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盏茶的功夫后,赵融面有惭色,回来复命:
“禀君侯,我方伤亡二百余人。请准许末将回营再搬援军,带上大盾、铠甲、弓弩……”
关羽打断道:“一来一回,只怕来不及了。”
边上的周仓忽道:“不如放火烧山,贼势必退!”
关羽想了一想,再次摇头道:“你这方法换了平时倒是不错,只是如今天干物燥,林火若是烧起,没有几天几夜停不下来。如此一来,贼势纵退,我方也难以存进,还是不妥。”
大军急行路上遭遇敌袭,又是轻装上路,饶是众人绞尽脑汁,终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依旧想不出什么破敌之法。
而山坡上,魏军正好整以暇,严阵以待。
姜维眼尖,见到魏军阵前,一员高瘦的年轻汉子正一手扶腰,一手置于额头,也在作向下观望状。
他心中火气顿起:“想我姜维好出奇兵,不想终日打雁,今日竟然被雁啄瞎了眼!眼看夷陵之战顺利收尾在即,竟教此人暗算了去!”
众人在此刻早已一筹莫展,便连喜怒不显于色的关羽也是接连叹气。
这时,姜维突然回想到,方才赵融说赵云正领着五千巴西郡士卒往荆州赶来,倏忽有一个计策浮上心头,当即朝关羽抱拳道:“末将有一计!”
关羽闻言,眼睛便是一亮,忙道:“伯约速速说来!”
“方才听闻,赵将军正领着援军和粮队顺江而来,如今应当在鱼腹县与巫县之间。巫县与秭归不过百五十里,快马加鞭,三、五个时辰即可至。”
“因此,末将以为,只消我们中有一人突出此地,先将消息带到秭归城,提醒守将做好防御的准备;随后立即奔赴巫县寻找赵将军,请他火速驰援,如此,大事可定矣!”
关羽狠狠一锤身侧的大树,凝神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了。
赵融跪地请战:“请君侯准许末将将功折罪,领本部军马掩护两位将军突围。”
关羽将他扶起,缓缓颔道:“很好!”
姜维当即上前道:“还请赵将军附耳过来,只消如此如此……”
******
盏茶功夫后,汉军列好阵势,再次准备向上冲击。
这一次,汉军士卒砍了无数大树,用粗糙的木块充当盾牌,并用粗枝大叶覆于头顶,准备借此抵挡魏军弓箭。
魏军居高临下望去,汉军头顶绿油油的一片,恍然变成一条绿色的长龙。
随着汉军一步一步靠近,那员高瘦的魏将面无表情,挚刀在手,口中只蹦出一个字:
“射!”
于是箭雨再一次从魏军阵营倾泄而下。
但多了树木枝叶的庇护,这一轮箭雨只是微微阻挡了汉军前进的步伐,没中箭的士卒依旧粗着胆气,大步而上。
魏将面无表情,只管发号齐射的命令,百五十步距离,由是居高临下,足够魏军发射十轮箭矢。
如是五七轮箭雨下来,汉军阵中惨叫声叠起,说不出有多少人中箭倒地,汉军的阵容亦越来越薄。
大抵弓箭射击,除非能够一箭射中咽喉、心脏、脑袋等紧要之处,不然都不会骤死。因此,上山沿途留下了数不清的汉军伤员,不住惨叫哀嚎。
不少士卒心生惧意,想要转身逃跑。
赵融双目赤红,死命督战,亲手砍了两个逃兵的脑袋,这才堪堪稳住局势。
关羽、姜维、周仓三人皆下马步行,身上、马背上皆用树枝盖住,付于汉军军阵之间,间或挥舞手中武器,拨开来箭,使尽全力护住自身与坐骑周身上下。
终于慢慢靠近到不到五十步,眼见魏军再一次聚齐长弓齐射,姜维朝关羽喊道:“君侯,此其时也!”
由于两军越来越靠近,魏军这一波平射威力极大。
随着这一波箭雨落地,汉军上惨叫连连,伤亡惨重,倒地者不计其数,便是主将赵融的右臂也中了一箭。
而就在此时,关羽、姜维、周仓三人蓦地推开头顶枝叶,飞速翻身上马,拍马直奔魏阵而去。
赤兔、小白皆是马中上种,此刻奔腾起来,纵是在山道上,依旧如履平地;周仓坐骑差了一筹,只能勉强跟上。
时魏军刚刚射完一轮,还在取箭搭弓,第二箭还来不及发出;而且魏军为了加强杀伤,排得是一字长蛇阵型,阵容厚度算是极薄。
赤兔马四蹄生风,五十步距离,不过跨了数跨便已赶完。
但见关羽面目含煞,怒目圆睁,手中青龙偃月刀挟着龙吟青光,只一挥一击,就将敌阵穿透。
关羽微微减速,回首见姜维、周仓二人马不停蹄,紧随于后,当即狠夹马肚,绝尘而去,再不做片刻停留。
姜维毕竟少年心性,眼见友军被射杀了一地,早被激得睚眦欲裂。
他胯下坐骑已经随着赤兔突出敌阵数十步远,但目光兀自死命寻找敌阵中那员高瘦魏将的身影。
哪知那员魏将也在正盯着他看。
两人目光一经对上,空气中登时激起一阵电光火花。
姜维忽勒马停下,转身举枪高呼:“来将何人?他日再会,这一箭之赐,姜维必加倍奉还!”
那员魏将面无表情,沉声道:“邓艾,静候!”
“原来他是邓艾!历史上说出那句‘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的邓士载!”
姜维心中电闪雷鸣,目光死死锁定邓艾,努力想要记住他的模样。
而此时,不少魏军士卒已经搭弓完毕,开始向他瞄准;与此同时,前方传来关羽的呼唤:“伯约速走,莫多纠缠!”
见此情况,姜维只得狠狠一瞪邓艾,转身策马离去。
是役,赵融和他麾下两千将士用性命掩护,终保得关羽、姜维、周仓三人成功突破魏军提前设置在夷山的奇兵封锁。
局势紧急,三人顾不得爱惜马力,死命狂奔,终在日落之际赶到秭归城。
残阳如血,三人急得汗如雨下,气喘如牛,但见到平静的秭归城头依旧悬挂着汉家旗帜,不禁皆松了一口气。
小半盏茶的功夫后,赵融面有惭色,回来复命:
“禀君侯,我方伤亡二百余人。请准许末将回营再搬援军,带上大盾、铠甲、弓弩……”
关羽打断道:“一来一回,只怕来不及了。”
边上的周仓忽道:“不如放火烧山,贼势必退!”
关羽想了一想,再次摇头道:“你这方法换了平时倒是不错,只是如今天干物燥,林火若是烧起,没有几天几夜停不下来。如此一来,贼势纵退,我方也难以存进,还是不妥。”
大军急行路上遭遇敌袭,又是轻装上路,饶是众人绞尽脑汁,终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依旧想不出什么破敌之法。
而山坡上,魏军正好整以暇,严阵以待。
姜维眼尖,见到魏军阵前,一员高瘦的年轻汉子正一手扶腰,一手置于额头,也在作向下观望状。
他心中火气顿起:“想我姜维好出奇兵,不想终日打雁,今日竟然被雁啄瞎了眼!眼看夷陵之战顺利收尾在即,竟教此人暗算了去!”
众人在此刻早已一筹莫展,便连喜怒不显于色的关羽也是接连叹气。
这时,姜维突然回想到,方才赵融说赵云正领着五千巴西郡士卒往荆州赶来,倏忽有一个计策浮上心头,当即朝关羽抱拳道:“末将有一计!”
关羽闻言,眼睛便是一亮,忙道:“伯约速速说来!”
“方才听闻,赵将军正领着援军和粮队顺江而来,如今应当在鱼腹县与巫县之间。巫县与秭归不过百五十里,快马加鞭,三、五个时辰即可至。”
“因此,末将以为,只消我们中有一人突出此地,先将消息带到秭归城,提醒守将做好防御的准备;随后立即奔赴巫县寻找赵将军,请他火速驰援,如此,大事可定矣!”
关羽狠狠一锤身侧的大树,凝神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了。
赵融跪地请战:“请君侯准许末将将功折罪,领本部军马掩护两位将军突围。”
关羽将他扶起,缓缓颔道:“很好!”
姜维当即上前道:“还请赵将军附耳过来,只消如此如此……”
******
盏茶功夫后,汉军列好阵势,再次准备向上冲击。
这一次,汉军士卒砍了无数大树,用粗糙的木块充当盾牌,并用粗枝大叶覆于头顶,准备借此抵挡魏军弓箭。
魏军居高临下望去,汉军头顶绿油油的一片,恍然变成一条绿色的长龙。
随着汉军一步一步靠近,那员高瘦的魏将面无表情,挚刀在手,口中只蹦出一个字:
“射!”
于是箭雨再一次从魏军阵营倾泄而下。
但多了树木枝叶的庇护,这一轮箭雨只是微微阻挡了汉军前进的步伐,没中箭的士卒依旧粗着胆气,大步而上。
魏将面无表情,只管发号齐射的命令,百五十步距离,由是居高临下,足够魏军发射十轮箭矢。
如是五七轮箭雨下来,汉军阵中惨叫声叠起,说不出有多少人中箭倒地,汉军的阵容亦越来越薄。
大抵弓箭射击,除非能够一箭射中咽喉、心脏、脑袋等紧要之处,不然都不会骤死。因此,上山沿途留下了数不清的汉军伤员,不住惨叫哀嚎。
不少士卒心生惧意,想要转身逃跑。
赵融双目赤红,死命督战,亲手砍了两个逃兵的脑袋,这才堪堪稳住局势。
关羽、姜维、周仓三人皆下马步行,身上、马背上皆用树枝盖住,付于汉军军阵之间,间或挥舞手中武器,拨开来箭,使尽全力护住自身与坐骑周身上下。
终于慢慢靠近到不到五十步,眼见魏军再一次聚齐长弓齐射,姜维朝关羽喊道:“君侯,此其时也!”
由于两军越来越靠近,魏军这一波平射威力极大。
随着这一波箭雨落地,汉军上惨叫连连,伤亡惨重,倒地者不计其数,便是主将赵融的右臂也中了一箭。
而就在此时,关羽、姜维、周仓三人蓦地推开头顶枝叶,飞速翻身上马,拍马直奔魏阵而去。
赤兔、小白皆是马中上种,此刻奔腾起来,纵是在山道上,依旧如履平地;周仓坐骑差了一筹,只能勉强跟上。
时魏军刚刚射完一轮,还在取箭搭弓,第二箭还来不及发出;而且魏军为了加强杀伤,排得是一字长蛇阵型,阵容厚度算是极薄。
赤兔马四蹄生风,五十步距离,不过跨了数跨便已赶完。
但见关羽面目含煞,怒目圆睁,手中青龙偃月刀挟着龙吟青光,只一挥一击,就将敌阵穿透。
关羽微微减速,回首见姜维、周仓二人马不停蹄,紧随于后,当即狠夹马肚,绝尘而去,再不做片刻停留。
姜维毕竟少年心性,眼见友军被射杀了一地,早被激得睚眦欲裂。
他胯下坐骑已经随着赤兔突出敌阵数十步远,但目光兀自死命寻找敌阵中那员高瘦魏将的身影。
哪知那员魏将也在正盯着他看。
两人目光一经对上,空气中登时激起一阵电光火花。
姜维忽勒马停下,转身举枪高呼:“来将何人?他日再会,这一箭之赐,姜维必加倍奉还!”
那员魏将面无表情,沉声道:“邓艾,静候!”
“原来他是邓艾!历史上说出那句‘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的邓士载!”
姜维心中电闪雷鸣,目光死死锁定邓艾,努力想要记住他的模样。
而此时,不少魏军士卒已经搭弓完毕,开始向他瞄准;与此同时,前方传来关羽的呼唤:“伯约速走,莫多纠缠!”
见此情况,姜维只得狠狠一瞪邓艾,转身策马离去。
是役,赵融和他麾下两千将士用性命掩护,终保得关羽、姜维、周仓三人成功突破魏军提前设置在夷山的奇兵封锁。
局势紧急,三人顾不得爱惜马力,死命狂奔,终在日落之际赶到秭归城。
残阳如血,三人急得汗如雨下,气喘如牛,但见到平静的秭归城头依旧悬挂着汉家旗帜,不禁皆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