"

"我啊......"楚瑶光轻声道,"只是觉得,女子相夫教子,相夫教子,这'相夫'二字放在前头,自有道理。"

"我娘她......"楚瑶光叹了口气,"她是个例外。可我不想做例外,我只想做个普通女子。"

阿绣看着自家小姐,欲言又止。

"好了。"楚瑶光整理了一下衣衫,"前面就是落霞城了。"

"我跟你说,这'相夫'我可早几年就选好了。"

"陈北芒此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若是我真要嫁人,除了他,还有谁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