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辈子都在死磕的母子

宫里人都觉得顺治皇帝就像个虐待狂,有很严重的暴力倾向。但是在施政方面,他经常表现出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特征,他颁布的一些政令很受老百姓欢迎。他刚亲政的时候,就废除了多尔衮统治时期的几大弊政——圈地、投充、追捕逃人等,安抚工作他做得还不错,所以顺治帝虽然活得短暂,但在人们眼里仍然不失为一个明君。

古怪的皇帝

写到这里,或许我们有点反感顺治帝。你说这孩子,你妈对你那么好,你干啥要跟她过不去啊!其实,认真想想,我们还真不应该怪他。一个人的性格跟他的成长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顺治生长的那个环境我们可以想象。六岁死爸,从此就离开妈妈的怀抱,进入深宫当皇帝,身边全是宫女太监什么的,这些人本来就不正常,你要指望顺治正常这太难了,加上顺治帝总忘不了多尔衮带给自己的心理阴影。

聪明从来不是衡量一个皇帝好坏的标准,许多昏君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大脑不够用。明朝后期的几个皇帝也是非常聪明的,但大都昏庸、变态,甚至非常荒唐。顺治帝虽然没到这个地步,但表现也确实够奇怪的。说他是昏君肯定是小题大做,说他性格怪诞那是没有问题的。

顺治的一生很短,仅仅活到二十四岁,从他短暂的一生可以看出,这人可能有多重人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描述中了解。汤若望不仅是一个传教士,也是一个天文学家,他来到中国后,历经崇祯、大顺、顺治和康熙四朝,是一个老牌的中国通。

汤若望进入大清宫廷后,很快就和孝庄、顺治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顺治经常称呼这个满头白发的洋人为“老爷爷”。走遍半个地球的汤若望对人对事都有一套自己独到的认识,他很早就看出顺治这个人优点与缺点都非常明显。例如,他也说顺治很聪明,长得很英俊,有慧根,甚至比较早熟。除此之外,他觉得顺治天性仁厚宽容,能够听得进逆耳忠言,但是也很容易受坏的思想影响。用汤若望的话来说就是“容易受恶势力影响”,所谓恶势力在天主教里就是指魔鬼了,但这话汤若望肯定没法直接说出口,毕竟对方是个皇帝,说话得考虑脑袋。

对顺治身上的一些缺点,汤若望也洞若观火,他就曾经指出顺治酷嗜游猎,老子早就说过“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所以,汤若望接着说顺治内心会忽然想起一种狂妄计划,而以一种青年人的固执坚决施行;有时一件小事就能让顺治暴怒,导致他的举动跟一个发狂发疯的人一样。

汤若望这些描述在中国的正史和野史中是看不到的,作为一个外国传教士,他凭借天文学和西洋科技得到清朝宫廷的赏识,做到钦天监的高位,得以近距离观察太后和皇帝。加上他可以以一种局外人的角度观看宫廷里发生的一切,所以他的记录应该有很大的真实性。

不光是外国传教士觉得顺治帝喜怒无常,就连许多禅宗高僧也觉得顺治帝这人脾气特别暴躁。

宁波天童寺的高僧木陈忞在顺治十六年九月奉旨进京,在京城待了八个月,顺治帝对他极为尊崇,赐他“弘觉禅师”尊号。这个时候,福临已经二十二岁了,亲政十年。根据这个老和尚的说法,这个皇帝喜怒无常,不时鞭打左右。老和尚实在看不下去,借着讨论禅学劝谏他:“参禅学道之人不可任情喜怒,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面对着高僧的教诲,顺治还没疯狂到拿起鞭子抽老和尚的地步,只得点头说:“我知道了。”所谓知道就是我晓得是这么回事,但就是改不了。愤怒的性格,就像火种一样,可以压抑一段时间,但始终是要爆发出来的。

宫里人都觉得顺治皇帝就像个虐待狂,有很严重的暴力倾向。但是在施政方面,他经常表现出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特征,他颁布的一些政令很受老百姓欢迎。他刚亲政的时候,就废除了多尔衮统治时期的几大弊政——圈地、投充、追捕逃人等,安抚工作他做得还不错,所以顺治帝虽然活得短暂,但在人们眼里仍然不失为一个明君。

满族人发育比较早,一般男女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可以谈婚论嫁了。被一大群太监和宫女包围着,一个人想要心理正常并不容易。从史料中可以知道,顺治是在十三岁结婚的,但是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庶妃巴氏就怀孕了。巴氏生的这孩子不到两岁就夭折了,过早生孩子,可能是孩子很难长大的一个原因。

庶妃巴氏之前不过是一个宫女,顺治宠幸她时只有十二岁,她因为生下皇长子钮钮被封为庶妃。又过了一年,顺治跟另外一个庶妃生下了福全,再过一年,生下了玄烨。在生育这块儿,顺治表现得很上进。

不过,在顺治的后宫中有五个博尔济吉特氏,没有一个博尔济吉特为他生下一男半女。由此可见,顺治帝是非常固执的,对于母亲家族的女性坚决不碰。所以顺治说跟皇后共处了两年,没有夫妻之实应该是事实,当然这不能怪皇后,只能说顺治这个人太偏执了。

顺治皇帝与皇后相处了两年,没有任何结晶。但这两年里,他和其他的妃子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福全,一个叫玄烨。

顺治一生中,史册记载的皇后和妃子共有十九位,两个皇后都没有产出,其他妃子为他生了八个皇子,五个公主,其中只有四个皇子活了下来,成活率只有二分之一,比较低了。

虽然老婆一大堆,但顺治好像对她们并没有多少感情,除了董鄂妃。对皇后,顺治帝特别恨。对于自己的这些儿子女儿,除了董鄂妃生的第四子外,他也几乎没什么感情。临终前,他考虑继承人的时候甚至打算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堂兄弟。可以想见顺治性格之怪异,恐怕就是孝庄也猜不透他的心理。

顺治废后的时候是十五岁,那时候包括孝庄在内,大家认为这应该是一时的,是特殊时期特殊发作,过一段时间,顺治肯定会慢慢变好的。事实恰恰相反,掌握大权后,顺治的性格不但没有变得温和,反而变本加厉。现在他是想怎样就怎样了,今天想用鞭子抽谁,那个人肯定是躲不了,过了几天,又觉得干啥都没意思,想去寺庙当和尚,谁也拦不了他。

总之,你不知道他想做什么,他身上有一股冲动,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股冲动来自哪里。换句话说,他生命中有一种压抑,他一直想突破这个压抑,这个压抑到底是什么,估计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他只能设想是多尔衮,但是多尔衮已经死去很多年了,多尔衮的阴影真的有那么大吗?

顺治的一生是躁动不安的一生,最后染天花而死对他来说真是一种解脱。他解脱了,孝庄也解脱了,满朝的文武大臣也解脱了。中国将迎来一个新时代,康乾盛世。中国将出现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康熙大帝。

顺治十六年(1659年)六月,南明的延平郡王郑成功率军穿过台湾海峡,从东南沿海登陆,一路上势如破竹,大败清军,接连攻克瓜洲、镇江,大军围困江宁。一时南方各省人心晃动,纷纷有密谋起义的举动,整个江南各省陷入了紧急状态,清廷上下大感震动。

我们是不是很想知道顺治帝是啥反应,我们可以从顺治玛法(老爷爷)汤若望的回忆录中了解到情况:

当这个噩耗传至北京,皇帝完全失去了他镇静的态度,而颇欲作逃回满洲之思想。可是皇太后对他加以斥责,她说,他怎么可以把他的祖先们以他们的勇敢所得来的江山,竟这么卑怯地放弃了呢?他一听皇太后的话,这时反而发起了狂暴的急怒。他拔出他的宝剑,并且发誓说他要亲自去出征,或胜或死,绝不更改自己的意志。为了强调自己的决心,他居然用剑把皇帝的御座劈开。那意思是说,如果有人敢对他御驾亲征说一个不字,他就一剑把谁劈死。

皇太后枉然地尝试着用言语平复皇帝暴怒的心情。另派皇帝以前的奶母到皇帝面前进劝。可是这更增加了他的怒气。各城门已贴出了官方的布告,晓谕人民,皇上要亲自出征。当时全城内便起了极大的激动与恐慌。王公大臣排着长队到汤若望这里请求援助。若望应允,至皇上面前呈上奏疏,并且很深沉地恳求,不要使国家破坏到这地步,这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当时皇帝的情绪就转变了过来,请若望起。现在他知道,“玛法”的意见是好的。所以,各城门上又贴出了一张新布告,晓谕人民,皇上之出征已作罢了。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顺治帝的脾气是相当暴躁的,可以瞬间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从中也可以看出,顺治和汤若望的关系还是比较铁的,文武百官包括皇太后的话都不听,偏就听得进去一个洋鬼子老爷爷的话。

汤若望是一个天主教徒兼科学家,没什么私人立场。他在天启二年的时候来到广东,认识了徐光启,后来徐光启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帮助崇祯修订大明历法。在大明朝廷内,汤若望发挥专长,不仅修订历法,还帮助明朝研制西洋大炮,为此,崇祯皇帝还经常赏给他牌匾。崇祯十三年,汤若望升任北京天主教教区区长,并允许在宫中举行弥撒。

崇祯对汤若望还是不错的,所以汤若望刚开始对清朝政权没什么好感。多尔衮进京后,为了防止满汉混居,大搞拆迁,本来汤若望的教堂也要从城北迁到城南。大家都知道,拆迁是关系到民生的事,汤若望很不希望教堂被强拆,于是给多尔衮写上访信,请求不要强拆。没想到多尔衮居然给他面子,准许他留在原地,这让他对清廷产生了一些认同感。

没过多久,汤若望就向清廷毛遂自荐,为他们制作测量星体的仪器。这就是做科学家当医生的好处,不怕改朝换代,技术性人才在谁手下做事都吃得香。就这样,汤若望在清廷里也混得风生水起,为清朝创立了新历法,当上了钦天监,获得了太常寺少卿的头衔。

也不知道是汤若望会做人还是怎么回事,顺治这家伙对谁都不好,就跟汤若望比较亲。孝庄呢,也很信任汤若望。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汤若望,此人真的是多才多艺。他不光懂天文,会造大炮,还会治病。顺治的第一任皇后从蒙古来到北京后,突然生病了,宫里的太医都治不好,汤若望看看就治好了。这使得孝庄非常感激这个老头子,在大家眼里,汤若望是非常神奇的一个老头子,他懂得一些别人都不懂的东西。后来,顺治帝封汤若望为光禄大夫,甚至还封汤若望祖宗三代为一品大官。这种荣誉只有马可·波罗才能比拟。

顺治甚至免除了汤若望的跪拜礼,对这位老人的尊崇到了极点。顺治经常去教堂里和汤若望聊天,王公大臣在顺治眼里啥都不是,偏偏对一个老人这么尊敬,是啥道理呢?难道顺治那时候就知道崇洋媚外?可惜,那时中国是天朝大国,不存在这一说法。

用顺治自己的话说:“大臣们都很虚荣,都打着自己的算盘,汤若望不是这样,他的奏疏语言充满慈爱,读来让人流泪。”顺治还对别人说:“玛法的人品非常好;别人都不爱我,在我面前装成哈巴狗一样是为了牟取利禄;我经常问玛法要什么东西,他很自足,从来不爱利禄,只爱我。”

汤若望前后给皇帝上了三百多道奏章,这些奏章都是关系到国事和民生的,从来没有为某个集团牟取利益。所以,我们能够理解顺治帝为什么信任和喜欢汤若望了。这些奏章中,有四道最为典型:一、阻止皇帝迎接达赖喇嘛,汤若望对喇嘛教非常排斥,他认为皇帝如果出塞迎接喇嘛,那是一种耻辱。二、敬谨亲王尼堪被大西军李定国埋伏斩杀后,皇帝原本打算将亲王手下的两百多将士处死,汤若望毅然上书,认为这样做不好,请求免除这些将领的死刑,改罚为降职。三、皇帝有一次突发奇想,想在长城北边搞一个大规模的军事演习,顺治如果真是想搞军事演习,也可以理解成强兵,但事实上他只是把这个当成游戏。汤若望听了,对顺治阐明弊端,玩这游戏可能导致很多老百姓误伤,结果顺治采纳了。四、顺治十六年,郑成功围攻南京,顺治帝吓得手足无措,先是想逃跑,后来又准备御驾亲征,汤若望最后把他劝住了。

顺治患上天花死了之后,孝庄就找到汤若望,问:“汤老师,小顺治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死了。他留下几个孩子全是未成年少年,老二福全已经九岁了,老三玄烨才八岁。现在到底是应该立福全为皇帝,还是立玄烨呢?”

汤老师想都没想,就说:“当然得立玄烨了。”

孝庄问:“为啥一定要立玄烨呢?”

汤老师说:“因为……很简单,小玄烨已经得过天花,不再那么容易死了,虽然这小孩脸上满是麻子,将来活的可长了。”

孝庄一听有道理:“就立玄烨吧!”

汤若望真是大清的贵人,是大清的贵人也就是中国的贵人。但是在顺治帝死后,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险些被处死。很多人控告汤若望宣传的天主教是邪教,结果康熙取缔了天主教,判处汤若望绞刑。但说也奇怪,也许是上帝显灵,就在这时京城发生了地震,古人比较迷信,怀疑是不是老天不让处死汤若望,加上孝庄太皇太后为汤若望说情,汤若望才逃过这一劫。

在康熙八年的时候,康熙又为汤若望平反,恢复了汤若望的一切名誉,不过这时汤若望早已魂归上帝了。汤若望一生虽然深得顺治帝信赖,但也不是没有遗憾,他曾经想让顺治信奉天主教,并且奉天主教为国教。这个是失败了,我们知道顺治帝是信仰佛教的。

痴情天子

在跟董鄂妃相恋之前,福临还和一名汉族女子发展过一段短暂的恋情,这个女人的出身也非常不错,是汉奸孔有德的后代。孔有德虽然是汉奸,但好歹是封了王的,所以他的女儿孔四贞也算是一个郡主。

张献忠死后,他的养子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率领部队进军广西桂林,当时奉命镇守桂林的就是恭顺王孔有德。入关后,孔有德改封为定南王。被大西军围困之后,孔有德无处可逃,只好关门自焚。在自焚之前,他杀掉自己家人,只有一个女儿逃了出来。这个郡主叫孔四贞,只有十三四岁,是个花木兰式的女孩,常年跟随父亲打仗,骑射本领非常好。

孔四贞逃出来后,只身来到京城。孝庄念孔有德全家为国捐躯,将孔四贞纳入慈宁宫收养,封为和硕格格。孔四贞进宫后,福临正在废后,两人相见后,很是投缘。孔四贞是一个非常外向活泼的女孩子,她跟福临很快就打成一片,形影不离。有了孔四贞,顺治眼里就再没有其他妃子了,更不用说皇后。

孝庄虽然成全了顺治废后的想法,心里却对自己的侄女和整个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家族非常愧疚。所以,她耐心地对儿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谈到祖宗创业的艰难,谈到今天之所以能在中原当皇帝,离不开当年漠南蒙古各个部落的支持,所以,孩子啊,我娘家是为大清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对这些,顺治也点头表示赞同。

孝庄于是顺水推舟:“既然你不中意表妹,那我再帮你选个皇后吧!”

这个皇后是孝庄的侄孙女,跟前任皇后性格完全不同,前任皇后特别爱吃醋,顺治不临幸她,她也不让顺治临幸别人。而这个皇后性格非常沉静,人很好,典型的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型。福临虽然没有拒绝这桩婚姻,但好像还是不怎么喜欢皇后,只要是博尔济吉特氏,他仿佛觉得烫手山芋似的,就好像有什么心理阴影。看到顺治整天跟孔四贞在一起,皇后也只能在深宫里叹息,是的,她除了叹息再也没有其他办法,总不至于要死要活吧,这样既丢面子,还没效果。碰到顺治这样的浪子,只能由他去吧!

孝庄看到儿子这样子很不高兴,她担心新任皇后可能再度被废,便一再强调“满汉不得通婚”,一方面是给福临施压,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孔四贞好自为之。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孝庄的意料,这说明她的智慧远远赶不上福临胡闹的速度。

福临突然不迷恋孔四贞了,这是好事吧?表面看来,确实是好事。

事实上,却是天大的坏事。福临移情别恋了,而且对象不是皇后,是自己弟弟博穆博果尔的老婆。

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最小的儿子,脾气非常刚烈,在顺治十二年的时候受封为襄亲王。他的老婆董鄂氏是满洲的世族,董鄂氏的父亲鄂硕曾经担任内阁大臣。董鄂氏十四岁的时候嫁给博穆博果尔。

鄂硕跟着多尔衮一起入关,积极响应多尔衮的号召,带着全家移民到北京。鄂硕是一个非常与时俱进的人,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新形势,他率先招聘了一批汉人为自己服务。为什么要说这件事呢?因为这事关系到董鄂氏的一生,因而也影响了顺治帝的一生。

有人就奇怪了,不就招聘了几个汉人吗,怎么就关系董鄂氏的一生,还影响到皇帝的一生?

不急,我们慢慢道来。鄂硕此举无疑为自己的子女提供了一个接触汉文化、学习汉语的机会。董鄂氏就是这么一个牺牲品,她的求知欲非常旺盛。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汉文化,不知不觉就受到浸染,开始想象自己是唐诗宋词中的深闺少女,慢慢地,气质就出来了。这种气质在满族中肯定算是异类,但偏偏很容易吸引顺治。

完了,爱情的火花一旦点燃,肯定会烧死几个人的。这是皇宫,不是江湖,所以得淡定,像李敖说的,只爱一点点是最好的。

董鄂氏是一个非常沉静的女孩子,而博穆博果尔则非常活泼好动,看着董鄂氏整天抱着书啃,博穆博果尔气不打一处来:“难道你老公我就这么不堪,连一本破书都不如?”

董鄂氏:“什么啊?你做你的事,我做我的事,这不是很好吗?”

博穆博果尔:“你不是很喜欢看中文书籍吗?那里面讲的三从四德,你有没有看进去啊?”

董鄂氏:“有没有看进去是我自己的事。”

博穆博果尔:“你未免太不讲理了吧!”

董鄂氏:“不跟你说了,我要进宫服侍皇太后。”

在清初,根据老规矩,像董鄂氏这种身份必须进宫侍奉后妃。董鄂氏的身份非常高,服侍的对象是皇太后。这样一来,跟顺治就有机会见面了。根据规定,顺治每天早晚必须去见皇太后。顺治的女人虽然非常多,但自始至终他不明白情这种东西是咋回事,所以对于书中什么梁山伯祝英台非常羡慕,用现在的话说,这小子看琼瑶看坏了脑子。

顺治觉得,我是皇帝,不是禽兽,所以我必须要找到爱情。

某一天,顺治按照惯例去慈宁宫向孝庄问安的时候,忽然发现孝庄身边有一个很有气质的美女。顺治躲在一棵树下注视着那个女子,首先发现这个女子衣服穿得很得体,既衬托出身材,又显出了身份和气质,接着他又发现这个女子举手投足之间有一股说不出的扣人心弦的气质。当时,顺治就在心里感叹:好一个气质美女啊,正是我朝思暮想的类型。

结果,顺治向皇太后问安的时候,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美女。这美女很懂风情,仿佛知道顺治心里想啥,顺治盯着自己的时候,她总是垂目作温顺状。

自此,顺治让太监去打听这美眉是哪家的,有没有主。太监回来告诉他,这女孩已经名花有主了,而且主人还是顺治的小弟弟博穆博果尔。听到这个消息,顺治反而更高兴了,都是自家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有一天,董鄂氏去坤宁宫侍奉皇后,进了坤宁宫后,发现皇后去了皇太后那儿。董鄂氏便在那里干等,顺治得知这个消息欣喜若狂,立即跑到坤宁宫去,平常很少见他去坤宁宫。

这是董鄂氏和顺治第一次独处,据说顺治非常紧张,董鄂氏反倒显得平静。这个是可以理解的,董鄂氏没有其他想法。交谈之间,顺治对董鄂氏的好感以几何级数增长,这女子不光气质超凡脱俗,对汉文化简直如数家珍,真是难得的才女啊!

想当年,福临亲政后,为了掌权,他让文武大臣将一切奏章都交给自己,不必请示郑亲王济尔哈朗。掌权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让自己更辛苦。这些奏章大多是汉文,首先福临的汉文必须要过关。为了能够顺利阅读奏章,总结历代帝王的治国经验,福临可以说是下了苦功的,拼命学习汉语,经常闻鸡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付出总算有回报了,福临成为了一个颇具汉文化修养的皇帝。

汉文化在当时是一个比较高级的文化,福临得知董鄂氏跟自己一样,对汉文化怀有深厚感情之时,顿时有了知音之感。

这一切怎么逃得过孝庄那双犀利的眼睛,为了防患未然,孝庄居然改变老惯例,停止命妇入宫服侍。福临也不是傻子,看到母后这么做,就知道是冲着自己来了。

这也不能怪孝庄了,福临你这孩子太不尊重母亲娘家人了。你表面上是去看母后,实际上想见董鄂妃。董鄂妃前脚进慈宁宫,你后脚就来了。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母亲呢?孝庄太了解福临了,她知道这个孩子一旦想做什么事,九头牛都拉不回。

顺治也不服输,心想老妈你坏我好事,行,我自有办法。顺治知道博穆博果尔很喜欢带兵打仗,于是就封他为硕襄亲王,让他带着八旗军到南方去打仗。当时博穆博果尔只有十五岁,让这么一个没有军事经验的人去打仗,这一招非常阴险。总之,只要支开了博穆博果尔,就有机会去见董鄂氏了。

孝庄渐渐想通了,自己给儿子找的两个皇后都很不讨好,其实并不是顺治跟皇后们有仇,而是跟自己过不去。恨屋及乌,只要是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就反感。

为了牵制顺治,孝庄想起孔四贞这个棋子,以前顺治不是喜欢孔四贞吗?好,就立孔四贞为仅次于皇后的东宫皇妃。顺治帝看出了孝庄的意图,坚决不同意。结果让孝庄无地自容,顺治让天下臣民觉得孝庄出尔反尔。这件事中最难堪的就是孔四贞了,孔四贞好歹是一个郡主,结果这么不被人尊重。最后,孔四贞以“自幼许配”为由,嫁给父亲的老部下孙延龄。

话说这个博穆博果尔,接到带兵打仗的消息,自是乐得不行。一身戎装,坐在马上,志得意满,全然没想到老婆可能在家里跟皇帝哥哥乱搞。

许多老将自然看不惯博穆博果尔纨绔子弟的样子,加上他年少无知,好勇斗狠,赏罚不明,处事不公,引起了下面强烈的不满。还没和敌人打仗,军中就流传着关于他的谣言。这些谣言无非是董鄂氏红杏出墙,主帅头顶的帽子绿油油的。

博穆博果尔刚开始还不信,可是后来流言越传越广,到处都在说皇上和董鄂氏有一腿。一天晚上,博穆博果尔出去的时候,忽然在营帐外听到士兵讨论这事,内容非常让人上火。博穆博果尔听了,直接操起大刀,朝那几个值班士兵扑过去,见人就砍,能砍死多少是多少。直到一些部将跑过来抱住他,才避免了更严重的事情发生,然而不少士兵已经被砍死。

第二天,博穆博果尔决定不打仗了,回宫找皇帝哥哥算账去。博穆博果尔回到家里时已经是黄昏,问仆人董鄂氏在吗?大家都说董鄂氏在皇宫里服侍太后。博穆博果尔不信,直接冲向皇帝住的地方。到了皇宫,他发现侍卫已经列队排在那里,仿佛专门等着自己。

博穆博果尔也顾不得许多了,大骂:“福临,你给我出来,你到底把我老婆藏在哪里了?”

直接喊皇上的名字是大不敬的行为,侍卫们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大胆。”

这时候,皇上出来了,大怒:“你是不是找死啊,还不快滚。”

博穆博果尔就这么灰溜溜地逃回了家里,总算董鄂氏还知道家在哪里,晚上终于回来了。回来后,两人不停地争吵,一直吵到第二天。

博穆博果尔老纠缠一个问题:“你有没有给我戴帽子?”

董鄂氏:“没有,你瞎琢磨个啥,我跟皇帝哥哥只是朋友。”

“你不承认是吧?”

董鄂氏:“跟你说不明白,你自己静一静吧,我现在要去宫里服侍太后。”

博穆博果尔:“你这女人死不悔改,在外面偷人还若无其事,反了你……”

没想到,博穆博果尔这话恰好被闯进来的顺治听到了。顺治甩手给了博穆博果尔一个耳光:“你反了?你也不看看她是谁的女人,你敢欺负朕的女人,吃了豹子胆了……”

博穆博果尔目瞪口呆,这世上还有天理吗?老婆偷人,教训老婆结果被奸夫甩耳光。看着顺治牵着董鄂氏的手若无其事地离开,博穆博果尔的人生观崩溃了,一时想不开,自杀了。

我们看看汤若望是怎么记载这件事的,精明的汤若望没有发表任何评论,只是客观地记叙事实:

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的爱恋。当这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打了一个极其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乃因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

博穆博果尔这一死可以说非常给力,否则顺治还真得下一番苦工夫才能把董鄂氏纳入后宫。顺治不光要纳董鄂氏为妃子,还想册立她为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这一切,孝庄忍了。她不能不忍,她就这么一个儿子,总不能把他废掉吧!

册封董鄂妃为皇贵妃大典后的第九天,顺治又做了一件非常过分的事。他一方面恭奉宝册,在上面加上孝庄皇太后的尊号;一方面公然下令太庙牌匾内停止书写蒙古文字,只能书写满汉两种文字。这是赤裸裸地表达对母亲不满,还把这种不满扩大化,延伸到整个蒙古。这么做,简直是视皇太后如无物,不仅鄙视了皇太后,也鄙视了广大的劳动人民。要知道前线还有数万蒙古将士在奋勇杀敌,这么做简直是让他们寒心啊!

太后信佛,但绝不是吃素的

看起来,在顺治与孝庄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中,顺治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面对顺治帝这么疯狂的行为,孝庄冷冷的没有任何表示,我们确实无法理解顺治的所作所为,也许只有孝庄能明白。他们母子之间的关系是这么奇怪,光用叛逆不足以解释。

对于顺治用自己的名义所做的一切,孝庄始终选择沉默。顺治伤害她的族人,她还是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孝庄似乎沉寂了,会任由顺治帝欺负下去——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孝庄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只因顺治是自己的儿子,所以才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摆平他,但她相信这个机会很快就会出现的。

顺治十四年的时候,董鄂妃为顺治生下皇四子,很可惜这个孩子活了两个月就夭折了。顺治破例追封他为荣亲王。

董鄂妃皇子早殇不久,孝庄以圣躬违和为借口,移居到南苑去养病,并且命令后妃和百官必须要前去问安。当时正值寒冬腊月,董鄂妃的身子又一向不是很好,加上儿子早逝,其状况可想而知。孝庄的手段就是高啊,比顺治高出太多,她整人是不露痕迹的。大家都来向我问安,总不至于有人怀疑我整你吧!再说了,这也是规矩。

我们想想看,一个刚生育儿子,儿子又早夭的女人,身心的痛苦岂是常人所能想象的,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冒着大雪从紫禁城赶往几十里外的京郊伺候孝庄。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痛苦,可以想象孝庄没有少折磨她。董鄂妃就是在这时种下了病根,后来身体越来越糟糕,三年后逝世。死后被追封为孝献皇后。

董鄂妃死后,顺治痛不欲生,简直想去黄泉路上把董鄂妃拉回来。当然,在顺治内心里,董鄂妃早逝的罪魁祸首便是那个深沉严苛的母亲,可是他又不能杀掉自己的母亲,甚至不能公开地反对自己的母亲。怎么办呢?只好强忍着愤怒去讽刺和揭露这个人,这在顺治亲自为董鄂妃撰写的《董妃行状》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顺治对孝庄的控诉与愤怒,那种愤怒简直是想亲手把这个母亲给宰了。

《行状》刚开始说:年十八,以德入掖庭,婉静循礼,声誉日闻,为圣母太后所嘉许。……事皇太后奉养甚至,伺颜色如子女;左右趋走无异女侍……

这段文字是啥意思呢?表面上看好像是将董鄂妃和孝庄的关系描述得很和谐,太后夸奖她,她把太后侍奉得非常好。我们不妨来翻译一下:董鄂妃十八岁因为品德端方成为我的老婆,为人非常温婉安静,而且很懂礼,名声一天比一天好,太后也经常夸奖她。董鄂妃对太后好的绝无二话,察言观色仿佛子女,来回跟着如同婢女,就是这样,这个老太婆还经常刁难她——当然,这个是意译。

其中,顺治还记载有一次要侍奉太后去温泉疗养,当时董鄂妃有病不能前去。皇太后却说:“若独不能强起一往,以慰我心乎?”——我这个老太婆好不容易想去疗养一次,你就不乐意了。董鄂妃没办法,只好抱病前去。顺治对此非常激愤,当然他不敢直接骂孝庄,就在文中说:“盖日不忍去后如此。”就是说,孝庄这个老太婆特别爱董鄂妃,一刻都不愿离开她,由此可见顺治的愤怒。

在《行状》的最后一段,顺治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愤怒,竟然想象太后死去的场景,当然他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说自己很孝敬这位慈母,只是身为男子,有些事情需要避嫌,只能仰仗董鄂氏了。

即皇太后千秋万岁后诸大事,俱后是类。今一朝崩逝后,脱遇此朕可一一预及之乎?将必付之不堪委托之人,念至于兹,朕五中摧痛,亦不能伤痛无已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太后有一天死翘翘了,肯定是由董鄂妃来操办丧事。现在爱妃不幸逝世,以后太后死了,这么大的事交给谁呢?只怕会交给不能胜任的人,每每想到这里,朕五脏六腑都是痛的,爱妃你死得太早了,以后太后死了我指望谁为她操办丧事啊?

太后还没死,就想象太后已经死了,虽然话说的非常好听,但也是大不敬。顺治的想法实在太过奇怪,居然想象母亲逝世后,董鄂妃为她办理一场规模空前的丧礼。

《行状》中说董鄂妃入宫多年,为人谦和低调,对太后很尊敬,对宫中的保姆和仆人都很优待。作为皇贵妃,她管理着后宫的妃嫔宫女,宽容仁厚,没有丝毫的吃醋之意。

我们回头看看董鄂妃的一生,如流星一般短暂,却充满了无法言喻的不幸。她首先是跟一个没有共同语言的男人结婚,后来皇帝把她从这个男人手中抢走,这个男人自杀了,作为一个女人,我们不知道她用什么态度面对这种事情。显然,她心里肯定是非常痛苦,虽然并不爱那个男人,但毕竟是名正言顺的丈夫,结果这个男人因为自己而死,好歹欠人一条性命。

嫁给顺治后,尽管顺治对自己非常宠爱,但孝庄却对她极尽折磨,而且折磨得不露痕迹。那种痛苦,没有宫廷生活经验的人是无法体会的。所以说,董鄂妃的一生肯定是不幸的。如果孝庄这个婆婆看自己顺眼的话,好歹一生会比较平静。但生活注定是一场悲剧,儿子早逝似乎就是一个征兆,顺治对她如火的爱情并不能挽回什么,地位的尊崇似乎也不能减少不幸。

我相信董鄂妃一定有这样的感触:与其生活在帝王将相的家庭,不如生长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家里,至少可以过一种平平淡淡的生活。

董鄂妃死后,顺治为她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还赐死了三十多个太监和宫女,这样方便董鄂妃去阴间后还有人照顾。

董鄂妃死时年仅二十二岁,顺治死时年仅二十四岁,这样的年纪在现在刚够法定结婚年龄。在封建社会,连一个皇帝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幸福,更不用说一般人了。生活在今天,我们应该感到幸运,还是社会主义好啊!

我非常不理解的是,碰到一段凄美的爱情,为什么有的文人就喜欢往妓女身上扯。在某些文人看来,具备这样条件的在当时非秦淮名妓董小宛莫属,正好两个人名字中都有一个董字。《清朝野史大观》对此言之凿凿,证据是两个文人的诗词,一个是吴梅村的《清凉山赞佛诗》,一个是冒辟疆《梅影庵忆语》,冒辟疆是江南名士,说话有斤两,他曾经在青楼里认识董小宛,后来娶她为妾,清军入关后,董小宛落入清军手中,这个董鄂妃呢就是那个江南名妓董小宛。

这个说法是靠不住的,首先董小宛比顺治大十四岁,当董小宛在秦淮名声大噪的时候,顺治才两岁,董小宛死的时候,顺治只有十三岁,搞不懂为什么有人把董小宛附会成董鄂妃。

顺治出家之谜

顺治一生是非常复杂的,首先这个人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其次他在政绩方面还是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他从小生活在多尔衮的淫威之下,精神受到很大的扭曲。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开始亲政,亲政之后,他与母亲的矛盾不断恶化。为了治理好国家,顺治精心研究汉文化,学习汉语言,颁布了一系列的仁政。

但说实话,在私生活中,这个人确实谈不上仁慈。他动辄处于暴怒状态,表现出精神病人的一些症状,行为非常离谱乖张。当然,我们可以对顺治的遭遇表示理解,童年的不幸常常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虽然他的性格让人很不喜欢,但是在治国方面他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大清国入关后最开始的十年里,他不但让GDP稳定增长,而且为以后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

治国方面,顺治没有民族歧视——不对,还是有民族歧视的,歧视蒙古族。总的说来,他采取的是柔性治国方针,尽量放低姿态接纳民意,同时积极开展改革。明末贪污腐败成风,顺治为了整顿吏治,针对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和赏罚条例。经济方面,顺治废除崇祯的许多苛捐杂税,为了加速经济的发展,他积极推行垦荒。

顺治虽然谈不上是什么千古明君,但也绝对不是个昏君,他虽然对宫里人脾气暴躁,但对大臣们还是有虚怀纳谏的雅量。譬如,户科给事中朱之弼曾经给顺治上了这样一道奏疏:

今日之病在六部,六部之病在尚书,尚书之病在推诿,推诿之病在皇上不择人、不久任、不责成效、不定赏罚。

即使任事之人,视国事如家事,犹恐废弛;今则尽如事外之人,疑事畏事之念多,任劳任怨之意少。事稍重大,则请会议;不则迁延日月,诿之行查而已;不择卸责于人,听督抚参奏而已;不则畏首畏尾,听科道指名而已;不则苟且塞责,毋庸再议而已。上下推诿,以为固然,曾有担大事、发正言,以图实济者乎?

朱之弼不光放胆直谏,甚至将一切问题的责任都推到皇帝身上。换做是一个昏君,不把他脑袋砍了,也要让他回家养老。顺治时年只有十八岁,非但没有生气,甚至连否认都没有,更没有为自己辩护,而是承认事实,虚心采纳意见,然后晓谕六部要整肃一新,不得懈怠。

当然,顺治在治国方面也有一些污点,比如郑成功打过来之后,他吓得要逃回辽东,被孝庄鄙视一番后,居然又说要御驾亲征。这时候,顺治已经二十二岁了,表现还这么冲动,确实有些不应该。

在私生活方面,人们对顺治的印象更差,他自负又自私,对母亲很不尊重。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对董鄂妃很钟情。

董鄂妃去世之后,顺治万念俱灰,顿时产生了皈依宗教的思想。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天主教和佛教。考虑到顺治帝和汤若望的关系,天主教本来是很有希望的。

顺治确实很尊重汤若望,他从汤若望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小顺治眼里,汤若望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什么天文历法、日食月食、彗星金星之类,他全懂;汤若望还经常给他讲西方的人文风俗,在天性浪漫的顺治眼里,这些知识确实非常酷。

汤若望确实是清初非常牛气的一个外国人,不要说他死后混到一品的地步,就说他所记载的一些东西,现在我们一般都当成信史来看,正史太暧昧,野史太不可信,时人的笔记也不足为证,偏偏大家就信汤若望。

据说,顺治喜欢跟汤若望交往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西洋老头懂的东西确实多,能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却是因为跟汤若望在一起,他非常放松,不像跟大臣们在一起那么紧张。所以,小顺治特别喜欢跟汤若望闲聊,亲切地称呼他为阿玛。

当然,汤若望也有让小顺治不高兴的时候,汤若望非常讨厌太监这种不人道的制度,他希望顺治不要制造更多的太监,不仅如此,他还希望顺治能够放弃男女之爱,专心服侍上帝,宣扬天主教。顺治自然无法接受这种要求,相反,汤若望提出这种要求后,他将心比心,觉得自己这么喜欢女人,难道汤若望真那么淡定?

为了解开心中这个谜团,他让人日夜监视汤若望,可惜,顺治失望了,密探监视了许多天,回报顺治:汤神父每天晚上在教堂诵经之后,就返回卧室就寝,没有任何其他的举动。

顺治长叹一声:“汤爷爷真是个了不起的神人,但是我还是不相信上帝,但我相信他是个知行合一的好朋友。”

汤若望和顺治的友谊一直维持到顺治去世,虽然顺治对禅宗倾心,但内心深处一直很尊重汤若望,甚至在临死前,他还接受汤若望的谏言。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段佳话,一位中国皇帝和一位外国神父建立起了超越利益关系的友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顺治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接受佛教的,刚开始的时候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想以礼法和仁德治理天下,成为一代明主。对于佛教,还有几分排斥的意思。

顺治十年的时候,曾经与大学士陈名夏讨论历史的时候,说到国祚这个深奥的问题,说着说着就扯到鬼神和宗教上面,陈名夏向皇帝大力推荐喇嘛教,说这玩意可以延长国祚。顺治当时就说了:“喇嘛教这些装神弄鬼的把戏,不可信,他们说驱鬼,鬼才相信呢,不过是蛊惑人心罢了。”

由此可见,顺治当年还是一个标准的儒家小青年。但是,四年后,他的人生观就发生了改变,他开始陆续召集一批高僧进京。有人认为顺治这么做可能是受了太监的影响,但不管受谁的影响,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顺治有佛缘,他的内心是不会改变的,也是不会欺骗自己的。

憨璞性聪就是顺治最早认识的一个非常有名的禅师,这位高僧是福建延平顺昌人,十五岁的时候在天王寺出家,二十五岁起开始云游。和尚云游就像政治家到处演讲一样,名声就这么打出来了,憨璞性聪每到一处都讲经说法,逐渐打造出了全国性的影响力。

公元1657年,顺治驾幸南海子,经过海慧寺,在那里遇见了憨璞性聪,两人进行了一番密谈。这一年十月,顺治把憨璞性聪召进宫里,问他佛法:“从古至今,帝王治理天下,都是代代相传,日理万机,闲暇时间特别少。我现在对佛法非常感兴趣,想学习佛法,但时间又特别紧张,得找一个好老师学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得找谁呢?”

憨璞性聪既然是高僧,自然不会脱口而出:“跟我学吧!”相反,他谦虚地拍马屁:“皇上你是金轮王转世,天生有大善根有大慧根,正因为你天性有佛性,所以才相信佛法,皇上不用跟人学就能无师自通,不学自明啊!所以,皇上你不仅是一国至尊,也是佛门至尊啊!”

听到这么拍马屁的话,我们简直很难相信是出自一个高僧之口,可见要做高僧不光得会佛法,马屁功夫也是应该学会的,多学几门技术总是有用的。

顺治对这位高僧的回答很满意,不久就册封他为明觉禅师。这位明觉禅师留下了一本《憨璞性聪语录》,里面不光收录了他的语录,还有一些他赠给太监的诗文,诗文中对一些太监极尽歌颂之能事。现在,我们总结这个和尚有三大绝招:佛学、马屁功夫、写诗。当这三大绝招糅合在一起的时候,绝对是必杀的,没有人能抵挡得住,所以顺治被俘虏了。

憨璞性聪博得顺治宠信之后,对主子是非常忠诚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憨璞性聪接连给顺治介绍了许多佛门顶尖人才,这些人才中有木陈忞、玉林琇、茆溪森这些业内著名人士。

我们得说说顺治为什么对天主没有好感,倒是对佛教的兴趣这么浓厚。

首先,顺治接受汉文化熏陶太深,汉文化既包括儒家文化,也包括佛教和禅宗,佛教虽然是从印度传来的,但经过上千多年的本土化过程,已经演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了。

其次,顺治的一生饱经忧患,在后来的岁月里,情感受到重大打击,爱子早逝,爱妃亡故,跟母亲的关系僵得特别厉害。这些都给他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所以万物皆空的佛教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安慰。他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诗:“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入帝王家?”可以想见,他心灵深处那种对人生感到无奈的感觉。

我们先来说说得道高僧玉林琇吧!

玉林琇的全名是玉林通琇禅师,他是江苏江阴人,俗姓杨,出身于名门望族。从小生长在一个笃信佛教的家庭里,也是很有个性的人,十八岁成年的时候,他也不考科举,居然跑到磬山寺当和尚。当和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和尚也有能力高低之分。不久,他就换个高级一点的寺庙,浙江湖州报恩寺,在这里待了几年,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当上寺庙主持。升迁速度之快,实为佛门所罕见。据说他是一个风格非常严峻的人,很受佛门弟子的好评。

公元1658年的时候,玉林琇已经是佛门中的一个名流了。憨璞性聪一推荐他,就引起了顺治的重视,顺治派人召他进宫。他居然摆出名士风范,拒绝了。后来,顺治帝再三邀请,他才勉强决定赴京。中途到了天津后,玉林琇又打算不去了,准备在天津饿死算了。为啥?因为他对明朝有浓厚的感情,不愿意见清朝的皇帝。可是,皇帝不请到他誓不罢休,一直拖到第二年二月十五日,他才进京见了皇帝。

进京之后,事实再一次证明玉林琇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和尚,见过大场面,有自己坚定的人生信仰。对于顺治的问题他对答如流,言语处处藏着机锋,回答得不仅有佛理还有哲理。顺治当时就佩服得五体投地,将他留在京城,时常向他请教佛理。还问他可不可以为自己取个法号,玉林琇给他提供了十几个字,让皇帝自己选:“最好用丑一些的字眼”。最后,顺治自己挑选了行痴两个字,在玉林面前自称弟子。顺治封他这个师父为大觉禅师,后来晋升为大觉普济禅师,最后加封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从一个和尚混到国师,我们再一次对玉林琇的能力表示钦佩。

有一次顺治问玉林琇:“悟道之人还能有喜怒哀乐吗?”

玉林琇回答:“什么是喜怒哀乐?”

顺治一听,高明啊,师父不愧是师父,境界非同一般。

玉林琇又说:“不要说喜怒哀乐了,就是江河大地都是因为妄念而生,只要没有妄念,连江河大地都不存在。你说人做梦发生的事情,是有还是无?”

顺治一听,恍然大悟,人生就好比一场梦,虽然在梦里觉得很真实,其实一旦大彻大悟,就发现那一切只是一场空。想通了以后,顺治神情变得愉悦,忽然有种解脱之感,心中对这位国师也越来越尊重。

玉林琇看摆平了顺治,便提出离开京城。顺治挽留不住。玉林琇第二次进京的时候正值董鄂妃去世,是顺治心如死灰的时候。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也就是顺治出家之谜。

讲到顺治出家之谜,得介绍一个人,茆溪森。

茆溪森是玉林琇的弟子,根据佛门的规矩,可以算是顺治的师哥了。董鄂妃逝世之后,茆溪森一直陪伴着顺治。顺治悲哀之余,想要落发为僧,他要求茆溪森为自己剃度。茆溪森是一个非常单纯的和尚,对宫廷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不了解。皇上要求他剃度,他想也没想,剃度就剃度,师弟既然开口,哪能不帮忙。就这样,茆溪森在万善殿为皇帝落发。

这个消息一传出,宫廷里炸开了锅。皇上一剃度,接下来就是要举行皈依大典出家。首先愤怒的是孝庄,她不仅对顺治很愤怒,更吃惊茆溪森胆大包天,竟然为皇上干这种事情,你这不是要毁我大清江山吗?孝庄心里很清楚,自己这个不听话的儿子一旦想干什么事情,连动车组都拉不回。怎么办呢?出面阻止可能让情况更糟糕,孝庄不愧是孝庄,她知道这时候唯一能影响顺治决定的就是玉林琇了。所以她让人快马加鞭去湖州召玉林琇进宫。

听说了这件事,玉林琇知道徒儿茆溪森闯下了大祸,他一路上大骂茆溪森脑子少根筋。为了阻止顺治出家,他进宫之后,立即将茆溪森捆起来,然后在殿外搭起高台,准备将茆溪森就地火化。玉林琇当然不是要置徒儿于死地,这位和尚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果然,不多久,顺治就赶过来了,连忙答应不出家,让他赶快放了茆溪森。顺治出家,再次演变为一场闹剧,就像上次御驾亲征一样。

从这事情中可以看出玉林琇确实是一个很有手腕的高僧,曾有人说玉林琇这人为人阴鸷,平常不怎么说话,但是野心非常大,表面上宠辱不惊,实际上行沽名钓誉之事。在他晚年,因为弟子仗着他的权势强占别人的地盘,他的寺庙被烧毁,后来“终日危坐”而死。

当然,对顺治影响最大的还是名僧木陈忞。木陈忞是广东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在崇祯十五年就当上了宁波天童寺的主持,木陈忞俗姓林,从小就非常聪明,博览群书。长大后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进宫后住在西苑一带,伴随皇帝达九个月之久。

木陈忞也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对于皇帝的喜好非常了解。顺治跟他坦诚相待,经常让他不要把自己当成皇帝,就当成佛门弟子就行了。

木陈忞这个人以前对明朝感情非常深,在清兵入关后,他冒着断头的危险写下了怀念故国的诗文集《新蒲绿》,对清朝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和不满。当他跟顺治朝夕相处九个月后,有些人接受不了,写诗讽刺他:“从今不哭新蒲绿,一任煤山花鸟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木陈忞也是一个有政治头脑的和尚。

顺治对木陈忞非常尊重和器重,封他为弘觉禅师,视他为老师。平时,木陈忞除了与顺治讨论禅学之外,两人还畅谈古今人物,对历史发表评论。木陈忞不仅对历史了如指掌,而且对文学也很有造诣,可以说,经史子集他样样都熟悉。更了不起的是,木陈忞拍马屁的功夫也是一流的,拍得不着痕迹,浑然天成。

他经常夸皇帝虚怀好学,能够通晓天下百姓的喜怒哀乐,还说顺治天生就有慧根,上辈子就是和尚。顺治对他非常掏心,连自己身上的弱点都告诉他。木陈忞把这些都写进了诗文中,但正因此雍正对他非常反感,因为他泄露了皇家隐私。雍正上台之后,给木陈忞安了个宗门罪人的罪名,打压木陈忞这一支佛门力量。

应该说,顺治在宗教信仰上还是不错的,他以一个皇帝的身份信仰佛教,并没有把自己凌驾在佛教之上。也没有媚佛佞佛,大修寺庙什么的,所以说,顺治是个好皇帝,他没有因为自己喜欢佛教而把纳税人的钱花在和尚头上。

纵观顺治后来的日子,他虽然出家未遂,但确实是真心向往佛教。身为一个皇帝,连选择宗教的自由都没有,这对顺治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为了弥补这种遗憾,他让太监吴良辅替自己出家,也算是完成最后岁月里最大的心愿。

顺治之死

我们来说说吴良辅这个人吧,能够替皇上出家,这种人跟皇上的关系那可是非同一般。吴良辅从小跟皇帝一起长大,既是顺治的奴才,又是顺治的伙伴。吴良辅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太监,由于顺治的信任,他很早就开始弄权,徇私舞弊贪污受贿。顺治对此也是知道的,但他为了袒护吴良辅,公然置自己制定的宪法于不顾。

顺治死后,在孝庄太后的授意下,康熙帝处死了吴良辅。

1661年1月30日,顺治突然宣布不早朝,并免掉诸王和大臣们在节假日向自己问候行礼。这在注重礼法的封建社会是非常反常的一种行为,顺治帝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第二天,《清实录》记载,这天“上不豫”,皇上身体不舒服。尽管身体不舒服,皇帝还是移驾到宣武门西南的悯忠寺,在这里督令工匠搭建戒坛,因为这一天正是吴良辅代他落发出家的日子。

从悯忠寺回来后,顺治就感到很不舒服。《清实录》对于顺治之死,记录得非常简单。清朝有两个皇帝的死亡记录非常简单,就是皇太极和福临这父子俩。我们发现这父子俩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死后,直接掌权的人跟他们关系不好。皇太极死后,最有权势的人是多尔衮。顺治死后,最有权势的人是谁呢?

不是康熙,是孝庄。

《清实录》记载:“上大渐(皇上进入弥留状态)。遣内大臣苏克萨哈传谕:‘京城内除十恶死罪之外,其余死罪及各项罪犯,悉行释放。’”

“丁巳(1661年2月5日)夜子刻(午夜十二点左右),上崩于养心殿。遗诏颁于天下。”

史书的记载就这么简单,从顺治皇帝感觉身体不舒服到死亡前后不到五天的时间。史书中丝毫没提到皇帝到底生什么病,是怎么死的,有没有给予什么治疗。

在顺治从染病到死亡这短短五天的时间内,从史书上我们是看不出什么波澜来的,但我们可以猜想其中的暗涌绝对是非常不平静的,因为这关系到大清的未来。

《清实录》虽然没有记载这段时间宫廷里的明争暗斗,但我们依然可以从时人的记载中了解到事情的真实情况。

董鄂妃死后,顺治帝形容枯槁、心如死灰。虽然他是全国权力最大的一个人,但觉得生活已经没意思,想遁入空门,结果连这点小小的心愿都完成不了。不过,让吴良辅代为出家之后,他总算是觉得完成了一桩心愿。

从悯忠寺回来后,顺治就趴下了。顺治不是抑郁而死,而是患上了天花。现在,天花很好治,但是在当时天花是个不治之症。天花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如果患者没死的话,以后就不用担心再患天花了,不过脸上会留下标记:麻子。

谈迁在《北游录》里曾经记载过“驱疹”:

满人不出诊,自入长安(北京)多出诊而殆,始谓汉人之染也。于是民间以疹闻,立逐出都城二十里。而都城外俱满洲赐庄,彼瘘人子(穷人)安所适乎?多茹泪弃婴道侧,或恋一室,不能单外,至毙其子女,见闻交痛。……疹家报兵司马,即引绳度邻右八十步,绳以内,官吏俱不许入,都民始安。乙未(顺治十二年)春,仍逐痘如前,以驾(皇帝)在南海子(南苑),遂禁人南出。

谈迁这段话介绍了当时驱疹的过程,当时的看法是满人不出疹,入关之后才开始出疹,出疹的人中大多都死了,满人认为是被汉人传染的。这大概就是入关的代价吧,清军入关的代价实在是太小了,如果不是汉人没用、自相残杀、管理无能的话,中国就不会有清朝了。

承德避暑山庄不仅是一个避暑的地方,也是一个避痘的地方。清人对于避痘是非常重视的,康熙小时候就为了避痘,被保姆带到关外,但还是出疹了。

当时有一个文学侍臣曾经详细记载顺治驾崩的情景,这个人名叫张名宸,顺治驾崩后,他亲自参与守制尽忠活动,长达二十七天。

根据张名宸的记载,正月初二,顺治驾临悯忠寺,观看吴良辅落发为僧。初四,九卿大臣向顺治问安,发现顺治不舒服。初五,大臣们又问安,看到宫殿各门上的门神和对联全部都去掉了。初七,释放监狱里的犯人,本来人满为患的囚室里突然空空如也。后来,民间又传来圣旨,禁止炒豆,禁止燃灯,禁止泼水(民间避痘的习俗),大家才知道原来皇上生病是因为出痘。初八,各衙门的官员们洗漱完毕后,穿好朝服准备去上班,突然传来公文说,除了中堂和礼部,其他官员都可以回家了。中堂和礼部官员进宫必须摘掉顶戴,当时张名宸大惊,他知道按照惯例,肯定是皇帝驾崩了。根据张名宸的描述,他当时很震撼很悲哀,皇上才二十四岁,就突然离世,太让人伤心了……当时,城门全都紧闭,士卒们在城楼上戒严,街道寂寥,没有行人,气氛非常阴暗。到了二鼓,才宣布遗诏,当时凄风飒飒,黑云惨淡,气氛非常压抑。

另据《汤若望传》的记载,在继承人问题上,顺治与孝庄及文武大臣发生了冲突:

一位继位的皇子尚未诏封,皇太后立促皇帝作这一件事体。皇帝想到了一位从兄弟,但是皇太后和亲王们的见解,都是愿意皇帝由皇子中选择一位继承者。皇帝使人问汤若望的意见,汤若望完全立于皇太后的一面,认为被皇太后选择的一位太子为最合适的继位者。这样,皇帝最后受到汤若望的劝促,舍去了一位年龄较长的皇子,而封一位庶出的、还不到七岁的皇子为帝位继承者。

我们都知道这位继承者就是康熙,康熙之所以能继位不是因为什么其他方面的考量,而是因为他患过天花。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顺治帝在得知自己患有天花后,急召亲王大臣们入宫讨论继承人问题。在继承人问题上,顺治坚持要从堂兄弟中选择一个。这就让人非常费解,他放着四个儿子不立,为什么要选择堂兄弟呢?有人推测,他这是为了发泄对皇太后的不满。其次,在摄政人选上,顺治一改祖宗旧制,拒绝从皇室诸王中挑选,这无疑是对多尔衮当年独裁专政的一种反抗。

孝庄得知顺治的意图后,让苏麻喇姑请汤若望到慈宁宫一趟。顺治这些年虽然一头扎进佛教,但是对汤若望一直非常尊重,他们之间保持着真挚的友谊。孝庄相信,汤若望一定能圆满完成这个任务。

顺治见到汤若望后,让他坐在御榻上,问他对继承人有什么看法。汤若望是个非常直率的人,有啥说啥,他明确地表示不赞同立堂兄弟。因为这么做不仅违反祖制,而且容易引起争执,对清朝和国家都不利。

顺治沉默了,良久才问道:“四个皇子年龄都很小,你说应该选谁?”

汤若望重复曾经对孝庄说过的话:“长幼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选一个已经出痘的皇子。”

顺治当时有四个儿子,最大的是福全,八岁;其次是玄烨,七岁;至于陈氏生的常宁,只有三岁;钮氏生的龙禧,更小,只有两岁。头脑稍微正常的人就会把目标锁在福全和玄烨身上,这两人中,玄烨是出过痘的,而福全没有。

说实话,顺治对这四个皇子的父爱那是少得可怜的,当汤若望提到福全和玄烨时,估计顺治还要在脑子里搜索他们长啥样的。无论谁继承皇位,对顺治来说都无所谓。

初六的晚上,顺治感到病情加重,急召近臣学士王熙进宫,让他草拟遗诏。

正是寒冬深夜,宫中阴风阵阵,几个太监手提着宫灯,在黑夜中闪烁。王熙跟在后面,感觉仿佛能够听到鬼哭声。进入养心殿后,王熙跪拜,顺治强打着精神说:“我患痘了,恐怕时间不长了,你赶快听我的话,记下诏书内容。”

此时此景,心肠再铁石的人也免不了动容,王熙也不例外。不过他心里还在琢磨另外一层事,如果皇上诏书的内容跟太后的想法有矛盾,那该怎么办呢?

皇上一边说,王熙一边记,心里却想将来如何把皇上诏书的内容转陈给太后。王熙退下后,又在乾清门的书房里三次修改诏书。到了第二天,把诏书呈给皇帝时,顺治正在更衣,当时非常疲惫,没说要看诏书,只让王熙把诏书交给麻勒吉。麻勒吉是满洲正黄旗人,汉文化功底比当时许多汉人大学士还厉害。

当天晚上子时,顺治帝甍逝于养心殿。

顺治英年早逝不免让人觉得遗憾,有一个叫吴伟业的文学家写了一首长诗,暗示皇帝并没有死,只是出家去了。后来,金庸在《鹿鼎记》里采用了这种说法。

吴伟业是何许人也?吴伟业号梅村,江苏昆山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他和钱谦益、龚鼎孽并称为“江左三大家”,独自开创了“梅村体”诗歌。明亡之后,吴伟业为了保持名节,一直对清政府采取不合作的消极抵抗姿态。

顺治十年的时候,朝廷再三请他出山,入朝为官。吴伟业虽然很不愿意,但面对父母二老的请求,也只好勉为其难。入朝后,吴伟业做到国子监祭酒这个职位。在朝中待了四年,他便告老还乡。在吴伟业晚年,对于这段经历深感耻辱,认为侍奉清朝这四年“误尽平生”。

吴伟业死后让人在自己坟墓上题:诗人吴梅村之墓。这位大诗人被认为深得白居易遗风,是一代叙事诗高手。他曾写过一首《清凉山赞佛诗》,这是一首叙事性的长诗,确实很长,比《长恨歌》还长。诗人最喜欢说一些语带双关,含有弦外之音的话。其中有这样的诗句“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大家认为这讲的是董鄂妃之死,董字拆开就是千里草。诗中的“南望苍野坟,掩面添凄恻”讲的是福临与董鄂妃生的皇四子早夭之事。至于“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惜哉善财洞,未得夸迎銮”,仿佛是说顺治并没死;“尝闻穆天子,六飞骋万里”——当时人认为这话很明显是说顺治到“西天”出家了。吴梅村因为在清朝当过官,跟皇帝比较接近,而且他又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所以很多人相信他说的,顺治没有死,而是出家了。

也有人根据顺治的遗诏断言顺治没死,而是出家了。人们很难想象一个将死之人怎么可能思维这么有条理、语气这么淡定,从国家大事到个人私事,侃侃而谈。顺治的那份罪己诏书更像是生前长时间拟成的,不像是临死的时候突发奇想的。王熙在记录诏书之后,作了三次修改,这也是很不寻常的。

像王熙这么特别的人,当时肯定有很多人围着他问:“皇帝临死前跟你说什么了?说来大家听听啊……”

王熙终生没有把皇帝跟自己的谈话告诉别人,连他的子孙和弟子都不知道。捂得越紧,别人就越怀疑。也许是真的什么事都没有,但你捂住了,难免让人想起“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个成语。

康熙当上皇帝后,几次奉皇祖母孝庄的命令上五台山,就是清凉山。这不免让多事的人怀疑是不是顺治没有死,而是在五台山出家。如果顺治不在五台山出家,康熙为什么几次去五台山呢?游山玩水,观赏佛教建筑一次也就够了。何况天下之多,寺庙何其多,为何偏偏就喜欢五台山?

怀疑归怀疑,想象归想象,这些东西并不能成为顺治出家未死的证据。因为有太多当事人回忆顺治临死前的情景,我们就不用别人的记录作证据,我们还是用老汤的话吧!

汤若望记载顺治临死的情景:“如同一切满洲人们一般,顺治对于痘症有一种极大的恐惧,因为这在成人差不多也总是要伤命的。在宫中特为侍奉痘神娘娘,是另设有庙坛的。或许是因他对于这种病症的恐惧,而竟使他真正传染上了这种病症。在这个消息传出宫外之后,汤若望立即亲赴宫中,流着眼泪,请求允许他觐见万岁……顺治病倒三日之后,于一六六一年二月五日到六日之间夜间驾崩,享寿还未满二十三岁。”

汤若望的中文没法跟吴梅村比,这个我们别介意,他说顺治死了应该是不会撒谎的。至于文中说顺治未满二十三岁,那是计算方式的不同,我们把顺治从娘肚子里的时间也算进去了。

顺治死前留下一份罪己诏,诏书里全是骂自己,口气很像是站在孝庄的立场上,所以很多人怀疑这份诏书“被修改了”。诏书中总共列举了自己十四条罪状:

一、在用人和管理方面没有效法祖先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而且汉化程度非常深,改变了不少满族的淳朴旧制,结果导致国家没有治理好,老百姓没生活好(以致国治未臻,民生未遂)

二、没能报答圣母布木布泰的养育之恩,于孝道有亏。

三、提前于圣母离世,反而让圣母哀痛。

四、跟宗室诸王贝勒们接触太少,给他们颁恩不多,导致关系疏远。

五、满洲八旗大臣,世代尽忠,竟不相信他们,反而相信和重用汉族大臣,导致满族大臣精神懈怠,没有心情工作。

六、个性好高骛远,不能虚怀若谷接受别人的意见,很多有用人才未被重用。

七、对一些不法大臣纵容姑息,明知他们有问题,还用他们。

八、国家财政负担很重,兵饷不足,宫中又奢靡浪费,“厚己薄人,益上损下”。

九、在建造宫殿和器物方面,务必要求精益求精,但是在治国方面却没有这种精神,不知道自我反省,不体察老百姓的辛苦。

十、不知道用礼仪克制感情,董鄂妃的丧礼办得过分隆重。

十一、仿照明朝设立太监的十三衙门,明知有弊端,还不以为戒。

十二、自己性情贪图安逸和闲静,和大臣们接触得少,导致上面和下面感情沟通不畅。

十三、自以为自己很聪明,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十四、明知道自己有错,还不及时反省,导致错误越来越严重。

在遗诏的后面,顺治点名让玄烨继位,命索尼、萨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遗诏显然经过修改,顺治重用汉臣取得很大成就,显然不会以此自责。为董鄂妃,甚至连江山都不要,更不会自责说丧礼办得太过隆重。

顺治这个遗诏让人看起来感觉有些怪,历朝历代如果国家遇上天灾人祸,时局大乱之时,皇帝会下罪己诏。这么做既是向老天认错悔罪祈求保佑,又是向黎民百姓表示皇帝认错了,你们也该体谅体谅他吧!但是像顺治这样罪己诏的却是从未有过,这不是罪己,这完全是作践自己。不管自己做了好事坏事,一律说成是坏事,而且把痛骂自己的话赤裸裸地写进诏书里。我们知道,顺治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当了皇帝后,做了不少好事。他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重用汉人,现在反而说自己重用汉人重用错了,这不是荒唐吗?

好了,最后我们可以来评价顺治的一生了,我们不必说他是一个多好的皇帝,也不必说他是多么可悲的一个人。我们只需记住一点,为了追求自由,人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很不讨人喜欢。

个性在历史中是首先被淘汰的——这也许是顺治给我们的教训。在个性解放方面,顺治是一个失败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