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还朝

在海上大约颠簸了十几天,船队终于返回了大明本土,沿着长江而上,停靠在了南京的码头上。

藩王返京本来不算什么新鲜事,也不值得大张旗鼓的围观,但朱瞻埈和朱高燧还有宁王带回来了百万两银子,这件事早在他们抵达大明本土遇到海上巡逻的快船时,这件事就已经被快马通传给了朝廷。

朝堂上下都被一百万两银子的巨款给镇住了,尤其是现在已经是年关将至,户部的账面上也就只有夏元吉特意留着好看,表示年年有余的几千两银子。

现在突然有一百万两现银入库,夏元吉简直高兴的能飞起来。

别的不说,朝廷今年征倭,几乎是把一整年的财政收入都投入进去了,六位藩王在倭国,朝廷上本来就有各种非议,如果不是朱棣和朱高炽都压制着朝堂,镇压了反对的声音,怕是早就有人跳出来叫停了。

就连夏元吉自己也心里打鼓,这征倭的事情到底靠不靠谱,以及倭国土地上是否像朱瞻埈说的那样真的有一年百万两的白银产出。

虽说朝廷一直能够收到从倭国发回来的消息,说是朱瞻埈和朱高燧的封地上都找到了大金矿,辽王、沈王和韩王虽然打下来的地方差一点,却也发现了零星的小金矿,但到底挖了多少朝廷一直都没收到准信。

好在现在一切尘埃落定,征倭真的带来了收益,还是远超预计的百万两白银,这无疑给朝廷上下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之前虽然有着气运罗盘的显示,表明征倭并没有影响大明国运,但一直悬而未决还是让人很不放心的。

毕竟看着那一船一船的粮食往倭国运,却不见回报,朝廷当中那些还没有转变过来观念的守旧派多少还是有一些反对意见的。

现在能够确认下来这件事,还把银子真的运回来了,这自然能够将朝堂上那些杂音镇压下去。

所以为了大张旗鼓的宣传这件事,户部几乎所有能来的官员都来到了码头上,为的就是能够及时清点朱瞻埈他们带回来的银子,好好的为户部扬眉吐气一回。

要知道这次征倭,虽然是六大藩王在前面打仗,这后方可是他们户部一力支持的,夏元吉为了征倭的事,可是和其他六部在朝堂上打了不少官司,吵得嗓子都哑了不少。

现在这白花花的一百万两现银,就是对夏元吉最好的鼓励了。

户部既然把能拉来的官员都拉来撑场面了,朱棣和朱高炽自然也没有差了事情,直接调来了朱棣最心腹的燕山卫来充当仪仗,将整个码头围得水泄不通。

这一方面自然是为了彰显朝廷的威仪,征倭取得了大胜,还带回来了一百万两的银子,甚至就连倭国的女倭王都成了战利品,带回来要和大明和亲,这场面自然是越大越好,好让老百姓感受到大明如今的国力强盛。

而另一方面嘛,自然是财帛动人心,一百万两银子绝不是小数目,如果是给一个普通人,这足够他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所以为了预防有人真的脑子不太好使,想要铤而走险,该有的防御和安保自然也是要有的。

于是乎,南京城里的百姓今天难得看了一回西洋景,燕山卫出动了足足数千兵马将船队停靠的码头到户部府库的道路全都隔离开来,禁止任何行人在这条路上穿行,为的就是确保这些银子在送下船之后,到户部入库的这一路上没有问题。

至于朱棣和朱高炽,也都打出了皇帝和太子的全套仪仗,带着朝堂上或欣喜若狂,或不甘不愿的文武百官,来到了码头上迎接朱瞻埈的凯旋。

是的,在皇帝和太子看来,这次征倭能成功,全都是朱瞻埈的功劳,他们来迎接的自然也是自家的好孙子和好儿子。

至于朱高燧和宁王?哈,不过是两个跟着朱瞻埈混到了好处的,表功的时候给他们记一笔,能够享受和朱瞻埈一個档次的待遇已经算是朝廷天恩了,还指望朝廷专门迎接他们?hetui!

而朱瞻埈也没落了自家老爹和爷爷的面子,青玉卫直接抬着一箱箱打开的银锭,就这么从船上抬了下来,直接在码头上堆出了一座银山。

这别开生面的场面别说是码头上围观的普通百姓了,就连朱棣和朱高炽都没见过这么稀罕的场面。

而且更夸张的是,除了银子,还有黄金。

虽然金山不及银山壮观,但那在阳光下金光灿灿的金山,还是看的朱棣都暗自吞口水,忍不住想这笔钱要是入了内帑该多好。

“孙儿参见爷爷,儿子参见父亲!”下了船的朱瞻埈直接来到了朱棣和朱高炽面前,向两人行起了大礼。

朱棣见状直接亲手把朱瞻埈扶了起来,冲他笑道:“跟爷爷就不需要这么多礼了,你这次为朝廷立下如此大功,爷爷都不知道该怎么封赏你才好了,这些俗礼以后就都免了吧,爷爷先赏你一个见君不拜的特权好了。”

“左右不过是为国家做了点小事,不值得爷爷如此破例,一切自有朝廷法度,孙儿又何能例外呢?”朱瞻埈可不想要这个没点实惠的特权,有这个不如再多给他几个卫所的兵额更实在。

一旁的朱高炽看出朱瞻埈似乎对这些虚礼不太在意,于是在一旁开口道:“瞻埈,朝廷自从知道了你这次带了百万两银子回来,可是为如何封赏你想破了脑袋!你跟爹说说,伱有啥想要的不?爹回头跟六部商量一下,能办的就给你办了,不能办的也尽量给你办了。”

“你爹说的不错,有什么想要的尽管开口,爷爷能给你的都给你。”朱棣此时也充满鼓励的看着朱瞻埈,眼神里却流露出了些许别的地方意味。

朱瞻埈看着眼前这副场景,有些感到莫名,却又心中忽然升起些许警惕,尤其是一个久违的女声在他耳边轻声说道:“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唯大位可以酬大功,不可受之!”

在海上大约颠簸了十几天,船队终于返回了大明本土,沿着长江而上,停靠在了南京的码头上。

藩王返京本来不算什么新鲜事,也不值得大张旗鼓的围观,但朱瞻埈和朱高燧还有宁王带回来了百万两银子,这件事早在他们抵达大明本土遇到海上巡逻的快船时,这件事就已经被快马通传给了朝廷。

朝堂上下都被一百万两银子的巨款给镇住了,尤其是现在已经是年关将至,户部的账面上也就只有夏元吉特意留着好看,表示年年有余的几千两银子。

现在突然有一百万两现银入库,夏元吉简直高兴的能飞起来。

别的不说,朝廷今年征倭,几乎是把一整年的财政收入都投入进去了,六位藩王在倭国,朝廷上本来就有各种非议,如果不是朱棣和朱高炽都压制着朝堂,镇压了反对的声音,怕是早就有人跳出来叫停了。

就连夏元吉自己也心里打鼓,这征倭的事情到底靠不靠谱,以及倭国土地上是否像朱瞻埈说的那样真的有一年百万两的白银产出。

虽说朝廷一直能够收到从倭国发回来的消息,说是朱瞻埈和朱高燧的封地上都找到了大金矿,辽王、沈王和韩王虽然打下来的地方差一点,却也发现了零星的小金矿,但到底挖了多少朝廷一直都没收到准信。

好在现在一切尘埃落定,征倭真的带来了收益,还是远超预计的百万两白银,这无疑给朝廷上下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之前虽然有着气运罗盘的显示,表明征倭并没有影响大明国运,但一直悬而未决还是让人很不放心的。

毕竟看着那一船一船的粮食往倭国运,却不见回报,朝廷当中那些还没有转变过来观念的守旧派多少还是有一些反对意见的。

现在能够确认下来这件事,还把银子真的运回来了,这自然能够将朝堂上那些杂音镇压下去。

所以为了大张旗鼓的宣传这件事,户部几乎所有能来的官员都来到了码头上,为的就是能够及时清点朱瞻埈他们带回来的银子,好好的为户部扬眉吐气一回。

要知道这次征倭,虽然是六大藩王在前面打仗,这后方可是他们户部一力支持的,夏元吉为了征倭的事,可是和其他六部在朝堂上打了不少官司,吵得嗓子都哑了不少。

现在这白花花的一百万两现银,就是对夏元吉最好的鼓励了。

户部既然把能拉来的官员都拉来撑场面了,朱棣和朱高炽自然也没有差了事情,直接调来了朱棣最心腹的燕山卫来充当仪仗,将整个码头围得水泄不通。

这一方面自然是为了彰显朝廷的威仪,征倭取得了大胜,还带回来了一百万两的银子,甚至就连倭国的女倭王都成了战利品,带回来要和大明和亲,这场面自然是越大越好,好让老百姓感受到大明如今的国力强盛。

而另一方面嘛,自然是财帛动人心,一百万两银子绝不是小数目,如果是给一个普通人,这足够他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所以为了预防有人真的脑子不太好使,想要铤而走险,该有的防御和安保自然也是要有的。

于是乎,南京城里的百姓今天难得看了一回西洋景,燕山卫出动了足足数千兵马将船队停靠的码头到户部府库的道路全都隔离开来,禁止任何行人在这条路上穿行,为的就是确保这些银子在送下船之后,到户部入库的这一路上没有问题。

至于朱棣和朱高炽,也都打出了皇帝和太子的全套仪仗,带着朝堂上或欣喜若狂,或不甘不愿的文武百官,来到了码头上迎接朱瞻埈的凯旋。

是的,在皇帝和太子看来,这次征倭能成功,全都是朱瞻埈的功劳,他们来迎接的自然也是自家的好孙子和好儿子。

至于朱高燧和宁王?哈,不过是两个跟着朱瞻埈混到了好处的,表功的时候给他们记一笔,能够享受和朱瞻埈一個档次的待遇已经算是朝廷天恩了,还指望朝廷专门迎接他们?hetui!

而朱瞻埈也没落了自家老爹和爷爷的面子,青玉卫直接抬着一箱箱打开的银锭,就这么从船上抬了下来,直接在码头上堆出了一座银山。

这别开生面的场面别说是码头上围观的普通百姓了,就连朱棣和朱高炽都没见过这么稀罕的场面。

而且更夸张的是,除了银子,还有黄金。

虽然金山不及银山壮观,但那在阳光下金光灿灿的金山,还是看的朱棣都暗自吞口水,忍不住想这笔钱要是入了内帑该多好。

“孙儿参见爷爷,儿子参见父亲!”下了船的朱瞻埈直接来到了朱棣和朱高炽面前,向两人行起了大礼。

朱棣见状直接亲手把朱瞻埈扶了起来,冲他笑道:“跟爷爷就不需要这么多礼了,你这次为朝廷立下如此大功,爷爷都不知道该怎么封赏你才好了,这些俗礼以后就都免了吧,爷爷先赏你一个见君不拜的特权好了。”

“左右不过是为国家做了点小事,不值得爷爷如此破例,一切自有朝廷法度,孙儿又何能例外呢?”朱瞻埈可不想要这个没点实惠的特权,有这个不如再多给他几个卫所的兵额更实在。

一旁的朱高炽看出朱瞻埈似乎对这些虚礼不太在意,于是在一旁开口道:“瞻埈,朝廷自从知道了你这次带了百万两银子回来,可是为如何封赏你想破了脑袋!你跟爹说说,伱有啥想要的不?爹回头跟六部商量一下,能办的就给你办了,不能办的也尽量给你办了。”

“你爹说的不错,有什么想要的尽管开口,爷爷能给你的都给你。”朱棣此时也充满鼓励的看着朱瞻埈,眼神里却流露出了些许别的地方意味。

朱瞻埈看着眼前这副场景,有些感到莫名,却又心中忽然升起些许警惕,尤其是一个久违的女声在他耳边轻声说道:“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唯大位可以酬大功,不可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