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
“香浓的鸭骨汤, 两文钱一碗,走过路过, 千万不要错过。”
“鸭绒,鸭绒, 这里是上好的白鸭绒,轻柔又暖和。”
“烤鸭,烤鸭,独家秘制的烤鸭,刚出炉, 热腾腾, 香喷喷, 只需要二十五文就可以整只带回家。”
……
这时,街道上一个锦衣华服公子带着几个自家下人走了过来。
百姓对此并不见怪,自从他们县城的白羽鸭绒一经销售出去,很快便以轻柔, 暖和迅速的风靡整个大宁朝, 他们屏县也成为了鸭绒之县,连带着整个凤阳府都跟着受益, 据说冻死的人这两年已经少了许多。
如今在锦州, 不少地方都开始养起白羽鸭,但不知道是因为法子不对还是他们不够用心的缘故,反正他们养出来的白羽鸭,不管是肉还是鸭绒的品质, 都不如他们屏县这里。
所以,那些做买卖的商贾都还爱到他们这里来收购鸭绒,就是那些达官贵人也都会遣仆人过来这里买鸭绒。
“公子,这还是屏县吗?”其中一人看着街道上的热闹,语气不可置信的开口说了一句。
锦衣公子并没有回答他的话,眼睛扫着这周围。
房屋楼舍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刚盖没多久,干净整洁的青石板路,出来讨生活的小贩,井然有序的立在两边,卖力的吆喝着。
化名为吴睿的安王世子,看着比之京城的热闹繁华也不多承让的屏县,心里是吃惊不已的。要知道大宁朝共有十八个州,但除了西北之地外,锦州是最为贫困的一个地方,它的地理位置不好,偏北,多山少地,天气更是恶劣,冬季更是长达四个多月的时间,来得早,走的却晚。
他还记得大概在六年前吧。
锦州遭遇了十年不遇的大雪灾,其中就以这凤阳府受灾最重,皇伯父在朝堂上说起这事,很是悲痛,并且点了自己为钦差过来赈灾,更还亲自去了广济寺,念经吃斋三日,为锦州的百姓祈福。
不过即便是如此,当年也是死伤无数,其中冻死和饿死的居多。
他当时过来赈灾,还特意去了几个受灾比较严重的县城,屏县就是其中之一,他还记得当初屏县的样子,也是一个县城,却还比不得京城最差的南城的生活,贫苦之极。
如今也才过去六年,竟然有了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
转悠了小半个时辰,安王世子也有些累了,便说:“先找个茶楼歇歇脚吧。”
“是。”
“几位客官里面请。”能做小二的自然是有些眼力界,看安王世子一行人的衣着颇为不俗,便态度热情的把人带进了二楼的包间里,而且选了视野和装修最好的一间。
“一壶清茶,另外捡你们这里的招牌点心上几样。”
不等安王世子开口,便已经有随从把这些琐碎的事情打理的妥妥当当。
小二应了一声,是,很快便也下去准备。
因看出是富贵人家的公子,自是不敢怠慢半分,很快端了茶水并几样点心过来,随从看了看,茶水是大红袍,几样点心精致讨巧。
安王世子看着那精致讨巧的点心,捏起一块,咬了一小口,没想到味道出乎意料的美味,“点心挺不错的。”
“贵客您满意就好。”小二当即拱了拱身子,“那贵客,您慢用,有事叫小人一声。”说着就要退出去。
却又被安王世子给叫住。
“贵客您还有事?”
“和你打听一下,你们这里哪家的鸭绒最好?”安王世子转了一圈也不是白转的,对这里的一应情况也几分了解,便顺口问道。
小二日常在这里也没少被人如此询问,也不觉得奇怪,回答说:“贵客,您这可是问对人了。我们屏县,鸭绒最好的当属樊家的,他家的养鸭道,那可是我们的县令叶大人亲自指点过得,轻柔暖和,洗摘的也很干净,一丝杂毛都没有,更不会有任何异味,关键是价格也很公道,您若是要买鸭绒的话,去他家准没错。”
“县太爷?你们县太爷居然还会做这个?”安王世子似好奇的问了一句。
“那是自然的,贵客您可能有所不知,我们屏县能有如今的生活,都是我们县太爷的功劳。说出来您可能都不信,我们县,在三年之前还破破烂烂的,连吃饱饭都是问题,如今却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子,吃得饱穿得暖,自从县太爷让人教我们养白羽鸭,有了这鸭绒做衣服。即便是难熬的冬日也再没有人冻死了,还有……”这小二显然是阿瑶的崇拜者,一说起这个话题,那叫一个滔滔不绝。
安王世子是知道屏县如今的县令是叶家的叶瑶。
毕竟做为大宁朝第一个十六岁的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即便如今已经过去三年,但他在京城的名气也是响当当的,况且他当初弃了翰林院,自请外任,可是被京城的百姓当做饭后谈资,说了好长时间呢。本来四皇子还觉得他有些年少轻狂,不知疾苦,却没想到他不因年纪,而是真的有大本事,才短短三年的时间,就能把屏县发展的如此繁荣。
看来当初皇伯父对他的评价,有经世之才,这话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他这个人是个变通的还是个迂腐的?
吃了茶点,又略歇了片刻,安王世子便开口道:“走吧,去县衙。”
……
阿瑶今日是难得有了些空闲的时间,正躺在摇椅上,晒着太阳,不远处的游廊上还坐着樱桃,以备阿瑶的吩咐。
这日子真是惬意啊!
阿瑶眯着眼睛,想到自己这三年来的忙碌,心里有些感叹的想到。
没多久,穿着青衫,身量也拔高不少的十二走了进来,开口说:“少爷,王捕头求见。”
“可有说什么事?”阿瑶眼睛都没睁的问了一句。
十二回答:“说是少爷您吩咐他找的东西已经找到了。”
“找到了。”阿瑶听到这话,当即从摇椅上坐了起来,“让他们进来。”
十二得了话,应了一声,很快就出去了。
很快,便见三个身材魁梧的男子走了过来,打头的那个,明显穿着和身后的两个不同,就是王捕头。不过此时阿瑶的注意力并不在王捕头的身上,而是在他后来的两个捕快,准确来说是他们各自拿着的东西上。
“见过大人。”
“行了,起来吧。”
王捕头也是个心思活络有眼力界的,不然也不会才二十多岁就成了捕头,见阿瑶的目光一直盯着身后看,立刻开口说:“大人,这东西和您先前给卑职绘画的图像一模一样,不知道可是大人要寻的东西?”
阿瑶直接的走过去,细细的打量了一番,虽说是比她认知中要小一些,不过确实是棉花没错。
便开口问:“哪来的?”
“是从一个胡商手里买来的,听他说,说是先前和一些天竺而来的行商有往来,这东西就是他们所送,名字不知道,那胡商没见过这种植物,一时好奇,便要了几株和一些种子。听胡商说,这植物并没有什么大用处,结出来的果实也很古怪,未成熟时就是一个硬壳果子,等到成熟,里面的东西是白白软软的,不过却不能吃。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王捕头说着便把手里的东西递了过去,“胡商也给了一些,不过约莫放的时间有些久,都有些发黄了。”
“还真是棉花。”阿瑶从王捕头的手里接过,捏了捏,仔细的看了一遍,确定是棉花无疑。其实先前吩咐王捕头的时候,阿瑶并没有报什么希望,不过眼下倒是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大人,您知道这是什么?”王捕头开口问了一句。
江雪点了点头。
王捕头见此,心里对阿瑶的崇拜和敬佩已经是滔滔不绝,县令大人虽然比他还要小上好几岁,但真真的是个好官,若不是他的话,他们屏县哪有如今这样的好日子?
面对这种崇拜的眼神,阿瑶表示已经很习惯。
关于棉花,阿瑶并不打算在屏县这里推广,主要是棉花适合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很显然,这里并不适合。
他三年的任期也即将到了,先前叶老太爷已经写信回来,说是没有意外情况的话,近段时间他就能收到回京述职的调令。
不过调令没等来,先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安王世子。
阿瑶对安王世子为什么出现在这里没有半分的兴趣?不过却很厌烦他过来打扰自己难得的清闲时间。
安王世子的身份摆在那里,即便是阿瑶再不情愿,也只能好生的照顾着。
而且他可是看出来了,这安王世子来着不善。
说什么自己是游山玩水,不过是路过这里,让他不要在意也不要紧张,对于他这话,阿瑶冷笑一声,表示一个字都不会信。
这安王世子莫不是以为他年纪小,好忽悠,拿这种话不走心的话诓骗谁呢?
别人许不知道,阿瑶心里可清楚的很,安王世子是支持四皇子的,表面上两人谁也不认识谁,但背地里他可没少帮四皇子拉拢朝中的大臣,甚至帮着做了不少不能见光的事。
很快,阿瑶就知道了安王世子的目的。
拉拢。
而且看得出来应该是临时起意的,话里话外虽透着意思,但却遮遮掩掩的。
不过这样更好了,阿瑶全当自己听不懂,有本事你就直接说出来,不过即便你敢明说,他也能明着拒绝。
……
安王世子有点弄不清楚,阿瑶到底是真的没听懂还是装作没听懂?
不过两者他是倾向前者,毕竟他是临时起意,好些话不能直说,而他看着叶瑶,又是个耿直的,似乎不通世故。说起来也是,他如今也才十九,着实不大,又在屏县这种小县城呆了三年,消息闭塞,人际也简单。自然学不来那些老练圆滑。
这般一想,安王世子也宽心了。
想着和四皇子通了气,再仔细想想拉拢的事情,叶瑶的性格虽有些耿直,但单看他能在短短三年内把屏县从一个贫穷小县城发展的如此繁荣,就知道他确实有本事,况且他身后的叶家在京中虽排不上号,但也还算是有几个得用的人才。
把他拉拢过来,倒也不亏。
只是还没等他想好,阿瑶回京述职的调令却先来了。
屏县的百姓虽然都知道叶瑶今年是要离开的,但真的得了消息后,却不舍的很,毕竟像是叶大人这般有大本事的官,并不多见。
不过他们也清楚,屏县到底是个县城,对叶大人来说太屈才了。
虽这般想,不过等到阿瑶离开的那天,几乎全县的百姓都来相送,而且他的马车上摆满了百姓送的东西,都是吃的用的。
态度热情的让阿瑶肯定,即便是再有一辆马车,也能让他们装满。
“叶大人果真大才。”安王世子看着那些不舍阿瑶的百姓,开口说道。
阿瑶对于这个死皮烂脸,非要一起走的安王世子并没有好感,不过面上却不能表露,甚至还要端正态度。
只是被百姓这般对待,阿瑶也难得露出一个笑脸,“是百姓们客气了。”
能得到百姓如此爱戴,阿瑶觉得他这三年的辛苦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