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独苗

孟二爷爷对于孟奶奶只肯借一两银子,心里很是有些怨怼, 毕竟这和他先前所预想的差的太多了一些, 但他是个心有成算的人,不管此时他心里怎么想, 面上却都是不显的。

他可太清楚这个嫂子的性格了, 性情泼辣不说, 还抠门的很, 若是他说什么不中听的话, 她连这一两银子都能给你收回去。

一两银子虽然少,但也是钱, 总比没有来的强。

最后,孟二爷爷拿着一两银子, 神情不悦的离开了。

临走之前,他的目光还在阿瑶的身上打了个转,看着阿瑶那一身鲜亮的新衣, 这一次,他的目光里带了些许的恶意。

阿瑶是没把孟二爷爷的目光放在心上的,被他看这么两眼,又不会少块肉, 更何况, 以后让他羡慕嫉妒恨的日子,更还在后面的。

当然,他可不是什么善心人士,他只是就这么嫉妒也就罢了, 真的敢动手的话。

自己也不会手软的。

“娘,你干嘛要把钱借给他,说是借,但这一两银子怕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王氏的神情有些不大高兴的和孟奶奶说道。

孟家二房的日子过得本就一般,偏偏还生了一堆的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按照眼下的情况看来,等孟二爷爷还钱,怕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在王氏看来,家里的一切都是她儿子的。

如今孟二爷爷借走这一两银子,还是可能没音儿还的那种,她心里能高兴才怪。

其实不止是王氏,就是张氏还有小儿媳田氏,也都不赞同的,但她们不像是王氏一般有底气,是长嫂不说,还生了家里唯一的男丁,敢直接开口和婆婆这么说话。

孟奶奶哪能不知道呢,此时,她也正心疼借给孟二爷爷的那一两银子,不过心里清楚归清楚,如今被儿媳妇这般说,她心里就不乐意起来,刚要张嘴说话,眼睛的余光一撇,却看到了不远处的阿瑶,便把已经到嘴边的训斥话给压了下去。

虽说没说话,不过脸却拉着,瞪了王氏一眼,自顾自的走进了屋子里。

王氏虽然不觉得自己刚才说错了,不过被孟奶奶瞪了一眼,她一个儿媳妇开口责备婆婆,到底还是有些气短,神情有些不自在的对两个弟媳说:“时辰差不多,我去喂猪了。”说着也不等张氏和田氏接话,便转身去了后院。

阿瑶因距离的有点远,对她们说的话,听得不大真切,但听到的几个零星的词汇,也足够他推敲出所有的事情。

其实,不管是孟奶奶还是他的便宜娘,考量的都不算错。

孟爷爷虽然已经过世,但和孟二爷爷到底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在讲究血脉相连的古代,这份血缘,若无大事的话,是很难割舍掉的。如今孟二爷爷来借钱,若是孟奶奶真的没有的话,倒也罢了,但明眼人都知道,孟家大房的日子过得宽裕舒坦。

若是不借的话,依照孟二爷爷的性情,必定是要和村里其他人嘀咕的,到时候孟家大房少不得要落个薄情的名头,更何况孟二爷爷师出有名,结婚生子可是一辈子的大事。

孟奶奶这才忍痛舍出一两银子,算是全了孟爷爷和孟二爷爷之间的兄弟之情。

而王氏想的也不算错。

就孟二爷爷家里的条件,孩子还多,孟大牛最大的弟弟,也已经十五,其实也到了说亲的年纪,这一两银子,恩……说是借,但实则就是给的。

至于孟奶奶和便宜娘因此而有些小分歧,阿瑶摆手表示,自己还只是个七岁的小孩子,不掺和大人之间的事。

虽说不管是孟奶奶还是王氏,她们都是地道的农家妇人,性格上是有不少的缺点,但也有不少的优点,其中有一点尤其值得称赞,那就是直爽,一般来说,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绝对不藏着掖着。

所以,

阿瑶是一点都不担心孟奶奶和便宜娘的事,她们会自我调节的。

她想的一点也不错,中午吃饭的时候,孟奶奶和王氏之间还有点小不自在,但等到晚上,却已经彻底恢复过来。

……

又过了两日,阿瑶已经开始了每日按时上学的生活。

李秀才的私塾才开了没几年,教导孩子也不是为了名声,想着要把学生往科举路上带,不过是为了讨生活,毕竟为了供应他去考乡试,家里一度是掏空了家底,还借了不少的外债,也就是这几年来,李秀才年岁大了,熄了往上考的心思。

因此,他收学生,并不看什么资质性格,只要给得起束脩,他都是收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秀才的私塾虽才开了没几年,但却已经把家里的外债给还清楚,甚至还计划着要盖新房。

现如今,李秀才的私塾里有九个学生,年岁都和阿瑶差不多,六、七岁的孩子,性格都比较皮,能坐得住的基本上是没有的,上课也不是很专心,多半也都是想着什么时候下课能出去玩儿?

而李秀才对他们在上课走神,也不是很在意,只要不调皮捣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影响课堂纪律,他都不大管的。

相对于这些坐不住的孩子,阿瑶就比较惹眼了。

从不和那些学生一起调皮捣蛋,乖巧懂事不说,即便是课下,多半时候也都是呆在自己的座位上,温习功课,很是刻苦。

即便是李秀才对学生不大上心,看到阿瑶如此认真努力的学生,也不免偏爱了一些。

其实,阿瑶之所以会这般,努力上进是一方面,不过更多是因为和那些小屁孩不大合得来。

说是拿着书在温习功课,但更多时候是在发呆。

……

时间一天天的走过。

转眼间,已经过去六年的时间。

阿瑶已经十三了。

早在四年前,阿瑶就不在李秀才那里念书了,实在是因为李秀才已经教不了他什么了。孟大梁三兄弟自阿瑶开始念书后,到县城里做短工,也会留意县里比较好的私塾,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宋秀才开办的私塾了。

他和李秀才虽然都是秀才,但他和李秀才完全不同,他不缺钱,开办私塾就是为了名声,因而他收学生是要看资质的,太过愚钝的他可是不收。

宋秀才虽然性情是迂腐一些,但也确实有真才实学,教学生也比李秀才尽心尽力太多,他开办的私塾年岁也久远一些,至今已经二十年,教导的学生有六个中了秀才,其中一个秀才,还中了举。

因而,宋秀才开办的私塾很是受到欢迎。

阿瑶如今就在这里念书,吃喝住行都在这里,每个月有两日的沐休时间。

今日,又到了休息日。

“柳大叔,劳烦您在这里等我了。”

阿瑶从私塾里走出来,一眼就看到了停在不远处小巷子门口的一辆牛车,脚下的步伐快了两分,等到了牛车边,对着驾车的一个约三十多岁的男子,拱手执礼,开口说道。

眼前的男子是阿瑶同村的柳大叔,农闲的时候,他每隔几天的时间,他便会把自家种的菜或是攒下的鸡蛋,拿到县城来卖,补贴一下家用。若是有人要去县城的话,也愿意拉人,每个人是五文钱,不过农家人都节省,村里有人要去县城,宁愿早起,多花时间走着去,也很少花钱坐车去。

从县城到大柳村,距离不算近,若是用脚走的话,要将近两个时辰。

孟奶奶可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孙子自己走回来,太辛苦,每次到阿瑶回家时,便会提前和柳大叔打招呼,让他回来的时候,来这里接一下阿瑶。

柳大叔第一次被阿瑶这般行礼的时候,他还有些手忙脚乱的,不过这几年下来,他也已经习惯了,不过心里却还觉得,读书人就是和一般的小子不同,很是有礼貌,憨憨的一笑,道:“我也没等多长时间,孟小子,先上车。”

阿瑶先把手里的包袱放到车上,而后自己也坐上了牛车。

一个时辰后,

阿瑶和柳大叔赶在天黑前,到了大柳村。

这才一进村,便看到五姐孟招和六姐孟盼,已经在村口等着了,一看到牛车,立刻就快走而来,“小弟你回来了。”

“五姐,六姐。”阿瑶喊道。

其实他并不赞成她们到村口等自己,因为每次自己回来,多半都是接近傍晚的时候,虽说是在自己村,但还是有些不安全,虽说大柳村民风淳朴,但林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多了,总会出那么两个歪瓜裂枣,心性不睦的。

孟招和孟盼都是女孩儿,如今年岁也渐大,一个十四一个十五,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不过阿瑶说了几次,她们嘴上都答应的好好的,转头却还是如此。

路上没等孟招和孟盼开口询问,阿瑶便已经按照惯常,说了一些自己在县学的生活日常。

姐弟三人,说笑着回到家里。

晚上,

因阿瑶的回家,不止是菜色比以往丰富了,有鱼有肉的,咋一看,就和过年一样,就是气氛也比以往更热闹了。

而这个气氛,在知道阿瑶今年即将下场的时候,到达了一个最**。

“什么?你今年就要下场考试?”孟奶奶听到阿瑶这话,顿时有些吃惊,虽说孙子这几年来读书却是不错,每次考试,都是甲上的成绩,夫子也不止一次的称赞他有前途,但若说要去考科举的话,会不会太早了一些?

孙子才十三岁。

太小了一些吧。

阿瑶点点头:“恩,夫子说,我可以下场一试,即便是不中,也是一次难得的经验。”

“倒也是。”

孟奶奶很容易就被说服了。

至于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孟冬,孟招和孟盼三姐妹,尤其有些兴奋,若是小弟能中的话,那她们就是秀才的姐姐了,说亲的人家也能更上一层。

她们能想到的,孟奶奶更能想到,当即便给三个儿媳叮嘱说:“我知道你们正在给冬儿,招儿还有盼盼寻摸人家,如今小宝既是要下场,你们都且停一停,万一我们小宝侥幸得中的话,她们便是秀才的姐姐,便也能往更好的人家去寻。”

“知道了娘。”张氏和田氏是一口答应下来。

倒是王氏却有些担忧:“娘,话是不错,但小宝这般小,也不知能不能成?招儿和盼盼尚且还能等,但冬儿都已经十六了,若……”

“只是几个月而已,我们冬儿耽搁的起。”孟奶奶一口打断了王氏的话,十六,虽然是不小了,但几个月,还是耽搁的起的。

王氏听到这话,也不再坚持,虽然她是更重视儿子,但闺女也是她身上掉下的肉,她也是疼的,况且就像是婆婆说的那样,若是小宝能侥幸得中的话,女儿的亲事就能再往上提一提。

其实即便是孟奶奶不提,阿瑶也是要说的。

他自己是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只是这话不能说出来,不然一旦传出去,少不得要落个轻狂的名头,况且凡是也都有万一……

所以有的时候,话还是不要说太满。

毕竟谦虚也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