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这边有阎宇在做妖,无形之中拖了姜维的后腿,倒也不足为惧了,只有沓中的钟会,倒还是让邓艾有些忌惮的。
钟会的这一支人马,约有三万余人,几乎全部都是司马伦的部下,是当年司马伦降蜀之时从关陇带过来的。
陇西之战时,司马伦损失也是相当惨重的,原本十万人马折损过半,最终只剩下了五万人,这也算是司马家硕果仅存的部队了,他们跟随着司马伦一同降蜀,驻守在以沓中为中心的阴平武都一带,全面负责北线西路的防御。
后来后主刘禅宣召姜维司马伦等人觐见,司马伦便留下了钟会在此驻守,暂代其职。
原本按司马伦的计划,此次面圣之后,他还是会回到沓中来,但出乎意料的是,到了成都之后,刘禅见司马伦如此年经有为,十分地欣赏,便招赘其为驸马,留在了都城。
后来西陵那边的战事吃紧,司马伦主动请缨助战,又从沓中抽调了两万兵马,到西陵增援姜维了,所以沓中的防务,也就全部交给了钟会了,朝廷也正式地升钟会为镇西将军、阴平都督,由他来全面负责沓中的防御。
沓中的位置,一点也不次于汉中,魏蜀两国之间的边境线比较漫长,汉中只占据着东段,而西段的阴平和武都防线同样也是极为的重要,如果被魏军夺得了阴平武都二郡,那么不仅是汉中的蜀军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而且魏军也可以从关城白水顺势南下,直接威胁到剑阁的安全。
剑阁可是蜀中的门户,过了剑阁,便是一片苍茫的蜀中平原了,几乎是无险可守,所以剑阁一旦失守的话,那蜀国直接就举白旗投降了。
为了保护剑阁的安全,姜维特意地在汉中和沓中建立起了两大防线,将魏军拦阻在巴山以北,不让其有靠近剑阁的机会,这样才是最为稳妥的防御,毕竟剑阁虽险,但如果真让魏军兵临关下的话,同样也是十分危险的,姜维当然不希望出现这样的一种局面。
所以汉中和沓中的防御极为的重要,这两处要地不管是那一处失守的话,对蜀国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汉中的防御体系是姜维一手建立起来的,同样沓中的防御虽然交给了司马伦,但姜维也是认真地参与过沓中防御体系的规划,目前钟会在沓中也是执行着姜维的防御计划,固守着沓中的各个战略要点。
钟会也是一位颇有谋略的大将,是司马伦最为信任的心腹亲信,所以司马伦离开沓中之后,才敢放心地将沓中的防务全权交给钟会来处理。
钟会领命之后,也是非常的勤勉,所有的关隘要塞他都要亲自去视察部署,如何的排兵布阵,也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任何的一个细节,钟会都不曾放过。
毕竟钟会也清楚沓中防御的重要性,所以他受命以来,不敢有半分的懈怠,许多的事情,都是亲力亲为的。
唯一有些欠缺的就是,就是沓中兵力的问题了,按姜维原先的计划,驻守沓中的是司马伦的五万人,这样就能保证各个要隘关口都有相应的兵力来驻守。
但司马伦后来一下子抽调了两万人马之后,沓中的防御便显得有些空虚了,钟会本事再大,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布起防来,捉襟见肘,颇为的窘迫。
钟会确实是有些犯愁了,两万人马一下子给调走了,这不可一个小的数目,整个沓中的防御体系就得重新来构筑了,但这又无法做到平均抽调,毕竟有些紧要的地方,那可是一名士兵也撤不得的,所以钟会只能是将一些不太紧要或者是侧翼后方的据点减少一些兵少,至于那些重点防御的关隘,却是万万也动不得的。
沓中的兵力调动,邓艾自然是了如指掌的,不光在汉中方向上有大量的魏军间谍在活动,在阴平武都一带,一样也有无数的间谍在传递着情报,让邓艾可以适时地了解到蜀军在阴平武都一带的动向。
司马伦一下子抽走了两万人,对邓艾来说自然是一件相当利好的事情,沓中的防守之力,无形之中就减弱了不少,制定进攻计划的时候,邓艾也自然是要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沓中是蜀军防御的核心地带,自然是驻守着重兵的,在邓艾的进军计划之中,并没有准备对沓中实施强攻,而是命令马隆率锐骑营及五千守备军从沓中以西的甘松和沓中以东的羌道对沓中之敌进行包抄,采用围而不攻的策略,将钟会困在沓中。
在迂回包抄的上面,锐骑营自然是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的,尽管阴平一带地势也是以山地为主,但沓中相对来说是比较宽阔一些的,否则姜维当初也不会选择在这里屯田,所以邓艾给马隆的任务就是要拖往钟会,围而不攻即可。
而邓艾真正的杀招是派遣牵弘率左卫营从祁山南下,走孔函谷,直取武街,那儿钟会虽然派兵驻守,但兵力较少,司马伦抽调的两万人马,大多是从武街和桥头一带抽走的,所以相对来说,武街这一带是比较空虚的,邓艾命令牵弘要不惜一切代价,对武街发起强攻,火速地拿下武街,然后率兵即刻南下,直取阴平桥头,这样就能一举地切断钟会的退路。
如果真得拿下桥头的话,钟会的大军就会陷入到绝境之中,所以钟会肯定不会坐以待毙,派兵来和魏军争夺桥头的。
不过桥头那边地势险要,只要牵弘能提前一步封锁白水峡谷,钟会就是插翅也难逃,然后趁其慌乱之际,锐骑营从侧后翼发起进攻,必可以将钟会全歼于阴平桥头。
只要在阴平桥头一带解决了钟会之后,马隆和牵弘就可以合兵一处,向东夺取白水关,直逼剑阁,威胁成都。
而汉中之敌,也将彻底地陷入到孤立无援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