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贵妃娘娘这打趣的话,卢氏做出羞赧的表情,拉着太后撒娇似的说:“太后娘娘,您看贵妃娘娘,我要没脸见人了!”
太后无奈地笑:“我也是不能分成两半,不然恨不得一人给你们一半。”
听她这话说的有趣,殿内众人掩唇轻笑起来。
尽管这笑声不大,但对初生的婴儿来说,仍是令他不安的声响,太后怀中的小娃娃,张开嘴巴哇哇地哭起来。
“哎哟,我的长瑞,不哭,不哭。”太后轻拍襁褓,里面闭着眼睛的小娃娃,哭得越发大声,眨眼的功夫,小脸就涨红起来。
太后赶紧道:“快,快让乳母过来,瞧瞧长瑞是不是饿了。”
“太后给我吧,莫吵到您们说话。”
卢氏上前抱过儿子,接着冲众位王妃歉意颔首,而后领着两个乳母往隔间去,绕过屏风的时候,正巧撞上进来的端王妃。
两人俱愣了半息,接着卢氏敷衍点点头,说道:“三弟妹来了,快些进去吧。”说完,她就抱着孩子离开。
不同于在太后面前的恭顺,此时的卢氏眉间隐有倨傲,毕竟不论是夫君的身份,还是各自王妃的出身,端王府都是最差的。
太后听到动静,冲外面道:“是阿煦媳妇么,快些进来吧。”
三皇子端王,本名为顾煦。
“孙媳参见太后,太后娘娘金安。”苏知云快步上前,恭敬地向太后见礼。
相比起晋王妃与太后相处时的直率亲近,苏知云明显要拘谨规矩许多。
说起来,端王和太后,本该更亲近的,毕竟他的母妃,是皇后身边的婢女,而他自己,也由皇后抚养过两年,怎么说也算有份渊源。
可惜因为皇帝的态度,太后不得不对端王,刻意疏远两分,也免得皇后生出些妄想。
然而有时候,疏远着疏远着,也就成了习惯。
太后叫起后,苏知云又与其他人见礼,而后才到座位落座。
简单的寒暄过后,太后让刘姑姑把那只胭脂水釉花叶纹瓶拿出来,和众人说道:“我也算是见过不少好东西,却是第一次见这种仿佛胭脂水般的粉,细腻匀净,好看得不行。”
从她这话语中,就能感受到,她对那胭脂水釉花瓶有多喜爱。
承恩公夫人笑眯眯道:“也是老爷运气好,甫一瞧见这胭脂水釉花瓶,就觉得唯有太后娘娘您,能配得上这独一件的珍宝。”
那边刘姑姑带着两个内侍,小心翼翼地抬着一个紫檀平角条桌出来,条桌上正放着那只胭脂水釉花瓶。
诚如太后所言,花瓶通体细腻匀净,胎薄体轻,粉得清浅,柔得纯粹,如泛着微光的晚霞,又似三月桃花的明媚,诉说着欲语还休的娇媚。
说起来,大昱瓷器发展很是繁荣,青花瓷,薄胎瓷,粉彩瓷......不过最为常见的,仍然是各类青瓷和白瓷,独特一些的便是单色釉瓷,比如众人面前这只胭脂水釉花叶纹瓶。
不过以往的釉色,多为色彩强烈,像是深邃的天蓝,或是浓烈的硃砂,看起来比较厚重,并不轻盈,像太后这只粉的淡柔素雅的单色釉瓷,在场众人还是头一次见。
“难怪太后娘娘您喜欢,我瞧着也感觉年轻十岁呢。”静安王妃摸摸脸颊。
这是她的真心话,就没有女子能逃脱这抹娇嫩的粉。
江善十分赞同这话,“此前只听旁人描述,今日得见才惊觉,那些描述不及其三分韵味。”
“贵妃娘娘说得是,这只花瓶看起来,比那些芙蓉石雕成的摆件,还要粉嫩莹润。”平乐长公主眼里闪过渴望,看向承恩公夫人问道:“夫人手上可还有这类器物?”
她平常不大出府,就爱收集些独特的东西。
“很是不巧,这只胭脂水釉花瓶,也是碰巧烧制出来的,那老师傅后面不是没尝试,可惜......”承恩公夫人摇摇头,众人也就知道结果了。
“巧夺天工之物,不常见才是正常。”恭顺老王妃说道。
或许是年龄大了,她看着倒是寻常,太过粉嫩,不如硃砂端庄大气。
恭王妃闻言道:“有一自然就有二,或许等不了多久,咱们就能人手一只呢。”
平乐长公主笑道:“那就借四嫂吉言,承恩公夫人可得帮我们留留心,若再有这类瓷器,您可不能私藏。”
承恩公夫人郑重道:“必是不能,能博得您们的欢喜,也是这些瓷器的荣幸。”心里则暗想道,若能借着这些瓷器,打开这些宗室们的大门,还是她们承恩公府赚了。
背靠太后,承恩公府虽有两分体面,但因不得陛下看重,皇后又不中用,说实话,京城真真正正瞧得上他们的人,还真数不出几个,更别提这些眼光极高的宗室。
接着,承恩公夫人仿佛打开话匣子,眉飞色舞地说起承恩公是如何发现这只独一无二的花瓶。
江善刚听了两耳朵,就感觉喉咙有些发干,暖阁内燃着炭盆,气温有些干燥。
她端起旁边的茶盏,不想却发现里面的沙糖水已经凉掉,她正要让人换一盏来,那面太后突然看过来,“阿沁,你去给贵妃倒盏温水来。”
站在太后身侧的小姑娘,福身柔柔说了声:“是。”随后红着脸颊退出房间。
见江善的目光注意到她,太后温声介绍:“这是皇后的庶妹,府中排行第九,最是温顺乖巧,今日随着承恩公夫人一道进宫来。”
江善有些奇怪,为何太后会特意给她介绍,这位承恩公府的九姑娘。
她心里不解,面上不动声色道:“承恩公府的姑娘,自然是顶顶好的,难怪我方才瞧着,与皇后娘娘有些相像呢。”
不过承恩公也是厉害,皇后的这位庶妹,恐怕与她差了将近二十岁呢。
听见太后和熙贵妃的谈话,承恩公夫人的脸色有片刻阴沉,转瞬如常和蔼笑道:“阿沁生得像老爷,性子却像已逝的老夫人,再是温婉贤淑不过。”
她口中的老夫人,说得正是太后的生母。
对于一位庶女来说,这话无疑是极大的夸赞。
听到贵妃娘娘这打趣的话,卢氏做出羞赧的表情,拉着太后撒娇似的说:“太后娘娘,您看贵妃娘娘,我要没脸见人了!”
太后无奈地笑:“我也是不能分成两半,不然恨不得一人给你们一半。”
听她这话说的有趣,殿内众人掩唇轻笑起来。
尽管这笑声不大,但对初生的婴儿来说,仍是令他不安的声响,太后怀中的小娃娃,张开嘴巴哇哇地哭起来。
“哎哟,我的长瑞,不哭,不哭。”太后轻拍襁褓,里面闭着眼睛的小娃娃,哭得越发大声,眨眼的功夫,小脸就涨红起来。
太后赶紧道:“快,快让乳母过来,瞧瞧长瑞是不是饿了。”
“太后给我吧,莫吵到您们说话。”
卢氏上前抱过儿子,接着冲众位王妃歉意颔首,而后领着两个乳母往隔间去,绕过屏风的时候,正巧撞上进来的端王妃。
两人俱愣了半息,接着卢氏敷衍点点头,说道:“三弟妹来了,快些进去吧。”说完,她就抱着孩子离开。
不同于在太后面前的恭顺,此时的卢氏眉间隐有倨傲,毕竟不论是夫君的身份,还是各自王妃的出身,端王府都是最差的。
太后听到动静,冲外面道:“是阿煦媳妇么,快些进来吧。”
三皇子端王,本名为顾煦。
“孙媳参见太后,太后娘娘金安。”苏知云快步上前,恭敬地向太后见礼。
相比起晋王妃与太后相处时的直率亲近,苏知云明显要拘谨规矩许多。
说起来,端王和太后,本该更亲近的,毕竟他的母妃,是皇后身边的婢女,而他自己,也由皇后抚养过两年,怎么说也算有份渊源。
可惜因为皇帝的态度,太后不得不对端王,刻意疏远两分,也免得皇后生出些妄想。
然而有时候,疏远着疏远着,也就成了习惯。
太后叫起后,苏知云又与其他人见礼,而后才到座位落座。
简单的寒暄过后,太后让刘姑姑把那只胭脂水釉花叶纹瓶拿出来,和众人说道:“我也算是见过不少好东西,却是第一次见这种仿佛胭脂水般的粉,细腻匀净,好看得不行。”
从她这话语中,就能感受到,她对那胭脂水釉花瓶有多喜爱。
承恩公夫人笑眯眯道:“也是老爷运气好,甫一瞧见这胭脂水釉花瓶,就觉得唯有太后娘娘您,能配得上这独一件的珍宝。”
那边刘姑姑带着两个内侍,小心翼翼地抬着一个紫檀平角条桌出来,条桌上正放着那只胭脂水釉花瓶。
诚如太后所言,花瓶通体细腻匀净,胎薄体轻,粉得清浅,柔得纯粹,如泛着微光的晚霞,又似三月桃花的明媚,诉说着欲语还休的娇媚。
说起来,大昱瓷器发展很是繁荣,青花瓷,薄胎瓷,粉彩瓷......不过最为常见的,仍然是各类青瓷和白瓷,独特一些的便是单色釉瓷,比如众人面前这只胭脂水釉花叶纹瓶。
不过以往的釉色,多为色彩强烈,像是深邃的天蓝,或是浓烈的硃砂,看起来比较厚重,并不轻盈,像太后这只粉的淡柔素雅的单色釉瓷,在场众人还是头一次见。
“难怪太后娘娘您喜欢,我瞧着也感觉年轻十岁呢。”静安王妃摸摸脸颊。
这是她的真心话,就没有女子能逃脱这抹娇嫩的粉。
江善十分赞同这话,“此前只听旁人描述,今日得见才惊觉,那些描述不及其三分韵味。”
“贵妃娘娘说得是,这只花瓶看起来,比那些芙蓉石雕成的摆件,还要粉嫩莹润。”平乐长公主眼里闪过渴望,看向承恩公夫人问道:“夫人手上可还有这类器物?”
她平常不大出府,就爱收集些独特的东西。
“很是不巧,这只胭脂水釉花瓶,也是碰巧烧制出来的,那老师傅后面不是没尝试,可惜......”承恩公夫人摇摇头,众人也就知道结果了。
“巧夺天工之物,不常见才是正常。”恭顺老王妃说道。
或许是年龄大了,她看着倒是寻常,太过粉嫩,不如硃砂端庄大气。
恭王妃闻言道:“有一自然就有二,或许等不了多久,咱们就能人手一只呢。”
平乐长公主笑道:“那就借四嫂吉言,承恩公夫人可得帮我们留留心,若再有这类瓷器,您可不能私藏。”
承恩公夫人郑重道:“必是不能,能博得您们的欢喜,也是这些瓷器的荣幸。”心里则暗想道,若能借着这些瓷器,打开这些宗室们的大门,还是她们承恩公府赚了。
背靠太后,承恩公府虽有两分体面,但因不得陛下看重,皇后又不中用,说实话,京城真真正正瞧得上他们的人,还真数不出几个,更别提这些眼光极高的宗室。
接着,承恩公夫人仿佛打开话匣子,眉飞色舞地说起承恩公是如何发现这只独一无二的花瓶。
江善刚听了两耳朵,就感觉喉咙有些发干,暖阁内燃着炭盆,气温有些干燥。
她端起旁边的茶盏,不想却发现里面的沙糖水已经凉掉,她正要让人换一盏来,那面太后突然看过来,“阿沁,你去给贵妃倒盏温水来。”
站在太后身侧的小姑娘,福身柔柔说了声:“是。”随后红着脸颊退出房间。
见江善的目光注意到她,太后温声介绍:“这是皇后的庶妹,府中排行第九,最是温顺乖巧,今日随着承恩公夫人一道进宫来。”
江善有些奇怪,为何太后会特意给她介绍,这位承恩公府的九姑娘。
她心里不解,面上不动声色道:“承恩公府的姑娘,自然是顶顶好的,难怪我方才瞧着,与皇后娘娘有些相像呢。”
不过承恩公也是厉害,皇后的这位庶妹,恐怕与她差了将近二十岁呢。
听见太后和熙贵妃的谈话,承恩公夫人的脸色有片刻阴沉,转瞬如常和蔼笑道:“阿沁生得像老爷,性子却像已逝的老夫人,再是温婉贤淑不过。”
她口中的老夫人,说得正是太后的生母。
对于一位庶女来说,这话无疑是极大的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