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全城轰动

看到梁庆一脸懵逼,刘员外赶忙解释起来,他这锦旗并没有送错地方。

详细说来,事情是这样的:

刘员外家的小少爷,一直以来都不愿意碰任何与书有关的东西。但是,就在今天上午!家里的奶妈抱着他路过护国寺书铺时,看到了凌霄书坊出版的《连载小说月刊》中的一幅插图,就是《天外飞星记》中那一幅陨星坠落在东海中的场景画,黄三缄在其中增加了他自己悟到的“空间画法”,使得整张场景图看起来非常浩大壮观,具有透视效果。

简单来说,就是冲击力非常强。

小少爷根本没见过这样的画面,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非要跟奶妈要这本书,这也是他们老刘家祖坟上冒青烟了,小少爷人生中第一次主动要求买书回家看。

但,奇迹还不止于此。

书中统共有十二幅插图,小少爷对每一幅都非常感兴趣,颠过来倒过去看了半天。

刘员外赶紧找来一个寄住在他们家的远方亲戚,是个善于舞文弄墨的秀才,找来给小少爷当临时老师,这刘秀才看过《连载小说月刊》之后,告诉小少爷,他喜欢最喜欢看的那六幅插图,分别出自书中的两篇小说,一篇是《天外飞星记》,一篇是《司南漂流记》。

接着,刘秀才开始给小少爷讲《天外飞星记》和《司南漂流记》的故事,听得小少爷聚精会神,乖乖地坐在椅子上,不吵也不闹。就在刚才,刘员外叫家丁赶制锦旗的时间里,刘秀才一页一页地给小少爷念书上的字,小少爷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还扒拉着刘秀才的手,也要亲自看一看那些他特别感兴趣的内容都是怎么写的。

这不是奇迹,是什么!

听过刘员外的介绍后,梁庆才相信,这锦旗没有送错地方。

他万万没想到,他们的《连载小说月刊》竟然还有这样的功效!

可以治疗儿童阅读障碍!

这实在是太神奇了,他也是第一次体验这种感觉:他的手被一名大官紧紧地握在手里,大官热泪盈眶,面上涌动着激动的潮红,连连赞叹他的出版事业实数功德无量。

在佛法之中,文殊菩萨象征着智慧,当初,刘员外就为了小少爷厌学的事去护国寺里拜过文殊菩萨,护国寺僧人告诉他,缘分到了,小少爷自然会看书。

刘员外握着梁庆的手,连连说:“文殊菩萨显灵啊,文殊菩萨借着贵书坊的《连载小说月刊》显灵啊!真是神迹啊!你们一定会好人有好报的!”

没错,这是来自文殊菩萨的点化。

刘员外紧急赶制了这面锦旗,全家出动,送到凌霄书坊来,希望凌霄书坊再接再厉,多出一点《连载小说月刊》这样的书,好让他们家小少爷、还有千千万万厌学儿童,每天都有插画看,每天都有故事读,让他们感受到文化的力量,重新回到读书人的队伍里来!

梁庆,一个开青楼的,从来没想过,自己竟然还能造福大兆的厌学儿童!

“就指望你们了啊!”刘员外抹了把眼睛。

刘员外介绍完情况,表达过感谢之后,刘老太太和员外夫人也上来道谢,一个个热泪盈眶的,就差把梁庆当成菩萨供起来了。

梁庆搞清楚事情原委之后,赶忙向他们解释,自己只是凌霄书坊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销售,如果真的要感谢的话,应该感谢他们的书坊主——宋凌霄。

“成,成,我们回去就把宋恩公的生人牌位供到香案上。”刘员外连忙说。

“那就不必了吧,不必那么麻烦,哈哈,哈哈哈。”梁庆干笑数声,心想,宋老板这才多一点大,牌位都给供上了,被他知道,准定得吓一跳,“我们宋老板还很年轻,供牌位还是太隆重了,你们若是真感激他,就帮忙宣传一下《连载小说月刊》吧。”

“那是自然的!”刘员外梗着脖子,拍胸脯道,“你放心,护国寺周围的宣传,我都包圆了,还有我的同僚、同年、同乡们,统统宣传到位!”

“得劲!就仰仗您啦!”梁庆手执折扇,向刘员外拱了拱手。

……

送走刘员外一家后,梁庆仍然处于热血沸腾中。

这时,宋凌霄姗姗来迟。

本来新书上市销售第一天,他应该早点来的,但是,宋凌霄早上刚去国子监办了休学,所以晚来了一步。

他思量了一番,决定还是不要办退学了,就办休学吧,不是他舍不得四书五经,而是他舍不得国子监里的人才。

等他忙完这一阵,《连载小说月刊》走上正轨了,他再回去上学,顺便物色新的编修、作者和其他方面的人才。

从国子监走出来,宋凌霄只觉得浑身轻松。

他不必再每天被点卯拘在国子监里,不必再在京州城里打着对角线的奔波,他告别了偷偷摸摸搞兼职的生活,从今天开始,他就是——全职书坊主!

最让他开心的是,他爹的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认为他搞书坊就是一时兴起,不是什么正经能做长的事情,到现在,他爹支持他先停掉国子监这边的课业,集中精力去把凌霄书坊做好。

这一方面是对他每天奔波的心疼,一方面也是对他事业的认可。

没有什么比得到家人支持更开心的事情了!尤其是,这项事业饱受偏见指摘,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不务正业的情况下,宋郢却可以发自内心地认可、支持宋凌霄。

宋凌霄觉得,只要有了他爹的支持,他成为大兆第一书坊主,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

宋凌霄怀着轻快的心情,走进位于洒金河畔的凌霄书坊总部。

如今,这里已经升级为门面十间,带大型仓库、花园、茶座和会客厅的5级书铺,相当于现代的集文化、交流、娱乐为一体的大型书店了。

明亮的灯光,即便是在白天,也没有间断地照亮着富丽堂皇的大堂,沿着四排楼梯上去,就是拥有十扇大窗户的二层书库,梁庆的“中军大帐”就在书库朝向街面的一间独立大会客室内。

“宋老板!”梁庆一见宋凌霄上来,顿时满脸堆笑,格外热情地迎过去。

宋凌霄被梁庆的热情搞得有些懵,按照他的推算,梁庆应该没有这么快拿到积极的销售反馈,毕竟是新生事物,不一定有《金樽雪》《银鉴月》这样成熟的类型小说接受度高。

“怎么,销售额这么快就起来了吗?”宋凌霄向梁庆手中看去,可是,令他意外的是,那里并没有销售报告。

“嗨,不是销售额的事儿,”梁庆一摆手,“咱们不要谈钱那么庸俗的东西,我今天要好好跟你谈一谈我们凌霄书坊的社会责任感!”

宋凌霄惊奇地看着他,梁庆今天是被人穿越了吗?

“别这么看着我嘛,好像我很没有社会责任感似的。”梁庆“哗”地打开折扇,文质彬彬地摇了摇。

大冬天打扇子,给人一种……非奸即盗的感觉。

“你难道很有社会责任感?”宋凌霄眯起眼睛。

“过去没有,将来就不能有吗!人要往前看!”梁庆坦然地承认了自己没有那种东西,但是并不妨碍他继续讲大道理,“不瞒你说,我决定改过自新,从今天开始,关心大兆少年儿童的文化教育普及程度。”

接着,梁庆拍了拍手,一个伙计进来,手中端着一个金边红底的卷轴。

“你看这个。”梁庆示意伙计把卷轴打开。

“哗”,一道红艳艳的锦旗在宋凌霄眼前展开来。

梁庆如愿看到了宋凌霄露出和他当时一模一样的惊奇表情。

“这是什么?”宋凌霄惊讶地问道。

“你猜怎么着。”梁庆将刘员外和他们家小少爷的事情跟宋凌霄添油加醋地讲了一番,中间还增加了一些诸如护国寺书铺前霞光万丈、文殊菩萨显灵等等民间故事情节。

宋凌霄听完之后,只是微微怔忡,并没有表现出过分的意外。

论沉稳,论大将之风,梁庆再一次败了。

“插画确实能够吸引青少年。”宋凌霄评价道。

“没错!”梁庆兴奋道,他“哗”地合起折扇,一点宋凌霄,“这就是我准备开展的新业务!”

“你是说幼儿绘本和连环画吗?”宋凌霄问道。

这回轮到梁庆愣住了,他心中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商业构想,宋凌霄已经给出两个准确的名词来落实他的构想。

不愧是他看中的人!他唯一承认的领导者——宋老板!

“这两种书的市场潜力确实很大,应该能挣钱。”宋凌霄摸了摸下巴,继续说道,“不过,我们书坊现在规模还比较小,不能分出很多精力去发展不同的业务线,所以,做连环画可以,做幼儿绘本就算了。”

“啊……”梁庆其实还没搞懂幼儿绘本是什么,他知道连环画,小人书,差不多就是那种东西吧。

“要做连环画,必须有成熟的画手支撑,我觉得黄三缄就可以。”宋凌霄道,“他在画富有想象力的场景时具有一种出奇的天赋,而且他的活儿做得特别快,应该可以承受画连环画的压力。”

“对,对。”梁庆根本就没有考虑到那么具体的问题,他这时候只能跟着宋凌霄脱缰的野马一般狂奔出去的思路走,并时不时点头,发出附和的声音。

“我想想,我们必须物色一个到两个能扛得住活儿的画手,来分担黄三缄身上的任务量。”宋凌霄继续思索怎么安排人力。

“画师容呢?”梁庆提议道,事实上,他只知道画师容。

“画师容不够商业……”宋凌霄皱眉道,“他画得很精致,但是,我们需要的不是精致,而是对故事的表现力。”

“嗯……”梁庆想到了画师容的特色画法“云鬓”,头发丝像云雾一样,但是仔细看去,却又是一根一根可以数出来的,这种画法,确实不适合需要大量输出的连环画。

“我再想想办法,百工所或许还会有合适的人选。”宋凌霄沉吟罢,抬眼看向梁庆,说道,“对了,你注意着钱老板、王老板他们发回来的信件,里面有很重要的东西,千万要第一时间交给我。”

“哦。”梁庆答应,他还没从刚才的激情畅想中回过神来,宋凌霄竟然就已经计议完毕了!

等等,他们是准备做连环画了吗?

“先不着急,把《连载小说月刊》的销量搞上去了,才能考虑后续的衍生项目开发。”宋凌霄拍了拍梁庆的胳膊,问道,“销售情况怎么样?”

梁庆感觉脑袋有点晕,他摆了摆脑袋,把刚才充斥着脑袋那些陌生词汇甩出去,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业务领域里——销售!

“该发的货都发出去了,京州这块的销售情况符合预期,但是销售额并不高,主要是定价过低以及销售渠道饱和的问题。”梁庆来到桌边,抽出他刚刚记下来的情况,给宋凌霄看。

宋凌霄目光扫过纸面,说道:“没事,我预料到了,这月刊也不能定价太高,主要是走了一个薄利多销的路子,只要能打开市场,就是成功的。而且,我们主要的市场也不是在京州,而是运河周围的城镇以及江南地区,你心里有数就好。”

说着,宋凌霄往门外走去。

“诶,宋老板,你去哪里?”

宋凌霄回过头:“去看看地面。”

地面,当然不是指土地或是青石板路。

而是指以地面销售渠道为主的实地市场,也就是说,去看消费者,去看人。

想要知道消费者的真实反馈,去长安街上走一趟,去西南市场走一趟,比笼统的销售数字带给人的信息量更大、更丰富。

“一起么?”宋凌霄问。

“可是我还得在这里等战报……”梁庆其实有些心动。

“看或者不看,战报都在那里,大不了晚上回来看汇总。”宋凌霄一歪头,示意梁庆别磨叽了,赶紧跟他走吧。

“成,等等我。”梁庆撂下折扇,取了裘皮大衣,往身上一披,跟着宋凌霄一起出来。

两人走在阳光下,十月的天,难得这样好,适合出来走动。

本来滞涩的思路,被这清冽的风一吹,也会豁然开朗。

屋子里和外头真是不一样。

“我们去哪个书铺看地面?”梁庆询问他的领导者。

“就在那里。”宋凌霄笑道,他所朝向的位置,是人声鼎沸的繁华街道,就在几重屋檐后面,相隔不过一个街区,“洒金河街。”

两人是从凌霄书坊总店的后门走出来的,因此没有正面受到人潮冲击,现在,宋凌霄要绕道前门去,梁庆不由得有些紧张。

“你确定?前门人特别多。”梁庆说道。

“人多才好。”宋凌霄轻快地向洒金河街上走去。

这条通往洒金河街的小巷子,平时没什么人来,它的一侧是层层叠叠的民居,楼房挨得很近,这是洒金河附近唯一一块没有搬走的居民区,另外一侧就是凌霄书坊总店的院墙,靠近这一侧院墙的里面是仓库,平时也没什么人去,因此很安静。

小巷子里有些肮脏阴湿,泼着许多生活废水,梁庆皱起眉头,虽然凌霄书坊总店就贴着这处民居,可是他却从来没有来这里看过,如果能把这些肮脏又贫穷的居民赶走就好了,他们凌霄书坊的地盘还可以再扩大一些,周围的环境也可以搞搞干净。

这时,一个小孩子发出响亮的笑声,从民居间狭窄的通道里传出来,宋凌霄站住脚,侧头看向那处通道。

只见下午的阳光斜着照射下来,正好将甬道尽头笼罩在金灿灿的光辉之中,小孩子欢快嬉戏的剪影沐浴在金辉之中,虽然不知道他们在玩什么,但也能感觉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

“你看。”宋凌霄侧过身,让梁庆也能看到甬道里的情景,他指着甬道尽头的那帮孩子,说道,“坐在那里的褐衣小孩手里拿的是什么。”

梁庆一开始只注意到那些站着的小孩,不知道在玩什么,玩的那么开心,手舞足蹈。

经由宋凌霄一提醒,他才发现,其他小孩都在满地乱跑,只有那个穿着褐色衣服的年纪稍长一些的小孩坐在板凳上,手里拿著书,一边从书上念着什么,一边跟着其他小孩一起开心地笑。

“是……”梁庆仔细看去,惊奇地发现,褐衣男孩手中拿着的书,那个封面,他非常眼熟,排印出来的样书看了好几遍,大家投票决定采用这一版封面,“是我们的《连载小说月刊》!”

“走,我们进去看看。”宋凌霄兴致勃勃地提议道。

在宋凌霄的带路下,两人一前一后,从一次只能容一人通过的狭小甬道之中走过,两边建筑结构非常草率的民居看起来摇摇欲坠,脚下随时都有可能踩到奇怪的物体,令人不快的环境之中,孩子们的欢笑声却格外真挚,仿佛这里与刘员外家的大花园里没什么不同。

两个陌生人从外面走进来,引得孩子们都停下来,好奇地看着他们,在这样的地方,似乎从来没有见过穿着打扮如此光鲜的“贵人”,尤其是梁庆身上那件裘皮大衣,只有洒金河外面的街道上,那些乘坐在高大马车里的贵人们,才会这样装扮。

“你们好啊,”宋凌霄友善地弯下腰来,同孩子们打招呼,他摸了摸最近的一个孩子的小脑袋,从袖子里取出一沓白纸,递给他,“可以写写画画的东西,送给你们。”

孩子愣愣地接过白纸,顿时,周围的孩子也都凑上来,伸出手来摸一摸纸面,好光滑啊!就像《连载小说月刊》的纸质一样!

可是,《连载小说月刊》是他们好几家大人凑钱给他们买的,只有一本。

这纸一定很贵,不过,贵人应该不差钱。

孩子们目光灼灼地打量着宋凌霄和梁庆,因为这个礼物,而对他们又多出了几分好感,如果每天都有贵人到他们巷子里来串门就好了。

梁庆则是有些诧异,宋凌霄竟然还随身揣着白纸?而且那么大一堆白纸,是怎么装进袖子里的,真是难以用常理揣度的宋老板啊!

宋凌霄知道要让小孩子们乐于跟他们聊天,必须先给点礼物,否则,孩子们谁愿意搭理大人啊。宋凌霄便从虚拟仓库里调出一些他手工做的白纸,送给孩子们,至于笔,可能对孩子们来说有点危险,他还是不送了。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书呀?”宋凌霄开始进入正题,饶有兴致地盯着那名稍微大一些的褐衣男孩问道。

褐衣男孩骄傲地挺直身子,向两个贵人展示他们的“宝贝”:“这是今天新上市的书呢,我爹排了好久的队才买回来的,你们现在去排队,可能都买不到了!”

梁庆露出了“年轻人你还是太年轻”的表情,正待说这书是我们出的,就被宋凌霄抬手止住。

“才不是他爹一个人买的呢,”旁边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嚷道,“是我们好几家合买的!所以我们轮流看!只不过他认识的字多,我们认识的少,才让他念给我们听!”

“原来如此。”宋凌霄心想,虽然《连载小说月刊》已经降到了最低价,但对于下沉市场来说还是太奢侈了。

如果要出连环画单行本的话,最好用便宜一些的纸张,价格控制得再低一点。

还有画手,画手也不能请太贵的,连环画不需要精致的画面,只需要表现力强的线条,精简有力的对话,还有就是强有力的故事支撑。

宋凌霄跟孩子们聊了聊,大概心里有了数。

“那,哥哥问你们啊,这些画里面,你们最喜欢哪一幅?一个人只能说一幅。”宋凌霄竖起一根手指,一本正经地说道。

“我喜欢星星掉下来的那个!”

“我、我喜欢大海!”

“我喜欢洪水哗——地一下漫过街道,从人的头顶上这样、这样掉下来的那幅!”

孩子们争先恐后发表意见,宋凌霄一一记下来,最后,一个瘦弱腼腆的小男孩绵绵地说:

“我喜欢小姐和马夫——”

“哈哈哈哈哈哈!”话还没说完,其他孩子就大笑起来,显然,这些小男孩并不是什么都不懂。

宋凌霄很清楚小男孩们的开窍时间有多早。

“……”那个瘦弱腼腆的小男孩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可是,他就是喜欢小姐和马夫,他们两个隔着马儿对望的时候,那画面,多温馨啊。

宋凌霄心里偷偷道了一声侥幸,幸亏黄三缄没把《诀君子》第三章 的鬼畜画面画出来。

向孩子们了解到对画面内容的偏好之后,宋凌霄大概算了一下,是《司南漂流记》最受欢迎,其次是《天外飞星记》,这在预料之中,毕竟,投票的都是小男孩么。

不过,《司南漂流记》竟然能超过《天外飞星记》,看来,尚大海的出头之日快要来了。

“这些故事你们知道都是讲什么的吗?”宋凌霄继续市场调查。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一番,每个人都说不太清楚,但是又说得很兴奋,顿时,宋凌霄感觉自己周围仿佛同时有许多小号在吹高音,吵得人脑瓜子嗡嗡的。

最后,还是那名识字的褐衣男孩讲得最清楚,他用简练的话语分别概括了四个故事。

宋凌霄从袖子里拿出一只银锞子,送给那名褐衣男孩:“这是奖励你的,不过,你能帮大哥哥一个忙吗?”

褐衣男孩看见这么大一锭银锞子,顿时眼睛亮了:“什么忙?”

“每个月去旁边的凌霄书坊领一本《连载小说月刊》,念给你的朋友们听,不用钱,报‘梁庆’这个名字就行。”宋凌霄笑道。

梁庆突然之间被当成了通行证,他不由得得意起来:“对,报我的名字,免费送书。”

“我们每个月十五日发售,就是月圆的日子,就是今天,懂吗?”宋凌霄说道。

“懂。”褐衣男孩使劲点头。

“我需要你帮我汇总其他小朋友的意见,越多越好,就是我刚才问的那些问题,第一个,你觉得价格贵不贵,第二个——”

“哪幅画最好看,还有,哪个故事最好看!”褐衣男孩抢先说道。

“好,交给你,我就放心了。”宋凌霄拍了拍褐衣男孩的肩膀,说道,“搜集完意见之后,就去隔壁凌霄书坊,还是找梁庆,把结果告诉他,好吗?”

梁庆心想,果然,当通行证是有代价的,他还得当收集意见的工具人。

不过,这也是做销售本来就应该了解的事情,是一个专业的销售的职责所在。

“好!”褐衣男孩使劲点头,他抬起头,眼神中带着某种期待,他问道,“你们是写这本书的人吗?”

“不是,我们是出版这本书的人,就是……从许多故事里,把那些特别有趣的挑选出来,制作成书,让大家方便阅读的人。”宋凌霄笑道。

“那……我长大以后,也想做这样的工作。”褐衣男孩深吸一口气,说出他的愿望,之后,便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宋凌霄。

梁庆心道,好么,宋老板,你随便到小巷子里逛一圈,竟然还能招到后备力量。

“可以啊,你的概括能力挺强的,这是成为编修的基本素质之一,你叫什么名字?”宋凌霄问道。

“我叫汪大土!”褐衣男孩说。

周遭顿时响起一片笑声,实在是这个名字太土了,连他的小伙伴也觉得非常可笑。

“汪大土,你长大以后,如果还想当编修的话,就到隔壁凌霄书坊找我。”宋凌霄笑眯眯道,“我叫宋凌霄。”

“凌霄——?”

“啊,是凌霄书坊那个凌霄!”

孩子们顿时激动起来了,围着宋凌霄纷纷自荐。

“我叫嗤溜儿!”“我叫狗蛋!”“哥哥,你看我行不行,我叫程二毛!”

……

被热情的孩子们欢送到小巷子口,宋凌霄和梁庆继续往前头的洒金河街走去。

梁庆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在走进那条狭小肮脏的甬道之前,他没想到,会有这样一番际遇。

感觉,整个灵魂都得到了升华。

“这就是下沉市场,也是你口中所说的社会责任。”宋凌霄一边走,一边说道,“刘员外家的小少爷不愿意读书,这些孩子却是读不起书,没学可上,那些正经书,大部头,他们都看不懂,想要引起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就只能从好读一点的插图本读起。”

梁庆懂了,原来宋凌霄说要看地面,是想带他来看真正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和梁庆想象中的收割一波人傻钱多的官员家长不同,更多的孩子其实是没有钱没有条件才导致的失学、不识字……

打富家子弟的市场,和打这些孩子的市场,有着两套完全不同的打法,定价、成本、铺货渠道都不一样。

甚至反向决定了内容,在有趣的前提下,必须是健康的、正面的、积极的,其次是能学到知识的。

“我目前的设想是,《天外飞星记》《司南漂流记》都可以做,再做一本《诀君子》。”宋凌霄道。

“为什么是《诀君子》?”梁庆不大明白。

“因为有些观念,大人已经听不进去了,孩子还有救,让他们知道这样的故事,可以在他们心里种下这样的种子,至于将来如何,需要他们自己去思考了。”宋凌霄说道,“当然,《诀君子》里有些情节太过凶残,等有机会……再找作者商量调整吧。”

从小巷子里走过的这短短一段路程里,凌霄书坊接下来业务中重要的一环已经确定了大方向,就差具体的执行细节了。

两人重新走到京州城的主干道上,洒金河商业街两边,繁华的楼宇、鳞次栉比的商铺、衣着光鲜的行人,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漂亮、精致,这是财富汇聚之所在,商人们最喜欢的东南城区,东贵西贱,南奢北啬,又贵重又奢侈的地方。

谁能想到,在这样漂亮的街道后面,藏着那样一群孩子呢?

梁庆的心情,顿时有点沉重。

这时,凌霄书坊里出来的买书人如同流水一般,从两人身边走过,他们热切的讨论,也似流水般擦过耳畔。

“凌霄书坊真是神了!”

“一口气推出四部这么精彩的小说,偏偏还只有个开头,这是要折磨死我们啊!”

“我愿意出十倍的价格,只要让我买到《天外飞星记》的全本!!”

“《诀君子》到底是谁写的,下手也太狠了吧,那个陆什么的大官,简直不是人!”

“对啊,我要气死了,下一期我就要看到马夫原地复活,否则我立刻买一筐臭鸡蛋等著作者来领稿费!”

……

在对于剧情的热烈讨论声、对凌霄书坊的惊叹声、对《连载小说月刊》的赞美声中,梁庆和宋凌霄宛如两个凯旋而归的英雄,享受着民众热烈的欢迎,至高无上的荣耀就是被京州城的百姓所喜爱,而这份喜爱,是单纯的,不牵扯任何利益、权势、成见……

甚至,民众们都不知道,从他们身边走过的这两个人,就是《连载小说月刊》的出版人。

最真诚的好话,就是背后说人好话。

……

《连载小说月刊》上市,销售额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它所引起的轰动效应,使整个京州城都为之战栗,街谈巷议,到处都是《连载小说月刊》上刊登的故事。

连载小说的威力,在此彻底释放出来,尤其是,当人们没见过这样的小说的时候,对后续情节的期待,使他们抓耳挠腮、辗转反侧,恨不能抓到一个人就跟他们讨论情节,猜测后续的内容是什么,主角的命运将会走向何处。

这和《金樽雪》在邸报连载的情况还不同,当时《金樽雪》在邸报连载时,全本已经出版出来了,如果想要看一看完整的故事,只要去书铺购买即可。

当时,人们讨论《金樽雪》,更多地是出于新奇感,看,官办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小说!这是多么稀罕的事情!邸报将《金樽雪》带到了台面上,让一些喜爱看小说却不能公开讨论的人,可以大大方方地交流他们对《金樽雪》的感受。

但是,《连载小说月刊》就不同,人们交流它、讨论它,是因为交流的欲望已经大大盖过了不好意思、面子上过不去之类的心理,如果不立刻和身边的人探讨一下后续情节,他们就会憋死,当他们张口开始讨论的时候,发现身边的人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于是一拍即合,干柴烈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后续的几天内,如雪花片般投来的读者来信,迅速地堆满了凌霄书坊各大分店门口的容器,甚至连外置的垃圾篓都被利用来放信。

每天一大早,苏老三开达摩院大门的时候,都会看到门缝和窗户缝里塞满了白花花的信封,以至于他有一段时间看见纸片就忍不住哆嗦,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了!

而正式开始全职的宋凌霄,现在有大把的时间可一看读者来信,为了方便信件管理,他一边看信,一边分类,一边打包塞进虚拟仓库,每天白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干这个活儿。

看读者来信,对宋凌霄来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与以往的来信不同,以前那些来信也有很热情的时候,但是中间一部分常常是关于文字错误、排版问题的,这一次的读者来信,则全都是——褒扬和催稿!

读者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件事:一个月才出一本,实在太少了吧!

就算不能像邸报那样,每天出一本,至少也应该一旬出一本吧?再不济每逢初一十五的时候出一本。

怎么能每个月出一本呢?这让人剩下二十九天怎么过?简直丧心病狂!

除了催稿的,就是猜情节的,读者之中的人才非常多,宋凌霄惊奇地发现,竟然真的有人能有理有据地推测出后续关键情节,他把这些非常厉害的读者来信,都保存起来,连同那些夸赞作者夸赞得特别有水平的来信一起,分类打包,让对应的编修领回去,给自己的作者看一看,分享这份喜悦。

……

虽然不用去国子监上学了,但是宋凌霄的日子依然过得非常充实,以至于,他压根没时间去关注邸报和建阳书坊的合作。

经过漫长的契书条款拉锯战,崔主事终于和余象天敲定了最终合作模式,并且选出了四部已经完稿的书,在邸报上连载。

这四部书,分别是《仰山堂评点<三国演义》《新刊侠义传》《四时花》和《玉楼风》。

邸报文化副刊将同时连载这四部书。

有了这四部长篇作品,崔主事至少有半年时间都不用再发愁副刊的版面填不满。

不过,这四部作品,其实并不能令崔主事完全满意,《仰山堂评点<三国演义》是建阳书坊的镇坊之宝,质量上没什么可说的,是余象天亲自把关,仰山堂也是他众多的别号之中的一个;《新刊侠义传》也差不多,是侠义小说的经典之作;至于《四时花》和《玉楼风》,就让崔主事有些不满了。

因为,这两部书,是余象天硬塞进来的。

这两部书,是建阳书坊才子佳人小说的套路之作,刚刚成书没多久,书做的很漂亮,用的是成本很高的做法,与一般的建本小说采用低成本劣质麻纱纸做书不同,《四时花》和《玉楼风》是那种读者看了品质就想买的书。

但是,它的内容……

就崔主事看来,是陈词滥调,毫无新意,看完之后只觉得满脸油腥气。

要说它有什么过线的地方,却又没有,它非常狡猾地游走在红线边缘,让人厌恶但是又挑不出毛病。

不过这些倒还罢了。

让崔主事濒临爆发的是另外一件事:

在邸报开始连载四部建阳书坊的小说的同时,余象天打着“邸报年度四大经典才子佳人小说”的名号在卖《四时花》《玉楼风》。

更可气的是,余象天将《四时花》《玉楼风》与《金樽雪》《银鉴月》合并起来,称为“风花雪月”系列,仿佛后两部书也是建阳书坊的手笔一般!

这就有些过分了!

崔主事为此找过余象天,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请示过凌霄书坊的意思。

余象天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客气,然而,他的主意却丝毫不会为崔主事的意见而改变。

“这不是您的意思吗?”余象天笑着问,“您选择了这四部书,我们不过是将它们合成一个系列……若是说要向凌霄书坊解释,也该是您解释吧?”

崔主事只觉胸口被人捶了一拳头,闷得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