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有匪君子54

124

李沄又出宫了,住在李旦的殷王府里。

因为吐蕃王子要向大唐求娶公主的事情,李沄跟父亲说要出家。圣人和皇后殿下听了她的话之后,答应了,在宫里为她修了一座逍遥观,让她当起了女道士。

太平公主虽然说是出家了,可在宫里跟从前也没什么区别,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跟父亲耍赖调皮,跟母亲撒娇卖萌,这些事情一件也没耽误。可帝王夫妻总觉得女儿受委屈了,就是因为吐蕃王子的求娶,女儿要出家啊。

如果是为了其他什么事情,博了个好名声就罢了。

可眼下却是因为吐蕃王子的求亲而出家,感觉就不太好。嫁了觉得女儿太委屈,出家不用嫁了也觉得女儿委屈……总之帝王夫妻心中横竖就对小公主觉得内疚,自从小公主对外声称出家了之后,两人对小公主就变本加厉地千依百顺。

小公主说出宫,那就出宫。

小公主说出宫之后,想在四兄的王府住一阵子,四兄的殷王府建好好些日子了,她都还没住过呢。圣人也想都没想,大手一挥,让她带上羽林军小分队,摇身一变,就变成小五郎君,在殷王府住下了。

这么多年下来,太平公主顶着小五郎君的马甲招摇过市,竟也在长安小有名气。

殷王李旦从前也是被关在皇宫的,如今出宫了,虽然不像李显那样一出宫就浪到没边儿,但总是比从前自由了许多,也时常有人登门拜访。

那些青年才俊到殷王府去,李沄一身小郎君的装扮,也没什么男女之防的概念。

她从后世而来,穿着常服当小公主的时候,自然是要有公主的样子。可如今都是小郎君的装扮了,那就一切随意了。

因此李沄在殷王府的时候,时常和李旦一起,听那些上门来玩的少年郎们说话聊天,偶尔也会陪聊几句。

李沄的脸本就生得很俊,是难得一见宜男宜女的长相,一身普通的深紫色常服,头发束起以玉簪固定,在一群少年郎之中安然闲坐,实是难掩丰姿灵秀。

在她住在殷王府的日子里,殷王每天的日常就是一边带着太平阿妹跟朋友们聊天玩耍,一边担心那些少年郎会不经意间碰到太平阿妹。

他的太平阿妹可是金枝玉叶,谁不小心碰了她的衣袖,都是要被削的!

久而久之,长安坊间便传出了尚未成亲的殷王李旦,在府里养了个俊俏小郎君,旁人多看一眼他都不乐意。

风言风语,有时难免会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

英王李显听说了,哈哈大笑,说阿妹虽然总是喜欢到我东市的铺子去搜刮东西,好在不喜欢住在英王府!

李旦木然着脸,跟李显说谣言止于智者,三兄既然不是愚笨的蠢人,就不要幸灾乐祸了。

李旦不说还好,一说李显就笑得更加猖狂。

想起这些事情,李旦是一个头有两个大。

参加完大朝会,李旦跟武攸暨一起出宫,一边走一边忍不住跟武攸暨埋怨,说太平再这么折腾他,他很可能会因为过度操心而未老先衰。

武攸暨嘴角微翘,伸手拍了拍李旦的肩膀,笑道:“不会的,四表兄出宫建府,秋天便要纳妃,可谓春风得意,如此快活的日子,怎会未老先衰呢?”

李旦也就是随口念叨两句,在他心里,对这个唯一的妹妹也是十分疼爱。

李旦邀请武攸暨到殷王府去坐坐,“太平到殷王府也有两天了,听说她今天去了护国寺,也不知道回殷王府了没有,不如你顺道去殷王府坐坐,若是太平回殷王府了,你也好陪她说会儿话。她昨天还在跟我念叨,说有些时日不曾见你。”

武攸暨想了想,笑道:“也好,等我先回一趟国公府。”

李旦狐疑地看向武攸暨。

武攸暨笑道:“许久没跟表兄和太平一起煮茶,我回国公府带点梅花雪水和上好的茶饼到殷王府去煮茶。”

***

殷王府中,李沄和两位兄长正坐在杏花林中亭子中煮茶说话。

李沄说她和永安县主周兰若去了护国寺,见到了未来的四嫂。

李旦闻言,抬头看向李沄,眉宇间难掩好奇,“太平见到她了?”

正在煮茶的武攸暨双眸含笑,问出李旦心中好奇的话,“太平觉得未来的四表嫂长相如何?性情怎样?”

李旦今年已经十五岁了,秋天要纳妃。圣人和皇后殿下为他选的殷王妃,是陕州刺史刘延景之女。

刘延景的父亲刘德威官至刑部尚书,为人廉洁平直,早些年已经去世了。

李沄看着穿着一身天青色常服在煮茶的武攸暨,弯着那双漂亮的大眼睛,“我觉得刘家小姐姐挺好的。”

李旦目光殷切地看向李沄。

李沄侧头,迎着四兄的目光,笑着说道:“阿耶和阿娘选中的小姐姐,不管是长相还是性情,肯定是没得说的。我跟永安到护国寺去,只是想去看护国寺东面的学堂。四兄还记得么?护国寺的高僧们,会让附近不能上私塾的小郎君去学堂读书认字。我和永安去的时候,刚好碰上了刘家小姐姐。”

李旦有些奇怪,“你怎会碰上她?”

武攸暨的茶煮好了,他在案桌上两个茶杯注入茶汤,在李沄跟前的茶杯注入茶水后,茶汤被他分出了一个禅字,而在李旦跟前的茶汤表面则被他分出了一个喜字。

武攸暨将手中的茶壶放下,朝李旦眨了眨眼睛,“恭喜四表兄就要纳妃了。”

李旦:“……”

李沄抿着嘴笑,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我其实不认得刘家小姐姐,是妙空大师告诉我的。我打听了一下,听说那是刘家小姐姐去护国寺上香,除了给护国寺捐了一些香火钱之外,还专门带了一些笔墨送去给学堂里的学生。啊,据说刘家小姐姐自幼就能歌善舞、沉迷书法,这个跟四兄倒是很合得来……”

李沄和周兰若一起去护国寺,遇见了未来的殷王妃刘氏是巧合。

临川长公主最近身体不太好,用了药也不见起色,前几天还说噩梦连连,不能入睡。

李沄出宫了之后,周兰若也回了公主府去陪伴母亲。见母亲被噩梦缠身,便想着到护国寺去找方丈要几道符给母亲戴在身上当辟邪。刚好这天李旦要入宫上大朝会听政,她在殷王府闲着也是闲着,就陪周兰若一同去了护国寺。

李沄经常去护国寺,但她很少去上香,一般都是直奔妙空大师的院子,去看妙空大师最近又种了什么新奇东西,听他说云游时的所见所闻。今天去找妙空大师,妙空大师没在院子里,他去学堂里给少年郎们上课长见识去了。李沄好奇妙空大师是怎么给少年郎们长见识的,就跟周兰若一起去了学堂,谁知一去就碰上妙空大师正学堂门口对着一个头戴帷帽的小娘子行礼,嘴里念叨着善哉善哉。

一问,才知道那个小娘子是刘家的小姐姐。

李沄抿了一口茶,茶杯也不放下,她轻嗅着那淡淡的茶香,跟李旦说道:“我听妙空大师说,刘家小姐姐定期给护国寺的学堂送笔墨已经有一年多了,每个月都会送一些过去,实在难得。唔……就是刘家小姐姐有些容易害羞,说话的时候总是很小声。”

其实刘氏不是有些容易害羞,是很拘谨。跟很会聊天的英王妃韦氏不一样,刘氏性情腼腆拘谨,李沄笑吟吟地小姐姐说话,小姐姐却紧张得双手捏着手帕,捏得手指关节都发白了。

——是一个很不会应酬的小姐姐。

不过李沄觉得对于皇家媳妇而言,刘氏这样的性情也挺好的。

会应酬的人很会讨人欢心,像英王妃韦氏,就很讨母亲的欢心。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要是个个都这样,这些王妃进宫请安的时候,岂不是天天勾心斗角要争宠?

像四兄这样的文艺青年,王妃会不会应酬都不要紧,最要紧是能跟他合拍。

在殷王府中,读书,练字,弹琴。

没那么多的纷纷扰扰,就很好。

李沄将手中的茶杯搁下,笑盈盈地跟李旦说道:“四兄放心,虽然刘家小姐姐有点容易害羞,可她很温柔。”

旁边的武攸暨闻言,抬头看了少女一眼。

少女端坐在前方,前额的头发都梳了起来,露出洁白光滑的额头,肤若凝脂,眸光清澈有神……她看着,就像是早晨含苞待放的鲜花一般。

武攸暨眨了眨眼,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他在看向太平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闪了神。

李沄却浑然不觉少年的目光,她只是笑着跟李旦说刘氏的事情。

雍王李贤听说阿妹在殷王府,特别去看她。

恰好就碰上了几个小家伙在杏花林里煮茶聊天,雍王也不嫌跟他们有代沟,直接坐在旁边,跟他们说话。

这些年,李贤虽然不讨皇后殿下的喜欢,可他在几个阿弟阿妹跟前,也挺受欢迎。

原因无他,李贤从小聪颖,学识渊博,他出宫建府比较早,性情潇洒不羁,跟几个小家伙在一起的时候,时常跟他们说一些新鲜好玩的事情。小公主从小也喜欢粘着二兄,有什么事情她无法解决的,都去找二兄。当然,她也很关心这个自小就聪颖却不受母亲喜欢的二兄。

三年前,苏子乔在去西域前,曾经暗示她可以跟李贤多来往。

李沄当时就觉得苏子乔话中有话,只是许多事情,他也不能明言。

苏子乔不说,李沄隐隐约约也是有些明白的。

历史上,太子阿兄英年早逝。如今太子阿兄虽然还活着,但总是病恹恹的,李沄总是提心吊胆,很害怕下一刻太子阿兄就撑不住,又要猝死。

太子殿下的身体不好,雍王李贤这两年却频频出头。

今年正月,京师地震,毁坏房屋无数。

那时太子殿下生病,正在东宫养病,李贤在大朝会上,向圣人李治请求让他与杨思俭一同主持赈灾重建之事。

安顿失去家园的灾民,组织房屋的重建工作,这些事情在有条不紊地推行。正月的长安还是一片废墟,到了夏天,已经恢复了昔日的繁荣和生机。

——雍王李贤功不可没。

长安的百姓如今提起雍王,都是一口一个我们雍王,那个亲热劲儿,就别提了。可见雍王李贤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拉拢人心,如今在民间的名声也是很好了。

李沄看着如此出色的二兄,心中又喜又优。

如今太子阿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母亲向来也不喜欢二兄……她总是有些担心。

有些烦恼一旦涌上心头,就挥之不去。

李沄的情绪有些低落,坐在她身旁的雍王看着她,笑着问道:“太平好似情绪不高,不高兴见到二兄吗?”

武攸暨笑道:“太平怎么会不高兴见到二表兄?她陪永安一起去了护国寺,还遇见了未来的四表嫂,又是上香又是替四表兄打听未来四表嫂的性情爱好,如今大概是有些累了。”

李沄闻言,嘻嘻笑,“还是攸暨表兄懂我。”

李贤却是笑瞥了她一眼,然后慢悠悠地说道:“下个月,吐蕃国相钦陵会出使长安。”

几个小家伙愣住。

武攸暨眉头一皱,“太平如今都出家了,吐蕃王子也求娶不成了,吐蕃国相来做什么?”

说起这个,李贤却忍不住哈哈笑。

李贤说苏子乔在西域请吐蕃国相喝酒,跟吐蕃国相说虽然公主已经出家了,但他早就在给圣人的奏折上说了国相将要出使大唐的事情,如今大唐天子及满朝文武百官都在高高兴兴地等着他去长安呢。

钦陵讶然,跟苏子乔说大唐公主都出家了,他还去大唐长安做什么呀?

苏子乔却一脸歉意,“子乔在奏折里禀明大伦要出使长安之事时,公主尚未出家。因为王子求娶公主,是两国大事,怎能由子乔转达呢?圣人只知大伦出使长安是为了促成两国友谊,却不知大伦此行是为王子求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