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一个工厂工人平均月收入是820华元,加上奖金和年底分红,一年大约1.5万华元。
技术工人还会更高一些。
如果我们不给农户减负,今后谁去种粮食?谁愿意去种粮食。”
刘恢的一组一组数字让不少人目瞪口呆,他们的确没想过这些。
华夏这些年一直在强调一个基本逻辑,种地保证大家吃饱,保证大家物资充沛,工商业是确保大家更加富裕。
华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农产品,物资丰富程度比十年前强了太多太多。
物资多,但是也得有人干才行。
不少地方交通不便,粮食等运输需要很高的成本。
刘恢接着说道,“我也请问王太守。
你希望的华夏是更宜居的地方,未来将如何实现?”
王劲说道,“我的想法主要依靠几个方面实现:
一、大力鼓励发展工商业,尤其是人口多,交通便利的地方。
偏远地方应该结合自身当地实际情况决定,华夏政府应该给予更多当地税收优惠。
二、保护好环境,对于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工厂,必须保持和住宅区的距离,同时切断和水源联系。
如果对华夏百姓健康影响大的行业,而我们又无法控制的。
应该减小规模或者关停。
我们不能以华夏百姓健康为代价。
三、平衡发展,华夏各级政府应该每年拿出钱解决基层百姓民生问题。
尤其是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劳动力的家庭,我们应该提供更多帮助。
进一步提高普通人的收入,减少各行业收入差距。
四、……”
刘恢最近一年才真正发现,王劲这十多年来是真正进步了。
很多见识和主张,就是他都佩服。
王劲的话音刚落,刘恢主动送上了掌声。
现场的人都陆续站起来送上了掌声。
在刘恢看来,华夏这么多年改革,不就是希望所有的人像现在王劲一样吗?
答辩还在继续。
王劲问道,“请问周部长………”
就这样,大选前最后一场辩论会就这样结束了。
几天后,六月初六,这一天正是华夏开始投票的日子。
华夏在每个城市、每个镇、村都设得有投票点。
据初步统计,华夏达到投票资格的百姓一共4200多万。
最终有多少人参与投票不得而知。
华夏选举委员会的人手肯定不足。
只能通过社会招聘。
在华夏投票是两种途径:
会写字的百姓需要写上自己投票人的姓名,然后签上自己名字;
不会写字的百姓,专门有个人介绍,选票上面印了三人名字,将手印盖在自己支持者名字上面,这就是一张合格的选票。
大选的氛围,让刘恢都产生了莫名的紧张。
蔡琰和糜贞看到这一刻的刘恢,两人都笑了起来。
她们没有想到,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丈夫,居然被一场大选搞得紧张兮兮。
紧张的何止刘恢一人?王劲和周开也是如此。
因为他们也知道,这次无论输赢,必将被记录进历史。
自己就算失败了,多少年以后,仍然会有人记得自己。
在华夏,用诸葛圭的话说,不为民不为利的人实在太少,有名利心的人是人的正常思想,只有名利之心,才会促使国家进步。
其他国家的代表们纷纷通过海路先后回到了自己国家。
魏国
曹昂刚回来,曹操就迫不及待找来曹昂。
“子脩,这次谈判比我想像的要更好一些。”曹操也没想到,华夏一直强调主张更多的是公平合作,所有主张基本也会充分听取大家意见,最后投票决定产生的。
“父王,华夏有私心,但是,他们更加清楚,只靠压榨我们并不可取。
我记得大统领说过,一张饼太小不够分,最好办法就是造更大的饼出来。
商业贸易也是一样的道理。”
曹操赞同的点了点头,“子脩以为我们应该发展什么产业?”
从华夏的报纸上面,曹操也学到了无数新词。
曹昂略微沉思,从去年开始他就在琢磨这件事情。
也走访了解了很多。
“父王,华夏现在最缺的是人工。”
曹昂莫名其妙的话让曹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具体说说看?”
“华夏目前工人平均年收入在1.3万华元,而我们魏国作坊的工人平均年收入不到2000华元。
我们人力成本比华夏便宜太多了。
我们可以和华夏一些工厂合作,负责生产一些依靠人力来生产的原材料或者商品。”
曹操点了点头,“这倒是我们优势,华夏人口多,产业基础好,随便拔点下来就够我们吃饱了。”
曹操继续说道,“华夏愿意吗?从报纸上我就能看到,华夏上下都会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
“会,渤海国已经拿到一些订单了。”曹昂坚定的说道。
“哦?”
曹昂说道,“渤海国只有两万多人,土地面积很多,但是渤海王知道。
只靠吃饱不行,自己挨着华夏,如果双方发展差距太大,自己国家的人都跑到华夏了。
但是,他们人少,又没得技术和成熟工人。
华夏不久前,一家服装厂获得了华夏未来五年西南战略区的军装订单。
服装厂为了降低成本,他们选择了招商。
渤海国顺利拿到了每年10万双军鞋的订单。
服装厂提供技术和设备,并且帮助他们培养工人。
这样一来,可以解决超过500人就业。
一个两万人口的国家,有这一个工厂就能过得不错了。”
曹操笑了起来,“看来和华夏隔得近也有好处,尤其有港口更加便利。”
曹昂说道,“父王,华夏现在工厂效率极高,尤其是布匹生产,成本很低。
但是服装生产只能依靠人工缝纫机。
华夏工人俸禄高,我们的便宜,这是我们优势。
尤其是,我们周边国家无数。
在魏国建厂,就能覆盖周边很多国家。”
“华夏这些工厂在我们这边建厂,刘恢会同意?”曹操可是知道,刘恢属于掉到钱眼的人,打仗都要讲究赚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