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电的内容,就是简短的一句话>
“知悉,‘项目’进展顺利,抵达哈巴罗夫斯克后原地待命,等待下一步行动指示。”
事实证明,对远东战局的猜测,龙云的直觉还是很有一些见地。
随着时局一天天变迁,战争的阴云逐渐在太平洋上空堆积,红海军与美国海军的一场远洋较量,虽然在双方决策层的意料之中,爆发的节奏却比一般战役推演来的更加迅速。
浩瀚的北太平洋上,远远望去,两支距离遥远、迎面而行的庞大舰队,劈波斩浪的威武战舰,在大尺度上几乎平滑如镜的海面衬托下,只是不怎么起眼的一叶叶扁舟;凭借现代化的战场侦测手段,战争的号角还未真正吹响,纵览全局的指挥者们就已经感受到了对方的存在,混杂兴奋与忐忑的情绪,也在一点点变得高涨。
不知不觉,平行世界里的新年刚过,几天来一直向西航向的美国海军舰群接近了勘察加半岛,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东南方向约一千五百海里处集结。
远东战事打响一个月后奉命出击,第三舰队与第七舰队,出场阵容的确堪称强大。
迎着寒冬时节的大洋劲风,在西北太平洋上星夜兼程,来自圣迭戈母港的“乔治*华盛顿”与“约翰*肯尼迪”航母战斗群在北纬四十度、西经一附近海域与来自珍珠港的“西奥多*罗斯福”战斗群汇合。
兵合一处之后。两支舰艇编队很快完成指挥机构的统一,组成美国海军在高威胁海域作战的典型阵容——三航母战斗群。
“三航母战斗群”,顾名思义。即由三艘核动力重型航空母舰作为核心,加上两大舰队派出的护航舰艇,共计六艘“提康德罗加”级防空巡洋舰,四艘新一代“阿利*伯克”级防空驱逐舰,四艘“斯普鲁恩斯”级多用途驱逐舰,此外还有七艘打下手的“佩里”级护卫巡防舰,以及一艘“萨克拉门托”级快速战斗支援舰(实际上就是补给船)。
这样一种堪称豪华的配置。符合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典型定位,哪怕面对宿敌苏联海军也一样。即一切作战行动都围绕重型航空母舰进行,护航舰艇的首要目标是防空、反潜,将敌方水下与空中作战力量屏蔽在三百海里防御线以外,对水面及陆上的敌方兵力。则由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部队完成主要突击任务。
水面上战舰浩荡,航母战斗群的水下兵力配置也十分充裕。
按照一般的航空母舰作战方案,一个航母战斗群,配备的攻击型核潜艇数量在三艘左右。
不过在大战时期,美国海军的大批攻击型核潜艇都在前沿执行作战任务,太平洋司令部认为俄国人的潜艇部队也一样,大规模海战中,水下力量的作用也有限,为此只给战斗群配属了四艘“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一艘新型“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作为补充,主要用于对抗红海军的核潜艇渗透,加强整个战斗群的反潜力量。
连水面带水下。整整三十艘大小战舰蜂拥而出,一时间太平洋上风声鹤唳、乌云满天,一场惨烈的海空较量眼见就要到来。
如此声势浩大的远征,美国人的计划,看上去是十分简单明了的。
按照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一份作战规划,规模庞大的三航母战斗群无法隐匿行踪。必定很快被俄国人发现。
接下来,如果对手选择远洋决战。美军就顺势而为,在大洋深处和孤立无援的俄国舰队进行一场硬碰硬较量,凭借航母舰载机的数量优势击垮对手;反之,如果俄国人踯躅不前,战斗群当然不能出门晃一圈直接回家,太平洋司令部参谋部的意见,是进一步前出到勘察加半岛南侧,然后组织力量对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及周边重要目标发动空袭。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俄国人因为空袭而派出舰队,战斗群就可以得到的协助,空军方面新部署到日本东北部几处空军基地、装备最新型f-15e“攻击鹰”的第十九战斗机联队将发挥作用。
总而言之,要么在远离陆地的大洋深处决战,要么主动前出袭扰勘察加,如果俄国人一味保存实力,美军就能成功遂行一场攻势行动,缓解远东方向的战略压力;而倘若对手选择远洋决战,拥有强大海空实力的也有信心战而胜之,同样可以消弭俄国太平洋舰队的现实威胁。
一场军事上的胜利,再结合宣传部门的一番大肆鼓噪,就可以将焦头烂额的政府、军方从疲于奔命的应付中解脱出来,在舆论与国民焦灼心态的挤压下喘口气。
接下来,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考虑发动一场新战役,在欧洲或中东一扫颓势,这样的话战争结局还未可知,总之一切还有变数!
舰群浩荡奔涌向前,美国人的考虑大概如此,不过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所谓“远洋决战”,如果单纯比较美苏双方的海军实力,尤其是具体到太平洋两岸相向而行的两支庞大舰群,美国海军一方的确占据优势,不过据此推断“俄国人未必敢于接战”,则是一种战略判断层面的失误。
按照远东战区总司令部的战役推演结果,执掌大权的苏联军事指挥人员对红海军的能力有清醒认识,但是在这基础上,司令部仍然按照国防委员会和总参谋部的指示下达了一系列命令,红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尽出,看上去似乎是要和美国人来一场远海豪*赌,究其原因,却是美国特工们都完全发掘不到的一个意外因素。
维克托*雷泽诺夫中将,他和他提出的一整套作战计划,在最高指挥机构的闭门商谈中得到了支持,这才是红色巨人扬起风帆,准备和宿敌决战的根本原因之一。
这其中的具体情形,外人当然不得而知,正在哈巴罗夫斯克郊外基地待命、等待an-124b与白色二十号座机一同转场而来的龙云也一样,他虽然清楚红海军的大致动向,却不知晓自己的计划是如何推动了战争的车轮,接到指示后,自己就一直在基地紧张待命,准备在夜幕降临之后搭乘“鲁斯兰”升空出击。
“‘项目’进展顺利”,这一句话,并非指an-124b搭载su-272,而是指红海军远洋作战计划的实施。
看到这样一封密电,既然战区总司令部告诉他“进展顺利”,换句话说,在烟波浩渺、波涛汹涌的遥远大洋上,大举出动的红海军战舰已经发现了美军主力的踪迹,甚至进一步说,双方前出舰艇应该已经发生了实质性接触,接下来,如果没有任何一方主动后撤,那么决战应该就是这一两天之内的事。
海洋上的战斗,身为一名飞行员的龙云所知不多,也无从想象具体的战斗情形。
不过,从历史上记载的多次大规模海上较量来看,既然是航空母舰参与的战斗,水面舰艇之间的直接对抗机会就少得多,美苏双方舰队的战斗模式,肯定不会是水面战舰唱主角的一场导弹排队枪毙战,而更像是二战时的美日航母编队,双方互相侦查、试探、迂回、突击,往往一场猛烈空袭押宝成功,就能直接重创对手。
战斗的节奏不可捉摸,一旦抓到机会,就是雷霆般的全员全弹突击,几十年来不论航母、战机还是武器都有了巨大进步,探测技术也突飞猛进,不过一场航母编队之间的较量,作战海域是比二战时拓展了许多倍,隐藏在火爆表象下的作战原则却始终未变。
那么,在这样一场生死对决中,维克托*雷泽诺夫,到底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这个问题,指挥机构的决策依据是中将同志的报告,不过对掌控这一身份的龙云来说,一切都需要他自己去给出答案。
激战越是临近,情报保密工作越要抓紧,坐镇的哈巴罗夫斯克的龙云得不到一点最新消息、其实现在也不需要,他在临时准备的休息室里小憩,一边眯着眼睛养神,一边梳理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搭乘“鲁斯兰”出发,在运输机上休息待命,一旦接到出发指示就登机脱离,进入战场清扫敌机后果断脱战,然后在重型载机巡洋舰上降落……
一环接一环,整个计划看起来着实刺激,真正决定战斗结局的,却只是在进入战场后的一次果决突击;如此复杂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不容许出差错,出征在即的年轻人难免有些紧张与兴奋。
一个人,一架战斗机,会给浩荡的远洋海战带来多少变化?
这种问题,一般人大概还会怀疑,或者说就是简单粗暴的考虑问题,只是比较交战双方的战机数量和质量,然后就得到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龙云却非常清楚,不是他自卖自夸、妄自尊大,如果计划实施顺利,哪怕他单枪匹马参与到远洋战斗中,对红海军一方所起的作用也很可能会是“决定性”的。
<b></b>
密电的内容,就是简短的一句话>
“知悉,‘项目’进展顺利,抵达哈巴罗夫斯克后原地待命,等待下一步行动指示。”
事实证明,对远东战局的猜测,龙云的直觉还是很有一些见地。
随着时局一天天变迁,战争的阴云逐渐在太平洋上空堆积,红海军与美国海军的一场远洋较量,虽然在双方决策层的意料之中,爆发的节奏却比一般战役推演来的更加迅速。
浩瀚的北太平洋上,远远望去,两支距离遥远、迎面而行的庞大舰队,劈波斩浪的威武战舰,在大尺度上几乎平滑如镜的海面衬托下,只是不怎么起眼的一叶叶扁舟;凭借现代化的战场侦测手段,战争的号角还未真正吹响,纵览全局的指挥者们就已经感受到了对方的存在,混杂兴奋与忐忑的情绪,也在一点点变得高涨。
不知不觉,平行世界里的新年刚过,几天来一直向西航向的美国海军舰群接近了勘察加半岛,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东南方向约一千五百海里处集结。
远东战事打响一个月后奉命出击,第三舰队与第七舰队,出场阵容的确堪称强大。
迎着寒冬时节的大洋劲风,在西北太平洋上星夜兼程,来自圣迭戈母港的“乔治*华盛顿”与“约翰*肯尼迪”航母战斗群在北纬四十度、西经一附近海域与来自珍珠港的“西奥多*罗斯福”战斗群汇合。
兵合一处之后。两支舰艇编队很快完成指挥机构的统一,组成美国海军在高威胁海域作战的典型阵容——三航母战斗群。
“三航母战斗群”,顾名思义。即由三艘核动力重型航空母舰作为核心,加上两大舰队派出的护航舰艇,共计六艘“提康德罗加”级防空巡洋舰,四艘新一代“阿利*伯克”级防空驱逐舰,四艘“斯普鲁恩斯”级多用途驱逐舰,此外还有七艘打下手的“佩里”级护卫巡防舰,以及一艘“萨克拉门托”级快速战斗支援舰(实际上就是补给船)。
这样一种堪称豪华的配置。符合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典型定位,哪怕面对宿敌苏联海军也一样。即一切作战行动都围绕重型航空母舰进行,护航舰艇的首要目标是防空、反潜,将敌方水下与空中作战力量屏蔽在三百海里防御线以外,对水面及陆上的敌方兵力。则由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部队完成主要突击任务。
水面上战舰浩荡,航母战斗群的水下兵力配置也十分充裕。
按照一般的航空母舰作战方案,一个航母战斗群,配备的攻击型核潜艇数量在三艘左右。
不过在大战时期,美国海军的大批攻击型核潜艇都在前沿执行作战任务,太平洋司令部认为俄国人的潜艇部队也一样,大规模海战中,水下力量的作用也有限,为此只给战斗群配属了四艘“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一艘新型“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作为补充,主要用于对抗红海军的核潜艇渗透,加强整个战斗群的反潜力量。
连水面带水下。整整三十艘大小战舰蜂拥而出,一时间太平洋上风声鹤唳、乌云满天,一场惨烈的海空较量眼见就要到来。
如此声势浩大的远征,美国人的计划,看上去是十分简单明了的。
按照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一份作战规划,规模庞大的三航母战斗群无法隐匿行踪。必定很快被俄国人发现。
接下来,如果对手选择远洋决战。美军就顺势而为,在大洋深处和孤立无援的俄国舰队进行一场硬碰硬较量,凭借航母舰载机的数量优势击垮对手;反之,如果俄国人踯躅不前,战斗群当然不能出门晃一圈直接回家,太平洋司令部参谋部的意见,是进一步前出到勘察加半岛南侧,然后组织力量对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及周边重要目标发动空袭。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俄国人因为空袭而派出舰队,战斗群就可以得到的协助,空军方面新部署到日本东北部几处空军基地、装备最新型f-15e“攻击鹰”的第十九战斗机联队将发挥作用。
总而言之,要么在远离陆地的大洋深处决战,要么主动前出袭扰勘察加,如果俄国人一味保存实力,美军就能成功遂行一场攻势行动,缓解远东方向的战略压力;而倘若对手选择远洋决战,拥有强大海空实力的也有信心战而胜之,同样可以消弭俄国太平洋舰队的现实威胁。
一场军事上的胜利,再结合宣传部门的一番大肆鼓噪,就可以将焦头烂额的政府、军方从疲于奔命的应付中解脱出来,在舆论与国民焦灼心态的挤压下喘口气。
接下来,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考虑发动一场新战役,在欧洲或中东一扫颓势,这样的话战争结局还未可知,总之一切还有变数!
舰群浩荡奔涌向前,美国人的考虑大概如此,不过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所谓“远洋决战”,如果单纯比较美苏双方的海军实力,尤其是具体到太平洋两岸相向而行的两支庞大舰群,美国海军一方的确占据优势,不过据此推断“俄国人未必敢于接战”,则是一种战略判断层面的失误。
按照远东战区总司令部的战役推演结果,执掌大权的苏联军事指挥人员对红海军的能力有清醒认识,但是在这基础上,司令部仍然按照国防委员会和总参谋部的指示下达了一系列命令,红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尽出,看上去似乎是要和美国人来一场远海豪*赌,究其原因,却是美国特工们都完全发掘不到的一个意外因素。
维克托*雷泽诺夫中将,他和他提出的一整套作战计划,在最高指挥机构的闭门商谈中得到了支持,这才是红色巨人扬起风帆,准备和宿敌决战的根本原因之一。
这其中的具体情形,外人当然不得而知,正在哈巴罗夫斯克郊外基地待命、等待an-124b与白色二十号座机一同转场而来的龙云也一样,他虽然清楚红海军的大致动向,却不知晓自己的计划是如何推动了战争的车轮,接到指示后,自己就一直在基地紧张待命,准备在夜幕降临之后搭乘“鲁斯兰”升空出击。
“‘项目’进展顺利”,这一句话,并非指an-124b搭载su-272,而是指红海军远洋作战计划的实施。
看到这样一封密电,既然战区总司令部告诉他“进展顺利”,换句话说,在烟波浩渺、波涛汹涌的遥远大洋上,大举出动的红海军战舰已经发现了美军主力的踪迹,甚至进一步说,双方前出舰艇应该已经发生了实质性接触,接下来,如果没有任何一方主动后撤,那么决战应该就是这一两天之内的事。
海洋上的战斗,身为一名飞行员的龙云所知不多,也无从想象具体的战斗情形。
不过,从历史上记载的多次大规模海上较量来看,既然是航空母舰参与的战斗,水面舰艇之间的直接对抗机会就少得多,美苏双方舰队的战斗模式,肯定不会是水面战舰唱主角的一场导弹排队枪毙战,而更像是二战时的美日航母编队,双方互相侦查、试探、迂回、突击,往往一场猛烈空袭押宝成功,就能直接重创对手。
战斗的节奏不可捉摸,一旦抓到机会,就是雷霆般的全员全弹突击,几十年来不论航母、战机还是武器都有了巨大进步,探测技术也突飞猛进,不过一场航母编队之间的较量,作战海域是比二战时拓展了许多倍,隐藏在火爆表象下的作战原则却始终未变。
那么,在这样一场生死对决中,维克托*雷泽诺夫,到底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这个问题,指挥机构的决策依据是中将同志的报告,不过对掌控这一身份的龙云来说,一切都需要他自己去给出答案。
激战越是临近,情报保密工作越要抓紧,坐镇的哈巴罗夫斯克的龙云得不到一点最新消息、其实现在也不需要,他在临时准备的休息室里小憩,一边眯着眼睛养神,一边梳理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搭乘“鲁斯兰”出发,在运输机上休息待命,一旦接到出发指示就登机脱离,进入战场清扫敌机后果断脱战,然后在重型载机巡洋舰上降落……
一环接一环,整个计划看起来着实刺激,真正决定战斗结局的,却只是在进入战场后的一次果决突击;如此复杂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不容许出差错,出征在即的年轻人难免有些紧张与兴奋。
一个人,一架战斗机,会给浩荡的远洋海战带来多少变化?
这种问题,一般人大概还会怀疑,或者说就是简单粗暴的考虑问题,只是比较交战双方的战机数量和质量,然后就得到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龙云却非常清楚,不是他自卖自夸、妄自尊大,如果计划实施顺利,哪怕他单枪匹马参与到远洋战斗中,对红海军一方所起的作用也很可能会是“决定性”的。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