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高中

在一家人半个月的忐忑期盼中,终于迎来了放榜日。

县试每年一榜录取十八人,这十八人又分为三等,头等称之为癝生,朝廷按月发放银钱和米粮,二三等则是没有的。

现在的秀才又被称为生员,成为生员才有资格去府城朝廷开办的书院读书,还是免费的,每月也能从书院领取一定的口粮和补助。

可以这么说,成为生员之后,进入朝廷开办的书院读书,就相当于全部免费了,甚至还有进项。

普通老百姓觉得读书费钱,也是指前期读书的费用大,每年的束脩,笔墨纸砚等都是不菲的一笔花费。

大部分老百姓靠着几亩薄田供养一家人的生活已经十分艰难,实在无力用十几年去供养一个读书人。

读书的学子中,考上秀才的少之又少,再往上的乡试会试更是遥远,考上的凤毛麟角。

更多的人是在县试中屡试不中,坚持蹉跎到二十多岁,也只得放弃。

东郡县这二三十年也就出过一个季翰林一个进士。

许多考生都是全家出动,天未亮就来等着,各书院今日也放假一天,大榜前被人群挤得水泄不通,真是比过年的灯会还要热闹一些。

孟平远今日没让孟大柱和李氏过来,让他们照旧做自己的事,实在怕他们年纪大了,到时候心情大起大落,对身体也不好。

早上吃过早饭,他只带着林秀过来,还没到地方就被人群隔在外面,离大榜少说有个二三百米。

两人眼看着挤不进去,索性找了个人少的角落里站着。

林清今日没来,她爹来信说考完试回去,他二哥就狠狠睡了两天,言语间对这次考试的结果也不抱希望。

他爹劝他来看看,考都考了,就当来凑凑热闹也好啊,结果她二哥说要是考中了,官差自然敲锣打鼓通知到户,急什么?

怼的她爹是哑口无言。

两个人等了有小半个时辰,才见到有一对官差列队,鸣锣开道,县令大人走在最前面,所到之处,人群自动让开一条道。

人群中这时候反而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紧张不已,秉着呼吸等待着放榜。

锣鼓重重敲了三声,县令大人宣布正式放榜,几位衙差大哥站在墙头上将那张大榜顺着墙面刷得一下放下来。

人群中一下子又哄闹起来,都争抢着往前挤,似乎怕晚了一步,榜上的名字就变了似的。

“挤什么?你考得上吗?”

“我考不上,你更考不上了,给我一边去......”

两个书生打扮的年轻男子挤着挤着就吵了起来。

这时候,人群中突然爆发一声惊呼:“第一名癝生,孟平远。”

有熟识孟家的人大声问道:“是孟大柱家的吗?”

林秀听到一阵激动,此时也顾不得什么了,拉着孟平远的胳膊就往前挤。

“是,是,姓名籍贯年龄住址都对得上。”

人群中一阵艳羡的啧叹声:“听说癝生,朝廷给发钱发粮哎。”

“孟相公来了,大家让一让啊。”

众人皆对二人投来羡慕的目光,虽说秀才当不了官,可是从此身份便不一样了。

有了秀才老爷的身份就可以不纳税,见官不跪,不上刑,每年都有丰足的银钱米粮,足够养活一家人。

周大人对这对夫妻还有印象,前几日韦三的案子才算是彻底告破,鲁氏与马大胆合谋毒死韦三,被判秋后问斩,死刑复核文书已送往刑部,胡掌柜和那骗子道士都被判入狱三年。

当日在衙门大堂上,这对夫妻。逻辑严密为自己辩驳,甚至请来了季翰林为他们二人出堂做证,倒叫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又认真将孟平远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没想到这孟平远今日竟考了东郡县的第一名,瞧着身姿挺拔,眉清目秀,倒是个好苗子。

林秀看到孟平远的大名写在第一个时,一时间心情激动……

她不知道孟平远要为这个癝生付出些什么,数十年寒窗苦读,今日总算有了回报。

在这读书人少之又少的地方,就连个秀才老爷都让人格外尊敬,秀才老爷家的门楣都要比别人家高三分,现在孟平远是癝生,是第一名,怎能不让人激动?

孟平远曾为自己预估的名次应该是在三四名左右,这得了第一名也是意外之喜。

他挨着一个个名字往下看,见季君豪和几位同窗的名字也赫然在列,也忍不住为他们开心。

瞿山书院这次上榜的有七个学生,比去年多一个,也算是有进步。

直到看到最后一个人,孟平远赶紧指着跟林秀说:“娘子,二舅哥也上榜了。”

林秀本来对她二哥也没抱希望,他自己都说考的不理想,却没想到竟然是最后一名考上了秀才。

“快,快叫人去通知爹娘。”

林秀拽着孟平远的衣袖,激动极了,这真是意外之喜。

“娘子别着急,马上官差就会一家家去通知,他们比咱们可快呢。”

大榜一出,官差就会立马骑马敲锣打鼓通知到户,有的人家还会摆上三天流水席,亲朋好友皆来庆贺。

“崇文兄?”

季君豪隔着人群看到孟平远,摇摇手打招呼说:“恭喜崇文兄摘得桂冠,明日书院见啊。”

孟平远也招手回应。

两人也不耽搁,急忙回家准备和家人分享这个好消息,两人刚赶到巷子口,李氏和孟云已经站在门口往这边张望。

见两人回来,喜不自胜,“是不是第一名啊?”

“娘,你这消息真灵通。”林秀笑着点头,脸上的激动之色还未褪去。

李氏听到心才放回了肚子里,不断合手念着:“阿弥陀佛,菩萨保佑我儿。”

孟云插嘴说道:“东市街有个马夫听到大哥得了第一名,立马就去娘店里说了,娘店门都来不及关就回来了。”

李氏念着念着眼睛便湿润起来,她和老头子这么多年就期盼着这一刻,以后也没人敢在背后笑话孟大柱小时候讨过饭了。

说起这个来,李氏至今还耿耿于怀,虽然说孟大柱在衙门里当差,别人表面上不敢说什么,背地里却有那么几个嫉妒小人拿孟大柱小时候讨过饭来编排他们家。

意思就是他们家叫花子出身,看不起人。

孟大柱在县衙这边,自然得到的消息更快。

他在县衙混了几十年,也没混出个名堂来,都是因为不识字,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可是儿子得了癝生,以后还要考举人,考进士,前途无量。

儿子有出息比他自己升官发财还让人开心呢。

一上午,县衙里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来恭喜他,连县令大人都赏赐了东西。

一时间,孟大柱风光无限,见人就笑,嘴巴都咧到耳后根。

旁人见他这样,也酸不起来,谁让自己生不出这样的好儿子呢?

能在县衙做事的,都要比普通老百姓有见识的多,大家伙也都明白癝生的分量,那可是朝廷承认的,供养米银的秀才老爷,今后前途无量。

现在大家伙儿都对孟大柱客气的很,话里话外都透着恭维。

开玩笑,现在说两句好听的话又不要钱,万一将来人家儿子发达了,有什么找别人帮忙的也好念这份旧情啊。

孟大柱的上司还特地做主调了个班,给孟大柱放了一天的假,让他回去和家人好好庆贺庆贺。

“可别忘了请咱们喝喜酒啊?”

孟大柱此刻也是归心似箭,对别人的好意他也不推辞,满口答应:“改日一定请大家伙喝喜酒,不醉不归啊!”

孟大柱到家时,孟家院子围满了人,整条巷子的人家几乎都来了。

以前大家邻里邻居住着,虽说也知道孟家这小子读书有天赋,可是也没有今天直接考中癝生有冲击力啊。

听说癝生那可是秀才中的秀才,将来是要做官老爷的,那还了得啊?

林秀见大家伙都上门来祝贺,赶紧让小姑子去前街买了一些糖果点心瓜子啥的,也好招待一下左邻右舍的。

有几个婶子大娘看着孟平远是越看越喜欢,以前他常年在书院念书,回家也就是闷在房间里读书,不怎么和外人打交道。

要是早知道孟家这小子这么好,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还有这机缘能考上秀才。

这些婶子大娘就是自家没女儿,也得把家里亲戚女儿介绍给孟家啊,可惜孟平远如今已经娶了媳妇儿,也只能白白叹息一声,浪费了这么近的好资源,哎——

孟平远成亲了,可是孟家还有个小女儿未曾定下亲事。

想到这里,这些婶子大娘的心思又活泛了,要是能把孟家的小女儿娶回家去,不也等于是攀上了这门亲吗?

于是家里有适龄小伙子的大娘婶子们,此刻围着李氏,恨不得将她全方位的夸一遍。

什么持家有方,会教养子女啊……

儿子这么优秀,前途无量,女儿一定也是蕙质兰心啊……

说着说着就从对李氏和孟平远的恭维中,转向了孟云的婚事上,话里话外都在不着痕迹的打听李氏将来对女婿的要求。

这些人的企图李氏哪能不知道,可是也不好直接回绝,只得打着哈哈将这话题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