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一直关注着吴国的局势发展,当他得到魏军渡江成功,拿下建业的消息之时,姜维也大吃了一惊,他也没想到吴国水军竟然是如此的不堪,这么快地就让长江防线失守,导致了建业沦陷,吴国灭亡。
姜维可是和曹亮打过交道交过手的,他深知曹亮的厉害,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羽林郎最后登上了魏国的皇帝宝座,曹亮凭的可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实力。
而这次的渡江之战,更是曹亮实力的体现,用一个千无古人的方式方法,打得号称天下第一水军的吴国船队全无招架之力,那么攻破长江防线,拿下建业自然也不在话下。
蜀吴两国的同盟,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团的和气,但蜀吴两国都是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的,相互的算计着,为了自己的利益绝不在乎阴对方一把。
不过这次吴国的突然灭亡,却让姜维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吴国和蜀国,尽管是互有摩擦,龉龃不断,但两国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也只有蜀国和吴国的力量加起来,才能勉强地和魏国来抗衡,如果吴国真得灭亡了,那蜀国距离灭亡,也就真得不远了。
而且曹亮的强势让姜维感到了一丝的不安,原本蜀国一直以来对魏国采取的是攻势,是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吴国在东南的制约,让魏国不敢轻易地出兵深入蜀境,但如果吴国灭亡了,蜀国将会是孤掌难鸣,别说是北伐了,单单防御就比较吃力了,从此蜀国再无安宁之日,需得日日夜夜地提防魏国的进攻。
当然,也有一个破解的办法,那就是姜维主动地出击,将荆州夺了下来,这样就可以扩大蜀国的生存之境,荆州之地,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稻季两熟,按当年诸葛亮的话来说,养兵五十万都不成问题,如果蜀军真得可以拿下荆州的话,那就足以有和魏国抗衡的资本了。
姜维到永安来,其实就是等着这样的机会,一旦魏军大举进攻吴国,吴国必然是无睱西顾,那么姜维的机会就来了。
但只是令姜维没有想到的是,魏国的战力竟然是如此的强悍,根本就没有给吴国抵抗的机会,从渡江开始,拿下建业,也仅仅只用了两天时间,等消息传到了永安,吴主孙休的尸骨都寒了。
其实姜维更盼得是双方的战局陷入到僵持之中,那样吴国就不得不抽调荆州的军队前往建业,而荆州一旦空虚,便给了姜维可乘之机。
但现在吴国的灭亡太快,还没有来得及从荆州调一兵一卒呢,建业就已经失守了,吴主孙休也就这么挂了。
虽然说张布和濮阳兴在会稽拥立孙皓称帝,但吴国灭亡的事实已经是无可更改了,更何况建业失守之后,残吴的势力形成了两派,一派便是以张布濮阳兴拥立的孙皓小朝廷,地处东南诸郡。
而另一派则是以陆抗施绩步协为首的荆州派系,虽然他们并没有拥立新的皇帝,但是两派之间相隔遥远,各自为政,互无联系。
孙皓的小朝廷树大招风,自然也成为了魏军的首要打击目标,有消息传来,魏军已经横扫吴郡、会稽郡等地,孙皓被迫迁都于更为偏僻荒凉的建安郡。
至于孙皓以后的命运如何,那就不再姜维的关心范围了,姜维更注重的消息,是来自于荆州的消息,毕竟这里的消息,才和他息息相关,是姜维关注的重点。
吴国的灭亡,给了姜维一个绝佳的动手机会,不过姜维却没有轻举妄动,毕竟荆州的军队体系依然是稳固的,如果这个时候冒然地发起进攻,必然会遭到吴军的拼死抵抗,这对蜀军拿下荆州是极为不利的。
而一旦蜀吴两军陷入到相持的战斗之中,只能是两败俱伤的结果,最终得到便宜的,还是魏军,所以姜维考虑再三,认为此时并不是最好的出兵时机,自己还需要隐忍,静观其变才是。
姜维的耐心等待最终还是迎来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这一日,姜维正在帐中翻阅公文,忽然中军来报,吴国建平太守吾彥在城外求见。
关于吾彥,姜维了解的也是比较详细的,毕竟建平郡和永安就相隔咫尺,作为蜀军东进的第一道关隘,姜维自然得清楚地知道建平郡的情况,吾彥也确实是一个得力的干将,将建平郡经营成为了一座易守难攻的要塞,这座要塞就横亘在蜀军面前,如果蜀军想要顺流而下进入夷陵的话,建平郡显然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不过就算是建平郡和永安相邻,双方也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这个时候吾彥突然亲至永安,这里面肯定是大有文章。
在双方撕破脸之前,不是盟友的关系,所以姜维下令将吾彥迎入到永安城中,自己在中军帐中亲自接待了他。
吾彥此行,就是特意地来见姜维的,他也知道姜维和阎宇防区对调,姜维由汉中调到了永安来,以姜维大将军的身份,吾彥也就不用去成都了,直接面见姜维,陈述陆抗的请求便是,由姜维定夺便是。
吾彥入帐之后,客客气气地参拜过姜维,便呈上了陆抗的书信,请姜维过目。
姜维一看,居然是吴国左大将军陆抗的请降文书,陆抗在信中特意地提到,吴国既亡,社稷不存,他们商量再三,愿意以荆州之地无条件归降蜀国,希望蜀国可以接纳之。
在书信之中,陆抗的言辞非常的低调谦恭,仿佛是在央求姜维,陆抗反复地提及,吴蜀两国的同盟关系,如今吴国灭亡,国之不存,但他不愿意投降魏国,希望可以归降蜀国,共同对抗魏国。
此事可谓是正中姜维的下怀,姜维正在苦思一个不和吴军发生冲突能顺利进入荆州的机会,没想到陆抗居然主动地递来了请降书。
不过这天下可没有免费的午餐,姜维虽然心动不已,但却表面上不动声色,细细地与吾彥攀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