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首播结束

天上那巨眼跟着熄灭了。

除了秦朝时空之外,诸朝众人先是怅然若失了一会儿,随后便都积极开始寻找如何给后人留言的办法。而在此之前,他们其实也都发现了这仙迹的诸多规律。

比如能够观看仙迹的,大概分为两类人:

一类是被仙迹选中的“主要历史影响”人物,他们不论身处何地,即便蹲在茅厕,一抬眼都能望见那天上巨眼,就如那九天之上的太阳似的,如影随形。此类人中,大多是帝王、储君、皇子公主、能臣干吏、个别工匠农夫。唯有唐宋两朝比其他朝代更有不同,有许多诗人、词人也被纳入了“主要历史影响”之中。

另一类人是身处“主要历史影响”人物一定范围内就能观看仙迹的“次等历史影响”人物。这一类人就多了去了,不仅包括皇子公主、一些世家子弟、能臣武将,还有些出身贫寒的百姓、学子、工匠与农人。

而大多数人,即便站在“主要历史影响”人物身边,也什么都看不见、听不见。

这一发现替诸朝帝王发掘了许多人才,诸朝时空的帝王都不约而同下了召令,在全国搜罗能够看到仙迹的人。只不过令帝王们苦恼的是,在仙迹没提到那些人的名字与功绩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人对这个国家而言,究竟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即便找到了,召来京城也不知究竟该不该用?便是如秦始皇一般雄才大略之人,都无法预估李斯和赵高对秦竟会酿成这样大的灾祸,皇帝们不由对这些奇能异士各个都生了疑心病。

当然,不论好坏,都要先一网打尽再做其他打算。

不过,各位帝王也因为这条限定投放的“仙规”惊讶地发现一些古怪的地方。

如洪武八年,正值壮年的朱元璋在直播后期突然发现,他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前去偏殿更衣后,竟然无法再观看到仙迹!而那个调皮捣蛋、整天闹着要从军的老四朱棣不管离启明殿多远,都能瞧见那闪耀着光芒的仙迹!

其他儿子就不说了,有些看不见也罢了,反正早知道他们是一群不大成器的龟儿。

朱元璋夜里为了这件事辗转反侧,无法成眠,半夜忍不住将马皇后摇醒:“妹子,妹子,你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马皇后睡眼惺忪,无奈打着哈欠起身:“……老四自幼骑马射箭便卓于常人,连信国公(徐达)都称他小小年纪便骁勇有谋,假以时日必成帅才,或许老四日后替他大哥安定四方、开疆拓土又灭了北元,因此才被仙迹选中的。这是好事,你又何必苦恼?”

“可标儿仁慈宽厚、治政有方,又礼爱兄弟、孝顺父母(此处省略夸好大儿的溢美之词三百字),分明事事都好,他日后为帝,肯定是个千古明君,怎么还能比不上老四那混小子?”朱元璋想不通,实在想不通!在他眼里,他的儿子向来只分为“咱的标儿”与“其他龟儿”。

老四以后就是打仗再厉害,还能越过他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难不成……老四以后是个祸国殃民的祸头子?也绝不可能!就算再偏心,朱元璋也不愿往这方面去想。

“重八,你又不知这上天究竟是怎样评判咱们、评判标儿与老四的,老天有眼,心中有秤,以后说不定就会说起我大明之事,不就一清二楚了?你又何必如此焦虑不安。”马皇后宽慰道。

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马皇后心中笃定,不论是标儿还是老四,以后一定都不会是那等昏庸之辈,至于仙迹为何更看重老四……那京城郊外还有在地里刨食一辈子的平头老百姓也能瞧见仙迹的呢!想必后世之人度量他们的功绩的法子不一样!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朱元璋是个急性子暴脾气,哪里等得及,不由胡思乱想又熬了半宿,天色将明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睡着了还在梦里直嘟囔:“都是些不省事的龟儿……”

而建元三年,正跟阿姊家里借来的骑奴在上林苑跑马游玩的刘彻,也发现这清瘦单薄的小骑奴,好似不得了啊!先前在未央宫观仙迹,就连舅舅田蚡都无法独自观看,而这个才十五岁、面容清秀的骑奴却好似被仙迹选中了!

他骑在高头大马之上,长久地垂眸凝视着卫青。

直把人看得汗毛竖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刘彻握着马鞭遥遥一指,命令道:“你骑着马儿跑到那头的林子里,听一听仙迹中老夫子所言,再折返告诉朕,老夫子方才都说了什么。”

“喏。”卫青依令而为,少年人身高腿长,利落地翻身上马,纵马而去。

没一会儿,他回来了。下了马老老实实地说:“回陛下的话,方才仙人说……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刘彻盯着他,慢慢地勾了勾嘴角。

是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骑奴又如何?从此这个了不得的骑奴就是朕的了!

同样无比震惊的还有宋太祖赵匡胤。

他的两个儿子德昭、德芳、幼弟赵廷美、丞相赵普都要随侍在他身侧,才有幸得以观看仙迹。而独独他的二弟晋王赵光义却不必如此!他竟也能得仙迹格外赏识?虽说赵光义的确喜好文墨、多才多艺,但怎么想,他的文学造诣也比不过丞相赵普……

难不成他这个二弟日后脱胎换骨,也为他大宋立下了什么大功劳?如今与赵光义还显得亲密无间的赵匡胤试图说服自己。

而赵光义本人对此事也格外自傲,他心底里一向自认不比兄长差(除了武力稍逊阿兄),如今仙迹独独为他破例,岂不是对他一身抱负的最好认可?自己日后定然为大宋建功立勋,指不定是他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也有可能!否则他怎能与阿兄同享此等际遇?老天待他不薄啊!赵光义不由走路都带风、昂首挺胸。

这一幕同样发生在清朝。

康熙四十七年,养心殿内。康熙勉强起身,一边听仙迹说先秦之事一边也翻阅着《史记》,随口叫了声:“梁九功,换茶。”

底下“嗻”了一声,是年轻的李德全的声音,康熙微微一怔。

自从梁九功“托合齐饮宴”一案后,康熙身边的大太监就换成了李德全,可偶尔出神时,还是会叫错人。

毕竟梁九功从他登基之初就跟着他了,几十年来,从无过错。

可梁九功却为了保成,宁愿老节不保。

康熙不明白。

那时,梁九功被押到他面前时,康熙气极了,厉声质问他:“梁九功,朕待你不薄,你为何要背叛朕?为何要去蹚这一趟浑水?”

托合齐纠集了那么多朝廷命官,便是想要为了营救保成,为了替他说情,想到胤礽人在高墙之中,朝堂上都还有那么多位高权重之人为他奔走,就让康熙夜不能寐。

这恰恰是令康熙最忌讳、胆寒的。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连梁九功也掺和在其中。

梁九功伏在地上,流泪道:“万岁爷……二爷自小在养心殿长大,万岁爷朝政繁忙,不敢叫旁人看护二爷,指派奴才照看二爷,奴才就这么牵着二爷、背着二爷,看着他从那么小一丁点长大成人……奴才……奴才不忍心啊!”

他是个注定绝嗣的太监,一辈子当奴才的命,可命运如此奇妙,皇阿哥里身份最尊贵的太子爷,是他亲自看顾长大。

那个幼时总趴在他背上,总用细嫩的胳膊紧紧搂着他脖子、总一叠声唤着梁谙达的小太子爷,他总要为他最后拼一把啊!

这话像利箭一般穿透了康熙的心,幼时蹒跚学步的保成?他又有多久没有想起过了呢?如今他脑海中浮现的,更多的是保成癫狂又绝望的眼睛……他扶住一旁的矮几,久久无法言语,最终闭了闭眼,还是不忍心杀了梁九功,只下旨将他囚禁在景山。

李德全捧着茶碗进来,康熙便罕见地问道:“二阿哥可能观看仙迹?身子骨可好?”

“回万岁爷的话,二爷能瞧见。”李德全眼珠子微微一转,摆出一副踌躇犹豫的模样,“不过……二爷还是……狂疾未愈,常言语颠倒不敬……”

康熙的脸微微一冷,又问道:“其他皇阿哥如何?可能独观仙迹?”

“其他爷好似都得挨着万岁爷才能瞧见呢。”

康熙心想,这也合理,毕竟保成当了四十年的太子,对大清是至关重要的。但他心里又更迷茫了,其他儿子都不能独看,那到底谁才是继任之君呢?

雍亲王府,四爷胤禛在福晋乌拉那拉氏的服侍下换衣裳,正预备进宫。宫里已经传旨下来,命各皇子都进宫观看仙迹,而他分明能听见上天的声音,却充耳不闻。

一开始他意识到自己和皇阿玛一般都能随时观看仙迹时,也是狂喜,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在各派倾轧与党争之中挺了四十年的二哥都倒了,大哥被囚禁,十三也被皇阿玛冷落,兄弟之间早已撕破脸,他并不想跳出来当出头鸟。

皇阿玛还在呢……他的对手从来就不是老八、老大那些人,胤禛目光长远也沉得住气,他要等一个时机。

等仙迹再透露得更多一点……

唯独唐太宗李世民并无多大烦恼——他膝下如今唯有八个儿子,未来的唐高宗李治尚未出生,而除了长子李承乾和第四子李泰,其他皇子都不是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也从不过多关注他们。因此皇子、朝臣中无人能如他一般受仙迹眷顾,李世民也不大奇怪。

他是大唐之主,唯有他独享上天怜顾,合情合理。

因此,在其他时空的人还在为这些事情烦恼时,李世民已经找到了林菱所说的“留言”在何处。也探索出了新功能:

“陛下,您看!”长孙无忌眼尖,发觉那仙迹右下角似乎隐隐约约有三个圆点,他下意识想伸手触摸,自然无法触碰天际。但李世民注意到他的动作,不过心念之间,那巨眼似乎能感应到他的想法,那三个圆点进而展开,里头又出现了一排圆点,但上头都标明了字。

李世民与贞观群臣都伸长了脖子,不由一字一句地读了出来。

“小窗播放?”

“投屏?”

“聊天频道?”

“赠送粉丝灯牌?”

“粉丝群?”

“进入橱窗?”

李世民与臣子们面面相觑:“这都是何意啊?”

作者有话要说:始皇大大是千古一帝他当然是一个明君但秦朝对平民而言会是一个很好的朝代吗?

这是我在查资料的时候经常冒出来的一个疑问如果带入小老百姓的视角或许他们也会为大秦骄傲但也会为永无止境的徭役之苦而悲伤吧。

不过说真的我后来检讨自己不能用现代人的目光去衡量古代这样衡量的话好像哪个朝代都不好2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