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六岁,亲政不满两年,用现在的话说还是一个花季少年。但是这个花季少年绝对没有心思去谈情说爱,卿卿我我,他的面前是一头巨大的老虎,他必须打掉这个老虎。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大清江山,或者是为祖母,他都不能逃避,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打掉这个老虎。
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八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清圣祖康熙降临人世。
康熙原名爱新觉罗·玄烨,是顺治的第三个儿子。康熙是满汉混血儿,他的母亲佟佳氏的祖先本是汉人。佟佳氏的父亲是固山额真佟图赖,先祖本是汉人,以经商为业。古代经商不像现在,可以注册一个公司,在一个固定的地点经营。古代经商总是要迁徙,全国各地奔走,佟家人就这样全国各地跑,最后在抚顺落脚。
我们知道抚顺是火线区,当时大明和后金这两家“公司”都在争夺抚顺。据说,佟氏的叔祖父养性倾向于后金这家后起之秀,暗中与努尔哈赤勾结,被明朝发现了,将他逮捕入狱。进了监狱后,养性玩起了真人版的越狱游戏。还真的越狱成功,之后投奔后金,得到努尔哈赤的赏识。
努尔哈赤对于投降的人从来都是欢迎的,为了表彰养性弃暗投明,努尔哈赤将宗女嫁给他。这样一来,养性就变成了努尔哈赤的亲戚,身价倍增。不久,养性的哥哥养真,也就是佟氏的祖父领着全族人投奔后金。
在皇太极时代,养性被提拔为汉人的昂邦章京,相当于明朝的总兵。也就是说,养性是汉人军队的总司令,这个总司令比后来的总司令权力还大,他不仅拥有军队的最高指挥权,还有汉人的行政管理权。
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极设立汉人八旗的时候,佟氏的父亲佟图赖升任正黄旗固山额真,相当于正黄旗的老总。清军入主中原时,佟图赖立功不小,所以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加封为太子太保。官位的显赫,让佟家跟皇室的关系更加密切。佟图赖因此有机会将女儿嫁给顺治,佟佳氏嫁给顺治后,十五岁生下玄烨。虽然佟佳氏很少得到顺治的爱情滋润,但玄烨继承大统后,佟佳氏被尊为皇太后,也算是一个有福气的女人。
康熙也是个孝子,他当皇帝后,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心,将舅舅佟国纲率领的汉军提升为满洲镶黄旗。
所以说,康熙是一个标准的混血儿,混血儿的智商一般都比较高。
康熙的出身非常好,但他的生活也不完全是幸福的,首先他缺少母爱。根据清朝皇家规矩,皇子生下来后,生母不需过问,一律交给特定的保姆抚养,事实上很多朝代都有这种规定。这个规定虽然无情,但它真正的目的当然不是反对天伦之情,而是为了防患未然,以防后宫干政。事实上,康熙缺失的不仅是母爱,父爱也是少得可怜。顺治是个对家庭很不上心的人,不管是对妃嫔,还是对孩子,他都表现得非常冷淡。
康熙出生后就远离了生母,每隔几月母子才能见一次面。而且见面之后,约束很多,活生生就像探访监狱里的犯人,母亲不能跟子女过于亲密,孩子长大后,母亲不能跟孩子说太多的话。
清初流行天花,顺治就是因此而死。在康熙两岁的时候,为了躲避天花,乳母带他离开紫禁城,住在北京西郊的一个寺庙里。不过,康熙还是没有逃脱天花的侵袭,最终也感染了天花。幸运的是,康熙没有死,只是在脸上留下了麻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康熙后来当上皇帝还得感谢这次天花。
康熙晚年回顾幼时经历时曾说:“朕幼年时,为了避痘,跟着保姆离开紫禁城,没有在父母膝下享有一天的天伦之乐,现在想来深感遗憾。”
从感情上来说,乳母跟皇子之间的关系比生母更密切。乳母不光抚养皇子,还负有教育皇子的重任。所以在清朝皇室中,乳母的地位是很高的。如果皇子登上帝位,一般会加封乳母,不少乳母的家族就是因此而大富大贵,比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家族就是这么起来的。
康熙的乳母孙氏是正白旗汉军一个下级军官曹玺的妻子,康熙即位后,封曹玺为江宁织造,孙氏为一品诰命夫人。曹玺死后,长子曹寅接替江宁织造的职位。康熙南巡的时候就是住在曹寅家里,有传言说江宁织造其实是大内密探,负责为康熙搜罗江南美女,同时收集地方的信息。
离开乳母后,康熙主要是跟太监们玩耍,太监们既是他的仆人,又是他的玩伴。这时候,负责康熙教育责任的主要是祖母孝庄太皇太后。
孝庄自感在顺治身上的教育失败,所以对孙子们要求非常严格。康熙刚刚能够走路说话时,孝庄就着意按照帝王的标准训练他,饮食、言行、举止都有严格的要求。在康熙五岁的时候,孝庄让亲信侍女苏麻喇姑教他学习满语。
苏麻喇姑心灵手巧,知书达理,做事很有分寸。尽管是一个女人,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根据史料记载,苏麻喇姑要求非常严格,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康熙识字书写。所以,在现代影视作品中,苏麻喇姑居然和康熙玩起了恋爱游戏,这当然不太可能,苏麻喇姑至少比康熙大四十多岁。
八岁那年,康熙当上皇帝。孝庄以太皇太后的身份辅政,呕心沥血地把康熙教育成一个好皇帝。康熙十岁的时候,生母逝世,孝庄将康熙收养在慈宁宫,耳提面命,朝夕教诲。康熙后来回忆说,如果没有老祖母的教诲,断不至于有自己的今天。可见,孝庄对康熙的影响。
清初,对皇帝的要求非常严格。大家很明白,只有把皇子们培养成贤明能干的人才,才能治理好国家。所以,从幼年开始,皇子们就必须用功读书,锻炼身体,努力朝文武双全的方向发展。到了五岁,皇子们必须去上书房读书,由宫中专门聘请的师傅教授学问。这些师傅在皇帝的授意下,自然是秉着严师出高徒的宗旨,努力教出优秀学生。
一旦在钦天监上学后,皇子们必须按时上学,绝对不可以迟到旷课,否则会受到惩罚。在紫禁城的神武门上设有更鼓,五鼓打更的时候,皇子们就必须赶到上书房。这时候,天色微明,大家都在睡觉,即便是皇宫中,也只有少数供役的人在忙碌。皇子们就在太监的引领和敦促下,进入上书房,老师们早已等在那里正襟危坐。
老师教他们读书、写字、背诗文。到了中午,侍卫们给皇子送来午餐,吃完之后,继续学习。下午时候,侍卫会送来点心,吃完之后练习骑射,到了薄暮的时候,一天才算结束。可以说,这种学习强度不比现在的高考生小,做皇子也不容易。
在众多皇子中,康熙不论读书还是骑射都是非常认真努力的。根据史书的记载,康熙每天读的书,一定要背下来,从来不肯欺骗自己,凡事都非常认真,巨细无遗。如果碰到不懂的地方,康熙一定请教老师或者同学,直到自己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绝不蒙混过关。《清实录》记载,康熙五岁后,好学不倦,经常通宵达旦读书,对于帝王之道、圣贤心学和六经要旨等等,无不融会贯通,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在骑射方面也是这样,康熙曾经跟一个叫墨尔根的侍卫学习骑马射箭。康熙回忆说,墨尔根要求非常严格,只要有任何小的姿势或者方法不对,他就立刻指出来,一丝不苟。墨尔根认真负责的态度给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让康熙学得一身精湛的骑术,更让他从这种训练中感受到了治国之道。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这一天对大清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大清的CEO顺治帝因为染上天花,在养心殿驾崩。
第二天,北京实行全城戒严,文武百官全部待在紫禁城里听候命令。大家的心情都非常忐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高层的安排总是神秘的,在事情没有公布之前是绝对不会让外界知道的。
一切都充满了悬念,谁将继承大统成为大家心里最好奇的问题。
初九,大家心中的谜底终于解开。三皇子玄烨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他身穿孝服在父亲灵前宣读告文,玄烨一出场,大家心里就有底了。行过三跪九叩之礼后,玄烨换上礼服,前往慈宁宫问安。
一切该走的程序都走过后,玄烨来到太和殿,宣布登上皇帝宝座。大家紧张的心情终于平复了下来,只见坐在龙椅上的玄烨宣读贺表,宣布天下大赦,并于第二年定为康熙元年。说到这里,得解释一下,新皇登基,只要不是通过谋反改朝换代,出于尊重先皇的原因,一定要第二年才能改元。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宋太宗赵光义,在宋太祖死后不久就改元太平兴国,正因为过于仓促,显得急不可耐,所以大家都怀疑他弑兄篡位。
玄烨当上皇帝,很多人没有料到,因为玄烨是庶出,而且脸上有星星点点的麻子,不太雅观。
顺治生前,跟他老爸一样,没有考虑继承人的问题。顺治最爱的女人是董鄂妃,原本想册立董鄂妃的儿子为太子,可惜这孩子死得太早。从此之后,顺治再也没有提及接班人的事情。
直到临死前,他才考虑这个问题,不过他并没有要把皇位传给玄烨的意思。临终前,顺治想把皇位传给堂兄弟,这个想法在汉族看来有点奇怪,但是在满族并不奇怪。满族最开始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努尔哈赤创立了和硕额真制度,这个制度其实就是削弱君权。而且中国自古就有“国赖长君”的说法,顺治的孩子们都太小,如果立小皇帝的话,他也担心多尔衮擅权的事情重演。
在顺治最后的几天里,召来了礼部侍郎王熙,让王熙记录他的临终诏书。王熙本来就很紧张,听到顺治的遗言更加紧张。这些遗言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事关重大,而且非常敏感。后来王熙三次篡改诏书,有人怀疑幕后指使者就是孝庄太后。
顺治到底跟王熙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王熙此后对此事绝口不提,把秘密带进坟墓里。
继承人问题关系的不只是个人问题,还是集团利益的问题,一个继承人后面是一个庞大的派系。顺治想立堂兄弟为帝,自然会引起以孝庄为首的势力不满,孝庄是一个保守谨慎的女人,绝不允许政治大洗牌的事情发生。在孝庄看来,政治洗牌即使不会引起动乱,至少也会引起震荡。
顺治想立堂兄弟,这个堂兄弟究竟是谁呢?
有人推测是和硕安和亲王岳乐,岳乐是努尔哈赤的孙子、阿巴泰的儿子,时年三十七岁。岳乐不光有政治资历,而且战功彪炳,更重要的是他一直都是顺治的支持者。换句话说,在顺治和孝庄唱对台戏的时候,他总是站在顺治这一边。从思想上来说,岳乐是一个开明派,积极主张汉化。
葡萄牙传教士安文思在发往西方的报道中详细谈到了顺治想立堂兄弟之事,但是他也没提到这个堂兄弟的名字,我们不妨看看安文思是怎么写的:
堂兄弟看到皇帝行将就木,告辞请求允许他回家。但是皇帝的头脑仍然清醒,怀疑他要搞鬼,耍花招。一是由于他的年纪,二是他从来是他的左膀右臂。当他准备离去时,皇帝非常理智地对他说:堂兄啊,我现在已经快不行了,你还要走,不如留下来陪我吧。你就住在厢房里,晚上我还要与你共商国家大计,归天时,希望有你守在身边。待王爷退入厢房后,皇帝召来了几位大臣,宣布儿子为其继承人,留下了遗嘱,便一命呜呼。对此,他的堂兄一无所知。只是早晨他叩拜新王时,他才得知此事。当时京城的大门都已经关闭了,城墙头和要地均由新王派遣的士兵守卫。在皇帝驾崩的当天晚上,四位大臣开始辅佐少年天子,统治整个帝国……
从安文思的文字中,我们似乎可以想象当时发生的那一幕幕。顺治想传位给堂兄弟,让他待在皇宫里等消息。结果,孝庄传来的人马来到,篡改诏书,将皇位传给玄烨。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孝庄实行戒严,将城门关闭,重兵把守,以防不测。
玄烨当上皇帝看起来无风无雨,波澜不惊,实际上帝国内部暗涌四起,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惊涛骇浪。久经风浪的孝庄将这一切控制在无声无息中,不愧是一个高明的政治操盘手。妙手控局,无风无雨。
孝庄是一个智慧的女人,她不仅稳定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还为帝国选了一个杰出的CEO。那时玄烨不过八岁,孝庄为什么会选中他呢?
当时备选的主要是皇二子福全和皇三子玄烨,这两人都是庶出。事实上,由于顺治对皇后很不感冒,顺治的孩子基本都是庶出,他从没有跟任何皇后生下过一儿半女。
庶出不要紧,玄烨至少还得跟福全比一比,福全比他年长,这是福全的优势。但是,福全也有自己的劣势,首先一点就是,福全没有患天花,脸上没有麻子当然雅观一点。可是,当时满人对天花视若魔鬼,如果有一天福全不小心患上天花一命呜呼,这大清国岂不又要折腾一番。玄烨得过天花,所以汤若望说:“立玄烨啊,这孩子得过天花,以后命长着呢!”
如果认为玄烨当上皇帝完全是因为天花也不全对,玄烨也有个人素质方面的优势。
在玄烨五岁的时候,曾经和福全、常宁一起去向父皇问安。顺治不知为何,心血来潮,问这些小孩们将来有什么志向。常宁那时才三岁,连志向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自然无法回答,只能沉默。福全回答说:“愿意做一个贤王。”从福全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这个人没什么远大的志向。玄烨回答说:“我长大后一定要效法父皇,为国家竭忠尽力。”玄烨的话说得很漂亮,其实就是想当皇帝,大家都觉得这孩子不一般。
玄烨明显比其他孩子机警聪敏,孝庄选定他应该说是有眼光的。
大清以前是由摄政王辅政的,多尔衮的精彩表演让顺治寒透了心,最后弄得国家只知有摄政王不知有皇帝的地步。
为了避免历史重演,这次绝对不能再让亲王摄政了,孝庄为帝国挑选了四个辅政大臣。在这四个辅政大臣中,鳌拜虽然排名末位,却又是名声最大的。
第一个辅政大臣是索尼,索尼不是一个品牌,他姓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是清朝不折不扣的元老。努尔哈赤时代,他在文史馆工作,那时还非常年轻。皇太极时代,他混上三等甲喇章京,相当于明朝的游击将军。皇太极死后,索尼坚定支持立皇太极的后代为帝,多尔衮摄政后,找他麻烦,将他免死赎身。顺治亲政后,召回索尼,为了表彰他的忠诚,晋升他为一等世袭伯,并升任内大臣兼议政大臣。索尼是四朝元老,两朝顾命大臣,在四辅臣中列居首位,大家是没有意见的。
第二个辅政大臣是苏克萨哈,在四个辅政大臣中,苏克萨哈的出身最为特别,他是满洲正白旗人,以前是多尔衮手下的一个得力干将。苏克萨哈的父亲苏纳一路跟随努尔哈赤出生入死,最后得到赏识,被努尔哈赤招为驸马。苏克萨哈凭借着这层身份,仕途一帆风顺,再加上他本人才干确实不错,在皇太极时候,他就当上三等甲喇章京。多尔衮摄政后,他混上议政大臣的职位,并晋升一等公。多尔衮逝世后,苏克萨哈又敏感地意识到政治风向的改变,及时告发多尔衮“阴谋篡逆”,因此受到顺治的重用,顺治提升他为镶白旗护军统领。后来在围剿农民军过程中,苏克萨哈晋升为领侍卫大臣,外加太子太保头衔。顺治弥留之际,苏克萨哈在皇帝床前泪流满面,表示要为顺治陪葬。顺治对他说:“你不知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帮助新皇治理国家是难事吗?”
苏克萨哈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他当上第二辅政大臣我们一点也不奇怪。
第三个辅政大臣是遏必隆,遏必隆跟后来的大贪官和珅同姓,钮钴禄氏,满洲镶黄旗人。遏必隆的父亲是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母亲是和硕公主。皇太极时代,遏必隆承袭一等昂邦章京,相当于明朝的总兵。多尔衮摄政后,遏必隆挨整了,被籍没一半家产,削职为民。顺治亲政后,遏必隆官复原职,还提升为一等公。没过多久,又荣登议政大臣行列,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头衔。
第四个辅政大臣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个人物,这人叫鳌拜。由于在现代的影视作品里,鳌拜出场的频率实在太高,所以大家都对他有个最基本的了解。无论在哪部电视电影里,鳌拜给人的感觉都是高大威猛、嚣张跋扈,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让我们从正史的角度来了解一下这个人。
鳌拜姓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鳌拜是一个典型的军人,可以说是皇太极的铁杆家将,从鳌拜的人生履历上看,这个人确实是个有实干才能的人。皇太极一路提拔他,从甲喇额真到三等梅勒章京,再到赐号巴图鲁(勇士),然后到一等梅勒章京、护军统领,最后到三等昂邦章京。鳌拜没有平步青云,完全是凭着自己的功劳一步步爬上去的。多尔衮摄政后,鳌拜好几次差点被整死,最后都被顺治救了。
现在的历史小说和影视作品大多把鳌拜这个人妖魔化了,看这些作品我们觉得鳌拜这个人简直是人神共愤,死一万次都不够。鳌拜没有这么可恨,鳌拜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元老。说鳌拜谋反的人完全是以讹传讹,但如果鳌拜没有谋反,为什么会落得那个下场?
鳌拜虽然没有谋反,但是擅权却是事实。鳌拜是一个个性非常强的人,性格咄咄逼人,即使他没有谋反的举动,性格和举止也构成了对皇权的挑战。康熙拿掉他也是情理之中。
我们来回顾一下鳌拜这个人在历届政治斗争中的表现吧!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急欲染指最高权力,想坐稳龙椅。这时,皇太极的家臣们不同意了,说多尔衮你要这么干,就跟你玩命,其中态度最凶的就是鳌拜。史书记载,鳌拜这个人有勇无谋,大体应该是正确的。
鳌拜勇猛到了什么地步呢?据说他臂力骇人,一箭射到门楣上,十几个侍卫都拔不出这支箭。多尔衮摄政之后,鳌拜也老是跟他过不去,用我们现在的话说,鳌拜这人缺心眼。多尔衮很想干掉鳌拜,对多尔衮来说,干掉鳌拜并不是一件难事。
这不,有一次多尔衮翻查鳌拜的档案,发现鳌拜以前犯了一个错误,于是下令捉拿鳌拜,斩立决。眼看鳌拜就要人头落地,顺治听到消息,赶快过来,救了鳌拜一命。
总之,多尔衮找了鳌拜好几次,几次都准备斩了他,结果都被小顺治救了。我们说,鳌拜这个人命大。
可惜,顺治一死,鳌拜的霉运就来了,当然霉运来的时候还让人以为是好运。康熙是鳌拜宿命克星,康熙智擒鳌拜一直传为历史美谈,真实历史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点。
像鳌拜这种性格,绝对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垫底,心里肯定不会舒服。何况,排名第二的苏克萨哈是自己的死对头,不出一口恶气鳌拜实在不能罢休。
索尼年纪最大,虽然位居首位,但是精力不济,给人感觉没几个年头。索尼当然不会为了那点权力搞得自己晚年生活充满阴云,所以,索尼基本是不问世事的:你们去争吧,别干扰我的夕阳生活就行。遏必隆是个性格软弱的人,他也不会争权夺利,而是坚持明哲保身的主张。
剩下的两个就是苏克萨哈和鳌拜了,这两人都是厉害的角色。如果让两人在擂台上打一场,苏克萨哈肯定不是鳌拜的对手;但论起智谋,鳌拜又不是苏克萨哈的对手。政治斗的是什么?大家一定会说是斗智,如果是这样的话,苏克萨哈似乎是必胜的。实际上,政治不完全是斗智,有时候也是斗狠斗势。所以,到底鹿死谁手一时半会还看不清。
孝庄安排这四个人组成一个集团是非常明智的,因为,毫无疑问,这四个人无法组成一个良好的团队。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一旦组成了团队,中间必定会出现一个领导者,这个领导者一旦出现就会对皇权构成威胁。只有这些人斗得死去活来,才能保证康熙亲政时候收回大权不会有太大的阻碍。
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苏克萨哈这个人头脑是非常灵活的,在四人中,他的智商是最高的。他善于交际,朝廷上下到处有他的死党,对于一些有才能的汉人,他非常虚心接纳,收到自己的门下。鳌拜想斗倒他,绝非容易的事情。
事实上,鳌拜也意识到这点,所以跟苏克萨哈结为儿女亲家。可惜,政治斗争你死我活,容不得半点亲情。
苏克萨哈的地位是不利的,其他三人都看他不惯。因为他以前是多尔衮的鹰犬,助纣为虐,其他三人都被多尔衮整得很惨。现在风水轮流转,三人当然希望能好好整一下苏克萨哈。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孝庄想册立索尼的孙女为康熙皇后,苏克萨哈立即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特别搞笑,说这两人八字不合,不宜立她为皇后。索尼心里当然很不舒服,不过为了一个宁静的晚年,还是忍忍吧!
索尼可以忍,鳌拜就不能忍了。只有扳倒苏克萨哈,鳌拜才能走向个人权力的顶峰。
要扳倒一个人,得要有一个矛盾突破口。鳌拜选择的突破口是“易地案”。
清军入关后,曾经强行在京畿五百里内跑马圈地,分给王公贵族和功臣将士。圈地过程中难免涉及利益分配的问题,多尔衮当年想长期驻扎在永平,下令永平的地不能圈。这算什么性质的问题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搞特殊化,如果只是领导者一人搞特殊化,大家还能理解,你是领导没办法。但如果是整个利益集团搞特殊化呢?大家心里肯定不服气了,养一头老虎远远比养一大群狼要划算。
多尔衮把本该属于镶黄旗的好地段给了自己的正白旗,把不怎么好的地段给了镶黄旗。当时,引起了镶黄旗很多人的不满。多尔衮掌权的时候,不满没用。多尔衮死后,镶黄旗的人又开始嚷嚷,要夺回自己的地段。在整个事件中,苏克萨哈一直默不作声。
鳌拜暗中指使本旗的人给户部写信,要求将黄白两旗的地方交换。在这件事上,索尼和遏必隆顺水推舟:鳌拜你放心干,我们支持你。当时户部尚书是大学士苏纳海,他阅读讼书后,上奏说:圈地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现在大家都已经安居乐业,在土地上生活了许多年,不应该让他们迁走。
苏纳海说的也有道理,关键的问题是他本人就是正白旗的人。在鳌拜看来,苏纳海这么做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鳌拜决定利用自己的权力,将苏纳海置于死地。
于是,鳌拜将自己换地的奏疏和苏纳海反对的奏疏一并让议政王、贝勒、大臣们商议。商议迟迟没有结果,鳌拜竟然擅自下命令,要求换地。听说要换地,旗人和汉民都人心惶惶,这件事惊动了孝庄。当然,孝庄也没有采取什么实际的行动,只是责骂四大辅臣。
鳌拜的命令下达下去一个多月,换地的事还没弄好。鳌拜不由担心苏纳海和苏克萨哈结党坑自己。鳌拜担心计划流产,决定先下手为强,他首先要剪除尚书苏纳海、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这三人,在他看来,这三人是苏克萨哈的羽翼。
鳌拜以玩忽职守的罪名将这三人逮捕,交给刑部判罪。刑部断定这三人鞭一百,除了妻妾外,一切家产籍没。事情的整个过程是逃不过康熙的眼睛的,至少逃不过孝庄的眼睛。
也许是在孝庄的授意下,康熙召集四大辅臣,询问换地之事。鳌拜坚持应该重典惩治这三人,索尼和遏必隆唯唯诺诺,附和鳌拜。苏克萨哈心里很清楚,鳌拜这是打狗给主人看,真正的目的是压制正白旗,矛头直指自己。所以,苏克萨哈一言不发。康熙也是个明白人,知道鳌拜很想置三人于死地,始终没有答应鳌拜的要求。
鳌拜这时候也许是被权力冲昏了头脑,他竟然无视康熙的态度,以“迁延藐旨”“妄行具奏”的罪名将这三人处死。苏纳海正被关押在刑部,突然看到鳌拜派来两个卫士要绞死他,居然从容不迫地说:“我是大臣,本有礼仪,快取酒来。”豪饮一番后,苏纳海让家人在地上铺了一块布,脱衣躺在上面,自己用弓弦勒死自己。朱昌祚和王登联也被处以绞刑,不过他们都没有苏纳海死得这么爽快豪气,都是被处死的。
处死这三人后,换地之事办得八九不离十了,鳌拜松了一口气。他却不知道灭亡离他不远了。
在换地一事上,鳌拜做得太过分了,他绕过一切,独断专行。不要说其他那些大臣的态度他不在乎,就是孝庄的脸色他也不看看,至于康熙反对诛杀三大臣,他更是当作耳边风。
从这以后,鳌拜的气焰非常嚣张,俨然成了四大辅臣中执牛耳者。索尼年老体迈,看着鳌拜一天比一天跋扈,心里非常忧虑。索尼当然无意和鳌拜争权,只是这样下去,他感觉帝国危机重重。所以,在临死前他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
康熙六年(1667年)三月,康熙十四岁,索尼动员三辅臣和自己一起奏请康熙亲政。康熙以年龄尚幼为借口,让四大辅臣继续辅政。六月,索尼病逝,幸运的是索尼是四大辅臣中唯一一个善终的人。七月,康熙把索尼等人请求皇帝摄政的奏折给孝庄看,征询孝庄的意见。得到孝庄同意后,康熙决定择日亲政。
康熙亲政后并没有完全收回辅臣的权力,倒不是康熙不想收回,而是鳌拜不愿放弃手中权力,再三请求:“皇上您日理万机,有那么多事情要处理,微臣怎么能不为皇上分忧呢?”
鳌拜等人仍然以辅臣身份处理军国大事,只是定期要到乾清门向康熙汇报。康熙亲政就这么变成了夹生饭,康熙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
在康熙眼里,鳌拜就是个黑山老妖,自己的旨意大多无法执行,这个老妖完全按照他自己的意志行事,还公然宣称是圣旨。
苏克萨哈看到鳌拜的所作所为,知道机会来了,现在向鳌拜摊牌,就表明自己是支持新皇帝的。然而,苏克萨哈没料到,小皇帝后面有一个高人,政治投机并不能挽救他,相反,康熙可以利用他的死,除掉鳌拜,一箭双雕。
苏克萨哈突然变得强硬,以前在鳌拜面前他很低调,现在拒绝和鳌拜联名上奏,还说:“教导主子,大家如果有什么看法的话,可以自行上奏,没必要一起。”
鳌拜一听,感觉不对劲,他这分明是要跟我分庭抗礼,莫非他得到了小皇帝的支持?
苏克萨哈很清楚,自己和鳌拜的矛盾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为了保全性命,他向康熙提出:“请皇上允许臣去为先帝守灵,这样臣才能有一线生机,保全性命,也可以报答先皇的遗恩。”
鳌拜知道这事后,立即以“辅臣称旨”的名义,质问苏克萨哈:“又没人逼你,在这里怎么就不能安生?守灵怎么就可以活命?”
苏克萨哈的死期来临了,康熙却没有伸出援助之手,不知道是不敢伸,还是不愿伸。
鳌拜与同党班布尔善等人,在遏必隆家的马圈内密谋,给苏克萨哈罗列出二十四条罪状,将苏克萨哈和他的儿子查克旦凌迟处死,其他子女兄弟等全部处斩,家产籍没,连苏克萨哈的族人和前锋侍卫等等都处斩。
最奇怪的是在处死苏克萨哈的判决书上,康熙是签过字的,并不是一无所知或者完全被鳌拜排除在外。康熙后来回顾此事时说:“朕亲政之初,鳌拜告发苏克萨哈,并交给王公大臣审议,王公大臣们都畏惧鳌拜和遏必隆的权势,全都叩请朕杀掉苏克萨哈,朕一时精神恍惚,但朕不忍心凌迟处死苏克萨哈,所以降旨绞死……现在想来,后悔莫及。”
这事让人深思,苏克萨哈是不是完全死于鳌拜之手?显然不是,康熙显然对苏克萨哈也没有什么好感,鳌拜除掉苏克萨哈,康熙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除掉鳌拜。从整个流程来说,里面浸透着一个帝王高超的政治智慧。
整死苏克萨哈后,鳌拜更加跋扈。四个辅臣死掉了两个,只剩下遏必隆和鳌拜,本来遏必隆在鳌拜之前,上朝的时候遏必隆向来是在鳌拜的右边。今非昔比了,遏必隆是个聪明人,他觉得再这样下去,搞不好下一个被整的是自己。
一天上朝时,遏必隆故意后退几步,卑躬屈膝地对鳌拜说:“我怎么好上座,大人先请吧!”鳌拜听了,哈哈大笑,也不谦虚,昂首阔步走进大殿。从此以后,鳌拜面前尽是溜须拍马之人,这也让他的覆灭成为一桩无法避免的事情。没有人提醒他:其实,鳌拜你很危险,树大招风,康熙随时会对你出手。
马屁精们将鳌拜吹捧为“圣人”,康熙迫于压力,给鳌拜的爵位也一再提升。康熙六年,授鳌拜一等公,第二年,加鳌拜太师头衔。
一时之间,鳌拜成了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此时的他,春风得意,翻云覆雨,谁也不敢不给他面子。很多人依附鳌拜,其中包括兵部尚书噶褚哈和吏部尚书阿思哈。没过多久,鳌拜的党羽就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各个部门的实权。这样一来,朝廷里的很多文武官员都是鳌拜一手提拔起来的,许多重要事情,鳌拜等人先是在家里私下商议。
鳌拜根据个人喜恶任用官员,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塞到各个部门里。对于那些不服自己的人,鳌拜不是撤职就是赶尽杀绝。譬如蒙古都统俄呐、拉哈达和宜理布等人仅仅是在议政时不肯附和鳌拜就被撤职。内大臣费扬古跟鳌拜有一些老纠葛,鳌拜将他处死,还杀了费扬古的两个儿子,并将费扬古的家产收为己有。
可以说,鳌拜基本上架空了康熙。
权力可以将一个人腐化,鳌拜之前并不是这么一个欺君罔上的人。现在鳌拜是横在康熙面前的拦路虎,不仅擅权独断,而且行止粗暴,就像一个无法无天的屠夫,在朝堂之上也不遵守礼仪,康熙在他眼里就是一个黄毛小子,他动不动就在康熙面前对大臣破口大骂。康熙曾经非常愤怒地回忆说:“鳌拜这个人,在朕的面前都不知收敛,稍有不合他意的地方,便在大堂之上辱骂大臣。作为一个臣子,鳌拜在朕的面前理应心平气和地说话,可是他经常发怒,在朝堂上大吼……用人方面,完全自作主张,撇开朕……”
纵观鳌拜的所作所为,康熙除掉鳌拜只是早晚的事情。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十六岁,亲政不满两年,用现在的话说还是一个花季少年。但是这个花季少年绝对没有心思去谈情说爱,卿卿我我,他的面前是一头巨大的老虎,他必须打掉这个老虎。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大清江山,或者是为祖母,他都不能逃避,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打掉这个老虎。
一个花季少年能制服得了一头大老虎吗?何况这个鳌拜远比老虎要凶,这个任务看起来简直是不可能的。
这个世界有很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它们都需要人去面对,一旦你勇敢去面对,就会发现它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艰巨。
鳌拜是三朝元老,在帝国的权力场和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早已培植了一大批党羽,鳌拜的势力渗透到中央的各个部门里,可以说是盘根错节、根深叶茂。如果稍有不慎,小皇帝可能打虎不成反被老虎吃掉。
康熙非常认真地思考了这件事,认为不能通过政治斗争的方式拿下鳌拜,因为政治斗争有个过程,一旦开始等于是向鳌拜发布讯号,我要办你,而这么做的结果很可能引火烧身。对于鳌拜,只能采取非正常手段,先通过非正常手段把鳌拜制服,然后再通过正常手段除掉鳌拜。
花季少年就能有如此城府,怪不得长大后变成康熙大帝。
康熙是一个非常有耐性的猎人,为了麻痹鳌拜,他韬光养晦,装成是酷爱玩耍的少年,整天和侍卫们练习摔跤,甚至在朝堂上都耍着玩。鳌拜一看,康熙这小子贪玩得很,根本无心从政,鳌拜心里放松了不少,对康熙也不再戒备。经常在宫里进进出出,不再有任何戒备。
一天,鳌拜照例昂首挺胸目中无人地走进朝堂上奏,康熙突然做了一个手势,一群埋伏好的侍卫一拥而上,将鳌拜七手八脚地套牢。鳌拜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这些身手敏捷的侍卫就将他捆绑起来。
这种戏剧性的事情简直就像是出自文学作品中,但真真确确在历史上发生过。
很显然,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活动。索尼的儿子索额图就参与了这件事,索额图当时已经是吏部侍郎,为了配合康熙擒拿鳌拜,居然进宫做了侍卫。索额图因为擒拿鳌拜有功,一个月后升任为大学士。
说鳌拜对康熙的行为毫无觉察也不对,宫中到底有鳌拜的眼线,鳌拜不可能不了解康熙的动向,不过他万万没想到康熙敢在大殿上擒拿自己。加之当时朝中全是自己的势力,鳌拜实在没想到康熙的胆子居然这么大,竟敢擒拿自己。
接下来的问题是: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这些个侍卫真能制服得了他?就算人手众多,鳌拜又猝不及防,被制服了。那为什么鳌拜被抓后,他的党羽没有谋反?
事情还得从鳌拜的性格说起,鳌拜这个人作威作福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他根本就没有谋反的举动,鳌拜是异姓臣子,依据满族传统,奴才对主子必须保持高度忠诚。鳌拜从小就生活在家法严厉等级森严的满族社会里,奴才和主子的思想特别根深蒂固,骨子里是不敢谋反的。
当然这只是我的判断,鳌拜表面上是一头老虎,骨子里还是一条狗。
鳌拜被抓了之后,也没有争辩,所有罪名都承认了,说明鳌拜骨子里还是认康熙这个主子的。这时,鳌拜为了保全性命,突然揭开衣服,袒露身体,露出身上的累累伤痕。鳌拜说:“这是我以前为了救你的祖父留下的伤痕,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康熙一看,触动很大,最终免鳌拜一死,判处无期徒刑,鳌拜的儿子也免死。
鳌拜被捕后,遏必隆和一等侍卫阿南达等也被抓了。经过详细调查,并没有发现遏必隆有结党的痕迹,但遏必隆明知鳌拜结党作恶,却不进行弹劾阻止,被革去爵位,一等公爵的封号传给儿子。鳌拜的一些党羽比鳌拜的下场还惨,内大臣兼大学士班布尔善、鳌拜的弟弟穆里玛和侄子塞本得以及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吏部侍郎等人,全部处以死刑。
对于一些趋炎附势、巴结鳌拜的小人,康熙选择从轻发落,教导训诫一番之后,继续做官。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康熙亲政之初,孝庄在背后遥控指挥。在许多人眼里,孝庄就是一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如来佛,康熙的主观能动性根本就没有凸显出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很难解释康熙后来的作为,那时孝庄已经死去了多年,康熙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既打败噶尔丹,又把俄罗斯搞得服服帖帖。在康熙时代,清朝的版图达到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
由此可见,即使康熙在十几岁的时候,也是有自己独立思维的,绝对不是任何人的傀儡。既不是鳌拜的傀儡,也不是孝庄的傀儡。所以,康熙和孝庄的关系事实上没有后人想象的那么温情:一对感情深厚的祖孙。由于处在权力的高位上,两人的关系事实上是非常微妙的。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康熙智擒鳌拜这事情是在孝庄的授意下进行的,还是康熙“自作主张”的。
要解开这个谜并不容易,只能根据史料发现蛛丝马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收有一份《康熙帝钦定鳌拜等十二条罪状谕》,里面的日期是“康熙八年五月十二日”,但是《清圣祖实录》里面记载康熙捉拿鳌拜的时间为“康熙八年五月戊申”,也就是五月十六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康熙捉拿鳌拜的时间比史书记载提前了五天,史书记载的这天实际上并不是擒拿鳌拜的时间,而是向王公大臣宣布鳌拜罪状的时间。
中间这五天,康熙在干啥呢?为什么他没有立即向朝臣宣布鳌拜的罪状?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牵涉到康熙和孝庄的关系。
这五天的时间里,康熙就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为啥?因为捉拿鳌拜这事完全是他自己的主张,所以现在他正在等慈宁宫那边的态度。
康熙为啥事先不请示孝庄?因为他认为孝庄不会支持自己,一个是怕自己把事情办砸,另外以孝庄的性格也不会同意做这么出格的事情。四个辅政大臣是孝庄亲自选定的,康熙亲政后,孝庄又挽留辅政大臣。康熙曾经就亲政的事情亲自询问过孝庄,孝庄以一个长者的眼光说道:“钱粮、刑罚这些事,事关重大,你又不太了解,如果出错了,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毫无疑问,四大辅臣把事情搞得也挺乱的,尤其是鳌拜,但是孝庄一直坚持维稳逻辑,不想把问题进一步弄复杂。
一般人认为孝庄对康熙非常信任,康熙也对孝庄很信任。事实上,真是这样吗?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孝庄对于这个孙子能否管理一个庞大的帝国是心存怀疑的,这种怀疑非常正常,搁谁谁都怀疑,一个少年能够管理一个庞大的帝国吗?我们看看历史上那么多昏君暴君就知道了,那些人大多是成年人,结果把国家治理得一塌糊涂,而康熙还未成年呢!
当然,孝庄最担心的还是康熙身上有顺治的影子。可以说,顺治已经给孝庄造成了心理阴影,偏偏康熙身上有很多顺治的影子,比如喜欢汉文化,父子俩都有叛逆倾向。所不同的是,康熙似乎比顺治更沉稳、更细心,也更现实,但是他们父子在精神层面是相通的。孝庄对顺治更多的是否定,而康熙却更多的是认同,他觉得当时很多人没理解父亲,父亲虽然脾气暴躁,其实是一个天才的管理者,高瞻远瞩,秉性真纯。
所以,康熙亲政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顺治“平反”,他想告诉世人,我老爸是被人抹黑了,没有宣传说的那么差劲。他为顺治修建了“孝陵神功圣德碑”,通过歌颂顺治含蓄地表达了对孝庄当年崇尚满洲贬低汉人的不满。
这些做法毫无疑问让孝庄很担心康熙变成下一个顺治,这可能就是孝庄为什么让辅臣继续辅政的原因。孝庄已经六十多岁了,她不想再承受折磨,不想再有任何风浪,此时的她又如何能够理解胸怀天下雄才大略的康熙呢?换句话说,孝庄只想守着一亩三分地,别出乱子就行,而康熙却想独步历史,成为开疆拓土的千古帝王。
从历史的记载来看,顺治身上的那些叛逆和敏感,康熙都继承了。但是更可怕的是,康熙比他父亲多了沉着、勇气和城府,俨然是一个经过改良修复的升级版顺治。
鳌拜擅权康熙早就看不下去了,如果不尽快拿下鳌拜,他感觉朝政会越来越混乱,自己的权力也会面临着诸多不稳定因素。既然不能请示孝庄,那就来个先斩后奏。
擒拿鳌拜之后,康熙最担心的莫过于孝庄的态度。如果孝庄不同意这事的话,康熙估计也只能乖乖地放了,除非他敢进一步软禁太皇太后——康熙不是没有这个胆子的。康熙的聪明之处在于:他知道木已成舟后,孝庄如果否定他,事情就不好收场,顺水推舟是人的正常本能。当然,康熙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和祖母翻脸,自己单干,让祖母出局。一个花季少年能有这么惊人的权谋和敢作敢当的勇气,确实让人震惊,让人佩服,也让人心底发寒,然而这正是帝王的本色。
应该说,顺治的一生致力于对孝庄的叛逆,但顺治至死都没有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最终这个任务被他的儿子康熙完成了。相信,顺治九泉之下也会瞑目的。
结果出来了,康熙胜利了,孝庄妥协了。孝庄虽然妥协了,但提出不要把斗争扩大化,尽量避免引起社会动荡。这一点,康熙欣然接受,毕竟他不是朱元璋那样的刽子手,动不动就喜欢集体屠杀。
扳倒鳌拜,康熙的人生之路就顺畅得多。然而,这件事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康熙不光打倒了权臣,还结束了孝庄幕后操纵国政的局面。从此,大清国康熙一个人说了算。
康熙成为权力竞争的最大赢家,在对待祖母孝庄上面,就表现得特别孝顺,这种孝顺似乎有些过了头,过了头的东西就给人作秀的嫌疑。孝庄外出疗养,一向亲政的康熙也会陪同前往,不离左右,在世人眼里,康熙绝对是一个孝顺孙子的典范。甚至连自己的儿子夭折、皇后生病,康熙也居然瞒着不告诉祖母,还是陪着祖母。
康熙这么做或许是为了弥补孝庄对自己的不满,一个权力熏天的女人突然之间没有了权力,肯定会有失落感的,哪怕这个女人的权力欲望不是那么强。康熙坚持这么做只是为了告诉祖母一个道理:人走了,茶还是热的,没有权力,亲情还是有的。
后来的二十多年里,康熙隔几天就向祖母请安一次,孝庄感动之余分明也觉得这孩子还防着自己,怕大臣跟自己走得过近,分了他的权。孝庄其实不是一个权力欲望特别强的女人,到了晚年,她也只想好好过日子,犯不着跟孙子去争权。
从此以后,康熙开始逐步实现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