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判罚结果

对于刘恢来说,找到自己表弟,起码能给自己去世多年的母亲一个交代。

廉政署和公共安全部的调查取证很快就出来了。

陈综大法官受贿一事的来龙去脉已经彻底摸清。

陈综和祖斌二人从小是同乡,关系一直很好,为了生存,十多年前就断了联系。

陈综到了襄平,原本就读书识字,只是家道中落,他选择了主修法律。

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到了华夏大法官这个位置之上。

三年前,通过报纸,祖斌得知陈综的消息,他特意从南阳郡前往恢都城。

年前,二人相约带着家人前往洛阳旅游玩。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二人出游被记者得知。

整个游玩总共花销1.27万华元,陈综个人花销0.13万华元,祖斌花销1.14万华元。

消息一出,各种议论纷纷的声音都有。

“伯喈兄,你如何看待此事?”卢植端着茶杯喝了一口茶。

“这事如果放在以前朝廷,这根本不算什么。”

曹嵩说道,“何止以前朝廷,就是其他很多国家也不算什么。”

“关键这里是华夏,这种虽然没有形成利益交换,但是已经有行贿的倾向了。”陈纪说道,他不会因为陈综姓陈就偏向对方。

袁愧点了点头,“华夏律法对于官员处罚明显比百姓处罚更重。

加之这次事情造成的影响,恐怕……”。

“华夏是法治,一切是以法律为基础。”郑玄提醒道。

荀爽赞同的说道,“华夏追求公开透明,这件事从爆料开始,到如今调查结束,这中间谁也不敢干涉。

这说明了华夏真正走在法治的路上。

这种案件最终定性,主要决定权还要看陪审团。”

卢植说道,“的确是这样,华夏陪审团制度是一种全新创举,这些人都是随机抽取的华夏成年百姓,这些人的情感对于案件走势十分重要。”

说白了,华夏采取的是法律框架下,由法官和普通百姓来对疑犯共同定罪的方案。

众所周知,律法定案只能给一个大范围框架,因为每个案件各不相同,这就给定案带来了弹性,这种弹性就由百姓情绪左右。

同样杀人,不同原因,就会造成不同的判罚结果。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这都值得华夏总结经验。”阎忠退休后,也喜欢和大家一道聊天。

“不同制度定义不同,这在很多制度下都不算行贿,毕竟没有实际利益输送,而在华夏,这就是犯罪。

现在没有利益输送,不代表将来不会有,斩断这条利益输送是合适的。”陈纪说道。

“老夫至今记得,我和伯喈与刘恢之间的争论。”郑玄想起这些事情,仿佛就像昨天一般。

“什么争论?”袁愧问道。

蔡邕说道,“关于法治一事,当时刘恢说,法治追求的是人生而平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基本逻辑。

而我和康成认为,朝廷采取的就是外儒内法。

而刘恢却说,朝廷的法是帝王之法,本质上是商鞅法家的法、术、势,这种法律是维护帝王无上权威。”

“伯喈,现在看来,大统领说法是对的。”阎忠开口说道。

蔡邕没有反驳,而是接着说道,“他当时提出一个法治和法制基本区别。

法治是王在法下,而法制则是王在法上。”

袁愧感叹道,“早知道大统领的才华,老夫何必还想着和他争斗?

现在看来,华夏走法治这条路是对的。”

郑玄说道,“刘恢当时就提出,想要大汉百姓有未来,就必须法治,否则又会变成权力者的游戏,一个人而兴邦,一个人而亡国,那才是华夏百姓的悲哀。”

“从辽东算起,华夏前后快二十年了,你们知道刘恢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蔡邕笑呵呵的问道。

“是什么?”所有的人几乎异口同声的问道。

“你们大家猜猜看?”蔡邕一脸神秘的说道。

“华夏土地变成大汉土地的四倍不止,这恐怕是大统领最骄傲的事情。”阎忠说道。

曹嵩说道,“华夏百姓快七千万了,这么多民族共同生活在这里,这恐怕是大统领最骄傲的事情。”

荀爽说道,“应该是华夏百姓今天的富庶生活让大统领骄傲,我们都知道,他心里真正装着天下万民。”

面对着大家的回答,蔡邕轻轻摇了摇头,“这些都不是。”

“那是什么?”

蔡邕喝了一口茶,缓缓放下茶杯,“老夫曾经问过刘恢,他说最让他骄傲的事情,是华夏的法治,这是华夏的基础。

华夏领土、百姓生活富足等都来自于他。

正是因为法治,奠定了今天华夏的政治制度。”

蔡邕的话获得了无数人点头同意。

陈综大法官一案采取的是公开审理,所有的人都能申请前往,先到先得。

庭审现场,接近三百人的座位空无一席。

在华夏,几乎所有案件都是采取公开审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持透明,让百姓知道如何定罪的?依据是什么?陪审员的权力和责任等等。

这个案件一点也不复杂,可以说事实简单清晰明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庭审和陪审员投票。

最终,大法官陈综被剥夺大法官这一职务,同时,需要到各级学校进行不低于五场总共两千人的公共演讲。

“陈先生,你对今天判决结果认同吗?你还会上诉吗?”陈综刚刚走出法院,面前就站了无数记者。

陈综缓缓说道,“我原本是华夏的一名大法官,此事无论如何,我都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我不准备上诉,我接受判罚。”

“事实上并没有形成利益输送,这样的判罚是否过重?”

“华夏法律追求的是权力对等,重罚官,轻罚民这是基本准则,对此我支持判罚。”

“陈先生,你的好友祖斌先生也被处以十倍罚款,还有数场演讲,你如何看?”

“此事是我连累他了,抱歉。

我想借着今天告诉后来者,在华夏,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因为这里是法治之地。

我想对华夏百姓说一句:对不起,我错了。”

对于刘恢来说,找到自己表弟,起码能给自己去世多年的母亲一个交代。

廉政署和公共安全部的调查取证很快就出来了。

陈综大法官受贿一事的来龙去脉已经彻底摸清。

陈综和祖斌二人从小是同乡,关系一直很好,为了生存,十多年前就断了联系。

陈综到了襄平,原本就读书识字,只是家道中落,他选择了主修法律。

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到了华夏大法官这个位置之上。

三年前,通过报纸,祖斌得知陈综的消息,他特意从南阳郡前往恢都城。

年前,二人相约带着家人前往洛阳旅游玩。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二人出游被记者得知。

整个游玩总共花销1.27万华元,陈综个人花销0.13万华元,祖斌花销1.14万华元。

消息一出,各种议论纷纷的声音都有。

“伯喈兄,你如何看待此事?”卢植端着茶杯喝了一口茶。

“这事如果放在以前朝廷,这根本不算什么。”

曹嵩说道,“何止以前朝廷,就是其他很多国家也不算什么。”

“关键这里是华夏,这种虽然没有形成利益交换,但是已经有行贿的倾向了。”陈纪说道,他不会因为陈综姓陈就偏向对方。

袁愧点了点头,“华夏律法对于官员处罚明显比百姓处罚更重。

加之这次事情造成的影响,恐怕……”。

“华夏是法治,一切是以法律为基础。”郑玄提醒道。

荀爽赞同的说道,“华夏追求公开透明,这件事从爆料开始,到如今调查结束,这中间谁也不敢干涉。

这说明了华夏真正走在法治的路上。

这种案件最终定性,主要决定权还要看陪审团。”

卢植说道,“的确是这样,华夏陪审团制度是一种全新创举,这些人都是随机抽取的华夏成年百姓,这些人的情感对于案件走势十分重要。”

说白了,华夏采取的是法律框架下,由法官和普通百姓来对疑犯共同定罪的方案。

众所周知,律法定案只能给一个大范围框架,因为每个案件各不相同,这就给定案带来了弹性,这种弹性就由百姓情绪左右。

同样杀人,不同原因,就会造成不同的判罚结果。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这都值得华夏总结经验。”阎忠退休后,也喜欢和大家一道聊天。

“不同制度定义不同,这在很多制度下都不算行贿,毕竟没有实际利益输送,而在华夏,这就是犯罪。

现在没有利益输送,不代表将来不会有,斩断这条利益输送是合适的。”陈纪说道。

“老夫至今记得,我和伯喈与刘恢之间的争论。”郑玄想起这些事情,仿佛就像昨天一般。

“什么争论?”袁愧问道。

蔡邕说道,“关于法治一事,当时刘恢说,法治追求的是人生而平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基本逻辑。

而我和康成认为,朝廷采取的就是外儒内法。

而刘恢却说,朝廷的法是帝王之法,本质上是商鞅法家的法、术、势,这种法律是维护帝王无上权威。”

“伯喈,现在看来,大统领说法是对的。”阎忠开口说道。

蔡邕没有反驳,而是接着说道,“他当时提出一个法治和法制基本区别。

法治是王在法下,而法制则是王在法上。”

袁愧感叹道,“早知道大统领的才华,老夫何必还想着和他争斗?

现在看来,华夏走法治这条路是对的。”

郑玄说道,“刘恢当时就提出,想要大汉百姓有未来,就必须法治,否则又会变成权力者的游戏,一个人而兴邦,一个人而亡国,那才是华夏百姓的悲哀。”

“从辽东算起,华夏前后快二十年了,你们知道刘恢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蔡邕笑呵呵的问道。

“是什么?”所有的人几乎异口同声的问道。

“你们大家猜猜看?”蔡邕一脸神秘的说道。

“华夏土地变成大汉土地的四倍不止,这恐怕是大统领最骄傲的事情。”阎忠说道。

曹嵩说道,“华夏百姓快七千万了,这么多民族共同生活在这里,这恐怕是大统领最骄傲的事情。”

荀爽说道,“应该是华夏百姓今天的富庶生活让大统领骄傲,我们都知道,他心里真正装着天下万民。”

面对着大家的回答,蔡邕轻轻摇了摇头,“这些都不是。”

“那是什么?”

蔡邕喝了一口茶,缓缓放下茶杯,“老夫曾经问过刘恢,他说最让他骄傲的事情,是华夏的法治,这是华夏的基础。

华夏领土、百姓生活富足等都来自于他。

正是因为法治,奠定了今天华夏的政治制度。”

蔡邕的话获得了无数人点头同意。

陈综大法官一案采取的是公开审理,所有的人都能申请前往,先到先得。

庭审现场,接近三百人的座位空无一席。

在华夏,几乎所有案件都是采取公开审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持透明,让百姓知道如何定罪的?依据是什么?陪审员的权力和责任等等。

这个案件一点也不复杂,可以说事实简单清晰明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庭审和陪审员投票。

最终,大法官陈综被剥夺大法官这一职务,同时,需要到各级学校进行不低于五场总共两千人的公共演讲。

“陈先生,你对今天判决结果认同吗?你还会上诉吗?”陈综刚刚走出法院,面前就站了无数记者。

陈综缓缓说道,“我原本是华夏的一名大法官,此事无论如何,我都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我不准备上诉,我接受判罚。”

“事实上并没有形成利益输送,这样的判罚是否过重?”

“华夏法律追求的是权力对等,重罚官,轻罚民这是基本准则,对此我支持判罚。”

“陈先生,你的好友祖斌先生也被处以十倍罚款,还有数场演讲,你如何看?”

“此事是我连累他了,抱歉。

我想借着今天告诉后来者,在华夏,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因为这里是法治之地。

我想对华夏百姓说一句:对不起,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