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朔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派人联络大顺军残部。
跟大西军一样,大顺军在李自成身亡之后,余部在李过、郝摇旗、高夫人等人率领下,后与南明联合继续抗清。
威名赫赫的“夔东十三家”,就是以大顺军余部为主体。
对江北四镇,欧阳朔暂且还是做冷处理,不做任何逼迫。想来只要高杰等人还有点脑子,就不会在扬州之战结束之前,轻易下注,投降清朝。
以二十万异人军团为中枢,联合江北四镇,大西军跟大顺军余部,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统一战线,对清朝发起反扑,就是欧阳朔的目的。
未免引起张献忠等人的戒备,欧阳朔甚至不谋求联合指挥权,只互相联络好用兵时间,兵分数路,同时北上。
前提是,扬州之战异人军团要证明自己。
……
战役第三天,扬州城。
郭子仪部还在赶往扬州城的途中,清军多铎部以及帝尘统领的十万异人军团,已经先一步抵达扬州城外,将扬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终究还是没赶上。
不仅如此,帝尘似乎有先知先觉,竟然带来百余门火炮。这下好了,清军根本不用等神机营,刚一围城,就在一片炮火之中,对扬州城开战。
“轰!轰!轰!”
因为有熟知历史的帝尘在,知道史可法不可能投降,多铎甚至都不用招降,直接下令攻城。
面对火炮轰击,扬州土城墙不堪重负,很快坍塌。
城上鼎沸,势遂不支。
不过短短一上午,扬州城就宣告沦陷。
刘肇基战死,扬州知府任民育、何刚等壮烈牺牲,史可法自刎而死……
历史似乎再次重演。
所不同者,因为攻城进行的异乎寻常的顺利,再加上帝尘从中劝阻,清军总算没有屠城,而是开始整备城防,应对即将抵达的郭子仪部。
在这件事情上,帝尘还是很理智的。
一则郭子仪部已经在赶来扬州途中,此时屠城,无异于自掘坟墓。二则帝尘虽是世家子弟,可也还是华夏儿女,不是真的铁石心肠。
帝尘还年轻,可不像他爷爷那样,练就一番“铜皮铁骨”。
……
“这下麻烦了!”
得知扬州城破的消息,郭子仪下令部队暂且停下休整。
是夜,中军营帐。
“军师以为,接下来该怎么办?”郭子仪问计贾诩。
贾诩说道:“扬州城破,江北四镇随时都可能投降清军,局势对我们很是不利,必须想办法扭转。只是以我方十三万大军,据守扬州城,尚可一战。眼下清军占据扬州,我们突然从守城方变为攻城方,难啊。”
“……”
郭子仪一头黑线。
“军师可有良策?”郭子仪眼巴巴问道。
贾诩倒是不慌不忙,道:“既然攻不下,那就干脆放弃吧。”
“放弃?”郭子仪皱眉,“军师的意思,可是以退为进?”
贾诩点头,“随行的皇家舰队乃是一张王牌,有舰队随行,我军大可绕过扬州城,逆淮河而上,拿下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乃长江屏障,绕过清军主力,郭子仪确实有信心在短时间内收复江淮地区,问题是,“粮草接济怎么办?”
“清军主力这么快抵达扬州,后续运粮队伍可没这么快,只要我们行动迅速,有很大把握截获敌军粮草,为我所用。”贾诩还真是眼光毒辣,“只要截获第一批粮草,后续粮草就可就地筹措。”
郭子仪听了,叹服点头,只是依然无法释疑,接着问道:“就算解决了粮草问题,放二十五万清军在扬州城,还是大大地不妥。敌军即可南下,直取建业,也能北上追击我军,陷我军于被动。”
贾诩微微一笑,道:“敌军窝在扬州城还好,一旦出城,不管北上还是南下,对我们而言,都是机会。”
“怎么讲?”
“倘若清军南下,直取建业。建业城中有四万大夏禁军坐镇,还有刘良左部在,再依仗建业雄城之利,敌军绝难像攻打扬州一样,轻易拿下建业。”
跟扬州不同,建业城头可也布置了大量火炮。清军想像攻打扬州一样,通过一上午的炮击就拿下建业,简直是痴心妄想。
历史上建业是不战而降,战役地图中有欧阳朔亲自坐镇建业,钱谦益等人又能整出什么幺蛾子来,绝无投降之理。
郭子仪也认同贾诩的判断。
“只要建业坚守数天,我军就能趁势南下,不仅收回扬州,还能配合建业守军,对清军南北夹击,战局自然有利于我。”贾诩解释道。
郭子仪点头,“倘若清军北上呢?”
贾诩笑道:“北上就更容易了,北方疆域辽阔,尤其是江淮地区,不过是被清军刚刚占领,根基不稳,反清势力大有人在。我们大可跟清军玩抓迷藏,分而击之,等到王上收服大顺军余部,就是敌军覆灭之时。”
听到这,郭子仪终于放下心来。
贾诩接着说道,“我军绕开扬州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趁高杰、刘泽清等江北三镇投降清军之前,先以武力,将其压服,除去一隐患。”
“军师高见!”
郭子仪起身,遥遥一拜,彻底心悦诚服。
贾诩侧身让过,作为谋士,从建业出发时,贾诩已经在脑海中盘算着各种可能,扬州城沦陷,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故而贾诩才能在短时间内,拿出应对之策。
这便是顶级谋士跟一般谋士的不同之处了,时时谋事在前,并做好最坏的打算,从不临时抱佛脚。
计议已定,郭子仪也是雷厉风行。
当天夜里,大军就连夜拔营,继续北上,务必在清军反应过来之前,悄悄绕过扬州城,继续北上。
当然郭子仪也没忘记连夜修书一封,将前线战报详细报给欧阳朔。
……
就在郭子仪部连夜北上之时,扬州陷落的消息也开始传播开来。
眼见清军势大,一时间南明上下人心浮动,江北四镇总兵心里开始打起小九九,钱谦益等文官也不再前往摄政王府递拜贴。
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