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民风是怎样随着身份的平等而变得温和的

我们注意到几个世纪以来,人们的身份条件变得平等了,同时我们还发现人民的民风也变得更温和了。[2]这两个变化只是简单地发生在同一时间呢,还是它们之间有什么隐秘的联系,以至其中一方发生了变动,就会导致另一方随之改变呢?

有若干种因素可以共同作用,使一个民族的民风变得不那么严酷无情,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因素中影响力最大的还是身份条件的平等。因此在我看来,条件变得平等和民风变得温和并不仅仅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巧合,而是互有关联的。[3]

当寓言作家们想通过描写动物的行为来勾起我们的兴趣时,他们会赋予动物们人类一般的思维和感情。诗人们创作关于鬼魂和天使的诗作时也会用到同样的手法。[4]如果他们用其他的手法来创作,就无法让我们就感受到能抓住我们思想和心灵的那种深切的苦难或者是纯粹的幸福。

这同样也适用于我们将要谈到的话题。

在贵族社会中,所有人都依职业、财富,出身被打上了不可改变的印记,每一个阶级内部的成员,都把同阶级的人看作是同一个大家族的子女,他们之间有着一种从未间断过的意气相投[5],这种活跃的情感是生活在民主制度中的公民之间绝不会出现的。

然而,在面对的不是自己阶级的同胞时,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贵族制国家中,每一个阶级都有自己的观念、情感、权利、道德规范和特殊的生活方式。因此,一个阶层的成员同别的阶层的成员是非常不同的,他们没有相同的思考和认知方式,甚至觉得彼此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因此他们很不能理解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也无法评判他人的作为。

尽管你有时会看到他们热情地向他人施以援手,但这并不与我刚才所说的冲突。

这种贵族制度虽然将同种的人类分成了不同的阶级,但是却又用一条政治纽带将他们紧密地绑在了一起。

尽管奴隶阶级天生对贵族的命运不感兴趣,但是他们认为自己却有义务为自己的贵族主人奉献自己,并且尽管贵族认为自己和奴隶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但是他的责任和义务却依然驱使他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保护生活在他领地中的奴隶。

很显然这种相互的责任义务并不是来自天生的权利,而是政治权利,并且社会因此获得的东西要比个人所能获得的多。这种义务并不是对你认为应该的人尽的,而是对奴仆或者对领主尽的。封建制度只是为一些人带来实质的不幸,而不是为全人类带来了苦难。它给民风带来的影响不是使人变得温和善良,而是慷慨大方,尽管它提倡人们无限忠诚,但却不会让人产生真挚的同情,因为只有在相似的人之间才会出现真正的同情。并且在贵族时代中,人们只有在同样的阶层中才能找到相似的人。

中世纪的编年史家们,按他们的出身和习惯,都是属于贵族阶级的。他们在描述贵族人物的悲惨结局时,总是会掺杂无限的悲哀之情,然而在一口气叙述其他人遭受折磨或者遭到屠杀的场景时,他们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这并不是说这些作家对平民有着习惯性的厌恶或者一贯性的鄙视。国内不同阶级之间的战斗还未打响呢,他们只是依照本能行事,而不是出于自身的情感。由于他们对于穷苦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所以他们对穷人的命运也不会感兴趣。

如果封建关系被破除,人们也会变得如此。在这个我们经常看到奴仆为领主英勇献身的时代中,也偶尔会发生下层阶级对上层阶级施加闻所未闻的暴行的事件。[6]

但我们不能认为不同阶级互相之间的这种漠不关心是由于秩序和知识的匮乏,因为在接下来的几个秩序井然,人民开化,但仍保持贵族制度的世纪中,还是会有这样的现象。

在1675年,布列塔尼半岛发生了新税激起下层人民群众抗议的事件。这次骚乱的抗议行动被无比残暴地镇压了。这里是一封这场恐怖事件的目击者塞文涅夫人写给自己女儿的信,看她是如何描述的吧:

1675年10月3日,寄自罗歇

天哪我的女儿,你在埃克斯给我寄来的信实在是太好笑了!你在寄出信之前至少再读一遍吧。如果你这样做的话,你会对你写的那么多赞美之词而感到吃惊,但你又会因为喜欢这样不厌其烦地写了这么多文字而感到自我安慰。可见,你已经接触过普罗旺斯所有地区的人了,是这样吗?不过,你肯定不喜欢和布列塔尼的人交往,除非你喜欢他们身上那种酒味。

……你对雷恩省最近发生的事感兴趣吗?那里的政府下令征税10万枚银币,如果不在24小时内交出,就把税额翻一番,并且派兵去征收。当局已把一条大街的所有居民都撵出家屋,而且不准任何人收留他们,违者将会被处死。因此,一大群倒霉的人在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个城市时,号啕大哭,其中有孕妇、老人和小孩;他们不知去往何处,既没有吃的,又没有栖身之处。前天,一个小提琴师,因偷漏印花税而被车裂。他被五马分尸……,并且还将他的四肢放在城市的四个角上示众……到现在已有60名市民被捕,明天将会被处以绞刑。这个省还为其他省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叫其他省也尊重总督及其夫人……,不得往他们的花园里投石头。[7]

昨天天气很好,塔朗特夫人来到她的林园小憩。当然,要为她准备下榻之处和饮食。她从大门进来这里,又从原路返回……

在另一封信中她补充道:

你总是喜欢和我谈论我们这里发生的悲惨事件。我们这里已经废除了车裂的刑罚。为了树立正义的形象,每周只会杀一个人。没错,现在我认为判处绞刑已经算宽大了。自从来到这里以后,我对于正义的观点已经完全改变了。我认为,你的那些拉船的奴隶纤夫,真是一群不问世事的好人,是他们让生活安宁。

如果你认为写这些信的塞文涅夫人是一个任性而生性残忍的人,那你就错了。她非常爱她的子女,也对她的朋友的不幸多愁善感,甚至我们在读她写的信的时候,我们都能发现,她对她的奴仆和侍者都非常和善和宽容。但是塞文涅夫人并不清楚地了解贵族阶层以外的人民所受的苦难是什么样子。

而今天,哪怕一个最残酷的人写信给一个最冷漠的人,也不敢用这样残酷的事情来打趣,就像我刚才引用的书信中一样,就算他的个人道德观念准许他这样做,大众的民风也会阻止他如此行事。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不是我们就比我们的父辈更人性化了?我不知道,但是我能确定的就是我们的情感延伸到了更多的事物上。

当一个国家的阶级之间变得几乎平等时,由于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相同的思考和思维的方式,那每个人都能很快感觉到其他所有人的想法,他只要迅速地审视下自己就足够了。因此,一种内在的本能使他可以轻易地感受到他人的任何苦难,即便他没有看到苦难的扩大。无论是对陌生人还是对敌人,这种本能都会立即让他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他们之所感。这种本能与他的个人怜悯混在一起,使他的同胞在遭受苦难时,他也能切身体会到。

在民主时代中,人们很少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但是他们对所有人类还是抱有一种恻隐之心的。他们不会无故向他人施加恶行,并且在不会造成自己太大损失时,他们还能帮助别人减轻痛苦,他们能从这样的善举中感受到快乐。他们谈不上慷慨无私,但却可以说是温和善良的。

尽管美国人可以说已经将利己主义变成了一种社会和政治理论,但是他们并没有减少自己的怜悯之心。

没有任何国家能像美国一样对罪犯的裁决如此仁慈。在英国人似乎还考虑在他们的刑事立法中珍藏中世纪的残酷遗风时,美国人基本上已在他们的刑事法典中废除了死刑。

我想,北美可能是过去五十年来世界上唯一不会对政治犯判处死刑的地区吧。

美国人的这种主要来源于他们社会制度的十分显著的和善之情,从他们对待奴隶的态度上就能看出。

从各方面来说,可能在新大陆上的欧洲殖民地中,没有任何一个殖民地中的黑人的物质条件能比得上生活在美国的黑人。但是美国的黑奴在遭受可怕的苦难,并经常受到严厉的酷罚。

很明显这些人的悲惨命运并没有激起他们主人的同情心,在他们的主人看来,蓄奴不仅有利可图,对自己来说也几乎没有危害。因此,一个对待与自己平等的同胞极其富有人性的人,一旦他人变得与自己不再平等,便会变得对他们的苦难漠不关心。因此人的温和善良应更多地归功于平等,而不是文明与教化。

我刚才就个人所作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适用于国家。

当一个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念、信仰、法律和风俗时,它就会觉得自己的国民就是整个人类,并只关心自己国民的苦难。如果两个这样的国家之间爆发战争,那战况一定是惨烈残酷的。

在罗马帝国文化水平最为发达的时代,罗马人会将敌方的将领拖在战车后以示胜利,然后割断他们的喉咙,他们还会让战犯与野兽相搏斗,以娱乐大众。西塞罗只要一谈到罗马公民被钉在十字架上这样的事情,就义愤填膺地对其谴责;但他却只字不语罗马人胜利后对待战俘的种种暴行。很明显,在他眼中,一个外邦人和一个罗马人不属于同一类人。[8]

相反地,随着国家与国家的人民日益变得相似,他们便会愈加同情彼此之间的不幸,国与国之间的法律也会变得更宽容。

注释


[1]1. 通过使人们喜好福祉、热爱和平并且使各行各业的人渴求和平,平等以一种间接的方式使民风变得更为温和。

2. 它间接地使他们变得更加温和。

当人们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他们对同一阶级的成员拥有一种友爱之情,但他们几乎不将其他所有人视为同类。巨大的(字迹不清)和巨大的差别。

当所有人都相似,触动他们内心的东西必定触动其他所有人,而他们不可能对任何苦难无动于衷。他们不是乐于献身的,但他们是温和的。

以美国人为例。

[2]两个民族拥有相同的起源,他们在同样的法律制度下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拥有相同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但是他们并不相似;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在页边空白处:在公民社会之前。政治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变。法律制度对人性产生的影响。

美国民主对民风产生的影响。一切以人民为模板。富人必须与人民群众一同成长,必须以他们共同前行,必须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几乎无法在家族的庇护下远离民众。

富人永远处于猜疑之中。在某种程度上,他必须是贫穷的或者曾经贫穷而向往荣耀。]

其中一个民族急于改变,过去令他感到不快,现在使他感到厌烦,对他而言,似乎只有未来值得思考。他蔑视年龄,嘲笑经验。他永不停歇地制定、撤销、修改他的法律制度。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一切都被他那不知疲倦的活动力所修改,甚至是供养他的土地。各种优势触怒并伤害他。他甚至仅以不赞许的目光看待平民的财富特权。

他的自负使他常常处于不安之中。他寻求赞扬。即便是小小的奉承之言也能让他欣然接受。如果他没有得到他所寻求的赞扬,那么他会称赞自己并陶醉于自己准备的恭维话。法律是民主的。

另一个民族则拜倒于过去,他将来自古代的所有事物视为他所崇拜而尊敬的东西,不是因为它们是优良的,而是因为它们是古老的。因此,他无意修改他的任何法律制度,如果具备不可抗拒之势的时间迫使他脱离某些方面,为了使他自己相信他仅仅是在祖先的成就中发现了它并且仅仅是发扬了祖先们已经拥有的某种思想,他会在任何微妙之处诉诸祖先。千万不要寄希望于他能认识到自己是革新者;尽管他在其他方面是一名强大的逻辑学家,但他仍然赞同荒谬之理,而不承认自己犯下了这么大的罪过。他对各种各样的优势充满崇拜,他似乎将出身和财富视为天生而不可动摇的权利[特权],认为其能够使某些人操控社会[在页边空白处:财富被视为一种德行而出身被视为一种不可动摇的权利]。在他看来,穷人几乎不能被视为人。此外,他对此充满自豪,他认为他能够充分肯定自己的伟大,因而无须要求普通人承认这一点,他对自己的评价高于一切,因而他不需要他人的赞许。法律是贵族的。

有人称这是美国精神,而我认为这是民主精神。取代英国精神的则是贵族精神。抄写员博内尔表示这部作品的这部分内容并不在托克维尔手中。

[3]在页边空白处:“你不能掩盖这个事实,自然战争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战争的情况下或者在这种方式的引导下,本章探讨的主题才能被证明。”

[4]在页边空白处:“如果米尔顿没有将人类的情感赋予恶魔和天使,那么他永远无法成功地令我们对[空白(编者注)]的命运感兴趣。”

[5]意气相投。

这是一个民主的词语。你只会与那些与你相似的并且与你平等的人真正意气相投。我们今天之所以注重人性,部分原因是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紧密。当仅存在大贵族和人民群众的时候,人们彼此陌生且截然不同;没有人能够通过自身判断他人的感受。因此,真正的意气相投不可能存在,而民风相对冷酷。

[在页边空白处:贵族统治会产生伟大的奉献和巨大的仇恨。民主会使所有人拥有一种安宁的仁慈。意气相投较少,但更为普遍。]

1836年10月17日。

这些阶级之所以对彼此的命运漠不关心,不是因为他们是仇敌,而是仅仅因为他们各不相同。我认为“意气相投”在含义上与两个希腊词语相近。

[6]页边空白处的铅笔字迹:“比如,扎克雷起义。”

[7]为了体现最后这个玩笑的针对性,你应当指出格里尼昂夫人就是总督夫人。

[8]民族之间也存在某种类似的东西。当各个民族彼此极不相同,当各个民族因观念、信仰、截然不同的风俗而分隔时,他们似乎也不拥有相同的人性。此外,贵族情感在他们之中建立起来。他们相信自己不仅不同于他人而且优越于他人。那自然会使国家的法律在战乱时期变得残暴可怕。

罗马人,朱古达。

现在,民族之间的战争就像是古代的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