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普天之下、只有孤能称王

三月十六日。

帝子受下令,一支压着囚犯的队伍,从函谷关离开,向三地而去。

为首者是东侯太一,还有大批的强者。

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押着这批囚犯,游走三地。

让三地中所有子民,都尽可能的看到。

这批囚犯人不少,足足一百多位。

每位囚犯的牢车上,还有着他们的身份名字。

赵王赵雍、魏王魏斯、廉颇、李悝、申不害、平原君赵胜、张开地、暴鸢……

等等等等,皆是原三国没死的高层。

当消息传开后,三地无数人愤怒了,但更多的,却是沉默了。

大王(丞相)都已经成了阶下囚,他们又能如何?

而当这只队伍从原韩地开始行走后,无数的目光从麻木变得愤怒,又从愤怒变得麻木。

同时,也开始了连续不断的袭杀。

有金仙大贤层次的,也有贤人层次的。

更有天仙和地仙层次的。

神州大地,从来不缺仁人义士,更何况是自己的故国?

袭杀从踏上原韩国疆土的那一天开始,就没有停止过。

只不过相对于东侯太一率领的队伍,这些人都太弱了。

只是白白送死罢了。

甚至不用东侯太一亲自动手,其他强者就足够了。

而令不少人感到讽刺的是,这些强者中,有不少都是原三国之人,他们已经投靠了大秦。

成为了大秦忠实的鹰犬。

此时也在更加疯狂卖力的,屠杀那些来袭杀、劫囚之人。

……

就在这队史上从没有发生过的囚队,离开函谷关一天后。

函谷关中。

尉缭则是面色郑重之极的站在帝子受面前,沉声道:“大王,如此羞辱一国王者和重臣,古未有之,必会激起天下人的愤怒、和有才之士的反感。

三地民心也会与我大秦更远,臣恳请大王收回成命。”

说完躬身一礼,没有起身,此时哪怕他是一心为公,也知道自家大王的心性,应该不会怪他。

但还是不禁感到无比的沉重,因为自从灭掉三国之后。

帝子受的威信、威严,都增强了许多,就算是心中自有坚持的尉缭,也越加敬畏,不敢反抗。

可这件事太大了,将赵雍、魏斯他们绑上囚车,四处游巡。

从古至今都没有过,实在太过于羞辱一位王者。

非泱泱大国之行。

帝子受已经停下了处理政务,平静的目光看去,也的确没有生气,这种忠心劝谏之事有什么好生气的?

淡淡开口道:“古未有之,孤便不能做了吗?”

尉缭微愣,皱了下眉,便听见那淡漠的声音继续响起:“当孤兵出虎牢关,太学建立、屠杀一些学派之后,就没有引起天下人的愤怒和有才之士的反感?”

尉缭皱眉更深,好像是这样,但这次实在是有些过了。

“孤对三地之民好,他们便会心向与孤?”第三个问题,自帝子受嘴里淡漠吐出,还透着一股凌厉之意。

尉缭沉默一下,这三个问题他没有办法回答,看似都说的没错。

但其深度却不一样。

仇恨、敌视等等情绪,辱骂之仇能比得上灭族之仇吗?

将赵雍等人放在囚车上游行,就是在加上那些敌意、反感。

略一思索,还是没有放弃道:“大王,如此一来也是在打压王位的威严,与大王您也有害处啊!”

无数年来,王位都高高在上,这也是权臣再厉害,也几乎没有谋反的原因之一。

普通百姓对王位、王室的敬畏之心,是非常大的。

起义之类的,更是没有。

可将赵雍他们游行,无疑是打击所有人对王位的敬畏之心。

其中自然也包括秦王。

这也是他能想到的、劝说大王最大的理由。

其他的什么加深仇恨之类的,他清楚大王根本不会在意。

帝子受露出一抹笑意:“孤就是要打压他们的王位,让天下人知道,普天之下,只有孤能称王。

其他人、不配。

而且待孤一统天下,王、还能配的上孤吗?”

尉缭心神一震,身躯不自觉又弯了一些,那种镇压八荒六合、睥睨一切的霸气,扑面而来。

有心还想劝阻,但也不敢多说什么了。

这些年他早已明白,身为臣子,他可以劝谏,只要是为了大秦、为了大王。

但一旦大王解释了,下定了决心,再硬要劝谏不依不挠,那就要被视为挑衅大王威严了。

而那种结果,没有一人愿意得到。

“臣明白了。”心里叹息一声,尉缭行礼道,他知道,因为这件事,三地又要多上许多的人命死去。

大王根本没想过以仁义收服天下之心。

他要的,只是强行镇压,等待时间融合。

“退下吧。”帝子受淡淡一挥手。

“喏。”尉缭退下。

帝子受目光看了一眼东南方,一抹意味不明的光芒闪过。

快了!

……

眨眼,东侯太一就带领着囚队在韩地上游行了数天,前来袭杀劫囚的人越来越多。

不过让东侯太一有些可惜的是,能引起他真正在意的人,一个都没有。

显然,那些真正的强者,都不会前来送死。

哪怕他们心里其实也都怒火滔天,想要救出赵雍、魏斯他们。

但他们更明白,这就是一个陷阱。

不管谁去都会必死无疑。

毕竟那已经是秦国的地盘,而如今威压天下、被公认为当世第一强者的秦王还在函谷关中,望着一切。

谁敢去、去多少人,几乎都是必死。

不过这还是止不住许多人的送死之举,前赴后继,似乎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坚持、道义。

甚至很快,就快被剿灭的叛乱,其势力又大了一些。

好几个地方,再次掀起暴乱。

而在楚齐燕三国之中。

当消息传过去之后,无数人自然是更加愤怒。

暴军、残暴不仁等等的呼声遍起。

抵抗暴秦,似乎已经是万众一心。

就连熊旅、姜小白、燕职三人,都罕见的真正愤怒了。

目光冷漠的看向函谷关。

其他人也许只看到了秦王嬴政的暴戾残忍。

也许还有引诱其他三国余孽的想法等等。

但在他们三人眼里,却看见了函谷关中,那向他们看来的一双不屑、藐视、俯视的眼神。

他如此糟践赵王、魏王,打击他们君王身份不可侵犯的神威性,就是根本没把他们这些六国大王放在眼里。

明晃晃的告诉他们,你们不配与孤相提并论。

他们三人如何能不愤怒?

就连损失惨重、根本不宜动兵的燕王燕职,都咬牙抓紧了速度准备。

……

就在天下议论纷纷时,三月二十六日。

东侯太一不得不停止游行了,他和十四支大军中的八支,还有大批高手,都快速向前线而去。

因为楚齐燕三国、还有诸子百家的联合,终于完成。

于三月二十四日,正式出兵,赶往三国与秦国边境,白起、王翦、司马错三军所在的地方。

收到消息,八支大军分别向白起三军赶去,许多强者,包括主持三地政务的商鞅、张仪、吕不韦也向前线而去。

帝子受则于三月二十六日,亲自带领一些强者,彻底剿灭了所有叛乱。

随后依旧赶回函谷关坐镇,调控大局,让剩下的六支大军,继续配合官员进行公审之事。

……

函谷关。

这里已经是一个小朝廷,帝子受就在这里,背靠咸阳、面临三地,主持着大局。

收到三地正式出兵,他名义上还在主持着大局,暗地里、却是闭关了。

灭掉赵魏韩三国,大秦气运之力在一直不断的增加着,到此时,已经增加了四成左右。

不过因为忙碌,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完全吸收。

只是靠着这段时间来自动的吸收,和短时间的修炼,将四龙真气突破了,达到八百二十多丈。

实力再次大增,真正达到了金仙第九层次的第二阶段,凭两大神通,和各种手段。

他有自信,不弱于一些金仙第九层次第三阶段,也就是金仙第九层次大圆满强者。

而金仙第九层次大圆满的力量,即使在洪荒,都没有多少人达到过。

按照帝子受的推测,已经不弱于一些大罗金仙了。

哪怕只是大罗金仙中的弱者,只是大罗金仙第一层次。

但金仙和大罗金仙,终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

差距非常之大。

毕竟大罗金仙,已经是真正得道、站在道之上,掌握法则的存在。

由此可见,金仙第九层次大圆满的强大之处。

帝子受还留在函谷关,一是双方真正的决战,还需要一段时间。

二来,就是他要尽快将所有气运之力吸收完,将自身实力,推到巅峰。

楚齐燕三国。

自从大秦一举灭掉三国,齐国从燕国退兵后,楚齐燕三国就在拼尽全力准备着生死一战。

哪怕是燕国刚刚被齐国入侵,几乎快将燕国灭亡,姬职君臣也忍了下来。

因为他们很清楚,再不联手,等秦国稳定三地之后,等待他们的,就是秦国那强大到无敌的威势。

再没有人妄想、敢以一国与秦国争锋。

只是联合出兵,却也不是简单的,需要时间。

楚国齐国还好,但他们要等刚刚损失惨重的燕国。

还要等诸子百家。

这一等,就等到了三月二十四日,三国方才正式出兵。

不过这段时间中,熊旅姜小白甚至是姬职,却也都是等的既焦急、又欢喜。

因为他们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了。

面对大秦的杀戮、霸道,诸子百家仿佛终于认清了事实,下定了绝心。

纷纷出世,加入三国之中,共同对抗秦国。

其中,诸子百家里强大的几家,成为了串联人、主导者。

一月十六日,齐国。

儒家小圣贤庄、当世亚圣之一的荀子,走进了齐王宫。

随后,越来越多的各家强者,纷纷齐聚齐国国都临淄。

一月十七日,楚国。

道家人宗逍遥子走进了楚王宫,随后跟齐国一样,各家强者也汇聚向楚国国都郢城。

一月十九日,燕国。

墨家巨子六指黑侠走进了燕王宫,也有许多各家,选择了加入燕国。

天下诸子百家中,以法、道、儒、墨四家最为强大。

其中,法家最为分散,而且几乎都在各国朝堂。

道、儒虽也有分散,但主体还是明确的。

墨家最为统一。

以道、儒、墨三家各自带领着诸子百家,加入三国之中,这股力量之强大,就连熊旅三人都有些吃惊。

毕竟诸子百家,虽说是百,但其实远不止百。

天地之道无数,光是基础之道就有三千。

有所成就、自成一家的,数不胜数,虽然大部分都消失了,或者说衰落了。

但汇合起来,依旧强的惊人。

每一天,熊旅、姜小白三人手中的力量,都在增强。

由不得他们不高兴。

哪怕战后这股力量可能就会离去,但此时对他们却是极大的好事。

而且战后他们有自信,一定能留下一部分。

终于,到三月二十三日,燕国勉强准备好了。

没有再浪费时间,三月二十四日,熊旅、蒋小白、姬职三人亲征,从各自国都出兵,直向白起、王翦、司马错三军之地。

其中楚国兵马两千多万,齐国两千多万,燕国一千多万。

看上去虽然不多,但皆是成军的建制,集结大军之力后,实力强横。

还有诸子百家的强者,跟随三军一起。

随着三军越发向边境靠近,一股凝重的气氛,也在这天下间越来越浓。

几乎所有的目光都望向了那里。

因为都知道,这差不多是决定天下的一战。

三国如果不能打败秦国,将其赶回函谷关中,哪怕只是打平,秦国也就真的大势将成,一统天下几乎是迟早之事。

而如果秦国要是打败了三国,一统天下应该就是定局,谁也再改变不了。

除非秦王暴毙。

到了此时,天下之人,除非太过偏僻,没有得到消息,否则没有一个人不紧张的。

就算对大秦、对帝子受最自信的老秦人,也紧张起来。

一统天下!

能不能做到这开天辟地、古今无双的大事。

好像就看这一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