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人间最诡异的时刻

人生是什么?人生是踌躇满志、运筹帷幄、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起码对周瑜来说是这样。

只是现在不是他的结局。不省人事之后剧情待续。周瑜的表演肯定还要继续下去,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推手,历史的推手,推动剧情继续往下走。

诸葛亮站了出来,义不容辞地站了出来。

不错,他是可以当缩头乌龟的,或者伪缩头乌龟,可现在的情势是,火烧赤壁烧不下去了。主角已经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他必须伸出头来有所作为,作为推手,推动主角继续往前走。

诸葛亮站在了周瑜面前。周瑜的眼神无力地看向他,就像看一团空气。还能怎么办呢?现如今他是万念俱空,也万物俱空啊。

诸葛亮:身体怎么样?好好的,怎么说病就病呢?

周瑜翻翻死鱼眼,没好气地说:人有旦夕祸福,怎能保证永远没病?诸葛亮笑笑:天有不测风云,又怎么是人可以料到的?

周瑜心里一动——这话,有意思啊,意思很丰富啊。难道诸葛亮……他开始呻吟了。

诸葛亮:病痛当用凉药解之啊。

周瑜继续呻吟:凉药喝过了,没什么用。

诸葛亮语带双关:要先理其气;气若顺了,那呼吸之间,都督之病自然会好。周瑜坐了起来,心情复杂地说:这气怎么理?愿闻其详。

一分钟后,周瑜看到了人世间最绝密的文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十六个字是诸葛亮写的。字字惊心。惊周瑜的心。他不得不承认,起码到目前为止,此人的智商与他不相上下。

会不会更上层楼呢?周瑜心里一动,问诸葛亮要解决方案。不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没有东风怎么办?怎么解决?

诸葛亮慢悠悠地说开了:世上事有条件要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都督不就是想要东南风吗?好办,在南屏山上建一土台,不妨叫做七星坛吧。高九尺,共三层,在其周围布置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我呢在台上作法,借它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帮助都督用兵,你看何如?

周瑜惊呆了。我靠,兄弟你不是人,是神啊,连呼风唤雨这招都会……但是他需要的不是说辞,而是事实。耍嘴皮子谁都会,关键是要真正来风,来东南风。不管是借是骗还是偷,来风才是硬道理。

诸葛亮便与他约定,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向天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说罢飘然而去,只留下周瑜坐在那里狐疑不定,爱恨交加,不知道人间还会再出多少妖蛾子。

只能是拭目以待了。

十一月二十日的夜是晴朗的夜。天色清明,微风不动。周瑜笑了。呵呵,人间没有传奇——隆冬之时,怎么会有东南风呢?笑话!但是周瑜的笑有一个灿烂的开始,却没有一个灿烂的结尾。笑容凝固了。

因为他突然感受到了风。这是三更时分,风声骤响,旗幡转动。周瑜走出帐外细看,见所有旗脚竟飘西北方向。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这是人间最诡异的时刻,也是周瑜最失落的时刻。周瑜心下骇然——诸葛亮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此人若留在人间,既是东吴的祸根,也是他的克星。必须尽早杀掉,以绝后患。

周瑜急命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火速赶到南屏山七星坛去捉拿诸葛亮。

周瑜仰头看天,心中长叹——风来了,一切都该结束了。包括曹操,也包括诸葛亮。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可以永生的,但绝不是他们。应该另有其人,比如他自己。

因为他掌握着这些人的命运,像上帝一样掌握着他人的命运。

七星坛,神秘依旧。坛上执旗将士,当风而立,也威武依旧。

只是少了一个人,最重要的人——诸葛亮。

他刚离去,就在周瑜的人到达之前。

丁奉提剑上坛,守坛将士如此告知他。另外有士兵向徐盛报告,就在昨晚,一只快船停在前面滩口。刚才诸葛亮披发下船,船便开走了。

事实上这是赵云来接诸葛亮回去的——早在几天之前,诸葛亮已对刘备有如此交代,所谓神机妙算,诸葛亮将它演绎得出神入化。

丁奉、徐盛当然不甘心空手而归,可在赫赫有名的常山赵子龙面前,他们是不可能有什么收获的,除了收获这样一句话——“吾已料定都督不能容我,必来加害,预先教赵子龙来相接。将军不必追赶。”

这话当然是诸葛亮说的。在空旷的江面上,一舟,一人,一话,构成了绝响。

惆怅再次属于了周瑜。他大惊道:诸葛亮如此多谋,这是要让我夜里都睡不好觉啊!便有要将全部人马杀向夏口,将诸葛亮碎尸万段的意思。

不错,东南风是在呜呜地刮,曹军是在等待他去收割,可是和诸葛亮比起来,周瑜认为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诸葛亮是对手。旗鼓相当的对手。人生最寂寞的事情是什么?没有对手,独孤求败。

因为独自孤独,只能对舞弄清影,寂寞独一人。这样的人生在周瑜看来毫无意义。

现在好了,有了诸葛亮,处处逞强的诸葛亮,这个给他带来巨大冲击力的男人,令其感受到了活着的目标——对决,并消灭他!哪怕付出一切代价。

鲁肃死死拦住了他,拦住了周瑜的冲动。在鲁肃看来,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对决,而是在最适当的时间做最适当的事。现在东南风在呜呜地刮,曹军在等待他们去收割,和这件事情比起来,鲁肃认为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包括诸葛亮。

要分清主次轻重啊,鲁肃苦口婆心地说,至于诸葛亮之事,且待破曹之后,再徐图之吧。

周瑜的冲动消失了,或者说换了方向。不是鲁肃说服了他,而是他自己说服了自己。

的确,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是不可能被他人说服的,如果不听从内心的召唤,谁都不可能改弦更张。

周瑜改弦更张了。因为他痛苦地发现,他现在就去找诸葛亮的话,曹军将是最大的收获者。他们会如影随形,到时候被收割的将是他——周瑜。这样的发现让周瑜心碎不已。

东南风继续在呜呜地刮,东南风不会永远呜呜地刮。在风中,周瑜抬起头,体会人生的苍凉与无奈。

他开始排兵布阵,目标是曹操。

做得太对也有问题

诸葛亮也在排兵布阵。这是他回到夏口之后所采取的第一行动。

不错,周瑜在准备收割,他也要准备收割。诸葛亮的收割曹军计划是高瞻远瞩的,是以周瑜的行动为前提进行的第二波攻击计划。

更加考验智商,要的就是精准打击。没有人知道诸葛亮的打击是否精准,因为谁都不是事后诸葛亮。但是诸葛亮看上去却胸有成竹,就像他已去过未来,对一切了如指掌,不差分毫。

诸葛亮对赵云说:子龙你带上三千军马,渡江后取乌林小路,拣树木芦苇密处埋伏。今夜四更之后,曹操必然从那条路走过。你等他军马过后,就在半中间放起火来。这样虽不能杀他个尽绝,也能杀一半。

赵云问:乌林有两条路,一条通南郡,一条取荆州。曹操不知向那条路跑来?

诸葛亮自信道:南郡形势急迫,曹操肯定不敢去;我看他必来荆州,然后率大军投许昌而去。

赵云走了,诸葛亮又对张飞说:翼德你领三千兵渡江,截断彝陵这条路,去葫芦谷口埋伏。曹操必不敢走南彝陵,而望北彝陵去。曹军埋锅造饭,必见炊烟。你只看烟起,就在山边放起火来……

张飞也走了,所谓领计而去。但是关羽却无所作为。不是他不想打仗,是诸葛亮将他冷落在一旁,不予理睬了。

关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仿佛人生中的很多事,只有结果,没有原因,更没有解释。关羽要的是一个解释。因为他没有做错什么。

诸葛亮知道他没做错什么,相反,做得太对了,可有时候,一个人做得太对也有问题,就像关羽,对谁都赤胆忠心,投桃报李,甚至对曹操也是如此。

诸葛亮觉得,这很麻烦。不错,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可对待敌人也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吗?很多人不会这样,关羽却会这样。

因为他不是别人,他是关羽。诸葛亮心情复杂地对关羽说——以前曹操对你恩重如山,你肯定要报答他,起码心里有这个想法。此次曹操兵败,必走华容道;我若令你去守,你必然会放他过去。因此我难以决断啊。

关羽却对诸葛亮的复杂心情嗤之以鼻。关羽以为,世上事是一报还一报,以前曹操是对他恩重如山,可他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要说报答,早就报答过他了。这次要撞见曹操,怎么能轻易放过!

关羽说这番话时斩钉截铁,充满了大丈夫的气概。诸葛亮便想跟他打一个赌——他要关羽立下军令状,再去守华容道。

事实上诸葛亮是在跟自己打赌。的确,人世间最大的赌注其实是自己,赢了自己也就赢了世界,只是这一回的诸葛亮心里没底。

因为他从来没有跟一个人的忠诚打过赌。忠诚是可以回报的,这毫无疑问,有疑问的是,忠诚的回报是不是有限度,这是诸葛亮心里不太有底的原因。却是别无选择。

华容道只能是关羽的华容道。该派的人都已派出去了,再无他人去守华容道,诸葛亮接下来只能和关羽进行细节探讨。

诸葛亮说,云长你可在华容小路高山之处,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引曹操他们过来。关羽觉得很奇怪:曹操看见烟,就知道有埋伏,怎么肯来?

诸葛亮笑了,笑关羽太天真。诸葛亮以为,人世间的事,就是“虚虚实实”四个字。虚就是实,实就是虚。一切因人而异。

特别是对曹操这样的人来说,一切都要反着来。看见烟对他来说代表着平安,不见烟起他反而疑神疑鬼——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诸葛亮斩钉截铁——曹操一见烟起,肯定会以为这是虚张声势,必投这条路来。到时将军千万不可心软啊。

关羽答应了,答应得干脆利落,很有要曹操人头落地的意思。

周瑜的赤壁

东南风一阵紧似一阵,刮得一个人心好疼。程昱。因为程昱感受到了危险的迫近。东南风起,需防火攻。

曹操却不以为然。曹操以为这是偶然的东南风,不是人力可以利用的东南风。所谓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刮一刮东南风,那是人力算计不到的,慌乱什么?!便继续镇定自若。

周围的人也跟着镇定自若,除了程昱。有军士来报,说江东一只小船突然驶到,带来了黄盖密信。

信是这样写的——“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鄱阳湖新运来的粮草,周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船也。”

曹操很高兴,因为黄盖真的要投降了,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说明了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程昱的心却更加慌乱了。黄盖早不降晚不降,偏偏在东南风一阵紧似一阵的时候来投降,这里头大有玄机啊!

程昱的怀疑很快就有了结果。因为他看到了黄盖的破绽。准确地说是船的破绽。

按说是粮船来投,粮在船中则船驶来必显稳重;可现在看黄盖来船,驶得轻而且浮。程昱提醒曹操,今夜东南风大起,黄盖倘若有诈谋的话,何以应对?

曹操这才急了。所有不利因素凑在一起,那不是一般的诡异,是相当的诡异。他立刻命令文聘驾船去制止黄盖继续前进——只是一切都晚了。

黄盖的前进不是任何人可以制止的。因为他是带着火种来的。黄盖此行的唯一目的是将他带来的二十只火船变成火种,然后火烧赤壁,成就千古传奇。

传奇开始了。在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之后,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那一刻,二十只火船齐齐撞入曹军水寨,曹寨中的船只纷纷燃烧,因为被铁环锁住,没有一只船可以逃脱。

都燃烧了。与此同时隔江炮响,三江面上,火逐风飞,烧得一派通红,漫天彻地。赤壁,成了火的赤壁。曹操这才知道,原来的人世间的残酷,可以在一瞬间完成,前提是算计,还有大意。

算计与大意是相辅相成的。光有算计,没有对方的大意,计谋不会成;光有大意,没有对方的算计,赤壁也不会成为火的赤壁。一切都是人力,不是天意。所谓天做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曹操开始收拾,准备跑路。火烧到这个地步,赤壁已不是他的赤壁。当然他也不想留在赤壁了,除非是被烧成灰烬。

一个欲望在火中消失了,另一个欲望在大火中熊熊燃烧,并且不断放大。曹操知道,那是周瑜的。赤壁,现在是周瑜的赤壁了。

被仁义打败了的男人

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一人在马上仰天大笑。曹操。曹操具有乐观主义精神,任何情况下,他看到的不是失利,而是自己的优点,特别是智商。

这一次的情况也是如此。虽然他带着众将惶惶如丧家之犬不断跑路,寻找突围可能的方向,但是曹操依旧在一路寻找自己的优点在哪里。

不错,是失利了,可曹操以为,那是暂时的。一个人大意一下,没什么,下次小心就是了,可一个人要是没有优点,特别是智商的话,那就没有下一次了。

曹操相信自己有。果然被他发现了。因为就在曹操逃到此地之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智商竟然高于周瑜和诸葛亮。

曹操笑道:哈哈,同志们啊,知道我为什么发笑吗?我是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你们看看,这地方,多么的险峻,要是我用兵的话,肯定会在这里预先埋伏,单等敌方到来,打他个措手不及!哈哈,怎么他们就想不到这一层呢?哈哈……

曹操的笑很有“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意思,所以笑得极豪迈,充满自信。只是很遗憾,曹操的自信被一个人的暴喝给打断了。

赵云。赵云的出场声响很大。先是山谷两边鼓声震响,火光冲天而起,然后帅哥赵云领一彪人马从斜刺里杀出,惊得曹操几乎从马上坠下来。他只能再次选择跑路。

这是乱世的黎明,一切都混沌未开。天色微明,黑云罩地,东南风还在呜呜地吹,仿佛为一个时代在叫魂,又仿佛是在嘲笑曹操的仓皇跑路。忽然又大雨倾盆,湿透衣甲。曹操与他的残兵败将冒雨前行,大家都饿得不行了。

便下令开火造饭。曹操一人独坐于疏林之下,突然又仰面大笑。曹操这一次的笑让众官们害怕。因为上次他一笑后引来赵子龙趁火打劫,折了许多人马,不知道这一次又会引来何人?

好在没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只有曹操继续豪情万丈。曹操总是这样,在挫折之后豪情万丈,千方百计地找到自己的优点,以此向世界证明:我是最棒的!

这一次曹操又如是说:哈哈,同志们啊,知道我为什么又发笑吗?我是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的话,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上一彪军马,以逸待劳;纵然我们死战可以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啊。他们见不到这一层,我所以笑他们。哈哈……

曹操的笑声这一次又嘠然而止。因为他痛苦地发现,张飞冲过来了。张飞带着不要命的神情冲过来了。曹操这才知道,人世间的事情不是他的笑声可以左右的,周瑜、诸葛亮的智商也不是他能判断的。如果没有张辽、徐晃二将冲上来死保的话,曹操相信,自己将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在一片混战中,曹操趁乱出逃,继续他惊魂未定的跑路生涯。

华容道。寂寞的华容道。衣衫褴褛却依旧自信的曹操。他身后垂头丧气的败兵。还有关羽。表情冷竣挡住曹操去路的关羽。

曹操不见关羽已经好多年了,却依然不断地有他的消息。关羽始终在乱世的江湖浮沉。

不错,关羽是为江湖而活的人。他虽然不在曹操的江湖上了,江湖却不断有他的消息。这是忠义的力量。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人和江湖的关系很简单。人重要,人就是江湖;人渺小,江湖便淹没了人。有些人虽然不在江湖,江湖上却有他的消息;有些人虽然在江湖,江湖却没有他的消息。

关羽是前者。当然曹操也是前者。他们相望于江湖。念念不忘。

曹操:其实,你应该放我一条生路的。

关羽:为什么?

曹操:这个江湖,是你我的江湖。

关羽:江湖有他的规则,也有潜规则。

曹操:规则和潜规则都是人制定的。

关羽:也是用来遵守的。

曹操:你很无情,这不像你的风格。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关某不是无情之人。

曹操: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关羽:关某以为,够了。

曹操:五关斩将,我饶你不死之情,你还未报。

关羽:……

曹操:大丈夫信义为重。我不相信你不是大丈夫。

关羽:情情相报何时了?

曹操:情情不报非丈夫。

关羽:不要逼我! 

曹操:逼你的不是我,是良心。

关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曹操:人在江湖,人就是江湖,退后一步天地宽……

关羽:……

曹操:既如此,我下马受降。

关羽:……不……

在最后一刻,关羽防线大开。他让出了华容道。华容道由此成为著名的华容道。曹操从容离去,心里却一声轻叹;关羽到底还是心太软,成不了大器。

不错,义重如山是好品质,但是仅有义重如山是不够的。在这个江湖,能软能硬才是硬道理。就像他曹操。求贤若渴时堪称天下至仁,硬起心肠时可杀尽天下人。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如此,才能成就霸业。曹操快马加鞭地从关羽身边走过,看这个被仁义打败了的男人垂头丧气、心情复杂,觉得关羽到底走不出华容道。

华容道将是关羽的华容道。他曹操不要。曹操要的是天下。哪怕身后骂名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