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动容地说:“就凭他们守住睢阳,保护了整个江淮之地的黎庶,功绩便足以名垂后世了。”
他为大唐有张巡这样的臣子骄傲,张巡生在大唐,是大唐的福气。
只可惜张巡等人最终被无情杀害,若是他遇见张巡,定要将其奉为座上宾,好生呵护。
李隆基伤心地说:“叛贼当真可恨,竟生生把我大唐的忠臣夺去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张巡能活下来,自己这个太上皇早已是昨日黄花,怕也给不了张巡什么高官厚禄。
他的那个儿子,应该不糊涂吧?
刘彻说道:“一场战役的意义,并不取决于战事的胜负和主帅的生死,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张巡虽然城破身死,可他坚守睢阳的十个月,能给唐军争取多少时间啊!”
唐军要是连这个机会都抓不到,张巡白白死了,那这场仗也别打了。
张晓眼中泪光闪烁,对弟弟说道:“你我兄弟二人俱是张家子嗣,论气节功绩,我不如你多矣!”
张巡担忧地说:“我只怕睢阳城破,江淮百姓便要遭受叛贼践踏……”
张晓没好气地说:“你都死了,还惦记这些做什么,交给活人来做就是了!难不成大唐就剩你一个能干的将领了?”
张巡嘟囔道:“日后的我死了,可今日的我还活着呢……”
张晓看着弟弟纯粹的目光,无声地叹一口气,自家弟弟这般忠直,让他怎能不气恼贺兰进明等人?
贺兰进明本人想道:我得躲一段时间,最近不敢出门了!
【江淮作为大唐最富庶的地方,一直源源不断地为唐朝各地输送着钱粮等资源,而这离不开张巡等人的强力支撑,睢阳一战,张巡手中兵力最多的时候也不到一万人,可他却凭着这区区几千人,竟然歼灭了十余万叛军,硬生生地带领睢阳守军坚持了十个月,说这是奇迹也不为过。就是因为这十个月,唐军得到了极大的缓冲余地,睢阳失陷的一个月前,唐军已经收复了长安,睢阳陷落十天以后,唐军将洛阳也收了回来,至此两京收复,唐军也到了反攻的时候,叛军形势急转直下,李唐江山不至于落入敌手,睢阳守军功不可没。】
李世民这才将提着的一颗心放下,两眼含泪,说道:“如此一来,我便能放下心来了。”
睢阳城破,他伤心之余,也在担心其余唐军的情况我,唯恐他们战况不利,白白浪费了睢阳城众位壮士的牺牲。
所幸他担心的一切都没有发生,两京收复,唐军反攻,李唐江山重归太平指日可待。
安史之乱给他带来的打击实在过大,他希望大唐日后再不会有这样的乱象。
李治松了口气:“收复两京了么?这很好,两京在叛军手里边捏着,我怎么都不踏实。”
安史之乱终究没能摧毁大唐,日后如何,全看大唐皇帝怎么做了。
李隆基激动不已:“我就知道,叛贼不过是跳梁小丑,我大唐才是天下正统!”
他美美地想,两京收复了,那他应该很快就能会到长安了吧?虽然他是太上皇,但基本的礼遇还是要有的,他可以回长安过好日子了。
刘彻有些感慨:“若是能再坚持一段时日,说不准……”
话还没说完,他自己也笑了,坚持,怎么坚持呢?睢阳上下估计已经到了极限,即使唐军驰援睢阳,也要耗费时间,睢阳众人能活下来的概率很小。
【关于张巡的身后之事,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当朝中开始商议张巡功过的时候,有人认为张巡竟做出吃人的行径,这不太好,中心思想就是不如投降,这样还能保全百姓,而张巡选择了死守睢阳,为此不惜以百姓为食。面对这样的声音,张巡一位朋友李翰用笔墨将张巡守城的故事写了出来,李亨读完,明白了张巡此人的忠义,承认了张巡的功劳,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和邓国公,张巡的儿子也被授予官职,许远则被追赠为荆州大都督,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贾贲,姚訚六人被称为六忠烈。】
李世民大骂:“这人说的什么混账话,张巡投降,不就是放任叛贼肆虐江淮之地么?”
他怒不可遏,张巡没有粮食的时候,不见这些人送粮,张巡四处求援的时候,不见这些出兵,张巡吃人的时候,也不见这些人出来说什么不如投降。
现在睢阳破了,张巡死了,这些人却开始冒头了,早干什么去了?!
若张巡真的投降,谁来抵御叛军?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吗?届时叛贼直入江淮,他们少不得还要骂张巡。
李隆基不满地说:“他们乱说什么呢?”
张巡在他眼里是大忠臣,他绝不允许有人说张巡的坏话!
刘彻不屑地说:“若他们在睢阳待过,恐怕说不出这话。”
嬴政对扶苏说:“张巡为守城而食人,依你之见如何?”
扶苏是个仁慈的人,但他不傻,张巡的功绩有目共睹。
扶苏沉吟片刻,说道:“张巡食人是真,虽然有违人伦,但儿臣认为,功大于过。”
嬴政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张巡愣住了:“李翰?”
他有一位好友,名字便叫做李翰,文采也颇为出众,他没想到李翰还为他作传。
李翰听到自己的名字,骄傲地说:“我虽然在打仗上帮不了他,但为他辩白还是能做到的。”
【安史之乱后,李亨下诏在睢阳建一座双忠庙,祭祀为国殉难的张巡和许远,因此他们也被称为双忠公,顺治二年,张巡和许远配祀帝王庙,历朝历代都没有断绝,还衍生出了一种“双忠信俗”,比如潮阳就有双忠信俗,每到农历二月十五日,潮阳人便会祭祀张巡、许远以及南霁云等众位将士,还有一些巡游活动,到了张巡等人的生辰,也会有相应的祭祀活动。据说最开始是一个叫钟英的潮阳人在经过睢阳时,拜谒了双忠庙,并把香火请到潮阳来祭祀,而钟英所处的时代是宋朝宋神宗时,现在的潮阳是否还延续着这些活动,我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