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三更合一

周时誉有些好奇的问:“人工呼吸是什么?”

闻言。

宋知婉抬头看了他一眼, 解释道:“就是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例如窒息、溺水及触电、药物中毒、呼吸肌麻痹、煤炭中毒等等,这些都可以运用到人工呼吸。”①

说到这, 宋知婉又道:“你要是感兴趣,也可以学习学习,这种办法是值得提倡和推广学习的,普通人会的话, 说不定就能救人。”

“这么厉害?”周时誉有些惊讶,“这是从西方传授过来的么?”

宋知婉和周时誉科普,“早在我国古代时期就有《中藏经》记载了口对口呼吸抢救患者的方法,《圣经》中,也有关于记载用这个办法成功抢救一则新生儿呼吸停止的故事,到了两百多年前的时候, 国外医生报道了关于这一类抢救成功的案例, 不过后来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这个方法停滞不前了,大家认为口对口会有细菌传染, 所以就专注到了手法上, 不过效果明显不佳。”②

“还是到了几年前时, 国外有人发现还是口对口的方式更能够抢救患者,加上对胸口心脏的按压, 配合使用的情况下, 有很显著的效果,所以改善了曾经的人工呼吸法。”

不过还没有在国内流传,宋知婉要是没记错, 今年国外已经发明了最新的心脏复苏术, 但是要等国内大量运用的话, 还早得很。

宋知婉既然早前就得知了这个,正好可以用上。

周时誉听了半天,都是专业用词,他其实听的不是很明白,不过有几个字眼,他倒是很敏锐的捕捉到了。

“口对口?”

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个吧。

宋知婉嗯了一声。

周时誉的表情立马变得古怪了起来,他知道自己不应该往不好的地方去想,这是能救人的方法,他不能说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话。

不过周团长现在的心情,还是好郁闷哦。

见周时誉不说话了,宋知婉看了他一眼,“怎么了?”

“没事,那你什么时候教我。”周时誉觉得不能表露出来自己那么小气,所以立马就阻止了自己的胡思乱想。

宋知婉:“随时都行。”

“那过几天?”

“行。”

周时誉去睡前,又问了一句,“你这个课题打算在学习班什么时候教学?”

宋知婉:“我还没想好,这个课题要不要教学。”

听出宋知婉语气里的迟疑。

周时誉若有所思。

他是无条件信任宋知婉和自己说的话,确保这个方法是肯定能救人的。

不过国内却没怎么听说过这个方法,他感觉自己在听到这个方法时,有的下意识反应,其他人难保不会有。

想到这。

周时誉不由道:“婉婉,你想过你这个方法,推广会有一定的困难么?”

就是困难。

宋知婉看向了周时誉,微微蹙起眉头,叹了口气,“我就是觉得有点难度,估计很难让大家接受,但又觉得这个抢救方法实在好,所以正在想该怎么样能平衡好这点,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如果只考虑这个方法的好处,那这个方法不仅管用,而且简单易学,还不用别的什么设备,简直就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抢救方法了。

可显然是不行的,宋知婉为了保全自己,都不能去把这个方法贸贸然的教下去,她要走,得走另一条路。

周时誉点了点头,“国内人比较保守。”

“可这又是能救命的办法。”宋知婉有些难受,果然新鲜事物,都得要人眼界足够的开阔,才能够行得通。

就跟妇产科如果是男医生当值,恐怕都会没有病人上门一样。

时代需要进步,宋知婉却不知道这个进步什么时候能到来。

宋知婉觉得,还是得换个思路来。

等到第二日。

宋知婉到了办公室里之后,就把这个方案放在了桌子前,她差不多已经做了决定,这个方案也就是写出来,并不会再去做教学,毕竟这个事情确实挺麻烦的,一个弄不好,还得引起激愤。

宋知婉也不想白写,换个思路她觉得,或许以后能够拿这个跟上头的人交流,要是上面愿意推广,那问题就不大了,这不是她一人之力可以做成的,还是得有上头牵线,她只能做个操作人,不能揽这个功劳。

林国志正好有事找自己,宋知婉就放下了东西出去了。

她也没有想到,有人早就盯上了自己。

汪常一直在背地里盯着宋知婉,因为学习班的事情,他算是丢了很大的一个脸,本来学习班是他来教学的,可第一堂课,汪常就没看好这帮杂七杂八的学员。

以至于让宋知婉占了便宜,竟然通过学习班出了风头,把学习班的学员们都驯的服服帖帖,看着还挺像模像样的,他偷听到了林志国和徐厂长夸了宋知婉,他心里难受的要死。

本来的话,夸得就应该是自己了,结果全都被宋知婉占了风头。

汪常关注过宋知婉讲课,发现她确实是有两把刷子,可汪常不服气啊,明明自己比她资历老,凭什么让个女同志骑到自己的头上。

他很生气,可又无可奈何,便打算盯着宋知婉的课题。

这不等着宋知婉一走,汪常就溜了进去,找到了宋知婉的教学方案,他颇为有些得意。

连看都没有打算看一眼,就直接拿着这个课题就跑回了自己办公室,反正又没有署名,到时候宋知婉说起来,他就死不承认就行。

不过为了防止字迹被认出来,汪常特意找来了杨梅,让她帮忙抄写。

杨梅一开始没当回事,抄到一半的时候,有些目瞪口呆,“汪……汪医生,你确定下午要教这个么?”

“怎么,让你写就写,等会儿写完了,把另一份给我烧了。”汪常不耐烦的回了句。

杨梅被这么凶了一下,心里也有些不爽,拉倒,那她就不说,反正是汪常不让说的,她奋笔疾书的写完,就把属于宋知婉的那一份给烧掉了。

到了下午,汪常拿着自己的教学方案进了学习班,一开始先教了一些西医的知识,告诉他们该如何去处理。

课上到这里,都是非常的和谐顺利。

汪常觉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可以拿出宋知婉的那一份了,他很是得意道。

“你们按照之前分好的组,两个人一组,我现在要教一个能运用到生活中的,极为好用简单的抢救方法。”

这是宋知婉写在最前面的,汪常照着读就行了。

大家立马挺直了背部,放耳朵认真听。

汪常将手里的教学,十分得意的说了起来。

不过等到说口对口的时候,讲台下面的人都骚动了起来。

“汪老师,你说什么口对口,该不会是我嘴巴对别人的嘴巴吧!”

这个解释,虽然粗俗,但也的确是这样的操作。

是需要用到嘴对嘴的。

汪常说到这里的时候,也有些懵了,怎么是口对口,不过根本等不到他说话。

下面的人就很是激动了,有人更是道:“汪老师,这不是耍流氓么,咋能嘴巴对别人的嘴巴呢!这是跟人亲嘴啊!”

大家都表现的十分抵触。

汪常硬着头皮,干巴巴的解释,“这是能够抢救人性命的,关键时刻能够让人活命,并没有让你们跟人亲嘴,这是完全的两个概念。”

大家听说是国外传来的,却依旧是不信。

“我们从来没听说过,亲嘴就能救人,这个我不学。”

“就是啊,我还是黄花大闺女呢,都没嫁人,要是让人知道我和别人亲嘴,那我以后还嫁得出去么。”

“谁说国外的东西就一定好了,说不准就不行呢,反正我不信亲嘴能有这么大的用处。”

……

大部分的人是觉得,就算真的有用,那他们也不要用到。

跟人亲嘴。

那得多不要脸啊。

场面一时之间有些失控了。

更有甚者还指着窗户道:“汪老师,你要是逼我们学习,那就是逼我们去死。”

汪常的这个课程,自然没有教学成功。

他拼命的想要跟人解释,甚至都想要说是宋知婉写的方案了,但是下面的人压根没办法好好的沟通,但凡自己要提这个事情,大家的情绪都会格外的激动。

特别是尹大海,“汪医生,你怎么还往宋医生头上扣屎盆子啊,这是你的课,你怎么还说是宋医生的主意,更何况就算是宋医生的主意,人家也没有来教学啊,只是私底下的研究,你的行为呢,是窃取了人家的成果?”

学员们都很尊重宋知婉,看汪常本来就不顺眼,毕竟他之前就很看不起他们,现在还要冤枉宋知婉,自然帮着一块说。

“就是,汪医生这根本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你怎么还怪宋医生!”

“汪医生,你心思怎么这么坏,这件事情,我们一定要找主任说清楚!”

压根不等汪常解释,大家一伙人就冲出去了。

林国志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学生们全都围住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话,一下说汪常是在耍流氓,一下又说汪常偷东西,反正说的五花八门的。

听来听去的,他总算是听懂了,这群学生现在很激动。

不管汪常干了什么,林国志肯定还是要先安抚的,好好说了几句之后,把群众们的情绪给抚平了,让人都离开之后,他才皱着眉头看向汪常。

不过语气不大好,“你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也……也没什么,就是一个课题出现问题了。”汪常本来是想要说的,但是他突然想到,自己连宋知婉的教案都给烧掉了,他还是偷了宋知婉的东西,这话要是说出去,被人也不会信啊。

他是只能吃这个哑巴亏了。

汪常被处罚写检讨,之后的课也不能去上了,让宋知婉接他的课。

等宋知婉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李秀梅还在帮她找教学资料,她想了想,忍不住笑了起来,朝着李秀梅摇头,“不用找了。”

这事情,连齐颖都听说了。

她风风火火的跑来宋知婉的办公室,开口就是一句,“你听说了没,汪医生教大家怎么亲嘴,结果被处罚写检讨了。”

宋知婉:“……”

“那不是亲嘴,是人工呼吸。”宋知婉解释了一句。

她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的,齐颖好歹是个医生,可以不学,但不能不知道这是能救人的。

虽然这个方法,在国内并没有流传,也没有被大量的运用,但她相信以后一定是会的。

说起来,这个明明起源是来自于自己国家,可被拿去运用的却是国外,而自己国家却在排斥这个方法,宋知婉还是有些感慨。

齐颖虽然是护校毕业的,却也没有学习过这个,她摇头,“我听学习班的人说了,汪医生就要他们两两组合,看他们互相亲嘴。”

宋知婉:“……”

这就是人言可畏吧。

宋知婉想了想道:“咱们去图书馆。”

这个事情,她还就得想办法完成。

两人下了班就去了图书馆。

宋知婉在那堆医学书籍里,终于找到了有关于人工呼吸的一部分零星记载,拿出来给齐颖看了。

齐颖一看,还真能救人。

就是这个方法实在是太令人难以接受了。

齐颖惊讶,“还真是,看来是我误会汪医生了,他还是有点知识在脑袋里的。”

国情和大家思想程度上的一些保守,这都是阻碍人工呼吸推广的原因。

等回到家后。

宋知婉在做饭,不过脑袋里还是汪常的事情。

等周时誉回来,将帽子一摘,看到宋知婉,便问了句。

“做什么好吃的?”

宋知婉听到人回来了,眼睛突然一亮,立马拿着铲子出来了,睁圆了杏眼,朝着周时誉挥舞,“周时誉,我有话要和你说!”

这就是宋知婉一直在想的事情,她觉得得徐徐图之,那从什么地方开始呢。

这不就有现成的么。

部队!

首先部队里都是男人,同性之间更能够接受,也就没有什么流氓罪了,其次部队里更在意生死,而不在意男女之妨,思想上会更为开阔,很容易被说服,想来想去,可不就有个现场的摆在自己面前么。

宋知婉越想越觉得好。

周时誉洗完手后出来,挽起了袖子,拿过宋知婉的锅铲,捏了捏她的脸蛋,“宋医生,人是铁饭是钢,咱们先吃饭,在想这些事情。”

看周时誉还要拿乔,宋知婉和小跟屁虫似的,跟在了他的身后。

宛如一条小尾巴。

同周时誉走进走出的。

周时誉把炒好的菜端到客厅,看宋知婉还跟在自己的身后,立马道:“立正、稍息!向后转!”

“宋医生现在你需要做的,是去盛两碗饭。”

宋知婉只好去盛饭。

坐到了饭桌上后,宋知婉也没心思吃饭,就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看着周时誉。

“吃饭吃饭,今天吃两碗米饭,我就和你聊这个事情。”周时誉一本正经道。

“两碗?!”

宋医生要跳脚了。

她的胃口只能吃一碗。

又不是像周时誉一样,吃起来就要吃四碗饭的,要不是在部队里,哪里能像他这样的吃法啊。

果然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把十几岁的周时誉扔到部队里,绝对是周家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宋知婉又开始发散性思维了。

周时誉嗯了一声,“你吃的这么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虐待你,你得给我长点肉。”

两碗饭对宋知婉来说,实在是有点困难了。

她现在还是南方胃,加上也没怎么短过吃的,对食物的欲望,并没有非常的强烈。

宋知婉讨价还价,“一碗半。”

“成。”

宋知婉:“?”

感情在这里等着她呢。

周时誉看出宋知婉的气鼓鼓,他忍不住笑了起来,“先吃饭吧,一碗半,一粒米都别给我剩下来。”

没办法。

宋知婉还指望着周时誉能帮自己忙,只能听他的话,乖乖的吃起了饭。

虽然全过程,她都在想人工呼吸的推广事情,但食不言寝不语,到底还是宋家人刻在了骨子里的教养。

等到一顿饭好不容易吃完。

宋知婉有求于人,立马按住了周时誉的动作,“我来洗碗。”

周时誉当然拒绝,“我来洗吧,你先去客厅里坐着。”

他猜测宋知婉是受挫了。

怎么说呢。

两边周时誉都能理解,但真要看到自己妻子,为了救人和陌生人发生这种接触,周时誉是真的心酸酸的,他明知道这种想法不对,可独占欲就是让他没法去想。

现在风气保守,人言可畏。

确实是很难推进。

等周时誉洗完碗出来,宋知婉就这么看着他。

“周时誉,你好了么?”

周时誉心早就软得一塌糊涂了,他走到了宋知婉的旁边坐下,开始和她正式交谈。

“是人工呼吸的事情吧,你试过在学习班了?”

宋知婉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这是什么意思?”周时誉疑惑。

宋知婉忍不住笑了起来,就把汪常偷了自己教学资料的事情给说了,这也算是误打误撞的帮着自己彻底断了这个犹豫的念想,她是肯定不敢再在学习班做这个推广了。

听是这么回事,周时誉也觉得好笑,那汪医生也是够倒霉的,偷什么不好,偷两口子都觉得行不通的东西去教。

周时誉觉得这真的要能救人的话,他是愿意学习的。

有什么比兄弟们的命,还要重要的呢。

周时誉道:“首先你能想到,来寻求我的帮助,说明你有进步,这一点我要夸奖你,以后也要凡事都想到我,其次呢,你说的这个方案,我觉得是可行的,回头你教了我,我就去和上面提,我觉得这个人工呼吸更适合在部队里推行,如果能成功,记你一功!”

听周时誉这么说,宋知婉觉得他实在是太懂自己了,竟然猜到了自己是要在部队里做这个,真的是有些佩服了,周时誉虽然没文化,却是真的聪明。

听到宋知婉这么说,周时誉倒是毫不谦虚。

“你还真以为打仗那么容易?要是没点脑子想法,很容易吃大亏,这一招叫做徐徐图之。”

又跟宋知婉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她感受到了周时誉的闪光点,和两人思想上的契合,不由道:“你要是好好读书的话,一定能有大作为的。”

“我现在的作为就很大了。”周时誉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很懂得知足的,“不仅活得好好的,还能娶到你这么个漂亮媳妇,老天待我实在是不薄。”

要知道有多少兄弟,可能都没能活着回来娶媳妇。

宋知婉亲了一口周时誉,站了起来,“行了周大团长,赶紧洗漱睡觉吧,睡得好能多活些年头。”

话音刚落。

宋知婉就发现自己腾空了,是周时誉把自己直接抱了起来。

他一本正经道。

“报纸上说,常年做运动,也能延年益寿。”

宋知婉:“?”

看的都是什么鬼报纸!

……

这个事情得从长计议。

宋知婉知道不能操之过急。

反正有了周时誉在,部队里的推广是迟早的,至于能不能推广到其他地方,宋知婉觉得,这是很长的一步了。

教会了周时誉之后,他明明学会了,每天还借着这个理由,理直气壮的要复习,真是让宋知婉都有些哭笑不得。

好在的是,这个事情,交给周时誉,她也算是放了心了。

这一日,宋知婉又收到了来自《人民日报》和《京城青年报》,还有《大公报》的来信。

最令宋知婉惊讶的,这一回她竟然上了两个。

分别是《人民日报》和《大公报》。

全都是关于学习班的。

这算是宋知婉近期遇到,最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不仅如此。

《人民日报》她还上了两篇,第二篇的稿子更是被放到了十分显著的位置,这一下宣传效果恐怕只会加倍。

而王英那边也来了消息。

不过她是气呼呼上门的。

王英咬着牙道:“我写的那篇报道,被梁干事给扣下来了。”

现在宣传科,正在为了要不要让这篇稿子交到《南城日报》上,而激烈争吵着。

梁柔的意思是,“合着酒水厂现在的变化,全都是宋医生的功劳?那你把领导们放到哪里去了,齐科长,我认为咱们酒水厂不能搞这种个人主义,要荣誉那就得大家一起分,而不是全都给了宋医生一人,那对其他人不公平。”

齐科长没吭声。

王英自然是据理力争,“我写的这些都是有理有据的,全都可以查询,我也看过先前梁干事写的一些文章,其中也不乏一些个人的事迹,怎么梁干事能写,我就不能写了?”

“那能一样么,我写的是什么人,你写的又是什么人。”梁柔语气里不屑。

在梁柔看来,宋知婉才来酒水厂没多久,而自己报道的,不是兢兢业业的厂长,就是劳苦功高的副厂长,那全都是在酒水厂待了不少年头的,跟宋知婉能一个等级么。

也不知道王勇是怎么想的,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王英道:“我写的是救死扶伤的医生!”

“那又怎么样,她有做出过什么巨大的贡献么?”

“为降低职工的医药费,宋医生千辛万苦找草药,拥有了属于医院特有的药材,降低了医药费,这是其一,为了酒水厂的效益,她想到了制作药酒,给厂内提供了新的流水线岗位,增添了好几条生产线,咱们厂将来还会因此开办新的药材厂,这能解决不少南城人工作的问题,这是其二。”

“为解决医生护士短缺的问题,她同卫生局提议,开办了新的学习班,让农村人能够来学习,不仅可以增添医院人手,还能为生产大队里缺乏医生做出了贡献,这是其三。”

“这一桩桩,一件件,我有什么是说错了的!”

更不用提在医院里,宋知婉为了让孕妇们能够来看病,还亲自上门,做医生做到这个份上,难道不值得提倡么!

帮王英说话的,还有刘干事。

“我觉得王干事说的挺对的,宋医生是好医生,既然主题就是酒水厂里的光辉人物,我认为她是值得被宣扬的。”

上一回。

王英知道了梁柔喜欢朱灿荣的事情,而刘干事喜欢梁柔,为了瓦解两人的关系,王英想了个办法,让刘干事知道了这个事情。

刘干事当时就跑去找梁柔质问了。

梁柔那会儿,刚从王英那里‘不小心’得知了宋知婉已婚的消息,危机感已经大大的降低。

自然看不上刘干事。

见刘干事问了,也就无畏的说了,“那不然呢,你以为我会喜欢你么,你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看看你自己是个什么样子,你觉得你配跟朱灿荣比么,我不喜欢他,难不成还要喜欢你?”

真话总是伤人的。

刘干事不敢置信的看着梁柔,半晌后还带有希翼的问:“小柔,可是朱灿荣不喜欢你,我对你会比对朱灿荣对你好,你就不能给我个机会么?”

舔了好两年,让他突然不做舔狗,刘干事也很难受。

不过梁柔在这点上,还真没让王英失望,她冷笑了一声,“你家里什么情况,你以为我不知道?我要是真的给你机会了,那才是害死我自己,本来你不问我也就当不知道,可你非要问出口,就别怪我说话难听了,这辈子我也不可能看得上你!”

两人经过这一遭。

彻底翻脸。

刘干事做事情开始公事公办,哪怕梁柔让他帮忙写稿子。

他都是严肃拒绝,“这件事情,我想还是梁干事你自己做比较好,大家都很忙,凭什么要让我帮你写,最后写稿人还得是你的名字,你说谁会这么傻。”

舔狗也是有尊严的。

做久了舔狗,真的等醒悟的时候,会更加的冰冷冷血。

此刻梁柔就感受到了刘干事的不受控制。

甚至发现了刘干事和王英开始逐渐走的近了起来,这也让王英在宣传科做事如鱼得水,没有之前的举步维艰,反而是梁柔最近一大堆的麻烦。

不是稿子交上去被退回来,就是照片拍出来,没一张能用的。

气的梁柔饭都少吃了一些。

现在还要帮着王英来反驳自己,梁柔更生气了。

“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些话,我认为不行就是不行。”

刘干事冷漠:“那梁干事又是有什么资格,来说这些话的,这里是宣传科,不是你家,要耍横回家里去耍。”

“你——”梁柔气结。

反正这个事情的争论后面,没有个什么结果,为了这篇稿子,梁柔就是卡着不让齐科长交。

齐科长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一直没有表态。

听了王英这番话,宋知婉却是道:“我想梁柔能有这么大的胆子,说这些话,恐怕是上面有更大的领导,不想让宣传我。”

“你的意思是……?”王英微微蹙起眉头。

“至少齐科长是不愿意的。”

闻言。

王英沉默了几分。

这才是王英生气的原因,因为她也察觉到了这一点。

以往的齐科长做事情,都十分的雷厉风行,可唯独在宋知婉的这篇报道上,他却犹犹豫豫的不出声,梁柔的话固然说的难听。

可要不是齐科长不授意的话,又怎么可能卡着这个呢。

半晌后,王英才开口,“那我接下来难道就坐以待毙?这篇稿子我认为能够刊登,你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值得提倡宣传的,跟你做了朋友后,我才知道医护的不容易,也知道医护的短缺,这篇稿子若是能够刊登出去,那你的学习班也会有更多的人加入。”

这是王英的想法。

也是宋知婉的想法。

宋知婉想了想道:“你也不用着急,我想很快就有人会来找我谈话了。”

到时候这篇稿子,还会被人抢着要。

S政府大院。

一大早。

任明成就起了床,妻子为他做了早饭,是一碗小稀粥,和和一叠咸菜,搭着自家做的包子吃,倒也算是丰富了。

吃早饭的时候,妻子就递了一份报纸过来。

“喏,给你。”

任明成每日都有看报纸的习惯,不是看南城本地的报纸,就是看京城那边的。

今日的报纸倒是来得早,任明成看了起来。

很快就看到了一篇十分新颖的版块主题。

医护学习班?

任明成不由仔细看了下去。

不出片刻,任明成感慨,“妙啊!”

闻言。

妻子看向了他,“怎么了,看报纸还让你看出感悟来了?”

“还真是,你看这位作者写的这篇报道,实在是好,这不就大大的解决了当地的医疗吗,现在你都不知道,每个医院都在问教育局那边要人,咱们南城引进的医学人才,却是少之又少。”

“不说是咱们南城,就说是京城,那都是人不够用,有点会的,都得轮轴转,这身体哪里遭得住啊,这还是市中心,要是换到偏僻乡下的,一个医生都没有,遇到事情了,普通的头脑发热,那都得要人命。”

任明成十分的痛惜。

他上任之后,就一直想要做出点事情来。

至少是能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点贡献,做一些真正能够利民的事情。

这才是他身在其位该干的。

只是可惜。

南城领导班子复杂,他是靠着笔杆子上来的,一步一步的走到现今的位置,而另一个跟他搭档的,却是退伍下来的,这带兵打仗的哪懂得什么政治。

两人时不时的就政见不合,对方又是个说一不二的性格,回回都要自己先照顾对方的感受。

不过最近南城的军区总院在建设,往后的人才引进,肯定要先紧着总院那边,可南城其他的医院总不能没有人了吧。

这会儿。

这篇稿子就跟救命稻草似的出现了。

让任明成一下就看到了其中的可行性。

妻子道:“听你说这是好事啊,看已经有人实施起来了,咱们不如去找人谈话问一问,要真是能做好的话,你最近也不用愁的睡不着了。”

“你说的是,我也是这么想的。”任明成笑了起来,这篇稿子让他的胃口又增进了几分。

连喝了两碗稀粥,任明成就打算去上班了。

刚到政府办公室,外头就有人敲门。

任明成:“进来。”

是他的秘书。

牛秘书点头哈腰,表情十分的谦逊,一边弄着茶叶往里倒开水,一边道:“任S长,今天一早就有好几个文件送过来了,我已经摆放到了桌子上,要是有什么事情,您随时叫我。”

任明成嗯了一声。

自己这个秘书,其实任明成倒并非十分喜欢,但他也是没办法。

他先前的秘书没带过来,这个秘书是领导班子有人力荐的,任明成看人还算是会来事,也就只能给面子留了下来。

不过行为作风,太过于软骨头,任明成不喜欢这种,他更喜欢不卑不亢的性子。

但秘书这行,目前也没找到更合适的,就算找到了这样的人,牛秘书又没有犯什么错误,要是直接换人的话,只会寒了下面人的心,也会影响到介绍来的那位老干部之间的感情。

因此,一用也用了好些年了。

任明成想了想,把报纸抽了出来,“你去找一找这个写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