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碎布料(第二更)◎
“你问问其他人,之前是不是我们在摆摊的!”
“臭不要脸的,就知道占别人的位子,还好意思在这边说我抢你摊子。”
“地方那么大,你就不能在别人的位子吗?占了那么多天,我们昨天来没有说你们,你们今天倒是好意思来说我们。”
……
江明心可不管脸面上好看不好看,也不怕其他人围观。摆摊子做生意就是这个样子的,要是自己不凶一点,别人都来欺负自己。自己又没有欺负这些人,没有招惹这些人,这些人自己来占她的便宜,还好意思说。
那两个摆摊子的人比较年轻,是附近的大学生,他们想着晚上出来摆摊,没有课的时候,也出来摆摊卖一点东西。他们想着江明心占了他们的位子,他们就说。
“是他们的位子,你们是后来的。”
“他们在这边摆了很多天了,他们去进货,你们来了。”
“去别的地方吧,还有很多地方能摆摊的。”
……
其他人自然是帮着江明心说话,他们担心自己要是不帮着江明心说话,等改天,自己的摊位被人抢了,就没有人帮助自己说话。
那两个人大学生就只能带着东西去别的地方,不能继续在这个地方。再吵架也没有用,今天,他们本来就是后来的,再者,那个地方原本就是别人摆摊的。他们又不能说这些摊子没有固定位子,谁都能来摆,没有用的,这些经常摆摊的人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
要过来摆摊,那就得遵守这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不能让别人觉得他们不遵守规矩。若是被这些摊贩给排挤了,指不定他们后面还不好在这边摆摊。
“什么玩意儿啊。”江明心在那两个离开的时候,还在那边嘀咕,“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学生,狗屁的大学生,大学生还不知道规矩,我呸。”
江明心本就不喜欢大学生,因为江明月是大学生,江明心觉得自己被江明月比下去了,所以当那两个人说他们是大学生的,江明心没有被吓到。
两个大学生而已,又不是两个警察,谁怕他们呢。
反正江明心不怕他们,她就是要在这边摆摊做生意。难不成她得罪那两个人,其他大学生就不来她这里买东西了?何况,本身就是那两个大学生的错,又不是自己这边的错。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六月份。
徐燕妮怀孕了,月份还浅,她很高兴。虽然她男人没有经常回来家里,但是她男人有给她一些零花钱,让她自己能弄一点吃的,有时候还能下一下馆子,徐燕妮觉得这样的日子非常好过。
华世新得知徐燕妮怀孕了,他非常高兴,他跟徐燕妮在一起,就是为了孩子。
“也不知道这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徐燕妮坐在客厅里道,手里还拿着一个苹果。
徐燕妮太喜欢现在这样的生活,自打她从父母的家里搬出来以后,她过的日子就很轻松。不用担心别人让她去工作,也不用担心没有好吃的,她男人都会安排得妥妥当当的,有时候还有他男人的战友过来送东西。
“男孩女孩都好,男女平等。”华世新当然更加希望徐燕妮生的是男孩子,但是他要是那么说的话,不符合他的人设。华世新不能让徐燕妮察觉到异常,要是第一胎是女孩,没有关系,还能生第二胎,第三胎,直到生出儿子来。
徐燕妮还没有到领证的岁数,等到领证的岁数还要几年呢。等到那个时候,要是徐燕妮还没有生出儿子来,华世新还能用其他理由糊弄徐燕妮。
华世新自认为自己对徐燕妮很不错了,给她住,给她吃,给她穿,让她过这么好的日子。徐燕妮在娘家压根不能过上这么如意舒心的日子,也就是自己给徐燕妮这么多好东西。
“还是得生儿子。”都不用华世新说,徐燕妮自己都这么说。
徐燕妮知道就是因为她妈生了儿子,也就是她二哥,她爸,她爷爷奶奶才站在她妈这边的,否则,那些人都站在大哥那边,所以徐燕妮想自己一定要生一个儿子。没有生儿子的女人在家里没有地位,很容易被人说的,徐燕妮想她妈妈第一胎就能生儿子,那么她也能生儿子。
“都可以。”华世新道,“现在是新社会了,不过……老一辈确实还是想着要儿子好,我妈也想着抱孙子。”
“可不就是这样嘛,还是得生儿子。”徐燕妮听到华世新的话,她就知道自己必须得生儿子。不然,公公婆婆不满意自己,他们后面就可能为难自己的。
“行,生。”华世新道。
“要是第一胎不是儿子,那该怎么办?”徐燕妮问。
“别多想。”华世新道。
“现在计划生育,要是……不对,我们还没有领证,他们……”
“没事,你生。”华世新道,“只要你生下来,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是黑户,孩子能上户口的。”
“嗯,我们没有领证,我多生几个,也不会影响到你吧?”徐燕妮道,“听说现在超生,会没了工作。”
“你不是说我们还没有领证吗?”华世新道,“不要多想,好好养胎。”
研究所,兄弟单位的那些人都还在,他们在这边的时间都还很短暂。一个个都还在努力学习,几位教授轮流给他们上课,有时候教授没有空给他们上课,就是所里的其他同事给他们上课,帮助他们解答问题。
江明月没有过去帮助他们解答问题,她忙着其他事情。
詹雪霏一直在那边学习,就算是周末,只要有上课,有其他人一起学习,她就过去。詹雪霏的丈夫顾一铭不是很高兴,孩子太难照顾了,但是妻子要上进,当丈夫的总不能阻止妻子学习,还是得让妻子去学习。
江明月没有去上课,就是在办公室忙碌,或者是一线。江明月跟詹雪霏更难遇见,詹雪霏也就没有凑到江明月的面前。
詹雪霏听别人说研究生论文会比较难,她想着自己不大好去找江明月,找了,自己又说起自家的事情,怕江明月不高兴。
于是詹雪霏就去找欧阳静,跟欧阳静聊一聊江明月的事情。
“明月自有主意,不用我们为她操心毕业的事情。”欧阳静道。
两个人坐在甜品店,欧阳静本来不是很想出来,想想又出来了。欧阳静难得跟詹雪霏见一面,自打那一次詹雪霏说离婚又没有离婚之后,欧阳静跟詹雪霏就很少见面了,詹雪霏打电话找欧阳静,欧阳静还说要忙。
两个人到底相识于微处,欧阳静还是愿意见一见詹雪霏。欧阳静在商场上见到各种各样的人,她现在就当作是放松一下心情。
“与其操心她,倒不如操心我们自己。”欧阳静道。
“你最近有没有去相亲,有对象了吗?要结婚了吗?”詹雪霏道。
“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要结婚。遇见合适的对象,那就结婚,没有遇见合适的,就不结婚。”欧阳静道。
“结婚的话,还是得考虑清楚,像我这样……这日子就只能马马虎虎过下去,勉勉强强的。”詹雪霏道,“要不是我之前跟他说离婚,他现在也不可能做那些事情,还是得吓唬吓唬他。”
欧阳静微笑,不多说,她现在绝对不会劝说詹雪霏离婚,也不会多说别的话。
“这一家的甜品味道还可以,有时候就是太甜的,齁人。”欧阳静道。
“让他们少放一点糖。”詹雪霏道。
“少放糖了,就怕又不够甜。”欧阳静道,“有的东西原本有些酸,放一些糖,会好一点。”
“酸酸甜甜的,好吃吧。”詹雪霏道,“你家有钱,你又是大学毕业的,但是……你这年纪摆放在这边,还是得早一点找对象,找一个合适的,有一个孩子。”
欧阳静吃着甜品,“下一次还是换一家,吃多了,都不想吃了。”
“……”詹雪霏跟欧阳静说结婚说孩子的事情,欧阳静说甜品的事情。
詹雪霏张张嘴,终究没有继续说找对象的事情,她感觉欧阳静似乎不是很想听。
欧阳静和詹雪霏之间的这点事情,还是欧阳静打电话给江明月,江明月才知道的。
傍晚,江明月接到欧阳静的电话,欧阳静说江明月研究生毕业的事情。
“我就说你能不能顺利毕业,不需要我们操心。”欧阳静道,“你那么聪明,一定会早早准备好毕业需要的材料。我们的文化水平不如你,也帮不上忙。”
“能顺利毕业的。”江明月道。
“她还说找对象的事情,她也是神奇。一边抱怨结婚不好,说羡慕我没有结婚。另一边又劝说我早点找对象。”欧阳静道,“你说,女人结婚就有这么大的变化吗?我看你,你没有这么大的变化啊。”
欧阳静真心觉得詹雪霏的变化有点大,詹雪霏结婚有孩子之后,这人出来总是说孩子说男人的事情,仿佛不说他们,就没有其他话题可以说了。欧阳静都觉得现在的詹雪霏跟以前的詹雪霏有很大的区别,虽然现在的詹雪霏也有努力去学习,但是欧阳静就觉得詹雪霏的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了家庭。
“她跟我说你太注重家庭和孩子,我看她,她更重视。”欧阳静道,“她……给我的感觉,浮于表面,有种紧张感。她故意要让别人知道她很努力地工作,很努力地学习,让我感觉她很累。”
欧阳静叹息,她不知道詹雪霏这样生活快乐不快乐,但她知道自己不是很想听到詹雪霏说那些话。别人说什么话都没有用,詹雪霏都是我行我素的,既然如此,詹雪霏何必去说那些话,要别人附和,可詹雪霏最后又不是那么做的。
“女人面对家庭,可能就会像她那样。”江明月道,“你要是不想听,少听一些。”
“我跟她认识得早。”欧阳静道,“那个时候,我还是在厂里学校当临时代课老师。我跟她……也算是曾经相互帮扶过。她现在可能也就是要人听一听她说的话,我不听,估计就没有人愿意听了。那些左邻右舍听了,感觉可能不大一样。”
欧阳静知道詹雪霏在这边没有其他的亲戚,朋友的话,也不是每一个朋友都能聊那些事情。欧阳静知道詹雪霏的艰难,也知道詹雪霏的委屈,可这样的事情,别人也帮不上太多。
“那你就听。”江明月道,“我不管你们之间的事情,我是不听的。”
江明月说实话,她不欠詹雪霏的,最开始是詹雪霏说她的不是,詹雪霏跟她道歉,她们后面才多来往的。这不代表江明月就非得听詹雪霏说那些话,就算江明月结婚了,她都不爱在别人面前说起婆家的事情。
比如季大嫂的那些事情,要是江明月多去说,事情传到季家人的耳朵里,那些人会怎么想?
他们会觉得江明月表面上没有在他们的面前多说,但是她在背后说。这还不如她直接在他们的面前说,也省得外面的人知道那些事情。
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家庭,有的话都不好随便对别人说的。有的人听了之后,他们就喜欢去跟别人说,嘴巴上说保密,实际上就是大嘴巴。
“我真是羡慕你。”欧阳静感慨,“自己想得明白,通透,知道自己要什么,能把日子过来。”
“你也可以。”江明月道,“你现在不就过得很好吗?女人不是非得结婚生孩子的,没有结婚生孩子,照样能过得很不错的。”
“话是这么说,我们是这么想的,别人不这么想。”欧阳静道,“其他人总喜欢在我的面前说,说我岁数大了,说我得早点找对象。詹雪霏不也是那么说的吗?她没有结婚之前被人那么说,她不爱听。现在,她结婚了,她就在我的面前说。”
欧阳静说起这一件事情,她忍不住叹气,总觉得詹雪霏还是不够了解自己。她们两个人以前还能彼此了解一点,而现在,渐行渐远,差距越来越大。欧阳静不爱跟詹雪霏说话,反倒是更喜欢跟江明月说话。
“我有时候都觉得是不是我飘了,还是我……算了。”欧阳静道,自家平反了,又有钱了,别人可能确实会有一些别的想法。
“做好你自己就行了,不用去管那些人怎么想的。”江明月道,“那些人想你的好也罢,想你的坏也罢。他们都不是你,你又不用跟他们生活在一起,不用给他们好处。”
“不说这些,说多了,让你的心情都要跟着不好。”欧阳静道,“打个电话,跟你说说话。看看你是不是忙得焦头烂额的,研究生比本科生难,书都难读多了。不过对于你而言,应该不是大问题。”
“读就是。”江明月道,“船到桥头自然直。”
“嗯,是。”欧阳静点头。
挂断电话后,江明月看向一旁的小季行之,小季行之正在玩皮球。江明月和季泽成都没有给小季行之弹珠玩,怕小孩子直接把弹珠给吞下去,他们在家的时候也有教导小季行之什么东西不能吃,别一张嘴,就把那些东西塞到嘴巴里面。
季泽成跟小季行之说的时候,小季行之还会嘀咕:这么好看的东西,不能吃吗?
然后,小季行之还会说:我有那么傻吗?我用手捏一捏啊,不能吃,我不塞嘴里的。
季泽成就会跟小季行之说胶水是软的,不能吃。有的东西捏一下,看上去好像能吃的样子,实际上是不能吃的。
小季行之回答:我吃吃过的东西,不吃没有吃过的东西。
在季泽成的面前,小季行之还喜欢怼他爸爸几句,一副他是大孩子的样子,没有那么愚蠢的。
“妈妈,香蕉。”小季行之道,他剥了香蕉要妈妈吃,把香蕉塞给他妈妈,“能吃的。”
“是,能吃的。”江明月点头,“知道香蕉的英文怎么说吗?”
“banana。”小季行之道。
江明月在家里有教导小季行之简单的英文,小季行之学得像模像样的。
“吃了不会笨的,吃。”小季行之道。
“……”江明月想到小季行之最开始学习香蕉英文单词的时候,小季行之总喜欢说:笨,笨哪。
小孩子学习这些词语,他们有时候自己说着说着就笑了。大人听着他们学说话,也觉得小孩子角度清奇,小孩子怎么就会用那样的角度学习说话呢。
“好,吃,你也吃。”江明月道。
“吃苹果,磨牙齿。”小季行之道。
“好,你磨牙齿。”江明月看向一旁切好的苹果,让小季行之自己去吃苹果。
小季行之都两周岁多了,赵红没有让小季行之一直都是太软的东西,还是得吃苹果这些东西。
孩子要是吃得太过精细,可能导致恒牙长出来了,乳牙还没有掉下来。
季泽成有时候也会跟赵红说一下,赵红没有生过孩子,就算赵红自己去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有时候也有没有学全面的。季泽成自己是医生,他又有学习,他说一下,也方便赵红照顾孩子。
江明月没有在家的时候,季泽成也有教导小季行之。
“吃吧。”江明月道,“好吃吗?”
“就那样,没有馒头软。”小季行之道,“馒头都比苹果好吃。”
“别人想吃,都还没得吃呢。”江明月轻笑,小季行之的话让她想到前世看到的一个新闻,说是一个国人在国外遇到的一件事情,外国人舍友的苹果丢了,怀疑是国人,国人解释,别人也不相信,国人就是安装监控各种的。
下面一溜评论,说国人真不可能去偷苹果,苹果就跟馒头差不多,谁去偷啊。
江明月看着小季行之一点点地吃着,跟一只可爱的小仓鼠似的,小嘴巴一动一动的。
“甜的,不酸。”小季行之道,他不喜欢吃酸苹果,也不喜欢吃特别硬的苹果。
有的苹果非常硬,别说小季行之,就是江明月都不喜欢吃苹果。
家里买的苹果都是比较脆甜的,而不是比较硬的。磨牙齿,也不是非得要用特别硬的苹果磨。
“妈妈,你今天晚上还要去加班吗?”小季行之问。
“没有,就在家里陪着你。”江明月道。
季泽成没有在家,他去了季老夫人那边。季老夫人夫妻年岁比较大,季泽成有时候会过去,给两位老人稍微检查一下身体健康。两位老人不是很喜欢去医院,季泽成就过去。
有的项目还是得去医院做,不是说季泽成看一看就行的。
等季泽成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
小季行之刚刚睡着,江明月从小季行之的房间里走出来。
“爸妈怎么样了?”江明月问。
“有点感冒。”季泽成跟江明月一块儿回房间,“这个天气,天气热了,但是早晚有时候又比较凉。妈没有多穿衣服,着凉了。给她拿了一些药,让她吃。”
“没有大问题就好。”江明月道。
“这个时候,很多老人都容易感冒。”季泽成道,“我跟他们说,他们还是得多注意一点,别觉得自己的身体好,就不管不顾的。年岁大了,还是得承认的,得知道保护好自己。”
“这话没有错。”江明月道,“不说他们,就是我们自己,都得注意保暖。不是说现在天气热了,就不会着凉感冒。你等妈吃过药回来吗?”
“吃了西药。”季泽成道,“妈说等到明天的时候,再熬药,她还是喜欢喝中药。”
“中药不是会苦吗?”江明月道,她知道很多人都不喜欢吃中药,而是喜欢吃西药,西药直接一口下去。
“是会苦,妈说重要药效没有那么强,更不伤身,她慢慢来。”季泽成道,“感冒,就算没吃药,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也能好。妈说要吃中药,那就让她吃。有些中药还是很不错,很有用的。”
“明天要过去吗?”江明月问。
“下班的时候过去看一下。”季泽成道,“问题不大,妈自己也懂得吃药,不会说不吃药的。”
就怕遇到一些非常倔强的老头老太太,他们非得说他们的身体非常好,说他们还能干什么活,他们不需要吃药的。就算医生给这些人开药,他们也不吃药,宁愿把药放在旁边,总说医生就是想要赚他们的钱,就算是没病,医生都要说他们生病了,还是要给他们开药。
季泽成就跟自己的父母说,说还是有好医生的,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想着赚病人的钱,父母病了,还是得吃药。好在季老夫人夫妻在这一方面都比较听医生的话,他们都很重视自己的身体,都没有想着随意糊弄。
“是该看一看。”江明月点头,“我和小行之要不要过去看看?”
“不用。妈还说让你们不要过去。”季泽成道,“免得过了病气,小行之还那么小,就更不能随意生病。”
季老夫人夫妻都很心疼小季行之这个小孙子,他们平时还有给小季行之送不少东西。季老夫人夫妻是有曾孙子的人,他们的其他孙子孙女,除了小季行之外,那些人都长得比较大了。
“那成。”江明月道,“按照爸妈说的去做。”
江明月说是让小季行之可以过去,真要是过去,那也是隔着一段距离的,不能走得太近,避免孩子生病。
“早点睡。”江明月道,“你这几天还要过去的话,会很辛苦。”
“就是没有多少时间陪着你们。”季泽成道,“过去再回来,还需要时间。”
“没事,妈身体好了,这才是最重要的。”江明月道。
由于季老夫人给季雅买了房子,季雅夫妻就没有申请单位分配的房子。他们两个是有资格去申请,但他们有了房子去申请,单位也会考虑这一点,不大可能给他们分房子,其他同事也会不高兴。
季雅夫妻没有去申请房子,其他同事都很高兴,等于少一个人跟他们争房子。那些同事还说季雅的娘家人不错,说娘家给她房子,很少有娘家人会给出嫁的姑娘准备房子的。
“是我奶奶送给我的。”季雅道。
同事问,季雅都是这么回答的。
季雅夫妻攒钱一点点地买家具,客厅里有了好一点地座椅和茶几,客人来家里,也能坐一坐。两个人还没有买电视,他们没有想着要借钱买电视,而是想着先置办其他一些东西。
周末,季雅去江明月那边,这不是要到暑假的时间了么,季雅准备跟她的男人回去她男人老家一趟。两个人领证结婚的时候,季雅丈夫男人家里人没有过来,过年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回去,就等着暑假的时候过去一趟。
季雅的婆家人说要给他们办婚宴,夏天比较热,办宴席都不是很好办的,但还是得给他们办一下。冬天天气冷,更好办宴席,但季雅夫妻寒假的时间比较短,还有就是林家老家冬天比较冷,不一定比南城暖和。
城里通常会比偏远一点的山村暖和一点,取暖的设施也多。
乡下的卫生条件不如城里,有诸多不方便的地方。要是季雅冬天去的话,加上各种不好的条件,林家人怕季雅会不舒服。说是乡下,其实也不算特别乡下的地方,那边现在开设了一些工厂,慢慢地发展起来。
“我们估计要在那边待一个星期。”季雅道,“我婆婆他们说要给我们办婚宴,天气热,得早上采买东西,当天做了,让大家当天吃完。”
季雅的婆婆说让他们不用操心这些问题,林家人会把事情办好的。有的东西可以提前做的就提前做,不行提前做的就是当天做的,让大家热热闹闹吃席。
“你们还没有办酒席。”江明月想到这一点,“在南城都还没有办……”
“亲戚聚在一起了,也算是办了。”季雅没有想还要在南城办酒席,之前,家里很亲近的亲戚坐在一起吃酒席,她觉得可以了。
季雅知道她妈嫌弃她,她妈觉得她嫁的人太普通,她没有听她妈妈的话。季雅不觉得自己的日子多不好过,她丈夫不用寄钱回去老家,老家还会寄一些东西过来。
“我还得买一些东西过去。”季雅道,“也不知道买什么东西好。”
“你看看。”江明月想自己跟这些人说的话都差不多,都是让他们自己做决定。
江明月有时候都觉得自己挺敷衍的,但是这种事情,她真不知道要买什么东西好。江明月很早就住在季泽成的房子里面,等他们两个人领证,江明月也没有送季家人什么东西,都是季泽成买的,他给安排得好好的。
季老夫人那些人也没有嫌弃江明月,季家人都还是比较好说话的。
“得买好带一些的东西。”季雅道,“一些好带的东西,对他们可能又没有那么实用。我们想着到时候随便买点东西,等过去了,给他爸妈留一些钱。”
“可以。”江明月点头,“你们过去还有一段路,福宁省山多,你们坐火车都还要坐比较长的时间。东西放在火车上,也容易丢了。”
“就是这么想的,怕买了东西,到时候被人拿走,那就亏了。”季雅道,“我婆婆也跟我们说了,让我们别买东西回去,人回去就行了。”
“嗯,这个不错。”江明月道。
“到时候过去一阵子,就不能过来看看小行之了。”季雅道,她周末有空有过来看看小行之。
“你放心过去你婆家。”江明月道,“要是有问题,随时都可以打电话过来。”
“也就是几天,很快就过去。”季雅道。
对于季雅夫妻要回去林家老家,季大嫂没有多说话,她还得照看怀孕的二儿媳妇。季大嫂不赞同季雅嫁给林国栋,偏偏季雅非得嫁给林国栋。
季雅跟季大嫂说一声,也不是非得要让季大嫂支持她。季雅在季大嫂这边待一会儿就走了,她真心觉得她妈还不如江明月这个小婶婶。
虽然江明月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季雅就是觉得江明月更好。要不是江明月,季雅都还不能留在南城,她有时候做梦,梦见没有江明月这个小婶婶,她参加高考,没有考上,就只能回去她舅舅家那边,她被舅舅舅母逼着嫁人,她想要逃跑,怎么都逃跑不出来。
梦境就是这样,本来就是没有逻辑,就算是跑出很远,下一刻还是能回到原点。
季雅从梦境中醒来的时候,满头大汗,她就越觉得江明月对她很好。要是换成其他人,别人可能就不管她,就算让她住,不给她补习,那么她也不能考得那么好。
在季雅的心里,江明月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让她的生活能变得更好。
晚上,季泽成回来的时候,江明月说了季雅要回去林家的事情。江明月不知道季雅有没有跟季泽成说,但是季雅跟她说了她就跟季泽成说一声。
“我还真不知道。”季泽成道,“小雅喜欢跟你说这些。”
“她跟我说了,我跟你说,这也是一样的。”江明月道,“他们夫妻两个人一起回去,那还好,路上相互照顾一下。山多,十里八乡,大家的语言都不一样的。”
“不用怕语言不一样,她过去待几天。别人说别人的,就算别人在她的面前说她的坏话,她听不懂,就当没有听见。”季泽成道,“那么远的地方,等到以后,还不知道一年回去几次。一年能回去一次就不错。”
“是,你这个侄女也是懂得选婆家的,只要婆家没有总问他们小两口拿钱,婆家远一些,没有矛盾,这日子也能过得好。”江明月道,“不是所有的公公婆婆都跟爸妈这般好的,我嫁给你,爸妈都没说什么。”
季老夫人夫妻这样的公公婆婆终究是少数,不是所有的公公婆婆都会体谅儿媳妇,很多人都想着要为难儿媳妇,要给儿媳妇立规矩,让儿媳妇明白这个家是谁当家做主的。
“你这么好,爸妈舍不得为难你的。”季泽成道。
“……”江明月想到了江母,江母只会想着江家那些人。
江母没有让江大堂嫂去她那边工作,江明心夫妻又是去进货卖的。江大堂嫂没有收入来源,平时做一些零散的活,赚的钱不多。江大堂嫂还是想着找个活干,能多赚一些钱的。
江大堂嫂接连生了两胎,两胎间隔的时间不算长的。江大堂嫂想着生儿子,也得把身体养好。
现在政策下来,要是超生,工作会受影响。不仅仅是女方工作,男方的工作也会受影响。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就是有的单位只让女方没有工作,不影响男方工作。有关系,礼数到位,一切都有可能。
在还没有怀上孩子的时候,江大堂嫂就想做别的事情。江母和江明心那边不可以,江大堂嫂就想着街道附近的餐馆需不需要人,实在不行的话,她也能洗洗菜洗洗碗的。
大多数餐馆都是夫妻店,很多店铺都不需要人。外面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有的人就是让自家的亲戚做,没有对外招工。
江大堂嫂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工作,晚上吃完饭,江大堂嫂还坐在院子里叹息。
余春花晚上在店铺待到八点多,才回来家里。有的人晚上才去店铺里说要做衣服的,余春花还得给他们量一下尺寸。有的人要让余春花按照杂志上的款式做,余春花会的就做,不会的也得去学。
那些杂志上的模特穿的衣服好看,很流行。
余春花要是不会做那样款式的衣服,别人就会去别的裁缝店,让其他人做。余春花店铺的生意还不错,店铺里也有一些布料,客人可以在店铺里选择布料。
一些边角料,余春花有空的话就会拼接起来做别的东西,有时候别人要那些边角料,她还有卖掉那些边角料。
余春花一回来,她看到江大堂嫂坐在院子里叹息,她没有凑上去。
“春花。”江大堂嫂主动叫余春花的名字。
“大嫂。”余春花应声,“这是坐在院子里带孩子?”
“倒也不完全是。”江大堂嫂道,“你们店铺的生意怎么样?”
“还行。”余春花道,“我还能忙活得过来,大山有空的时候也会去搭把手。”
余春花心想江大堂嫂不会想着去自己那边工作吧?江大堂嫂要是说出口,余春花不可能同意。
“听说你有卖边角料?”江大堂嫂道。
“对,有卖。”余春花点头,“就是做衣服剩下的一些布头,不大,都很小块的,各种各样的颜色。”
“我可以买吗?”江大堂嫂知道余春花不可能白白送给自己,她就想着边角料便宜,她做一下钥匙扣上的挂件,还有用来绑头发的头布。
江大堂嫂想那些边角料便宜,自己做好了,可以让江明心帮着卖一卖。实在不行的话,自己做多一点,再拿出去卖。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总不能一直在家里闲着,家里这么多张嘴,都要吃饭,孩子就要上学了。
别人家的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更早,江大堂嫂夫妻没有让孩子早早上幼儿园,这样还能省点钱。江大堂嫂夫妻觉得幼儿园的老师也不会教导孩子什么,都说一年级还得学习幼儿园学习过的知识点,真要是上幼儿园,也不要上那么多年,上一年就够了。
“当然可以。”余春花道,“你要的话,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
江大堂嫂想那些边角料,是其他人买布料做衣服剩下来的。那些客人没有边角料带走,余春花等于白得了那些边角料,而余春花还卖边角料赚钱,这一门生意对于余春花而言,太划算了。
要是余春花知道江大堂嫂这么想,她一定会翻白眼。余春花算利润的时候,也有把边角料算一算的,要是客人要边角料,她也会把边角料给人家。要是人家不要边角料,她才会把边角料收起来。给人做衣服,哪里能为了赚钱,就多弄边角料,那叫偷工减料。
“可以晚点给钱给你不?”江大堂嫂问。
“第一次可以。”余春花道,第一次的话,要是江大堂嫂不给钱,她就当看清楚了江大堂嫂这个人。
时间很快到了季雅夫妻回去老家的日子,季雅已经很久没有坐绿皮火车,很久没有体会车厢里不好闻的气味。
“喝水吗?”林国栋问,他让季雅坐在靠窗的位置,其他人也就不用从季雅的身边来来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