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而林如海一出明正宫的门, 正巧就撞见准备入内向皇上回禀宫务的卫刃,见他一身戎装沙场之气,再想想这位六亲全无的身世, 不由五味杂陈。

说来林如海倒不是寻常世家想法,看轻卫刃没有家族亲眷帮衬,有所不满。俱他看来,男儿自己出息更要紧些,比那些躺在祖宗功绩上吃老本霍霍先辈遗泽的纨绔强多了。

没错,这就是在想他那每况愈下的亲家,贾家子弟。

林如海面对卫刃的五味杂陈, 来源于年节下与侄女的一段对话。

京中过年时节,官宦世家彼此应酬颇多, 林家上下都是忙忙碌碌的, 林如海见了府里热火朝天的操办,就替林姜担忧:等她到了卫家,家里没有婆母妯娌, 也无亲戚长辈帮衬, 以后逢年过节的, 侄女怕要辛苦了。

谁料她这个担忧一说,林姜只是笑:“叔父别担心,那正好了,没人管我我就做主, 我还喜欢这样呢。”

林如海再次震惊加忧伤:完了,我侄女再也不是正常的闺秀了。

所以此时见了卫刃才五味杂陈,生怕这位看起来就冷厉的卫统领, 将来与侄女过不到一起去。

而卫刃在迎面见到林如海后, 立即停下行子侄礼。

林如海带着笑扶着他的手起来, 因在明正宫外,也没法多说话,只好带着复杂心情,看着卫刃龙行虎步似的进去了。

见他背影生的高大挺拔,又素闻他武艺颇高,林如海都开始担忧起夫妻俩起争执怎么好了。只好在心里安慰自己:我侄女是神医,是神医,可以扎人。

于是林如海在这元宵佳节,来皇上这里领了一碗元宵,却吃得他郁郁寡欢起来,满心都是对两个孩子的不舍和莫名担忧。

待出了宫门,他往礼部转了一圈与众同僚贺过元宵佳节后,就也不坐马车,直接打马回府。

一进门,他就奔林长洲的客院而去。

林长洲正在算账,算盘珠子扒拉的飞快——他在新世界里可熟练运用超越现代科技的超脑,在古代也会入乡随俗用算盘算账,算的风生水起。

林姜对此饱含敬意,一点儿也不看轻珠算:她之前看过科技频道的科普,说是当年我兔研发自己的‘两弹工程’时,全国就一台电脑,于是许多精密的计算,都靠科学家们手打算盘珠子算出来的。

“三哥,你还在算海运的账目?”林如海惊讶。

林长洲放下算盘,抬头看着林如海:“是啊,怎么?”

林如海长吁短叹坐下,扔下他认知中的重磅消息:“你可知今日御前,皇上提起,让准备姜儿出嫁之事?这是催咱们家订婚期呢。”这消息一出,林长洲该坐不住了吧。

谁知林长洲的手继续拨拉了下一个算数,才点头:“也好。”

也好?也好?!

林如海几乎以为自己幻听了。

林长洲非常淡定:“嫁了人,外出做事,与人往来更方便些。”

闺阁内的限制还是太大了。

嫁了人就不同了,比如凤姐儿和探春一样是管家,可凤姐儿能接触人的面绝对比未出阁的探春大许多,也好常出门去走动。

林如海觉得跟这位三哥是没啥共同语言了,就起身告辞,往后宅来,准备见一见两位女孩。也要再叮嘱以夏嬷嬷为首的嬷嬷丫鬟们,将来的几年里要处处顺着两位姑娘,不要拘束她们。

而他一进女儿院落,就听见林姜的笑声,清澈明亮,一如从前。

今儿是元宵,林姜就只去太医院点了个卯,给众人(尤其是排到今日值班的太医)发了一圈过节费就出宫了。

这会子她正跟黛玉一起挂灯,今年她们院里的宫灯,都是世子爷送来的,精美新巧无可挑剔,可见世子爷的审美,同他本人容貌一样靠谱。

反正闲来无事,林姜就要自己上去挂彩灯。

好几个强壮的婆子在下头战战兢兢扶着梯子,看姑娘亲自登高上梯。

林如海进去的时候,林姜还站在梯、子的最上头呢,手里拿了一只小兔形状的宫灯,正在问黛玉:“就这儿吗?还是再高一点,跟那头的对称吗?”

而黛玉正穿着大红羽缎的大氅,双手握在唇前轻轻呵着暖手,仰头而笑,柔和灯光落在她的眉宇间。

林如海看到这一幕,只觉温馨美好的要落泪了。他希望他的两个女儿能永远这么快乐。

--

皇上赐婚绍王世子与礼部尚书林如海之女的圣旨一下,京城再次沸腾了。

这短短一个月内,林家爆出来两个重磅婚事。

林宅的门槛再次惨遭踩踏事件。

消息当然也很快传到了荣国府。

“绍王世子?绍王?世子?绍王府的那位世子?”贾母因为太过吃惊,几乎变成了复读机。

凤姐儿耳聪目明,又一直专注于奉承贾母把持管家权,自然是了解贾母心事的,早知贾母是想把宝玉和黛玉凑一对。不过这在凤姐儿看来,很早就是一种妄想了。但对贾母来说,一直是美好祈愿,心存幻想。

此刻凤姐儿还真怕贾母太过吃惊,一时说岔了什么话,或是在林家跟前露出不满,白耽搁了亲戚情分。

于是忙笑容满面对贾母道:“可不是呢,绍王府可是京城最尊贵的王府了,可见是林妹妹有福气,也是老太太有福气,您很快就要有一个世子爷做外孙女婿了。”

果然在凤姐儿反复强调,绍王府、世子爷、尊贵这几个词后,贾母终于缓了过来。

心里那叫一个复杂,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伤心了。

作为黛玉外祖母来看,这当然是一桩无可挑剔极好的婚事,那可是绍王府啊。但……但……宝玉咋办啊!

贾母心里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她还没机会跟林如海正式说起两个玉儿的婚事呢!毕竟林如海是因为太上皇的丧仪才于秋日忽然被皇上召回京中述职的,荣国府得到消息就比较仓促,贾母也没来得及多推销宝玉。

且林如海一回京就先发制人,直接把林姜和黛玉从荣国府带走了。

之后林如海更是进了礼部,并非他熟悉的户部,故而忙的回家的功夫都没有,哪有时间应贾母的邀约,常来荣国府坐着闲聊?

贾母见林如海实在是忙碌,就想趁着过年,朝廷放了假,再拉着女婿好好说道说道呢。

好嘛,过年等来了,黛玉要许给绍王府的消息,伴着新年上元节的钟声一起来了。

凤姐儿的话还是唤回了贾母的理智。

当年元春出宫这件纯纯大悲惨事件,贾母都能努力消化保持理智,何况黛玉这件事,要是跳出贾母自己的那份为了宝玉的私心来看,可是桩绝好的婚事。

于是贾母很快调整了心态,带上了笑容。

“好,好,玉儿是个有福气的。凤丫头,还不快去备礼,给你妹妹送去!”

凤姐儿见贾母回转过来,也笑逐颜开,连忙奉承道:“这府里库房再好,也不如老祖宗的东西好啊,老祖宗那样疼林妹妹,必是要拿出自己压箱子底的好东西,也叫我们开开眼。”

贾母彻底转换了心态,跟着喜悦起来——其实她也心里明白,就看林如海的态度,这件事希望就不大。

既然希望不大,失望也就有限了。

于是也顺着凤姐儿的奉承道:“鸳鸯,没听见你二奶奶说什么?还不去开箱子寻东西?”

鸳鸯也跟着凑趣哄贾母开心:“老太太这不是为难我们这些下人吗?您那百多个箱子,里头东西个个都是好的,我们都认不过来,可开哪一个是呢?”

论起体己来,贾母也确实不虚。

她从贾家最煊赫的一代走过来,攒到了如今,确实是名副其实的‘金的银的压塌了箱子底’全是好东西。

年老人多爱奉承排场,果然被凤姐儿和鸳鸯这话说的高兴起来。

“玉儿他们家古籍字画是不缺的,而林院正的父亲又是专管海外洋船货物的,西洋货必是不缺。倒是寻些前朝的珍玩古物与她,又雅致又鲜亮,到时候她也可带王府去摆着。”

凤姐儿和鸳鸯齐齐道,老太太最英明周到。

-

且说贾母处知道了这件喜讯,很快整个荣国府也就知道了。

迎春和惜春闻此都赶来议事厅找探春,惜春还没进门就急着开口:“三姐姐可听说了林姐姐的喜事儿,咱们要不要……”

她的声音,在看到探春旁边身影的时候戛然而止。

迎春原本走的慢些,落后惜春半步,这会子才进来,连忙先问好:“大姐姐。”

坐在探春旁边的正是元春。

元春生的很美,但每回看到她,三春就像看到了王夫人与宝钗糅合到一起一样,对她没有姐妹的亲近感,反而有一种带着畏惧的敬而远之。

探春对此的解释是,大姐姐到底在宫里做了多年女官,又是跟着皇后娘娘的,见多识广,身上自然有种旁人不及的庄重气度。

此时惜春见了她立刻息声。

元春手里原拿着一本账,此时缓缓搁下,脊背挺得很直,望着惜春沉声道:“四妹妹记挂亲戚姊妹是件好事,只是大家子姑娘,行走坐卧总要规矩些。人未到声先至难免不成体统,若是这屋里还有客人,岂不是极失礼的事儿?”

惜春冷着脸道:“这议事厅哪里来的客?要真在这逼仄地方接待客人,这府里才是贻笑大方,也不用我说句话就被见笑。”

她是个执拗脾气,很不爱听说教的。她正经的嫂子尤氏有时候过来关怀两句,惜春因厌恶宁国府作风,还得怼可怜的尤氏几句呢。何况是面对元春,惜春直接就开口驳了回去。

元春跟这个小妹妹来往极少,倒不想她居然敢直接反口怼自己,当着其余妹妹们,不免更下不来台,脸色愈发沉重了。

她描摹精致的长眉如同一片阴云般皱起:“四妹妹年纪小,难免有些不懂事。我这做长姐的说了,你只改便是,如何还要回嘴?便是这议事厅没有客人,难道叫下人看到了就不失体统吗?”

惜春直接告辞拜拜,还留下一句:“大姐姐是宫里出来的,最知道体统,我没进过宫不懂事,且先离了这里,免了惹大姐姐生气的。”她年纪小跑的又快,在众人反应过来前,已经消失在走廊尽头了。

简直把元春气怔了。

探春忙在旁边打圆场:“大姐姐别恼,这是四妹妹的僻性,孤介太过,我们再傲不过他的。”

再有迎春在旁边胆怯地给元春赔不是,反而让元春无法再说下去了,只起身道:“你们且说话吧,我回去瞧瞧母亲,也帮着做做针线。”

探春忙送到门口,口中道:“大姐姐最懂管家理事,以后可要多来指点我才是。”又说晚间也去给王夫人请安,还要给王夫人送去新作的一双鞋,这才恭恭敬敬把元春送走了。

探春松了一口气,回头对上迎春了然的眼神,姐妹俩不由对着‘噗嗤’一笑。

俱探春看来,迎春二姐姐虽然性情软弱怕事,但其实心里是明白的——真是心中糊涂没有半分丘壑的人,也不会擅长下棋了。

果然迎春上前拉了探春的手,悄悄问道:“如今还是琏二嫂子一手管家,咱们来帮衬着是过了明路的,老太太并没有要大姐姐来,怎么……”

怎么方才她们进来的时候,看到元春坐在这里,似乎在教导探春账目之事呢,连带着还找借口,想把惜春也弹压教训一番。

其实她们姊妹日常玩笑,没那么多规矩的。要真是隔着窗子不能说话,元春应该第一个去教训凤姐儿才是。

探春叹口气。

与贾母不让王夫人管家,是厌弃王夫人不同,贾母没让元春管家,却是心疼元春:贾母是觉得元春从宫里放出来,年纪已耽误不起,哪里还能帮着家里管家消磨精神,要赶紧由王夫人带出去应酬,多见见别的夫人太太们,寻门好亲事才是。

元春到底是贾母头一个教养的孙女,既是嫡出又是宝玉的胞姐,贾母自然要偏向些。

所以她要来坐着教导探春,探春一句不是也不敢说。

而元春刚才走之前,还特意提起要去陪伴王夫人做针线,也是来敲打一二探春,不要忘了谁是她的正经母亲,不要觉得被贾母指派了管家就能忘了本。

迎春握握她的手以表安慰。

探春想起还在庄子上的赵姨娘,摇头先抛下这些烦心事儿,只对迎春道:“方才惜春妹妹说的是正事,府里的礼是一重,咱们姐妹自己的心意又是另一重了。”

尤其是探春,在赵姨娘之事闹出来后,是托赖过黛玉和林姜人情的,所以心里格外记挂着,想着要再做些精细的针线,送给两位姐姐以表心意。

-

而元春从议事厅回到荣禧堂,才走到门口,就见到周瑞家的有些狼狈的退出来。

见了她,周瑞家的勉强挤出笑容:“大姑娘好。”

元春神情纹丝不动,只是点点头,进门去果然见王夫人一副刚生过气的样子,一手按着额头闭目歇着,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

“母亲。”

王夫人睁了睁眼,看向元春,先是想忍住不说,最终还是没忍住抱怨道:“你说你怎么就从宫中出来了呢?若你做了皇妃,岂不比她们都强——如今咱们倒只好看着这个嫁了王爷,那个嫁了世子的!尽是旁人的体面!”

她这话说的很有缘故。

除了黛玉被指给绍王世子外,还有一桩婚事也刚刚给了王夫人心灵重创:乃是王子腾之女许给了新鲜出炉的肃郡王。

且说从前给皇上捣乱的三个弟弟里,肃亲王是最先彻底放弃服软了的——反正比起那两个,他给哥哥捣乱是最少的。他早点下跪认错,就能少挨两下铁拳制裁。

于是肃亲王直接以‘身体不行了’为由,表示自己要遁入道门,给父皇和皇兄祈福,直接把王位交给了嫡子,自己金壳脱壳跑路了。还特别乖觉对皇上请命:他于国于家没有任何功绩,儿子不该承袭亲王位,郡王就够了。

皇上见他最早识趣,就高抬贵手放过了这一个投降的弟弟,用来标榜自己的宽厚。

果然允了肃王的奏章,还赏给了他个道号,顺便把肃亲王降了一级变成了肃郡王爵,赏给了侄子。

新鲜出炉的肃郡王订婚对象就是王子腾之女。

老肃亲王与王子腾这两人当年一同在太上皇跟前,交情颇为不错。这会子又同病相怜,就结了亲事。

甭管肃王府是不是降了一级,是不是大不如前,是不是被皇上龙眼盯着。但新任肃王到底是周氏皇族,是皇上的亲侄子,府上也仍是堂堂正正郡王府。

王青鸾出嫁就直接是王妃,总的来说还是一门荣耀婚事。

再加上新鲜出炉的林家与绍王府的婚事,正是双刀齐下,齐齐插在王夫人的肺管子上。

这会子见了元春走进来,花容月貌气度端凝,在王夫人眼里女儿当然是不逊色于任何人的,于是忍不住就抱怨了出来,叹息女儿怎么没当上皇妃呢。

而王夫人这一句,又在元春肺管子上狠狠捅了一刀。

她难道想被发放出宫吗?她不想做堂皇正大的皇妃吗?

起初家里把她送进宫,她是在太后(时任皇后)处做女官,那时候是盼着她被指给一个未婚的皇子,做个王妃。可后来皇上登基,家里就多了别的盼头,使了许多法子,才让她成为了皇后宫里的女官。

省的若是嫡母太后的女官,皇上不好要人。

人尽皆知,皇上是个风流天子,召幸的宫女数目颇多,可以说,在皇上这一朝,由宫女做皇妃,算是一条比较顺当的路。

而元春也自问,整个皇宫中,别说宫女,就连妃嫔都少有及得上她的。

可她却就是被放了出来!

王夫人说了一句,见女儿脸色不好看,也就收住了,只道:“罢了现在说这些也无用了。还是先虑着以后要紧,镇国公那门亲事……”

元春打断:“母亲,镇国公府当真不是好亲。”当日她还在皇后宫中服侍,皇上有一回去用膳,就声气儿很不好,看着是很恼火的样子。她隐约打听了两句,才知道皇上是因镇国公第二子违逆国法,想要判流放,结果被太上皇训斥了,只好改成了收监而愤怒。

此事给元春留下了深刻的阴影,是真阴影,她还记得那时候皇上怒火冲冲的样子。

天子之怒,着实可怖。

王夫人今日受刺激大了,见元春居然还这样坚决拒绝镇国公的亲事,也恼起来直接道:“给你说的亲事又不是镇国公家的二公子,而是将来要承袭爵位的大公子。”

“他虽是娶过亲的,但妻子早死没有一儿半女,人也年轻还不到三十——这样的亲事你还只是不愿意,还要家里如何为你费心?元春,你可不是十五岁,过了年就是二十五岁了,你举眼看看,京中闺秀谁这么大了还没嫁人?”

“这会子挑肥拣瘦的,将来的镇国公夫人你不想当,有的是人想当!”

元春被母亲的话伤了个底儿掉。

原来连母亲都觉得从宫里出来的自己是个累赘,只要有一户差不多的人家,哪怕是个继室,都要赶紧把自己嫁出去,还要自己感恩戴德。

王夫人看元春这苍白的脸,受了大委屈的表情,并不能体会元春的苦,倒是自己先哭道:“真是儿女都是债。你跟宝玉两个没有一个省心的,你们这是来孝顺我的儿女吗?你们是来要我命的讨债鬼吧。”

连宝玉也骂上了。

说来王夫人跟贾母婆媳两个,在某些脑回路上还是一致的。

当年贾母觉得,林如海疼黛玉,只要黛玉跟宝玉和睦,情分好,林如海就会同意这门亲事——王夫人也是这样想的。

她觉得贾母溺爱宝玉,只要宝玉自己特别喜欢宝钗,情分深厚,贾母少不得要让步。

谁知道贾宝玉就跟水牛不肯喝水一样,死活不喜欢宝钗,只怪宝钗动辄劝他读书上进。

甚至宝钗劝他劝狠了,贾宝玉还要砸玉发疯,有一回把贾母都惊动了,贾母就跟宝钗沉脸道:“宝玉身子弱,他老子都不敢勒掯他读书的,宝姑娘竟是少劝他为好。”

几句话说得薛姨妈母女几日不好意思上门。

简直是跟王夫人的愿景背道而驰。

故而王夫人才有此哭诉:儿女都是债啊!

-

王夫人母女在荣禧堂关起门来各自垂泪,薛家也同样是一片愁云惨淡。

不过薛家不是为了黛玉的婚事。

薛宝钗是个很现实冷静的人。听到林家定下的婚事,羡慕是肯定有的,自伤身世也有过。但宝钗是百折不挠的心性,很快就振作了起来:别人的生活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要抓住自己能抓住的东西。

要是可着劲羡慕,绍王妃她要不要羡慕?公主要不要羡慕?比她强的,若她都要羡慕,就没法活了。

她不是黛玉,其实与黛玉也不怎么相熟,宝钗还是把目光放在自己的目标上:她仍旧坚定不移走在争做宝二奶奶的路上,也仍旧坚定的在教化宝玉。

而从这方面论起,黛玉定亲对薛家还是一件好事。起码贾母就能熄了这个心思,只得令寻孙媳妇人选。

薛家愁的是另外一件事。

新的一年来了,可薛家并没有出现新气象:今年薛家去户部申请出海公文的事儿却再次被林长洲无情驳回了。

薛家心里是说不出的苦涩。

且说今年的春节,林长洲的名声比去岁还要火热日隆。

上一年过年,林长洲给京城展示了一下他多有钱,多会挣钱。

而这一年,他却是有了侧重,给皇上展示了一下,由他安排统筹京城皇商,分发出海公文这一年来,他给朝廷新增了多少收入。

皇上是极满意的,具体表现在将出海相关的工作也渐渐移交游弈使一职,新任户部尚书魏谦大人,对此更是全面支持。

故而薛家现在是完全没有了要跟林长洲争驰生意的意思,他们只是绞尽脑汁在想,怎么让他熄了从前的火,重新接纳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