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乔率领的劲骑营第一个赶到了武昌城下,不过他却扑了空,武昌城城门大开,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说空城可能也有些过了,毕竟城内还有不少的百姓,看到魏军骑兵呼啸而来,个个惊惶失措,四处逃窜躲藏。
只不过城内城外,再看不到任何一个吴兵的身影,显然吴军已经是弃城而逃了。
张乔是新任的劲骑将军,上一任的劲骑将军张统如今已经晋升到了中军副都督的位置上了,张乔作为急先锋,首先进攻武昌,但没有想到他却扑了一个空,暗道一声可惜,没想到自己一路疾行,却还是晚了一步,让吴人逃之夭夭了。
魏军在攻克柴桑之后,并没有立刻向武昌进攻,毕竟拿下柴桑的,仅仅只是屯骑营的人马,轻装过来的,他们的战马和装备,都还滞留在彭泽湖的东岸,那可才是真正的大宗物品,想要全部运送过来并且装备起来,确实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反倒是劲骑营这边,他们迂回到了庐山的南面,原本这里地势险峻,吴军只派驻少量的兵马,就足以挡住魏军的进攻了。
只不过柴桑失守之后,陆式也逃跑了,在庐山驻守的吴军一看形势不妙,干脆向劲骑营投降了,所以张乔得到顺利地绕过庐山天险,直抵柴桑。
尽管劲骑营十分的齐整,但曹亮却没有下令劲骑营即刻出发,而是等候了一些时日,这个时候屯骑营还没有集结完成,劲骑营单独发起进攻的话,那可就是孤军深入了,曹亮深知,陆抗可不是一般的将领,他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那可不是吹出来的,曹亮绝不会轻视于他。
如果劲骑营孤军深入,那很可能就会中了陆抗的埋伏,陆抗最擅长打这种逆风翻盘的仗了,曹亮那怕一丁点儿的机会都不会留给陆抗。
所以曹亮暂时下令劲骑营没动,而是等屯骑营的战马和装备全部运抵柴桑之后,全员集结完毕,这才下令达了水陆并进,直取武昌的命令。
之前似乎没有人会想到陆抗和弃城而逃,包括曹亮在内,都认为武昌之战将会是一场最为艰苦的战斗。
首先是武昌的地位,武昌作为吴国的陪都,它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吴国的地位,也仅次于建业而已,尤其是建业失守之后,武昌几乎成为了残吴势力最后的中心。
在柴桑关失守之前,陆抗的所有防御计划,都是围绕着武昌来进行的,派步阐率领水军大部增援柴桑,也就是将武昌的第一道防御线,推进了柴桑关,以此来构筑大武昌防御圈的概念。
当然这仅仅也只是外围的防御,在武昌的周围,吴军还构筑了多道防御线,下雉、阳新、西塞等地,都驻防着吴国的军队,尤其是西塞,那儿邻近武昌,是武昌真正的门户所在,一直以来吴军都在此驻扎重兵,严防死守。
光看吴军的防御体系,就是准备在武昌和魏军决一死战的架式,曹亮自然不敢有所轻敌,那怕现在魏军已经拉枯摧朽似地横扫了大半个吴国了,但这一次进军武昌,曹亮依然没有掉以轻心。
劲骑营和速度要比屯骑营快,所以劲骑营被安排到了打头仗的位置上,而屯骑营则处于稍稍拖后的位置,当然两军相隔并不太远,一旦遭遇敌情的话,屯骑营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就完成增援。
或许以吴军的力量,能对劲骑营构成一定的威胁,但以屯骑营的实力,在野战之中,却是无敌的存在,那怕遭遇到伏击,屯骑营有能力做到反杀。
强大的防御和可怕的攻击力,让屯骑营成为一座座移动的铁塔,在平原地带,任何军队面对屯骑营之时,也只有被碾压的份,在这样的绝对实力面前,任何计谋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但让张乔感到意外的是,劲骑营在一路前行之中,竟然没有遭遇到任何的抵抗,原先情报显示有吴军驻守的地方,等劲骑营赶到之时,却发现吴军已经是人去寨空了,看不到一个吴兵的身影。
尤其是到了西塞之后,这儿应当是武昌防御最为重要的要塞关隘了,但同样是看不到一个人影,但营地内还冒着热气的大锅似乎证明,吴军刚刚离去,营地内一片狼籍,也许是撤离的十分突然的缘故吧,吴军遗弃了许多的东西,甚至大锅里还残存着大半的饭食,灶火还未完全的熄灭。
张乔不禁是暗蹙眉头,这其中莫非有诈?张乔没有轻易地带兵去追,而是派出了斥侯,在周围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展开了搜索,以确认吴军是不是有埋伏。
斥侯侦察之后发现,西塞周围并没有发现吴军的任何踪影,倒是武昌城的方向,发现在了大批的难民,正在向山里逃亡,于是张乔率军便赶赴武昌而来。
到了武昌城下,张乔发现武昌城居然也是一座空城,吴军竟然全部跑光了,说好的武昌保卫战呢,就这?
张乔完全是一头雾水,他也想不通陆抗为何会如此轻易地放弃武昌,如此重要的一座城池,陆抗怎么会说弃就弃呢?
就算是武昌城四门大开,张乔也没有轻易地率兵进入,当然就算是吴人在城内有什么埋伏,这也难不往张乔,他派了一支千人的队伍,先进武昌去查看一番,那怕真有什么埋伏,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事实证明,张乔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武昌城内,吴军早已经撤得一干二净了,就连一兵一卒都没有留下,如今的城内,除了只剩下些许的百姓躲在自家的屋里死活也不敢出来,整条的大街之上,完全是空无一人。
魏军反复地搜寻了,结果确认,吴人确确实实是弃城逃跑了。
张乔下令张贴安民告示,同时给城内的百姓喊话,让他们不要惧怕魏军,魏军入城之后,于民秋毫无犯,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让武昌城的秩序恢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