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亮登基之后,顺理成章地封羊徽瑜为皇后。
羊徽瑜出生自泰山望族羊家,幼时曾有一个术士来访,见到羊徽瑜后大惊,言此女富贵不可言,有母仪天下之质,众人只当是一个玩笑话,但谁也没想到此术士居然一语成谶,若干年后,羊徽瑜果然成为了皇后,母仪天下。
司马如被封为了德妃。曹亮拒绝了大臣们广纳后宫的提议,在未称帝之前,他便是一妻一妾,称帝之后,一后一妃足矣,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也许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它绝对不是曹亮的。
曹靖被立为太子,作为曹亮的独子,他的东宫之位,没有任何的悬念。而曹慧则是被封了长阳公主。刘瑛被尊封为了太后,而曹亮的祖父曹纯,被追封为了平原郡公,曹亮的父亲曹演,被追封为了梁国公。
在朝廷上,曹亮正式的废除了三公九卿制,而推行三省六部制。其实到了三国时代,随着尚书台逐渐掌握实权,三公九卿已经变成了一种虚衔,除了个别职务以外,三公九卿已经没有了什么实权,大多的时候,司徒、司空、太尉变成了一种加官,荣誉性质,不过这也造成了一种官职上的混乱,许多的职位人浮于事,那些掌握实权的尚书,往往又处于一种位卑禄低的尴尬境界,所以曹亮继位之后,对朝廷内部的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草,许多虚衔虚职被砍掉,精简和合并了许多的办事机构,让朝廷各部署的运转,更为地流畅,大大地减少了冗员,有利于朝廷的办事效率。
虽然自魏文帝开始,就推行了九品中正制,但其实这仅仅只是一种官员的选拨机制,但往往人们将品阶与官职挂钩,不再以多少石来称呼官阶的高低。
曹亮这次直接地将朝廷的官职定为了九品,每品分为了正、从两级,一共十八级,最高为正一品,最低为从九品。
三省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交易及一切财政事宜。
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讼狱。
工部,掌管营造工程、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屯田,航政及水利等事。
三省的长官分别为中书令、门下令和尚书令,而六部的长官则为尚书,次官为侍郎,部下辖司,司的主官称为郎中,次官为员外郎。
其实历史上魏晋之时,随着尚书台和中书省的权力日益增大,三公九卿制已经逐步地被废止,三省六部制已经是展露雏形,而曹亮所做的,也不过是一步到位,直接将名存实亡的三公九卿给废止了,并且将三省六部制推到了前台。
比起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是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一个最大的进步,是帝王的家天下朝着中央集权的一大迈进,中书、尚书、门下三省的三权分立,甚至有着近代文明社会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影子。
曹亮当然没有去照搬那些近代的文明,因为他深知不论何种的文明,都需要合适的土壤,否则的话,只能是一种偃苗助长的行为,适得其反。
试想一下,曹亮在登基大典之上去喊出打倒皇权,自由民主万岁的口号,将会是怎样的结果?估计会被人当做是失心疯吧。
所以穿越者穿越到过去,想要以一己之力改变这个时代,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曹亮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融入到这个社会之中,就算是他想妄图改变这个世界,也必须用一种步步为营,潜易默化的方式来影响这个世界。
既然这个时代必须要有皇帝,那么最适合当皇帝的人,也就是只有自己了,只有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者,曹亮才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实现一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想。
三省六部制的推行,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力,这当然得益于司马昭的篡逆,迁都长安之后,原本魏国的朝廷已经是分崩离析了,其中大部分的人都屈从于司马昭,成为了晋国的新贵,而曹亮在洛阳建立起的新朝班底,则完全是一套全新的班子,以前官职最高的,也不过是当过太常的夏侯玄和当过大司农的桓范,其他的文官武将,甚至都没有在朝廷任职的履历,所以甭管是三公九卿制,还是三省六部制,对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无论曹亮推行何种的官制改革,他们也是照例拥护的。
而且新朝必有新气象,曹亮的此举根本性地改变了朝廷上官制混乱的局面,有利于裁剪冗员,提高朝廷的办事效率,这一点还是得到了广大文武官员的赞同的。
历史的经验证明,三省六部制是封建文明的一大进步,正因为唐朝推行了这样的政治制度,才有盛唐王朝的出现。
当然,与三省六部制相辅相称的,还有科举制,正是科举制这种先进的人才选拨机制,让盛唐王朝是人才济济,繁华昌盛。
科举制在夏侯玄的主持之下,已经在并州和幽州两地取得了成功,一大批的寒门庶族子弟脱颖而出,迈向了仕途,彻底地改变了士家当道的局面。
根深蒂固的樊笼一旦被打破,接下来就会以势不可挡之势继续地冲击着士族阶层,庶族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已经不再遥远了,唯才是举,唯贤是用,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历史的滚滚洪流,是谁也无法阻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