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的中国文学,千岩竞秀,百舸争流。但文学不是岩石上直接生出的花,文学的欣欣向荣必有其所需的特定土壤和相关的生态环境。除了政治经济和一般社会生活这些大气候之外,作为小气候的“文化”,便是与文学互为表里的重要因素。
本章所讲的“文化”,指的是精神文明领域的现象和活动,大体包括思想、学术、科技、艺术、教育几方面。本书没有专门讲解民国初年文化史的义务,因此这里选择介绍若干1921年前后的文化“信息”,目的是在为同一时期的文学画面把背景勾勒得再清晰一些。
1921年,一本叫做《民声》的刊物在广州复刊,这是创刊于1912年的中国第一个无政府主义刊物,创刊者是被尊为中国无政府主义“先觉”的师复(刘思复,1884-1915)所建立的中国第一个无政府主义团体“晦鸣学舍”。
《民声》社印行过《新世界丛书》、《无政府主义粹言》、《无政府主义名著丛刻》、《无政府浅说》、《总同盟罢工》、《军人之宝筏》、《工人宝鉴》等书。宣传反对一切剥削压迫、要求个人绝对自由的思想。师复曾在《无政府共产主义释名》中说:“人民完全自由,不受一切统治,反对强权,实为无政府主义之根本思想。”又说:
强权有种种,而政府实为强权之巨蘖,亦为强权之渊薮。凡百强权靡不由政府发生而保护之,故名曰“无政府”则无强权之义亦自在其中。
无政府主义号召举行革命。其主要革命手段是总同盟罢工。他们反对社会主义,师复说:“无政府党所攻击者:集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也。”(《驳江亢虎》)在新文化运动开始后,无政府主义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深人人心,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潮。无政府主义社团达数十个,出版报刊七十多种,国共两党的许多重要人物都曾信奉过无政府主义或受过其影响。饱受苦难的人民迫切需要一场彻底解决一切的革命,因此理论浅显易懂的无政府主义主张得到广泛拥护是不难理解的。1920年,北京大学一些信仰无政府主义的学生成立了“奋斗社”,社员有易家钺、郭楚良、朱谦之等,他们宣布“极端反对马克思的集产社会主义”。认为十月革命的苏维埃政府“无所不用其强权手段,束缚人民的自由”,是“杀人放火的强盗”。后来,在与共产主义者进行的论战中,无政府主义者内部渐渐产生分歧,许多人发生了思想转变。
共产主义者批判无政府主义的极端自由论,认为极端自由就无法革命,所以须建立有约束力的限制成员自由的革命政党,革命的目的必须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反对一切阶级绝对平等。有些无政府主义者便觉得不妨先利用共产主义“建设一个完全无强权的新社会”,他们说:
现在这布尔什维克党的运动,看来已经很是有力了,那么我们何妨借他们的势力来破坏这些黑暗制度呢?这些黑暗制度破坏了以后,然后再把我们理想中的主义请出来实行,只要不落他们劳农政府的窠臼就是了。
1922年7月1日,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无政府主义刊物《民钟》创刊。该刊讨论了许多比较实际的问题,如革命中不同阶级的地位和作用,是否应当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如何对待国共两党以及关于恐怖主义等。
1922年双十节创刊的《学汇》也强调面向民众,注重实际,提倡搞农民运动。而1924年创刊的《自由人》则立场明确,反对国民党和甚民主义。其主编信爱说:“国民党恐怕很有变为升官发财党的可能。……如果曹吴被国民党打倒了,国民党专政了,恐怕国民党的饭碗将会普及全国呢。”这个预见还是相当准确的,专政的确会产生特权。中国人在心里痛恨特权,历代造反起义都举着平均主义的旗帜。但特权是任何社会都不可消除的,问题只在如何监督限制它而已。
无政府主义还在旅法华人中与共产主义进行了论战,阵地是1922年1月15日创办的《工余》,共产主义者在《少年》上进行了回击。
包括无政府主义在内的许多革命理论,当时都被泛称为社会主义。提倡“纯粹社会主义”的江亢虎(江绍铨,1883-1954)曾自称“倡导社会革命最早之一人”,晚清政府视其言论为洪水猛兽,他便自题文集为《洪水集》。江亢虎组织过“社会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党,提出许多迎合人民普遍幻想的理论,师复曾有《伏虎集》对他予以批驳。1921年3月至1922年8月,红亢虎去苏俄,出席共产国际三大等国际会议,会见过列宁、托洛茨基、布哈林等。在1923年出版的《新俄游记》中说:“游俄、日来,颇觉失望,或疑余社会主义之信仰已动摇矣。不知余向来之主张与今日共产党之行事本有异同。此次目击俄国试验之经过与其成绩,盖自信所见之不谬,而吾道之可行也。”江亢虎的“吾道”也就是“赞同共和”、“普及教育”、“主持人道”、“伸张公理”、“改良法律”、“奖励劳动”等等人人都不会反对,不触及现行秩序和制度的一堆口号,这样的社会主义显然是没有竞争力的,很快便遭到了失败。
1920年9月至1921年7月,罗素访华期间宣传过一种“基尔特社会主义”,主张以生产者的同业组合(基尔特,Guild)为社会经济组织的基础,各产业由其基尔特实行民主管理、经济负责。而国家只负责一般的公共事务,无权对基尔特内部进行干预。这种基尔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倡导者有张东荪、梁启超等,他们认为中国几乎不存在工人阶级,工业又极为落后,因此难以实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应该说,无政府主义也好,纯粹社会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以及此外的“极端社会主义”也好,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新生而产生的社会改革思潮,它们广泛探讨了中国社会的各方面问题,提出种种理论主张,启发了人们的思考,留下了许多正确的见解。三民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论与它们也是互有启发、互有吸收的。这形形色色的主义好比各路诸侯进军咸阳,在实际战斗中,三民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论显示出更为强大的力量。尤其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渐渐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凝聚核心。不过在巴金等人的创作中,还明显留有无政府主义的痕迹。一切为民族振兴而奔劳而牺牲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各种理论思潮的影响范围,主要是知识分子。对平民来说,最有力的思潮则是宗教。
1921年,中国的天主教徒达到200余万,而10年前只有130万。教徒猛增的主要原因是天主教会大力推行天主教的“中国化”运动——即“通过中国人为基督对中国进行和平的和精神的征服”。教皇要求尽量起用中国籍神职人员,到1920年,中国神甫达到963人。天主教在发展教徒时,一般要求全家老幼一次性入教,在农村、灾区,则以钱财扩大影响,所以教徒中有许多下层贫农。到1926年,天主教在华办学9000余所,学生约50万人。
基督教也发展很快,1920年有教徒36万余人,1921年中华基督教教育会组织国际调查团到中国36个城市调査近500所教会学校,提出“更有效率、更基督化、更中国化”,以便“把中国变成一个基督教国家”。1922年4月,第十一届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大会选择北京为会址召开。这些引起了中国民众的警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青年学生中组织了“非基督教学生同盟”。提出“各国资本家在中国设立教会,无非要诱惑中国人民欢迎资本主义;在中国设立基督教青年会,无非要养成资本家的良善走狗”。随后北京又成立了“非宗教大同盟”,在北京大学召开了3000人的大会。“非基运动”迫使教会进一步改变在中国的传教办法,力求与中国固有之文化融成一片。基督教对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国民党的许多重要人物都是基督徒。孙中山临终前一天说:“我本基督教徒,与魔鬼奋斗四十余年,尔等亦要如是奋斗。”他逝世后,便举行了基督教的人殓仪式。蒋介石为了与宋美龄结婚,也皈依了基督教,并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全国基督教协进会会长余日章做证婚人。在文学方面,1921年以后的许多作家作品都表现出基督教的影响,包括冰心、许地山、曹禺等。
中国固有的佛教在清末日趋衰落,民国初年重又复兴,新文化运动之后更趋蓬勃。1920年唐继尧邀请中国佛教会发起人欧阳渐到云南讲经,赵恒惕邀请新佛教运动的头号领袖释太虚(1896-1947)到湖南讲经。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颁赠太虚“南屏正觉”匾额,1922年浙江督办卢永祥因水灾请谛闲主持息灾法会,在西湖放生。1923年,朱庆澜等在哈尔滨、长春、营口兴庙办学,复兴东北佛教。1924年,成立了中华佛教联合会。1925年,段褀瑞执政府请太虚在中央公园主持护国般若法会……佛教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新阶段,梁启超、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杨度等对佛教思想和文化进行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深人钻研,推动了佛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佛教色彩也是相当明显的,鲁迅对佛教有着相当深刻的研究,许地山、废名等人也是援佛入文的大师。
在艺术领域,从清末传人中国的西方艺术发展到20年代前期已经在中国扎根。1922年,学校里的“乐歌”课正式改称“音乐”中国人学会了许多西洋歌曲,并经常填入新词。1920年,上海成立了以演奏民族器乐为主的“大同乐会”,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和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都开设了音乐专修科。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了音乐传习所。1922年民国政府公布新学制,将舞蹈纳人体育课中。1921年,黎锦晖写了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后来歌舞剧的影响逐渐扩大。1926年黎锦晖创办了中华歌舞专校,对中国的音乐舞蹈事业尽力甚多。
20年代,也是中国开始建设自己的电影事业的时代。1920年,梅兰芳演出的《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被拍成电影,梅兰芳细腻的面部表情和优美的舞姿身段在影片中得到准确的再现,一时大受欢迎。
1921年7月1日,上海夏令配克影戏园首映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讲述赌输的阎瑞生将身携财宝的妓女王莲英骗至郊外,夺财害命,后来被捕伏法的故事。这故事本是一件真实的新闻,影片风靡上海,轰动一时。
中国第二部长故事片《海誓》也于1921年开拍。热恋中的画家与少女海誓山盟:负心者蹈海而死。后来少女另嫁他人,又在婚礼上悔悟,但画家拒绝了她。少女走向大海,画家赶来救起,终成眷属。从这两部片子可见,中国故事片以侦探片和爱情片起步,一开始便具有较高水平。
1922年,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次年推出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讲述较为典型的中国家庭谋产陷害故事,进行民族化的初步尝试,大受欢迎。此后又拍出《苦儿弱女》、《好哥哥》、《玉梨魂》、《最后之良心》、《上海一妇人》等片,涉及了广泛的社会问题,摸索出一整套电影理论,培养出郑正秋、张石川这样的编导人才和阮玲玉、宣景琳等一批中国早期影星。被聘为编剧顾问的洪深为明星公司编导了《冯大少爷》、《早生贵子》、《爱情与黄金》、《卫女士的职业》等片,扩大了明星公司的影响。
1921年,美国纽约的华侨青年梅雪俦、刘兆明等开设了“长城制造画片公司”。1924年,他们携器材回到上海,开设了“长城画片公司”,以拍“问题剧”著名。1923年,黎民伟在香港开设“民新创造影画片有限公司”,所拍《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孙中山先生北上》等成为极其珍贵的新闻记录片。1924年创办的神州影片公司、1925年创办的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和天一影片公司等,也名噪一时。众多的影片公司为中国民众带来了一种工业文明时代的崭新艺术。电影对社会的影响和推动力是其他艺术种类无法比拟的。电影首先以文学为基础,但当它成熟之后,文学从电影身上也受益匪浅。电影的最深刻本质在于可以“随意组装世界”,这实际是一种革命性的潜能。不论新旧文学家还是革命文学家,都不能否认电影的巨大作用。当然还是革命家最敏锐,当革命与电影一经结合,便产生出人类文明史上一批最瑰丽的艺术。
新文化运动和西洋艺术的冲击,使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也焕发了青春。旧戏不但没有被《新青年》骂死,反而更加“野火春风”。剧社遍布大江南北,名家辈出,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和余叔岩、高庆奎、姜妙香、龚云甫、马连良、侯喜瑞等都在这一时期进入艺术成熟期,尤其是所谓“海派”京剧,也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汪笑侬、潘月樵、周信芳、金少山、盖叫天(张英杰)、欧阳予倩等“海派”,实际就是改革派。改革的京剧吸收了话剧、电影的精华,重视剧本的文学性,采用分幕、分场,乐队中加进二胡等乐器,服饰行头更加精美讲究,使京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了艺术竞争力。传统文化必须在变革中才能保存,一味仿古做旧,只能催其速亡。
1921年秋,苏州和上海的一些昆曲家集资1000元,在苏州开办了昆剧传习所,培养了一批技艺比较全面的昆剧传人,保存了大量的传统剧目,这对濒于灭绝的昆曲艺术犹如注射了一针长效强心针。传统戏曲的保存和发展,只有呼吁和号召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必然历史进程。若要延续其生存,一是必须跟上时代,二是必须“组织起来”。
“组织起来”不一定要成立政党,办学办社、人以类聚,都是组织。在美术界,1920年,南京美术专门学校,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建立;1922年,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建立;1923年,白鹅绘画补习学校,浙江美术专门学校建立;1925年,立达学院美术科、中华艺术大学、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建立;1926年,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无锡美术专门学校建立……中国的美术也进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特别是通俗美术时事画报、月份牌画、连环画、漫画、广告包装画的兴起,为现代大众文化平添了五光十色的韵调。
若要完成将整个民族“组织起来”的任务,教育是第一位的。西式教育就是培养“组织”的教育。中国从晚清开始逐步引进西方教育体制。到新文化运动时,80%的高等学校为外国人所办。张伯苓所办的南开学校1919年始设大学部,而陈嘉庚则于1921年开办了规模宏大的厦门大学。中国在20年代以后的迅猛进步,事实上与学校教育的进步密不可分。1920年暑假,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1921年后,各大学都实行男女同校,许多中学也开始男女同班。192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明令从1922年起,废止文言教科书和讲义,一律改为语体文。1921年冬,成立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总社在北京,下设32个专门委员会,每年开会一次,调査教育状况,推动教育进步,学习欧美经验,推广“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1923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成立,编写平民课本,普及文化常识。这些组织和措施为现代中国教育做出了颇为可观的贡献。
1922年,中华民国大总统颁布了新学制,史称“壬戌学制”。该学制以七项标准作为改革教育的指导思想: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2.发挥平民教育精神;3.谋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壬戌学制规定小学6年,可分初小和高小,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与中学平行的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大学四至六年。这一学制直到今天仍是普遍适用的。
壬戌学制还规定要因材施教,培养天才和照顾有缺陷的学生,这充分反映出个性解放和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
1923年,公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规定:小学设国语、算术、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体育、音乐等科;中学采用学分制和选科制。这些规定大体奠定了此后几十年中国教育的格局,使中国新一代的受教育者由混沌一片的头脑变成条分缕析的头脑,由无序的头脑变成有“组织”观念、结构观念的头脑。20年代以后的现代文学的读者群,主要便是由这些受教育者组成的。
除了这种欧美式的正规教育外,共产主义者还大力介绍过苏维埃俄国的教育方式。共产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等革命团体还积极开展职工教育、农民教育、妇女教育等。1921年10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了平民女学,培养了不少妇女干部人才。1924年5月,黄埔军校开学,孙中山任总理,制订校训“精诚团结”,要求学员“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这是对几千年的“学而优则仕”的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1924年7月,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彭湃、阮嘯仙、毛泽东等先后任所长,开设了“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等课程,培养学员千余人。这些教育的“组织”作用,并不比正式的高等学府要差。正是它们所培养出来的骨干精英,实现了把全中国组织起来的任务。
1921年,真是中国人重新发现自己历史的年头。这一年夏天,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来到中国北京周口店,与其他人一起发现了一批意义重大的化石,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北京人”化石。也是1921年,师丹斯基和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等还考察发掘出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国的地质学家、生物学家、考古学家也参与了这些考察发掘,现代中国辉煌的考古时期开始了。
此后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对现代中国的学术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发现历史的同时,中国人也开始学会保存历史。1921年前后,中国创办了多种类型的博物馆。特别是1925年,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掀起极大的风波。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将溥仪赶出故宫,成立汪精卫、蔡元培、陈垣、罗振玉等组成的“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1925年10月10日下午2时,故宫博物院在乾清门举行了开幕典礼,北京城万人空巷,纷纷前往,使各展室拥挤不堪。威仪赫赫的皇宫成为平民百姓可以参观的博物院,标志着平民社会的真正到来,历史不再是皇帝后妃的起居注,而要由苍头黑手来重新书写。
1921年,中国人发现自己的历史的上限还远不止周口店的北京人。这一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李四光在河北和山西地区的野外考察中,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址,于1922年发表了《华北晚近冰川作用的遗迹》,引起国内外科学界的重视和争论,为我国的地质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
1922年1月27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成立,26名成员后来都成为国内国际著名的地质学家。其中丁文江是中国把地质学知识应用于工程科学的第一人,翁文灏是对燕山地质运动进行研究的第一人。丁文江还是20年代“科学与玄学”论战中科学一方的主要代表人物。1923年2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作了题为《人生观》的讲演,认为人生观与科学是不相容的,为因果律所支配的科学只适用于自然现象,不适用于精神现象,“人生观问题之解决,决非科学所能为力,唯有赖诸人类自身而已”,而科学则导致人欲横流。梁启超也认为人类的情感领域是绝对的超科学的。丁文江发表《科学与玄学》一文,认为“凡是心理的内容,真的概念推论,无一不是科学的材料”,“决不能相信有超物质上的精神”,“人类今日最大的责任与需要,是把科学方法应用到人生问题上去”。吴稚晖和胡适也站在丁文江一边,分别提出“人欲横流的人生观”和“自然主义的人生观”。陈独秀、瞿秋白等共产党人则认为前面的双方都是反科学的,人生观是由客观因素决定的,人又能反过来利用因果律登上“自由之城”。这场论战的结果是使科学观念更加深人人心。七十多年后,汪晖先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精辟的探讨,指出恰恰是“玄学”一方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是准确的,更合乎“分析之学”的“分化”精神,而企图用“科学”去解决一切问题,恰恰是传统的“性理之学”的思维方式。
在生物学界,1921年,东南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先后设置了生物学系,从此开始集团培养中国自己的生物学人才。1922年,秉志和胡先骑创办了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1921年,中国第一个昆虫局——江苏昆虫局成立。以后浙、赣、湘等省也相继成立了昆虫局。1923年,中国第一部大学动物学教科书——《近世动物学》问世。中国的广阔地域和丰富资源为地质学、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自然条件。
1921年,就读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陈建功发表了《无穷乘积的若干定理》,苏步青评价它是“一篇具有重要意义的创造性著作。无论在时间上或在质量上,都标志着中国现代数学的兴起”。1922年,邱宗岳等人在南开大学筹建包括数、理、化、生物在内的理学院,从此,中国的近代物理学进入了“垦荒与播种时期”。1922年,中国最早的化学团体——中华化学工业会在北京成立。同年,上海的中外化学家建立了上海化学会。1924年,中华化学会成立。至此,中国的数理化研究全面进入正轨。其他自然科学门类也在大致同一时期全线铺开,中国可以说从20年代开始才真正进入了“科学”时代。这对1921年前后的文学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
1922年5月,胡适创办了《读书杂志》,1923年1月又创办了《国学季刊》,由此发起了一场“整理国故”运动,即从训沽、校勘、辨伪等方面去整理古籍。于是学术界疑古风气盛行,史学界发表了大量的古史辨伪的文章,后被顾颉刚汇编成《古史辨》。这场运动实际也是科学精神在学术领域的体现。胡适就认为他的那些考证都不过是“教人怎样思想”。新文学界以鲁迅为首,对整理国故运动进行了严厉的抨击和辛辣的讽剌。今日看来,这场运固然有其迂腐幼稚、自鸣得意的一面,但那种“疑古”精神实际上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精神是一致的,它具有颠覆传统经典思想体系的巨大效应,促进了人文学术研究的科学化。
1921年,全中国共有报刊550种,到1926年增加到628种。1923年,中国有了最早的广播电台。1924年,北洋政府颁布了《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允许民间出售和安装收音机。到1925年,外国在中国开办广播电台58座,其中美国18座,日本15座,英国15座。1926年,中国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在哈尔滨正式广播。随即,天津、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了许多官办、商办的广播电台。报刊和电台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载体,大众传媒的发达使得文学与民众的关系从本质上愈加密切。
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馆改建完成后,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管理它的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每年都选派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回国后担任医学界要职。协和医院强调培养质量,树立模范样板,扩大了西医在中国的影响。如留美获哈佛大学医学博士的刘瑞恒回国后于1925年任协和医学校校长兼院长,1926年又任中华医学会会长,曾支持废止中医,遭到了中医界的反对。现代史上不少著名人物是在国外学医的,文学界著名者就有鲁迅、郭沫若两大巨头。曾任协和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主任的汤尔和(1878-1943),在1922年后曾担任过北洋政府的教育、内务和财政总长,他是中华民国医药学会创始人,对开创近代医学教育贡献不小。20年代中国医药卫生界组织了许多团体,创办了一些刊物,西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在现代文学中也得到了一些反映和呼应,如鲁迅便是极力拥护西医、批判中医的。
总之,1921年前后的中国文化可以说是巨人初醒、百废乍兴。各个领域呈现出一片既旺盛又混乱,既自觉又幼稚,既有一定组织规模又缺乏实际组织功能的“乱世”局面。乱世是“中心”缺席的时代,文化上显示出令人向往的自由和巨大的创造潜力。但这自由和潜力是以乱世的民不聊生为代价的。就是在这“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相对的“无政府”时期,中国现代文学迅速地安家立业,划土分疆,使自身的各个局部都初具规模,并为以后的进一步“组织化”列好了阵容。只是如何组织、谁来组织,此时尚未见分晓。欲知后事如何,请读百年文学史下一卷那离1921年并不十分旷远的新的一年。
年表(1921-1925)
1921年
1月4日文学研究会成立于北京中央公园。
1月全面革新后的《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出版,发表王统照《沉思》、许地山《命鸟》、冰心《笑》、叶绍钧《恳亲会》等作品。
施济群主编《新声杂志》月刊创刊于上海。
2月25日上海《民铎》第2卷第5号发表郭沫若诗剧《女神之再生》。
3月19日鸳鸯蝴蝶派刊物《礼拜六》复刊,进入后100期时期。
3月民众戏剧社成立于上海。
4月20日北京《晨报》开始连载陈大悲《爱美的戏剧》。
4月21日成仿吾《一个流浪人的新年》脱稿。
4月《小说月报》第12卷第4号发表冰心小说《超人》,许地山小说《商人妇》。
上海《学艺》第2卷第10期发表郭沫若诗剧《湘景》。
张资平小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脱稿于日本。
5月7日《晨报副刊》发表鲁迅杂文《名字》。
5月《新青年》第9卷第1号发表鲁迅小说《故乡》。
上海民众戏剧社创办《戏剧》月刊。
赵眠云、郑逸梅创办《清闲月刊》于苏州。
6月8日《晨报》副刊发表周作人《美文》。
6月《新青年》第9卷第2号发表陈独秀杂文《下品的无政府党》、《青年底误会》《反抗舆论的勇气》。
《小说月报棟12卷第6号发表王统照小说。
《春雨之夜》、庐隐小说《一封信周瘦鹃、赵苕狂创办《游戏世界》月刊于上海。
7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
7月创造社在日本成立。
8月1日《晶报》发表胡寄尘小说《一个被强盗捉去的新文化运动者底成绩》。
8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郭沫若诗集《女神》。
《小说月报》第12卷第8号发表郎撖沈雁冰)《评四五六月的创作》。
《东方朔》月刊创刊。
9月周瘦鹃创办《半月》于上海。
10月7日郑伯奇小说《最初之课》脱稿于上海。
10月12日《晨报》第7版独立印行,定名为《晨报副刊》。
12月泰东图书局出版郁达夫小说集《沉沦》——新文学第一部小说集。
《戏剧》第1卷第6期发表汪仲贤独幕剧《好儿子》。
11月北京实验剧社成立。
法国作家安那托尔·法郎士(AnatoleFrance)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12月4日《晨报副刊》开始连载鲁迅小说《阿Q正传》,至1922年2月12日载完。
冬季上海戏剧协社成立。
1922年
1月叶圣陶等主持《诗》月刊创刊,自第1卷第5号起改为文学研究会刊物。
吴态等主持的《学衡》创刊。
民众戏剧社活动中心由上海移至北京,扩建为新中华戏剧协社,继续办《戏剧》月刊。
《戏剧》第2卷第1号发表陈大悲《爱国贼》。
上海《时事新报·学灯》连载冰心小诗《繁星》。
《小说月报》第13卷第1号开始连载谢六逸《西洋小说发达史》。
李涵秋、张云石主编《快活》旬刊创刊。
江红蕉创办《家庭杂志》月刊于上海。
2月《小说月报》第13卷第2号发表许地山小说《缀网劳蛛》。
3月26日《晨报副刊》发表周作人的评论《“沉沧”》。
3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叶圣陶小说集《隔膜》。
亚东图书馆出版俞平伯诗集《冬夜》,康白情诗集《草儿》。
包天笑主编《星期》周刊创刊。
4月湖畔诗社出版诗集《湖畔》。
《小说月报》第13卷第4号开始连载许地山《空山灵雨》,至第8号载完。
5月《创造季刊》在上海创刊(所标日期为3月15日),第1卷第1期发表郁达夫小说《茫茫夜》、郑伯奇(东山)小说《最初之课》、田汉独幕剧《咖啡店之一夜》、郭沫若诗歌《天上的市街》等作品。
泰东图书局出版了张资平《冲积期化石》一——新文学第一部长篇小说。
胡适主办《努力周报》创刊。
6月21-22日《晨报副镌》发表周作人《论小诗》。
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文学研究会朱自清等7人合怍诗集《雪朝》。
周瘦鹃主编《紫兰花片》月刊创刊。
7月《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发表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瞿世英《小说的研究》、潘训小说《乡心》。
通俗文学社团青社在上海成立。
8月亚东图书馆出版汪静之诗集《蕙的风》。
《小说月报》第13卷第8号发表许地山散文《落花生》。
《创造季刊》第1卷第2期发表郭沫若童话剧《广寒宫》、小说《残春》、诗《星空》,田汉《午饭之前》(《妹妹》),陶晶孙《黑衣人》,张资平《木马》等作品。
通俗文学社团星社在苏州成立,刊行《星》周刊。
通俗文学刊物《红》杂志创刊。
9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瞿秋白《饿乡纪程》(《新俄国游记》)。
《小说月报》第13卷第9号发表王统照小说《微笑》。
《东方杂志》第19卷第18期发表王统照小说《湖畔儿语》。
青社创办《长青》周刊。
10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徐玉诺《将来之花园》、王统照长篇小说《一叶》。
《小说月报》第13卷第10期发表冰心《往事》。
11月《小说月报媒13卷第11号发表王思站小说《偏枯》。
《创造季刊》第1卷第3期发表滕固《壁画》、陶晶孙《木犀》。
12月《小说月报》第13卷第12号发表庐隐小说《成人的悲哀》。
冬季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正式开学。
是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合译的《现代小说译丛》。
中华书局出版包天笑《留芳记》。
1923年
1月胡适创办《国学季刊》,发起整理国故运动。商务印书馆出版冰心小诗集《繁星》,出版通俗文学刊物《小说世界》周刊。上海《孤军》第1卷第4、5期合刊发表郭沫若《黄河与扬子江对话》。《东方杂志》第20卷第1、2号发表洪深《赵阎王》。《红》杂志开始连载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掀起现代武侠小说繁荣序幕。
2月《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雪莱纪念号)发表郭沫若《孤竹君之二子》、张资平《爱之焦点》、郁达夫《采石矶》等作品和成仿吾《〈沉沦〉的评论》、《〈残春〉的批评》、《评冰心女士的〈超人>》。
3月《浅草》季刊创刊。
胡山源主编《弥洒》月刊创刊。
《小说月报》第14卷第3号发表朱自清长诗《毁灭》、恨工小说《海的渴慕者》。
4月郭沫若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携妻安娜及三个孩子回到上海。
5月19日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在新明剧场举行首演。
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冰心小说集《超人》。
新潮社出版冰心小诗集《春水》。
《创造周报》创刊于上海,第1号13日出版,发表成仿吾《诗之防御线》;第2号发表成仿吾《新文学的使命》。
《创造季刊》第2卷第1期发表郭沫若《卓文君》、郁达夫《鸾萝行》、闻一多《李白之死》、张资平《双曲线与渐近线》等作品。
6月《创造周报》第4号、5号发表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女神〉之地方色彩》,第8号发表郁达夫小说《青烟》。
《小说月报》第14卷第6期发表庐隐《丽石的0记>〉、徐玉诺《一只破鞋》。
《文学旬刊》创刊。
《侦探世界》创刊,开始连载平江不肖生《近代侠义英雄传》。
7月21日《创造日》创刊,为《中华新报》副刊,至11月2日共发行101期47月29日《晨报副刊》开始连载冰心散文《寄儿童世界的读者》(《寄小读者》)。
7月亚东图书馆出版陆志苇诗集《渡河》。
8月21-22日上海《新闻报》连载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
8月北京新潮社出版鲁迅小说集《呐喊》。
9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闻一多诗集《红烛》。
晨报社出版周作人散文集《自己的园地》。
10月5日《创造日》第73期发表闻一多诗歌《记忆》
10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郭沫若《星空》、郁达夫《茑萝集》。
《文学周报》第91期发表沈雁冰《读呐喊》。
《小说月働第14卷第10号发表叶圣陶《校长》,连载庐隐《海滨故人》,至12号载完。《太平洋》第4卷第3号发表丁西林独幕剧《一只马蜂》。
1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叶圣陶小说集《火灾》。
《创造周报》第28号发表白采《被摒弃者》。
12月湖畔诗社出版《春的歌集》。
亚东图书馆出版宗白华诗集《流云》。
北京新潮社出版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卷)。
《中国青年》第10期发表邓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
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参加组织新月社活动。
《创造局报》第31、32号发表倪贻德《玄武湖之秋》。
《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发表许钦文《父亲的花园》。
是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李飞探案集》。
1924年
1月田汉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其独幕剧《获虎之夜》。
商务印书馆出版王统照小说集《春雨之夜》,熊佛西戏剧集《青春底悲哀》。
《东方杂志》第21卷第2号发表朱自清、俞平伯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2月《创造季刊》第2卷第2期发表郭沫若《王昭君》、王独青《圣母像前》、淦女士《隔绝》、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倪贻德《湖上》、成仿吾《〈呐喊〉的评论》。
3月27-28日《晨报副刊》发表鲁迅小说《肥皂》。
3月《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发表鲁迅小说《祝福》。
商务印书馆出版刘大白诗集《旧梦》。
《小说月报》第15卷第3号发表冰心小说《悟》。
4月16日北京《世界晚报》开始连载张恨水长篇小说《春明外史》。
4月《创造周报》第49号发表淦女士《隔绝之后》。郭沫若赴日本福冈,翻译河上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
上海戏剧协社演出洪深根据王尔德《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编的《少奶奶的扇子》,获巨大成功。
5月《小说月报》第15卷第5号发表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开始连载张闻天长篇小说《旅途》,至12号载完。
《中国青年》第31期发表恽代英《文艺与革命》。
6月北京新潮社出版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下卷)。
商务印书馆出版瞿秋白《赤都心史》。
7月《红玫瑰》周刊创刊,其前身《红》杂志停刊。
8月20日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洪水》周刊,仅出1期。
8月新潮社出版川岛散文集《月夜》。
《小说月报》第15卷第8号发表许杰小说《惨雾》。
10月《语丝》周刊在北京创刊。
《小说月报》第15卷第10号发表王鲁彦小说《柚子》。
《东方杂志》第21卷第20号发表欧阳予倩《回家以后》。
11月霜枫社出版叶圣陶、俞平伯合著《剑鞘集》。
《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发表蒋光慈《哀中国》。
《小说月报》第15卷第11号发表王以仁《神游病者》。
郭沫若回国去宜兴调查。
12月5日《京报副刊》(月刊)创刊。
12月《小说月报》第15卷第12号发表王以仁《孤雁》。
《太平洋》第4卷第9期发表郁达夫小说《薄奠》。
《现代评论》周刊创刊。
亚东图书馆出版朱自清《踪迹》。
商务印书馆出版梁宗岱《晚祷》。
中华书局出版田汉戏剧集《咖啡店之一夜》。
是年中华书局出版《白采的小说》、李劼人中篇小说《同情》。
泰东图书局出版滕固《壁画》集。
1925年
1月《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发表蒋光慈《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
上海书店出版蒋光慈诗集《新梦》。
宁波华升印局出版柔石自费集《疯人》。
《小说月报》第16卷第1号发表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王以仁《落魄》。
2月现代社出版杨振声中篇小说《玉君》。
光华书局出版周全平小说集《梦里的微笑》。
商务印书馆出版王统照诗集《童心》。
新潮社出版孙福熙散文集《山野掇拾》。
《语丝》第14期发表冯文炳(废名)《竹林的故事》。
3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剧本汇刊》第一集,内收欧阳予倩独幕剧《泼妇》。
《小说月报》第16卷第3号发表王鲁彦《许是不至于罢》。
《现代评论》第1卷第15期发表凌叔华小说《绣枕》。
4月鲁迅编《莽原》周刊在北京出版。
《浅草》第1卷第4期发表林如稷《将过去》、陈炜谟《狼筅将军》。
5月8日、22日《莽原》发表鲁迅《灯下漫笔》。
5月北京大学现代评论社出版丁西林《一只马蜂及其它独幕剧》。
從无产_艺术链载于《文学周报》第172、173、175,17_。
6月郭沫若创作历史剧《聂嫛》。
商务印书馆出版许地山散文集《空山灵雨》。
《文学周报》第179期发表叶圣陶《五月卅一日急雨中》、郑振铎《街血洗去后》、李劼人小说《编辑室的风波》。
7月章士钊在北京将《甲寅》复刊为周刊。
《现代评论》第2卷第30期发表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9月16日《洪水》半月刊创刊。
9月鲁迅支持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等组织未名社。
上海光华书局出版郭沫若《聂婪》。
中华书局代印、北新书局发行徐志摩《志摩的诗》。
《东方杂志》第22卷第18号开始连载郭沫若中篇小说《落叶》,连载至第21号。
10月1日徐志摩开始主编《晨报副刊》。
10月鲁迅创作小说《孤独者》,《彷徨》,未单独发表,后收人《彷徨》。
商务印书馆出版叶圣陶小说集《线下》。
新潮社出版冯文炳(废名)《竹林的故事》。
陈翔鹤、杨晦、冯至等在北京组成沉钟社。
赵太侔、余上沅在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增设戏剧系,开始正式招生。
11月北新书局出版鲁迅杂文集《热风》、李金发诗集《微雨》。
《语丝》第54期发表鲁迅小说《离婚》,后收人《彷徨》。
《小说月报》第16卷第11号发表王任叔小说《疲惫者》。
幕剧《兵变》。
《紫罗兰》半月刊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