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庆极宫中,高玉珩看完名单,也是心满意足。

先前朝臣强势,会试钦定主考时他不得不退让,这回借着泄题舞弊之事发落了好些人,新换上来的臣子总算知道他的心意。

高玉珩把前二十名的生平看了一遍,想了想,又把几个水平差不多的寒门子弟移到最上,将家世好的放在最下,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一届科举的偏向。

做完这件事,他才露出一丝笑容。上了贡士名单,即使殿试时发挥不好,也是板上钉钉的进士。就是如此,高玉珩才不愿意让某些人太过得意。

高玉珩一看到前面那些眼熟的姓氏,心里便不大爽快。他叹了一声,就算恩科如何改革,世家子弟的发挥总体而言还是比寒门要好。

这是天下总体态势,先前太傅便提醒过他这件事,高玉珩虽然已经有了不少心里准备,这会儿还是未免觉得世家资源占据过多。

夜深露重,大太监想起章太后的嘱咐,在一旁小声提醒道:“已经二更天,万岁是天下万民的福祉,当保重龙体才是。”

高玉珩嗯了一下,又道:“母后明日若是问你,你别太实诚了。”

太监赶忙答应了一声,高玉珩这才放心下来。

这回恩科之后,便是选后。

他自小身子便不大好,章太后总为他担心,自从皇姐去世之后,更是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平时还要打理宫中事务,高玉珩是个孝子,早就想找个人帮母后分担一下了。

章太后跟李家老太太交好,看好的也是李家姑娘,高玉珩对此也没什么意见,就是觉得有些对不起太傅。太傅要是知道自家成了外戚,肯定又会暗中叹气了。

想着李太傅,高玉珩心绪不断,这回旁边的太监倒是不敢再催了。章太后给的胆子只能管用一回,高玉珩板起脸还是很有威严的。

半刻钟之后,高玉珩才把重新确定下来的贡士名单连夜让人送到礼部,心里突然有些期待,明日那些朝臣看到红榜时,面色肯定会十分好看。

这一夜,京城里许多学子都是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宋师竹还记得上回乡试放榜时的心情,转身附在封恒耳边悄声道:“我觉得你明日的名次应该是不错的。”还有李玉隐和宋二郎,表哥和堂兄肯定也都会榜上有名。

十年寒窗,成败就此一举,封恒躺在榻上,心情也不能说十分从容。此时看着宋师竹在床帐里闪闪发亮的眼睛,他悄声道:“你真的这么想?”

宋师竹立刻就点了点头,道:“我订了花莲斋的厢房,那里离贡院最近,一出榜单立刻就能见到。”

直觉告诉她,明日他们那个厢房肯定是最热闹的。

宋师竹想起上回封恒中解元时,邻居们把家里围得水泄不通的热闹场景,心里便有些兴奋。她一向喜欢热闹,可惜府城和京城都不是她的主场,她跟人应酬交际少不了小心谨慎,明日总算有个扬眉吐气的机会了。

封恒看着她殊丽灵动的眉眼,突然亲了她一下,宋师竹也跟着凑上去在他唇上啵了一声。

两人紧紧抱在一快,封恒的唇贴在她耳边,许诺道:“要是真中了,咱们家就再办一回烧烤宴。”

今日宋师竹明明很喜欢吃那些烤串,可不知道为什么吃了几串就停下了,封恒还以为她是想让给旁人吃,又帮她烤了许多,最后都进了宋三郎的嘴巴里。

宋师竹顿了一下,转移话题道:“还是补上重阳的螃蟹宴吧。”

烤制的东西吃多了容易上火长痘。后面这几日家里好事肯定会很多,她是绝对不想顶着一张冒着痘痘的脸出门见人的。

“……反正都是庆祝,还是办个螃蟹宴好些。重阳时你们还在考场考试,我们都没心思过节了。”

后头几人考完试回来,宋二郎和李玉隐又病了。等到他们病好之后,家里剩下的螃蟹都已经被她腌成醉蟹。

宋师竹此时想起来还是觉得有些浪费。这玩意在京城还是很贵的,尤其是重阳这几日,京城里一篓子螃蟹居然要卖十两银子。定价这么贵的东西,当然要配上最好的吃法。

“过了几日,蟹价就降下来了,到时候我让厨房清蒸大螃蟹。”

原滋原味,泛着油光的蟹黄咬一口,好吃地能把舌头都吞掉。一想起来,宋师竹就犯馋。

宋师竹一说起好吃的,脸上的梨涡就深深凹陷进去,封恒伸出手摸了摸她的侧脸,笑道:“那就办一回螃蟹宴。”

宋师竹立刻点头,彼此视线相及时,突然都有些心潮涌动。

半个时辰后,累极的宋师竹临睡前嗅着自家相公身上好闻的气息,心里期待着明日的好事,一夜无梦。

第二日一大早,宋文朔要当值,被宋师竹磨了好久的冯氏便领着他们一群人到了花莲斋。

贡院所在的西大街几乎都是乌泱泱的人流,这种日子就算是官家太太,也没有优待,一行人十分艰难才挤到了花莲斋二楼的厢房里。

宋师竹看了一下窗外的人群,感叹道:“京里所有举子都在这里等榜了吧。”她在京城几个月了,还是第一回见识到什么叫人满为患。

刚才下马车的一刹那,外头众人高谈阔论声、说笑嬉闹声蜂拥进屋内,宋师竹还以为自己到了市场。

宋二郎摇着羽扇,道:“要是一切顺利,明年就不用等第二回了。”

他姿态风流,语气随性,宋师竹没忍住看了他一眼,道:“堂兄带了扇子,不如给旁边的茶炉煽一煽?”

前两年在县里过年时,她就觉得二堂兄对扇子情有独钟,前几个月许是准备考试太忙,没空扇扇子,这几日这把扇子终于重现人前了。

宋二郎白了她一眼,觉得堂妹真是不懂风雅,不过他也没跟她吵起来,外头突然传来一声贡院张榜的锣响,把众人的心神都吸引了过去。

眼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外头已经有两三个人喊着“中了、中了”,包厢里坐着的人心里都有些焦虑。

封恒安抚地拍了拍不自觉捏着他胳膊的宋师竹。

宋大郎一向仔细,看着冯氏连连望向窗外,也道:“娘别担心,我安排了好几个小厮去看榜了。”

宋师竹接话道:“就是,好饭不怕晚,耐心等等肯定有好消息的。”

侄女和儿子一唱一和,冯氏摇头笑道:“别只顾着安慰我,今日我不是主角。”宋二郎上了考场之后,冯氏的精神逐渐便恢复过来了,科举是大事,冯氏也不愿意让自己的情绪影响了儿子。

她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小厮急匆匆地推开厢房门,满脸都是激动,喜不自胜道:“堂姑爷、咱们家堂姑爷是今科会元。”

小厮喘着大气,话尾还有些发颤,看向封恒的目光十分闪亮。

包厢里的众人一瞬间都没反应过来,宋师竹脑袋空白了一下,回过神来赶紧让螺狮拿了一个喜封过来,冯氏也有赏赐,她笑道:“真是开门红。”

同时拿了两个喜封,小厮激动地心肝发颤,嘴里不断说着吉祥话。

一旁的宋三郎耐不住插话道:“还有我二哥和李大哥呢,看到他们名字了吗?”

他二哥这几个月的努力他看在眼里,宋三郎心里一直觉得他家二哥不可能不中。

小厮尴尬了一下,道:“人实在太多了,堂姑爷的名字在最上面,我一眼就看到了,还想再看,就被人挤出来了。”

听到小厮这么说,宋三郎简直都快急死了,宋大郎安慰弟弟:“再等等,一定会有好消息的。”

宋师竹眉眼间漫着喜色,也道:“肯定有好消息!”直觉告诉她,不可能只有一个贡士!

她正想说话,外头便有听到会元在包厢里的学子进来道贺,封恒只来得及跟妻子交换一个眼神,立时便被包围在人群里。

宋二郎倒没有弟弟那样的焦虑,考得怎么样他心里有数,至少也会是个榜尾。他看着络绎不绝的包厢,对李玉隐笑道:“今日的风头都在妹夫身上了。"

有封恒珠玉在前,就算后头他们能够上榜,肯定也没有他这么风光热闹。

李玉隐心里也觉得如此。他下意识地把目光落在宋师竹身上,见着表妹表妹喜逐颜开、根本没把眼神分给别人,心里生出些黯然后,突然便释怀了。

宋师竹被丫鬟扶着让到一边,又给后面几个腿脚略慢的报喜小子发了喜封,一个喜封就是半篓子螃蟹钱,可无论散出去多少,她都高兴。

会元啊,自家相公得到这个会元实在太不容易。别人只看到他是当朝李太傅的弟子得了许多便利,但只有宋师竹才知道从成亲到现在封恒经历过的那些生死关口。

梅花香自苦寒来,宋师竹脸上的笑意就一直没停过。

后面又有宋家的小厮过来报喜,李玉隐排在第十二位,宋二郎在六十八位,会试统共取三百人,家里三个考生的名次都算得上靠前。

李玉隐确实没想到自己的排名会在宋二郎之上,对此,宋二郎心宽道:“没有白费力气就成。”这个成绩他已经很满意了,只要不用等三年再考一回,他就觉得回报足够了。

冯氏也道:“中了就是大喜!”

宋二郎听着他娘的肯定,心里突然就跟吃了蜜一般高兴,今日真是双喜临门,平日要得他娘的赞赏可不容易。

他笑得欢快,李玉隐在一旁看着,突然也有些可惜父母不能在场分享他的喜悦。

包厢里三人都是高中,就连花莲斋老板也趁机出来表示,只要三个考生愿意留下墨宝,半年内到酒楼消费,都免费招待三次。

这等好事,宋师竹立刻就把眼睛看向封恒。封恒看着妻子兴致盎然的模样,也没有推辞,当场便挥墨写了两句祝辞,紧接着宋二郎和李玉隐写完之后,也在纸上印下自己的印章。

在应付完又一群道喜的举子还有报喜人,众人都不打算在厢房继续呆着,现在到家里头道贺的人肯定也很多,不过能够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得中,就算要来回奔波,众人还是很高兴的。

果不其然,回到临泰胡同后,一下马车,便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官府派出来报喜的差役一排三人都等在一旁,一看见封恒几个就围了过来,热闹了好一阵,封恒三人嗓子都快说哑了。

宋文朔是家里最后一个回来的。

彼时道喜的人群都已经散了,宋文朔一下官轿看着满地的鞭炮红纸,也是难抑喜色。

他在户部里一直心不在焉地等着消息,听到三人都上了贡榜,立刻就跟上司请假回来了。他看着眼前三个年轻人,目光带着笑意,连连道好。

不仅考得好,名次也好。

尤其是封恒,会元和普通贡士不一样,除了不会掉到三榜外,殿试成绩最差也一定在二甲前面,否则朝廷就是打脸了。

这一回家里三个考生都争气至极,宋文朔瞧着几人都是满脸喜欢,他可知道了,朝廷里好几个高官显贵家的子弟,这一回都落到了榜尾,老大人们脸上都极为无光。

宋文朔摸了摸胡须,圣心圣意,这一回真的是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