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下河村的举人谢老爷回乡了!

这个消息在镇子里一下子就被传扬开了。

谢家摆席, 宴请亲朋好友。

一天的流水宴,从早上到晚上都是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

“呼!比下地干活还累!”谢志安看着院子里终于恢复如实长叹了一口气道。

万容也是满身疲惫, 可是脸上的笑容却是没有减少一丝。

这样的累,就算是再多来几次也乐意。

尽管是这样,可是收拾完家里,却是连挪下地方也没有了。

谢老爷子满脸的庆幸。

因为老爷子原本打算摆天的流水席,这还是谢一林反对才改成一天的。

这要是天……老爷子有些不敢想像了。

谢枝落夫妻在家里帮着收拾完了才回去了,眼下姐姐已经有了身孕,姐夫一家可是宝贝的紧,实在是不放心,走到哪里, 姐夫就跟在哪里,看的人有些……嗯,放心!

本来还以为姐姐嫁过去会受些气,不过这次见到了,却是发现以前的受气包姐姐比以前开朗了很多,说话办事上也利索麻利了一些。

能够让姐姐改变的原因 , 有可能就是在赵家过顺心。

这么一来, 他要前往京城也就没了牵挂。

“爹,我下个月就启程前往京城, 年后的会试在二月,年后去的话会太紧!”

“成,爹娘这里你放心, 一会让你娘给你收拾东西,这时候爹娘也不能去陪你!”过大年家里肯定是离不开了。

谢一林本也没有打算要让家里人跟着,现在地里的活还没有忙完。

万容一听,也忘记累了,赶忙坐了过来:“这么快就要去京城吗?不在家里过年了?”

谢一林轻笑道:“在京城过也一样,娘,我现在已经长大了,别担心!”

“是啊,孩子长大了,都喜欢往外飞了!”万容有些伤感的道。

谢一林忙安慰:“娘,不管飞多远,我始终都是您的儿子,是不是?”

万容笑了起来:“那当然是喽!”

说话间,万容去收拾东西了。

尽管说是下个月要去京城,可是东西还是提前就开始收拾的比较好,这样的话比较的仔细,有什么遗漏的,也好及时的补上。

看着娘进屋去忙活了,谢一林拉着老爹一起去了老宅。

有些事情老爹一个人还撑不起来,特别是关系到村子里的事情,还真是需要爷爷出面才行。

尽管分了家,老人还是懂的比较多。

到了老宅,就见老爷子正在满脸的愁容。

“小林子来了,赶紧坐在爷爷旁边来!”谢老爷子见乖孙来了,连忙拍拍自己身旁的位置道。

谢一林把带来的点心和酒放在桌上,顺着老爷子的的位置就坐了下来:“爷爷出了什么事了吗?”

不止是爷爷,大伯和奶奶的脸色也有些异常。

和之前在家里忙活着宴席的时候大不一样。

谢老爷子叹息一声:“剩下的药材又要剩下了,今年剩的有些多,总不能都用来当种子吧?”

“就算是当种苗也是留一些长势比较好的,你看村子里去年留了那些卖不出去的东西,今年种出来的越发的小了!”谢志平在一旁小声的说道。

这家子说的就是吴家和村长家了。

去年李关青一家是和他们一样,留了最好的给自己家留种。

那两家却是说都是一样的从地里长出来的,结果,今年挖出来的药材很明显就不如他们两家的。

谢一林轻笑了笑,他是不会和家里人说,村长家和吴家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留的种苗的原因,还有就是那畦出来的种苗区别太大,所以长势才会那么大的区别。

李关青家的是跟着他们家一起的,等谢家人一起畦出来的,有着谢一林的药植空间的水在自然是长势颇好了。

不过那些小的药材在谢一林这里也不是事儿。

谢一林道:“我都收了,正好去京城还能用,这事您别和别人说,爷爷来安排一下,以后的我不一定能够准时在家里,要是能够给我送过去的话,我一样收!”

就种植在空间里的周围,这种长相一般的在药植空间里种下来,长势也肯定是比在外面的要好的多。

正愁空的地太多呢,这不就来种子了吗?

谢一林直接给了谢老爷子一百两银子,多出来的就孝敬老爷子了。

谢老爷子的这个压力解除了,知道和乖孙不缺钱,只所以收这些肯定也是有用处的,所以就说明天就去给收过来。

扔在地里也浪费了,卖出来一点都是银钱呢。

老爷子的事儿办完了,谢一林却是说起了自己这次来的目的。

谢老爷子意外了。

“办村学?!”

谢一林点头:“是的爷爷,想要让村子里的人过的更好,必须进学,学多学少并无大碍,能够学到就比不学的强!”

谢老爷子有些意外,知道自己孙子心大,可是却没有想到,连村学的事情也会想到。

不过小林子的话,爷爷还是相信的 。

别的不说,就是自己家里就出了这么一位读书人,早年的花销早就翻倍的赚回来了。

当然了,要是换成别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够赚回来这么多,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和自家乖孙一样的有想法的。

“这费用不少啊!”万容给爷几个的面前一人倒了一碗水道。

谢一林扶着白氏坐了下来:“奶奶,我能负担得起,更何况以后我要是越升越高的话,村子里都是识字的人对我也有好处,没有那么多扯后腿的,就不用想那么多了!”

一听和乖孙有牵扯,谢老爷子马上就道:“是这个理儿,大平啊,你们弟兄俩去将村长请过来!”

谢志平站起身来就往外走:“哎,我这就去!”

“带包点心过去!”白氏将谢一林带过来的点心从柜子里拿出来一包。

自己都没有舍得吃的,这就送出去了。

这就是实在人。

谢志平和谢志安哥俩带着点心去了村长家,不一会儿就将人请过来了,同时来的还有村子里说话比较有份量的老人。

虽然是上了年纪不大管事了,可是有的时候说话还是非常的管用的。

谢一林要办村学。

这绝对是大事,还是利村利民的大好事。

得知这事之后,众村老都不用别人扶,自己就跟着来了。

吴有秀也跟在村长等人的身后,在看到出来迎接他们的谢一林时,眼睛眨巴了好几次。

谢家宴客,吴家人也都过来了。

吴有秀更是忙前忙后的帮衬着,从第一天谢一林回来就和他一起聊了好久,要是论起来的话,就从谢一林回来,他就没有回家吃过饭,都是在谢家吃的了。

谢老爷子招呼着:“都坐,都坐,有秀也坐!”

“成!”

村长等人都入了座,就说起了村学来。

谢一林说道自己会拿出两百两银子,为去学堂的孩子们买桌凳和所需要用的两套启蒙书本。

除了这些东西,孩子们所承担的费用就少了很多。

当听到这个数的时候,村长等人都张大了嘴巴。

两百两啊!

“这数有些大了!”虽然是知道谢家赚钱了,可是一下子拿出来这么多,还是非常让人意外。

谢志安道:“小林子上学以来,村子里人也帮衬了很多,现在也是我们为村子做些事情的时候了,村长别推辞,都是希望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好!”

村长他们一个个的都感动的不得,谢家人太大方了。

谢家人:都读书了才好,就都有学问了,就不会再惹麻烦,这样的话也就不用再牵扯到自己家儿子身上了。

相比较银子和自己家孩子的前程来看,自然是出银子了。

这么一来,名声也好听。

没看到村长他们都是满脸感动的吗?

事情定下来了,不过前年的孩子们都要到镇上去读。

因为吴有秀还要继续考秀才,现在只是一个童生的他并不适合开班教学。

更何况……有秀同学年纪还太小,当夫子的话并不稳重。

在镇子上齐夫子的学堂那里先上着,以后吴有秀要是实在不能继续往上考了,再回来办村学。

当然了,要是能往上考的话,自然是更好了。

对此,有秀同学没有任何疑义,在谢一林刚回来的那天就已经和他谈过了,虽然他也认为自己不一定还能够考得上。

可是凡事都怕万一啊。

万一自己要是考上了呢?!

秀才的名声比童生好听,要是能够考得上举人就更好了。

虽然这个名号离着自己实在是太远太远,远到也就做梦的时候才会梦见一下。

第二天,村长就将村里男女老少都召集到了一起。

谢一林当即拿出来两百两银子给了村长,另外还有举人牌坊的费用也一并给了,这样的事情,村长出面比较好。

村长满脸激动,全身都在颤抖。

这么大年纪了,还是第一次拿这么多的银子呢。

这银子让他知道,面上有光啊!

不管是村学的费用,还是举人牌坊都是相当有光彩的事。

随后,谢一林和村长以及吴有秀一起去了镇上。

齐夫子在得知他们的想法,马上表示同意,就算是不给银子也没有问题。

这些年以来,谢一林给他这个夫子带来的,可不止两百两。

不过仍然是按照他们商议的来,齐夫子更是单独的收拾出来一间屋子给下河村的孩子们用。

等能够跟得上趟了,再分到别的班,这样一来,也就算是有一个能够熟悉的过程了。

吴有秀的能耐,齐夫子还是知道的。

启蒙入门是没有问题,可是如果还想要继续再往上学,这就有些难度了。

一趟走下来,下河村的孩子们上学的地方就有了。

虽然离着镇子上稍微的有点远,可是孩子们却是并没有在意过的。

这些路算长吗?

要知道当时谢老爷这条道一走就是两年多啊,人家也没有喊累喊苦什么的吧。

谢一林:还真没怎么喊过。

不过偶尔的在心里是喊过的,只不过这些人不知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