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众城欢迎

王大婶听到不是借花来的,先是松了口气,但是她虽然爱家长里短,消息灵通,但旭书奶奶关心的问题她也不清楚。

茵茵爸爸妈妈为了自己家闺女也在网上看了不少关于这蒲公英的事,但也没看到人说这种先天性近视的问题,茵茵爸爸道:“都说对眼睛好,我估摸着对你家旭书或许也有用,你们可以试试。”

茵茵妈妈道:“这种问题你们可以去问花店老板。”

茵茵妈妈和旭书妈妈也认识的,知道旭书他们一家子没少带着小娃娃去看大医院小医院,反正啊,若是她的话,不管几成希望肯定要给自家孩子试试的。

其实旭书这一家也同样这个意思,只是听说了茵茵他们家将蒲公英刚买回来了,想来看看,来聊聊,来问问,无论从茵茵他们家得到了什么答案,他们也都决定了要去把蒲公英买回来。

旭书奶奶她要在家里照顾孩子,而旭书爸妈在外面打工,回来不方便,所以才没能赶在前面把蒲公英买回来,但是旭书奶奶告诉王大婶他们道:“旭书爸爸买的今天的车票回来了,他说今晚就是不睡觉了,明天也会去给我们旭书把蒲公英买回来。”

对,预订虽然不用排队,可是却要等,可是他们家心急,一点儿也不想等了,只要能让他们家的小孩眼睛快点儿好,其他的就一点儿也都不辛苦。

都是当家长的,这种心情都能理解。

一名胡子拉碴,面容憔悴,但眼神却很亮,看起来还挺有精神的中年男子,站在顾木面前,他手里已经抱着一盆蒲公英了,也付了钱,但却没有走,而是有点儿问题想问顾木。

顾木在这人渴盼的注视中,给了他想要的答案:“有用,不过服用的时间大概需要更久些。”

而且像这位爸爸的小孩子的情况越早服用越好。

这位爸爸瞬间变笑出了一排大白牙,他激动的脸颊黑里泛红,冲顾木道:“谢谢,谢谢。”然后出店门的时候急匆匆的,看得出来他很迫不及待地想要快点儿回到家中。

茵茵爸爸妈妈他们还说要两个星期才能看出效果来,但是那蒲公英茶也只喝了三天,茵茵就已经不眨巴眼了,喝了一个星期她就已经又能清晰看到教室多媒体上的字了!

茵茵爸爸妈妈带着小姑娘去测了视力,然后高兴发现茵茵的视力已经恢复正常了!!

可把她们全家给高兴坏了,有想过视力会恢复,可即使早想过,当真正期望成真的时候,那种喜悦之情还是有增无减,而且也没有想到这一天到来的会这么快!从他们买到蒲公英到小姑娘视力恢复正常,也只有仅仅一个星期而已!

这一家子人去吃了一顿大餐来庆祝,而茵茵小姑娘在第二日也就是周一去上学的时候,依然高兴的满脸雀跃藏不住。

茵茵小姑娘的眼睛清澈明亮,又黑又大,睫毛又翘又长,这个小姑娘有着一双漂亮的眼睛,小姑娘在教室里向她的同学们脆声宣布:“我不近视了!我眼睛好了!”

“我奶奶给我抢的蒲公英!”

“我奶奶最疼我!”

“我奶奶超厉害!”

茵茵的这一宣布炸了锅:

“我爸也厉害!我爸也疼我!我家也有蒲公英!”

“我妈也给我买了。”

……

用了明目蒲公英的不是茵茵一位,但是茵茵是目前最快恢复正常的一位。

之前只是说会让眼睛有好转,但是截止目前却还没有见到有眼睛恢复了正常视力的。而今现在有了,效用实实在在摆在那里,而且一个星期!效用之快,恐怖如斯!

茵茵的同学回家里和家长们一学,本来就在积极抢蒲公英的人,至此更加疯狂了。

在茵茵小姑娘身上的效果如此快速,当然有她近视本来就没那么严重的原因,大家也没忽略掉这一点,但他们更关注的是人家视力的确恢复正常了!

而且在之后,也陆续又冒出了说自己视力恢复了正常的人,有如茵茵这般本来眼睛的近视或老花并不严重的,也有如老丁孙子那一般虽然也已经达到了中度近视的程度,但是他属于服用蒲公英较早的那一批人,而今终于可以摘掉眼镜!

不用透过镜片,就可以见得天蓝水清!世间一切可以再度用自己的双眼清晰看见!!

“知道了知道了!要被馋哭了!所以什么时候能轮到我呢?”

“老板,或许你还缺个儿子?卖我一盆蒲公英,我叫你爸爸还不行吗?”

“求求了,老板开个网店好不好?不敢要包邮,邮费我们自己出好不好?”

“开网店开网店,都能开预订了,为什么不能开个网店呢?”

……

对于陆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蒲公英用户体验,和甚至出现了视力恢复正常的用户这样的喜讯,大家除了更加信服,更加期待之外,只讨论了没多久,就歪到了请求顾木开网店的事情上。

想让顾木开网店的声音早就有了的,但是这次却特别特别多,而且他们还一个个和顾木卖起了惨。说他们离着渭县太远,去一趟会多么多么不容易,又怕去了也排不上队,说自己多希望拥有蒲公英,多想要玫瑰,多么急需要茉莉等等。

众人请愿,顾木打开自己的某博账号,便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哭唧唧,呜呜呜的,将自己给说成了小可怜。行,也不是不可以开,但是份量依然有限,每日玫瑰,蒲公英,茉莉,白菊这些一样限售30份。

“老板这次终于松口了?呜呜呜,太好了,哪一日开售啊?”

“啊啊啊!老板这个狠心的男人终于心软了!普天同庆,今日姐姐高兴,抽二百个人,每个人发个大红包。”

“姐姐大方,老板太抠了,还不如富婆姐姐发的红包多。”

……

顾木松口了开网店的事情,大家先是高兴的不得了,即使本地人也高兴,因为他们虽然有些便利可也并不是想买到蒲公英啊白菊啊的就可以买到,有了网店之后,他们也同样增大了机会。

但大家很快就不满于顾木限定的份额了——才三十份,面对的可是全国的那么多的顾客,这么点儿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这次顾木就不再纵着了,总共就能再挤出这么多了,若不然从店里现货,或者预订的那批里往外挤?

离渭县很远的人乐意,但是那些离着渭县近,又或者觉得自己能够拿出时间精力来去花店去现场订购的人却觉得不妥——全国那么多想买顾木店里的那些花的,就算再增加点儿份额又能怎么着呢?就如同往大坑里多倒了一瓢水,压根无济于事,又怎么保证自己就能抢到呢?还不如多留着点儿在店里卖。

又有人说了,老生常谈说老板怎么就不能再再再多增点儿产量呢?既然能增了预订,增了网购,就说明老板还有潜力能再挤挤,就像那句名言,就如海绵里的水,他们相信再多多多多挤挤,仍能再多挤出来的。

对于这些永远喊着不够的家伙,顾木就当没看见。店里每日来的顾客都不少,再加上又新增了网店,顾木便又新雇了一位店员。

除了开网店的事情,顾木还有另外一件事也要做,那就是他想修整一下房子。他不是让柏重锦教授帮着给买了仪器,想自己捣鼓着玩点儿科技手段的东西吗?所以要腾出来放仪器留给让他折腾的地儿。

他现在住的地方是老房子,院子大,房子也很不少呢,足足有六间,空出了三间就够他用的了,但是这房子也老了,趁着这一次,该改善的地方修缮下,比如线路啊,通风啊等等,他还想再将他的大院子和前面的花店之间改造一道隔绝视线的门。

为了方便施工,他先挪到荆老头家去住几天。

“老板老板,你们是不是要装修店铺啊?装修期间会不会关门?”买花的顾客看到进出的建筑工人便担心地问道。

在顾客们的担心中,顾木说道:“是修整后面的房子,花店就不关门了。”

前文不是说了,他们这些人还会来个花店现货,即时客流量的信息分享吗?于是顾木在修整房子的事情也被大家知道了。

“放心吧,老板说了,不影响前面的花店营业。”

“不不不,老板应该将前面的花店也改一下,以咱现在全国闻名的知名度,完全可以将花店给扩大一倍!以现在的客流量,花店小了。”

“你以为花店大了,花店里的花就会多了吗?不是花店大小的问题,还是要回到花太少的问题上啊。”老生常谈老生常谈了,怎么聊着什么都能给拐到这个话题上呢?

拐到这个话题上尚不足为奇,但今日忽然拐到了另一个奇怪的地方去了。

“以木和花店如今的知名度,如今的客流量,怎么还能蜗居在一个小县城呢?完全可以搬出来了啊?开在省会城市,我们费市多好。”

“对对对,这话说的不错,这样的店就该开在省会来!一个小县城会限制它的未来发展的!”

这个话题聊的好,不是之前老生常谈的老话题,他们对这个话题很有谈兴,特别是费市的人参与的特别积极,也参与的特别高兴。

可是既然聊到了这里,既然能迁去费市,那么为什么不能一步到位直接迁到京市呢?费市虽然繁华,但是却依然和京市比不上,可人家海市的人也说了,我们海市也不差啊,还有经济没那么好的城市也积极出来表示他们地方政策好,他们地方适合养花等等。

他们自己吵嘴皮子也就算了,但也不知怎么发展的,到最后还开始正儿八经地列出自己城市优点的一二三四来,还为顾木在自己城市开花店积极提供选址等攻略,连育花基地大棚的事都考虑到了,还列出了自己城市的气温,降水,地形等等,弄的似模似样,最后@顾木。

在有一个这么做了之后,之后频频出现跟风,咋的我们城市就没有人才吗?就显着你们了是不是?

而且网友胡闹也就算了,但后面还出现了官方账号欢迎顾木去他们的城市开花店去。

闹到最后,大家已经搞不明白了,许多人真误会起了顾木有要搬花店的意思。

而且看着那一个个城市的欢迎词,好家伙,之前大家还只是抢花,现在直接改抢店了!牛啊,对啊,来自己城市开店多好啊,那么自己能买到花的概率可就能提高许多许多了!

好,现在问题来了,要怎么让老板将花店开在自己城市呢?靠谱的,不靠谱的网友们积极出谋划策。

在某个食堂,一位年轻干部和他的领导道:“木和花店真要搬啊?”

而那位中年干部摸了下头,也有些发愁。他们的小县城是个太普通的,默默无闻的,经济发展又不怎么样的小地方,这几个月来他们县城的名字却在全国范围内也跟着出了个名儿。

而且这个木和花店还一看就知道并不是那种一阵风似的一般网红花店,到现在都每日皆有顾客从外地赶过来。这些年在年轻人越来越多往外走后,在非年非节的日子,他们小县城也变得空落落了许多。

可这段日子不同,外来的四面八方来的顾客给他们这个安静的小县城注入了许多的热闹和新活力。

现代这个社会光只名气就可以带来许多隐形的好处,更别说顾木这个花店开在他们这里还有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县经济不算好,而光顾木那一个花店的流水税收就顶得上一家公司的经营了。而这点也不是重要的,可它还带动了整条街,那条街可比以往热闹了许多许多倍,甚至还又往里延伸着多开出了好些家店。

外地的人来到他们的地方,多不是当天来当天走的,他们要行,要住,要吃,还可能会买点东西带回去。据说出租车的生意好了,酒店的生意好了,饭店的生意好了。还有他们本地的手工艺品,他们本地口感好的烤红薯,这些都能卖得出去了,他们县城现在有了名气,再多攒攒口碑,再挖挖拿得出手的特色土特产说不得能弄个品牌走出他们本地小地方。

而且这些外地人多留一天的话还会想在这里玩玩,他们的小湖,小山包,拾掇拾掇也能见人,再翻翻县志历史还能编个神话传说,提提档次,搞个旅游景点。

顺着这次出名的风,他们抓住机会,能做不少事呢。

这么一个花店开在这里肯定是好的,种种好处都不用数,方区长皱着眉,若是不好,那些城市也不会都欢迎木和花店去他们那里开店。

上次开会的时候,他上面的领导都还提到了几句这家花店。

不说其他的,就他个人也不想让这家花店搬走,他们家孩子都也在喝着这家花店的蒲公英呢,视力的确在好转的。

方区长倒知道顾木并没有提过要迁花店的事情,可是即使本来没有这个打算,但是若被说动了,的确觉得还是开在大城市更好了呢?

唉,这家花店开到哪里都能给哪里带来好处的,可若方区长说,对那些大城市来说只是锦上添个花而已,但对他们这个刚跟着沾光有了一点儿名气的小地方而言,却是很舍不得。

方区长叹了口气,他道:“明天上午咱们也过去花店里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