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南宋开始

赵匡胤眼睛都绿了。

八万,这已经是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了!

他不敢说一定能打过金人,但金人只要没有十几万几十万的数量,赵构手下的兵都够了。

又不是要你非得去跟金人硬刚,断金人后路或者拖延一下时间都做不到吗?

可你怎么就跑了?

神宗缓过劲儿来,大哭道:“我大宋怎么就摊上这一家子——!”

金人围困开封,那里不止有赵构的父兄亲人,还有满城的黎民百姓,赵构居然能坐视金人掳掠,自己却带兵逃跑?!

果然和他父亲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一想到之前对赵构的称赞,顿时恶心地想要吐出来。

大汉有光武帝和昭烈帝,凭什么他们大宋就只有徽钦二帝?!

他大宋就不配有个好皇帝吗?!

哲宗森然冷笑,很好,这下他杀端王更加没有心理负担了——谁让你自己不是东西,还生出来两个那么像你的儿子?!

一日不杀端王,他就一日不心安!

李世民咋舌:“八万?!”

八万人,这在战场上可不是个小数目,那些号称十万的,往往只有八九万,更不用说赵构手里有实实在在的八万人。

除了八万人,还有零零散散的其他军队,不敢说能硬刚金人——首先赵构本人的能力就不允许,他也不能保证赵构手里就有撑得住场面的将领,毕竟他也不知道多少宋朝人。但去支援一下开封应该是可以的吧?

实力允不允许先不说,你父母兄弟姐妹可都被金人围着呢,不去救自家人却选择逃跑,很难相信这是一个人能做出来的,但这个人是赵佶的儿子,那就很有可信度了。

【在我看来,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在看到金人欺辱百姓,俘虏皇室的情况,都不会忍心坐视不管,何况赵构手里有人,但赵构不是正常人,他是昏德公的亲生儿子,继承了来自父亲的软弱无能,眼睁睁看着金人践踏大宋江山,而且还想继续逃跑,逃到长江以南去,只是由于军中反对南逃的呼声很高,赵构只能暂时待在山东,但这并不是赵构的主要黑点。】

赵匡胤难以置信地说:“这还不是赵构的主要黑点?”

黑点,他大概能明白什么意思,就和污名差不多,理解起来也很顺畅。

赵构能坐视亲人被金人掳掠,自己作壁上观,这已经是非常过分的事情了。

但这居然还不是主要黑点,因为他做过比这还过分的事,以至于让人下意识地忽略了这里。

他得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啊?!

神宗大惊失色:“这难道还不够畜牲的吗?!”

只是像赵佶也就罢了,不必全盘像吧?!

哲宗百思不得其解,先帝也不是软骨头的人,怎么生出来的子孙一个比一个混账?!

赵佶、赵桓乃至于赵构,这三个人不愧是一家人啊!

李世民神情复杂:“虽然这有些离谱,但赵构是赵佶的儿子,好像也不太离谱了。”

赵构这叫什么,子承父业?

【金人在开封抢的十分尽兴,带着大批宋人北上,除了赵构的父兄,还有他的生母韦贤妃,妻子邢秉懿以及他的几个女儿,都被金人打包带走了。赵构闻讯大哭,惶然失措,只能传信各地勤王。之前那位在金营吓哭的宰相张邦昌被金人立为傀儡皇帝,张邦昌先是找到了早年被废的哲宗皇后孟氏。孟皇后因受到刘婕妤诬陷被废,徽宗上位后又将其复位,后来又被废,可谓坎坷,但正因如此,孟皇后幸运地逃过一劫。】

赵匡胤:“……”

有哭的功夫,你早干嘛去了?!这不就是你想要的吗?

要真的担心亲人,为何不进京勤王?

事后哭丧,你虚不虚伪啊?!

他没在意张邦昌,一个傀儡皇帝,本就只是金人的工具,不值得他关注。

神宗木着脸:“哭,他还有脸哭?”

他可算看明白了,赵构只会哭,哭完了一点正事都不敢,也不知哭有什么用。

生母乃至于妻女都不在意,还能指望什么?

指望赵构打退金人救回宋人吗?别想了,不可能的。

哲宗沉默了,孟皇后是祖母高太后和嫡母向太后为他挑选的皇后,也是他的发妻,但他并不怎么喜欢孟氏。

孟氏之所以被废,的确有刘婕妤诬陷的缘故在,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对于孟后背后的高太后心存不满。

他记恨高太后,又怎会喜欢高太后为他选的妻子?

没想到,正是因为孟氏的两废两立,她因此夺过一劫。

他叹道:“没有被金人俘虏,这就很好了。”

国仇家恨面前,那点不喜算什么呢?

章惇没吭声,这事他不好掺和,他那时可是支持刘婕妤的。

【张邦昌又派人去找赵构,奉上“大宋受命之宝”,希望能够拥立赵构为皇帝。赵构哭着接了,但拒绝回开封,假惺惺地拒绝了百官的劝进,反而又退往南京应天府,在应天府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建炎,南宋王朝就这样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赵匡胤板着脸,脸色好似死了亲爹,事实上这和死了亲爹也没什么区别了。

大宋又有了新皇帝,但他并不开心。

任谁摊上赵构这种皇帝,都不会很开心——当然,不包括奴颜屈膝者。

神宗的脸色也和赵匡胤差不多,他已经心如死灰。

大宋虽然还没亡,但和亡了也差不多了,赵佶三父子的所作所为,已经让赵宋在所有人面前经历了一场社会性死亡。

他们赵家何德何能,一连遇上三个这样的皇帝。

哲宗脸色铁青,新帝上位不回开封,反而继续南逃,这和赵佶与赵桓有什么区别?

怪不得两宋三百多年,就凭他们老赵家忍辱偷生的本事,不三百多年都对不起他们!

有些王朝持续三百多年,最后体面地走了,有些王朝持续三百多年……还不知道赵宋最后是个什么光景呢!

刘彻不怀好意地说:“我懂,登基可以,但回开封不可以,对吧?”

说白了,还是惧怕金人嘛,万一回到开封,金人那边听说新帝上位,又卷土重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