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怒气冲冲地道:“平时你们一个个满肚子的才华学问,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怎么到了关键的时候,却哑巴了?一群废物!”
好难怪曹爽动怒,要知道,他的手下可是有着众多的谋士,个个满腹的经论,学问高深,可到了关键的时候,却都哑火了。
许多人的目光,都投到了何晏的身上,何晏可是玄学派的代表人物,论学问论才华,他自称第二可没人敢称第一。
何晏也是一肚子的恼火,心说你们看我做甚,没错,老子是玄学领袖,但玄学是干什么的,你们不明白吗,玄学谈论的,那都是高深莫测的东西,云里来雾里去,像司马懿叛乱这么现实的问题,老子能解决得了吗?
就在此时,下面的人急报道:“启禀大将军,司马太傅有奏章送到。”
曹爽闻言一震,急急地道:“快……快呈上来了。”
司马懿的奏章写得很规范,内容也比较长,按口吻来说,是写给天子曹芳的,不过司马懿写奏章的时候,当然清楚这份奏章曹芳未必能看得到,所以就内容而言,其实是写给曹爽的。
虽然奏章写得比较长,但中心意思不过有三,首先,司马懿强调了自己此次行动的合理性。魏明帝当年在临终前曾特意托孤于司马懿,一旦有变,要确保少帝安全。
然后,司马懿笔锋一转,开始数落曹爽种种不是:排挤大臣,重用亲信,浮华之士充斥于朝堂之上,甚至于连禁中侍卫也都是曹爽的私人。由此,司马懿得出结论,皇帝的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
最后,司马懿又解释了此次行动的缘由。曹爽离间二宫,使得皇帝与太后母子不得相见。如今我司马懿禀奏太后曹爽的种种不是,是太后命我执行懿旨,罢黜曹爽兄弟官职。
在信中司马懿反复强调了自己的兵谏是迫不得已,绝对无意伤害任何人的性命,就算是被弹劾的曹爽兄弟,司马懿也绝不会妄加迫害,只要曹爽能主动地交出兵权,他可以保证曹爽以侯归第,永享富贵。
曹爽读完司马懿的奏章,沉默不语,说实话,他对那句以侯归第还是有些动心的,此次出门,曹爽压根儿就没想到会出这档子的事,所以他的娇妻美妾以及子女都留在了洛阳府中,如果他真得与司马懿决裂的话,那么他众多的妻妾子女恐怕都会横遭不测,从感情上来讲,曹爽是很难接受的。
还有曹爽当政这么些年来,搜刮了无数的金银财宝,也在府邸之中,如果他回不去了,那么这么多的财宝岂不是便宜了司马懿?
曹爽爱财顾家,所以司马懿提出来的种种优惠条件让他暗暗心动,退一步讲,就算真得当不成大将军了,只要能以侯归第,永享富贵,曹爽倒不是不可接受。
曹爽将司马懿的奏章遍视众人,众人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这时,下面的人再次禀报,称大司农桓范求见。
曹爽顿时眼前一亮,就如同溺水的人突然捉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立刻命人传见。
桓范自离了洛阳城,快马加鞭的赶往了高平陵,以前桓范是去过高平陵的,所以对那边的地理情况还是知晓的,唯一不利的条件就是一路这上黑灯瞎火的。
本来桓范还曾计划着夜里休息一下,等到天明之后再赶路,但转念一想,现在的情势可是一日千里,如果曹爽向司马懿投降的话,自己这么一趟岂不是白跑了。
所以一路之上桓范是马不停蹄,风尘仆仆地赶到了高平陵,曹爽传见他的时候,桓范一脸的灰尘都还没有来得及收拾呢。
曹爽对桓范道:“元则,当初你就曾说过不易外出之言,本公未听你之言,才酿下今日之错,悔不该当初啊。”
桓范一看,这太阳还真有从西边出来的,以前的曹爽,态度决绝,什么时候认过错后悔过,今天居然主动地认错,实属难得。
不过桓范并没有过多的在意这些,他特意冒着风险从洛阳逃出来,可不光是为了听曹爽的悔言的,桓范当即道:“大将军,虽然司马懿封闭了洛阳城门,但目前的局势,也并非如此的不堪,大将军还是有反击的机会的,辅国将军曹亮和骁骑将军曹演,如今占据大夏门,与司马老贼在城中对抗,大将军完全可以携驾前往许昌。至于兵马和粮饷,大将军也无需担忧,下官出城可是带着大司马印信的,典农中郎将就在附近,既有屯田的兵马,又有充足的粮草,足可保证一切用度。到达许昌之后,大将军即可诏告天下,共起勤王之兵,讨伐叛国之贼司马懿。”
这个计划桓范早就成竹在胸了,而且许多的细节桓范也早早进行了谋画,所以说方案相当的成熟,只要曹爽一声令下,即可执行。
曹爽脸上却是阴睛不定,去许昌,他觉得不是不可以,但是他这么一走,留在洛阳的妻妾子女和亿万家财怎么办?
要知道,许昌虽然在曹操时期,曾作为都城存在过,但是曹丕登基之后,迁都到了洛阳,许昌也就破蔽了,年久失修,就连城门都快塌了,那种地方,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曹爽又怎么能呆得下去?
曹爽将司马懿的奏章递给了桓范,道:“司马懿要夺的是权,其实给他也无妨,本公只要安享富足,衣食无忧即可,这个大将军他愿意当,就让他当好了。”
桓范一听,跺足道:“大将军,糊涂啊,如今之势,已成水火,所谓势不两立,不是你死就是他亡,绝无第三条路可走。司马老贼极为奸诈,此奏章乃缓兵之计也,大将军倘若交出兵权,必是取死之道也,万万不可为之。”
曹爽默然不语,桓范已经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可曹爽始终还是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