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阮国行

欢喜在云南的最后一站决定去看自家大嫂的父母,不过她倒也不急,趁着路上没少光顾牛棚,偷偷送东西。

也是因此,这一路,她体内的能量不断被消耗,也不断吸收新的,总体而言,金手指强度是一日大过一日,消耗也是一日大过一日。

大约半个月后,欢喜才前往最后一站——六树村。

六树村是一个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小村子,整个村子都只有几十户人家,在深山坳里,其他离得最近的村子也在二十公里之外。

可想而知,这样一个村子有多落后贫穷,甚至是有些与世隔绝。

但这样一个村子,却是阮心爱父母的亲友当初千辛万苦帮他们选的。

正因为与世隔绝,外面的风气几乎没有影响到这个村里,两人待在这地方,或许过得清苦,但至少不用被抓着游行,不用被人看不起,不用被看做是异类,有生活压力,但却没有精神压力。

对于夫妇俩,尤其是已经疯了的阮心爱的母亲,这样的地方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也正因为偏僻,欢喜找到地方颇是废了一番力气。

她才到村口,就惊动了这个一年到头几乎看不到外来人的落后村子。

欢喜有些不适应地看着周围一圈将她包围的人群,迟疑了下打招呼道:“……你们好?”

说实话,她并不担心跟人说普通话,就怕眼前这种状况。完全鸡同鸭讲,对方说的是口音很重的地方话,她完全听不懂,同样,这里的人也听不懂普通话。

双方正迟疑着,然后对面的人嘀咕了一阵,就有一个人跑了出去。

欢喜松了一口气,想来这些人是去叫能够沟通的人了。

没多久,之前走的那人又回来,在他身后,则跟着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

看到对方,欢喜就是一愣,无他,这位一看就知道是阮心爱的的父亲,两人长得实在是太像了。

“阮伯父?”欢喜试探地喊道。

阮国行一怔,疑惑道:“你是?”眼前的小姑娘太陌生了,他确定自己并没有见过。

就算对方当时小,但这么漂亮的小姑娘,他不可能一点印象都没有。

欢喜松了口气,抿嘴道:“我是宋欢喜,宋保家是我大哥。”

阮国行一愣,随即眼底便绽放出光芒来,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后来又意识到这会的情况不对,连忙改口道:“你来这儿是……?”

欢喜微微笑道:“我来云南,顺便帮大嫂给你们送些东西过来。”

“没有别的事?”阮国行确定道。

欢喜摇头。

闻言,阮国行转头和当地村民交涉了一番。欢喜虽然听不懂,但也由衷地感到了佩服,这位不愧是外交官,居然自己学会了当地的方言,听那口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呢。

也不知道他说了什么,反正那些人是散开了,阮国行转头对着欢喜道:“……跟我来吧。”

见他似乎在犹豫该怎么称呼自己,欢喜笑道:“伯父你跟我大嫂一样叫我欢喜吧。”

阮国行倒是爽快,“那成,欢喜你跟伯父回去,我跟他们说好了,这两天你先住在我和你伯母那。”

顿了顿又道:“我们那边环境简陋,怕是要你担待一下。不过……村里其他人住的房子虽说比我们好上一些,但却绝对不会比我们干净。”

饶是欢喜做好了心理准备,看到眼前这个茅草棚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

阮国行有些不好意思道:“村里原本分配给我们住的是牛棚,只是前两年牛棚塌了,我就自己弄了这个茅草棚,别看这样,但却结实得很,刮风下雨都不带摇晃的。”

欢喜闻言倒是竖起了大拇指,“伯父你真棒!”

看这位的心态却是不错,还有心思研究搭茅草棚,神情自在,一点也没有怨天尤人。

见她神色并没有任何异样看不起,阮国行对小姑娘倒是有了几分喜爱,笑着道:“进去吧。”

茅草棚的门有些矮,进去的时候要弯腰,欢喜才直起身体,就对上了一双浑浊的眼睛。

她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才发现前面正有一位被绑在椅子上的老太太。

不用猜也知道,这位就是自家大嫂的母亲了。

看见妻子,阮国行的表情有几分心痛,转头对着欢喜道:“你在这坐一坐,我先带你伯母去小解一下。”

说着,他解开妻子身上的绳子,带着她去茅房了。

欢喜叹了口气,然后开始打量眼前这个茅草棚,地面用石子铺了一层,底下应该还垫着草垫,要不然没这么干净,床是用门板搭起来的,旁边的其他家具应该也是手工做的,看着都很简陋,倒也结实。

屋里基本没什么家当,就角落里放着两个破旧的箱子,大概充当了衣柜。

不过,屋里是真的很干净。

这时候,阮国行也带着妻子回来了。

虽然听说自家大嫂的母亲疯了,但就见面以来,欢喜觉得这位老太太虽然看着不太正常,但也……和预料之中的有些不同。

似乎看出她的疑惑,阮国行小声解释道:“我在的时候你伯母很安静,也不会惹事,但我不在她身边,她就会用各种方法自残,一旦看到陌生人还会出现攻击行为。因此,我每次出去都要把她绑在椅子上,要不然容易出事。”

欢喜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阮国行带着妻子坐下,然后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心爱如今好吗?”

如今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相比那段残酷的记忆,他已经知足了。唯一的不足就是看不到女儿,不能知道她是否安好。

“大嫂如今很好。”欢喜回答道:“那年大哥带她回来没多久,两人就领证结婚了,后来生了顺心和顺意。”

“顺心顺意?”阮国行的眼睛一亮。

欢喜点头,“是两个男孩,顺心已经四岁了,顺意则是去年出生的。”

阮国行脸上满是期待地问起孩子的事,欢喜自然没有隐瞒,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尤其是一些孩子的趣事,阮国行听得一脸激动,就连一旁的黄舒敏,不知道是不是也在听,也是一脸的专注。

欢喜在云南的最后一站决定去看自家大嫂的父母,不过她倒也不急,趁着路上没少光顾牛棚,偷偷送东西。

也是因此,这一路,她体内的能量不断被消耗,也不断吸收新的,总体而言,金手指强度是一日大过一日,消耗也是一日大过一日。

大约半个月后,欢喜才前往最后一站——六树村。

六树村是一个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小村子,整个村子都只有几十户人家,在深山坳里,其他离得最近的村子也在二十公里之外。

可想而知,这样一个村子有多落后贫穷,甚至是有些与世隔绝。

但这样一个村子,却是阮心爱父母的亲友当初千辛万苦帮他们选的。

正因为与世隔绝,外面的风气几乎没有影响到这个村里,两人待在这地方,或许过得清苦,但至少不用被抓着游行,不用被人看不起,不用被看做是异类,有生活压力,但却没有精神压力。

对于夫妇俩,尤其是已经疯了的阮心爱的母亲,这样的地方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也正因为偏僻,欢喜找到地方颇是废了一番力气。

她才到村口,就惊动了这个一年到头几乎看不到外来人的落后村子。

欢喜有些不适应地看着周围一圈将她包围的人群,迟疑了下打招呼道:“……你们好?”

说实话,她并不担心跟人说普通话,就怕眼前这种状况。完全鸡同鸭讲,对方说的是口音很重的地方话,她完全听不懂,同样,这里的人也听不懂普通话。

双方正迟疑着,然后对面的人嘀咕了一阵,就有一个人跑了出去。

欢喜松了一口气,想来这些人是去叫能够沟通的人了。

没多久,之前走的那人又回来,在他身后,则跟着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

看到对方,欢喜就是一愣,无他,这位一看就知道是阮心爱的的父亲,两人长得实在是太像了。

“阮伯父?”欢喜试探地喊道。

阮国行一怔,疑惑道:“你是?”眼前的小姑娘太陌生了,他确定自己并没有见过。

就算对方当时小,但这么漂亮的小姑娘,他不可能一点印象都没有。

欢喜松了口气,抿嘴道:“我是宋欢喜,宋保家是我大哥。”

阮国行一愣,随即眼底便绽放出光芒来,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后来又意识到这会的情况不对,连忙改口道:“你来这儿是……?”

欢喜微微笑道:“我来云南,顺便帮大嫂给你们送些东西过来。”

“没有别的事?”阮国行确定道。

欢喜摇头。

闻言,阮国行转头和当地村民交涉了一番。欢喜虽然听不懂,但也由衷地感到了佩服,这位不愧是外交官,居然自己学会了当地的方言,听那口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呢。

也不知道他说了什么,反正那些人是散开了,阮国行转头对着欢喜道:“……跟我来吧。”

见他似乎在犹豫该怎么称呼自己,欢喜笑道:“伯父你跟我大嫂一样叫我欢喜吧。”

阮国行倒是爽快,“那成,欢喜你跟伯父回去,我跟他们说好了,这两天你先住在我和你伯母那。”

顿了顿又道:“我们那边环境简陋,怕是要你担待一下。不过……村里其他人住的房子虽说比我们好上一些,但却绝对不会比我们干净。”

饶是欢喜做好了心理准备,看到眼前这个茅草棚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

阮国行有些不好意思道:“村里原本分配给我们住的是牛棚,只是前两年牛棚塌了,我就自己弄了这个茅草棚,别看这样,但却结实得很,刮风下雨都不带摇晃的。”

欢喜闻言倒是竖起了大拇指,“伯父你真棒!”

看这位的心态却是不错,还有心思研究搭茅草棚,神情自在,一点也没有怨天尤人。

见她神色并没有任何异样看不起,阮国行对小姑娘倒是有了几分喜爱,笑着道:“进去吧。”

茅草棚的门有些矮,进去的时候要弯腰,欢喜才直起身体,就对上了一双浑浊的眼睛。

她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才发现前面正有一位被绑在椅子上的老太太。

不用猜也知道,这位就是自家大嫂的母亲了。

看见妻子,阮国行的表情有几分心痛,转头对着欢喜道:“你在这坐一坐,我先带你伯母去小解一下。”

说着,他解开妻子身上的绳子,带着她去茅房了。

欢喜叹了口气,然后开始打量眼前这个茅草棚,地面用石子铺了一层,底下应该还垫着草垫,要不然没这么干净,床是用门板搭起来的,旁边的其他家具应该也是手工做的,看着都很简陋,倒也结实。

屋里基本没什么家当,就角落里放着两个破旧的箱子,大概充当了衣柜。

不过,屋里是真的很干净。

这时候,阮国行也带着妻子回来了。

虽然听说自家大嫂的母亲疯了,但就见面以来,欢喜觉得这位老太太虽然看着不太正常,但也……和预料之中的有些不同。

似乎看出她的疑惑,阮国行小声解释道:“我在的时候你伯母很安静,也不会惹事,但我不在她身边,她就会用各种方法自残,一旦看到陌生人还会出现攻击行为。因此,我每次出去都要把她绑在椅子上,要不然容易出事。”

欢喜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阮国行带着妻子坐下,然后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心爱如今好吗?”

如今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相比那段残酷的记忆,他已经知足了。唯一的不足就是看不到女儿,不能知道她是否安好。

“大嫂如今很好。”欢喜回答道:“那年大哥带她回来没多久,两人就领证结婚了,后来生了顺心和顺意。”

“顺心顺意?”阮国行的眼睛一亮。

欢喜点头,“是两个男孩,顺心已经四岁了,顺意则是去年出生的。”

阮国行脸上满是期待地问起孩子的事,欢喜自然没有隐瞒,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尤其是一些孩子的趣事,阮国行听得一脸激动,就连一旁的黄舒敏,不知道是不是也在听,也是一脸的专注。